用好這十張英文海報,輕鬆引導孩子「成長型思維」

2021-02-19 濟南貝樂英語

近年來,教育界「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這個概念很流行。

美國的教室裡,也有類似中國的黑板報,不過他們是在牆上貼的海報,海報裡有很多英文句子,不只是為了美觀,還是教學工具,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激發孩子潛能。

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偉克博士,在一場TED演講中,把思維模式分成兩種:固定型和成長型。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不會畏懼困難和挑戰,他們喜歡挑戰,相信能力是可以得到提升的。


固定型思維的孩子,不懂得享受學習的過程,只盯住眼前的成功或失敗。為了尋求自我安慰,他們甚至會選擇作弊,或逃避困難。


簡單來說,成長型思維,能讓孩子更積極主動地挑戰困難,提高承受壓力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讓孩子在日常行為習慣中,輕鬆養成「成長型思維」,培養堅毅的好品格,美國學校最常見的做法是教室裡張貼海報。今天我們就分享10張常見於美國中小學的海報。對於家長們而言,可以把這些海報製成卡片放在家中,這樣就可以在隨時隨地更好地引導孩子發展「成長型思維」了。

No.01


固定型思維:I'm not good at this!我不擅長這個。

成長型思維:What am i missing?我會錯過什麼?

No.02

固定型思維:I give up!我放棄啦。

成長型思維:I』ll use a different strategy.我要用另一種方法試試看。

No.03

固定型思維:This is good enough.這樣已經夠好的了。

成長型思維:Is this my best work?我還能做得更好嗎?

No.04

固定型思維:I made a mistake! 我犯錯了。

成長型思維:Mistakes help me learn! 失誤能讓我學會更多。

No.05


固定型思維:My friend can do it.我朋友可以做這個。

成長型思維:I can learn from them.我可以在一邊旁觀學習。

No.06

固定型思維:This is too hard!這太難了!

成長型思維:This may take some time.只需要多花點時間而已。

No.07


固定型思維:I just can’t do this!我就是做不到!

成長型思維:I’m going to train my brain.我要發動我的大腦了。

No.08


固定型思維:I can’t make this better.我盡力了。

成長型思維:I can always improve!下一次我能做得更好。

No.09


固定型思維:My plan didn’t work!我的計劃失敗了。

成長型思維:There’s always Plan B.沒關係,我還有Plan B.

No.10

固定型思維:I will never be smart.我永遠都不會變聰明。

成長型思維:I will learn how to do this!我一定可以學會如何做到這一點。

相關焦點

  • 家長具備了「成長型思維」,才能引導出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體現了人們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心態。這條信息可能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你的能力永遠不會變,而我正在對你的能力進行評判。也可能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你是一個不斷成長的人,我對你的成長很感興趣。那麼以上兩位孩子的家長(包括我在內)都向孩子們傳遞了哪一種思維模式呢?
  • 《終身成長》:好父母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在平時的生活中,有些父母總是面對自己的孩子說:「我對你感到很失望,你的成績就這點水平,怎麼可能考上一個好學校」;而有些父母則對自己的孩子總是很欣賞,經常對著孩子說:「我的孩子這麼出色,我很欣慰和驕傲」。不同思維模式的家長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 家長的每一句話,每個動作都會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這信息告訴孩子們如何看到自己。
  • 10張英文海報,助你培養孩子積極正向的「成長型思維」!
    我們可以培養兩種思維,第一種思維擁抱問題,視之為學習機會;另一種思維逃避問題,通常是出於害怕失敗的心理。那些逃避衝突的人,可被稱為具有固定型思維;把問題視為有趣挑戰的人,則具有成長型思維。有時候,我們想從一種思維切換至另一種思維。
  • 五個小工具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當遇到學習中的困難時,你的孩子會使用以上哪一種表達方式?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相信他們的能力和潛能,願意付出努力並不斷挑戰自己。培養這些信念將有助於他們的成長。「成長型思維模式」就是這樣的一種強大的信念,它決定著你的孩子在面對挫折和挑戰的時候,是會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什麼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 同樣是教育孩子,「成長型思維」能培養出學霸,原因不容忽視
    為什麼有的孩子很輕鬆就能夠學習好?教育學家:他們具備成長型思維來自史丹福大學的Carol Deck 教授從事了多年的心理研究,經過大量的案例積累後,她發現似乎有一些人特別"容易"成功。比如說只要是他們想做的事,最後都會有一個相對完滿的結局,而這也使得他們成為人們眼中的成功人士。於是教授便針對自己的這一發現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經歷了40年的研究後,教授發現,這種人們眼中的成功人士,他們最終能夠成功完全得益於他們身上的成長型思維。於是教授便提出了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這兩個相對的思維概念。
  • 《終身成長》:好思維終身受用,請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簡單來說,固定型思維模式就是:認為能力和智力是成功的決定因素,並且固定不變;而成長型思維模式則認為努力和學習可以改變結果,並保持不斷成長。,他堅信&34;並通過組建合唱班引導他們對自我價值的肯定、鼓勵孩子們對夢想的追求,孩子們在他的幫助下,獲得了新的成長。
  • 5個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的小工具
    當遇到學習中的困難時,你的孩子會使用以上哪一種表達方式?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相信他們的能力和潛能,願意付出努力並不斷挑戰自己。培養這些信念將有助於他們的成長。「成長型思維模式」就是這樣的一種強大的信念,它決定著你的孩子在面對挫折和挑戰的時候,是會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 人生是場馬拉松,將人拉開差距的成長型思維是如何培養的?
    我在上篇《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為什麼有人運氣好,有人運氣差?》中分享了自己在國外找工作的經歷,收到了來自大家的強烈反響。   很多人好奇我是如何形成讓我受益良多的「成長型思維」的?
  • 李玫瑾教授:如何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
    這就是思維差異帶來的行為差異:固定思維會為自己定義:成功等於好能力,所以很多孩子從小就畏懼失敗,有風險或超出能力範圍的事從來不做。但是成長型思維則不會為自己貼行與不行的標籤,而是更注重努力的過程,如何努力等思維模式去直面失敗。
  • 反思型思維告訴你:為什麼引導媽媽比引導孩子更重要
    我很好奇,於是問:「為什麼要寫這兩個字?」 「因為你表情嚴肅,所以我才講笑話給你聽呀!」聽完女兒的話,我既感動又後悔! 我一直以為自己通過4年的努力學習,已經從一個打罵型的媽媽,成功轉型為一個溫柔型的媽媽。所以在遇到孩子問題時,我自認可以掌控好情緒。 沒曾想,即便我不再打罵孩子,我臉上的表情,依然出賣了我!
  • 成長型數學思維:《哎喲哎喲,有人嗎》
    像「1,2,3……10」這些數字並不只是表示數量,還可以是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十」一樣表示事物順序的順序數。數學繪本《哎喲哎喲,有人嗎?》從輕鬆友愛的故事中幫助孩子形象地了解和熟悉順序數。「朋友們都捉到魚了,唯有小熊沒有捉到。小熊很想捉到一條大魚向朋友們炫耀。這一天,小熊一大早就起床出去捉魚了。
  • 成長型思維模式
    曾經看過一本書,《終身成長》([美]卡羅爾·德韋克),書中介紹了固定型和成長型這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相信人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成長型思維模式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放鬆和娛樂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但是積極學習成長的工作生活心態,是需要一直保持的,不能鬆懈。如《終身成長》書中所講,要培養自己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即使前期我們能力有限,或者不具備條件,但是具有這種思維模式就能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最終取得成功。
  • 成長型思維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傑語媽媽今晚育兒分享話題:成長型思維的力量人智商是固定不變的,還是後天可以塑造的成長型思維的人會說,智商是可以不斷拓展的,那固定型思維的人會說那智商是天生的,那被小孩兒永遠都不可能變聰明,那面對困難與挑戰時,那成長性思維的人會說,太棒了,我能學會一項新的技能,拓展自己的能力局限了,而固定型思維的人在遇到自己不太擅長的事情時,首先會想到的是怎麼樣能確保自己成功
  • 史丹福大學教授:成長型思維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幫助?幾招輕鬆做
    我們會發現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遇到一些特別優秀的人,這些人呢,他們的思維特別活躍,在同一件事上的思考,他們會換一種方法去進行理解,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然後找一個方法對付自己遇到的問題。從來不輕易向任何的困難低頭。這樣的人就是成長型思維比較好的優秀人才。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告訴我們,這些人具有成長型思維。
  • 讓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
    當孩子通過努力取得進步的時候,為了保護孩子的內生動力,不能給孩子太多外在的獎勵,那該怎麼樣表揚和鼓勵孩子呢? 本講為大家介紹的成長型思維就跟如何表揚和鼓勵孩子有很深的淵源。成長型思維的提出者是卡羅爾·德威克教授,她把人的思維方式分成了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兩種。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後天是不能改變的,也不願意去改變;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也願意通過努力去改變。
  • 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模式——讓心力憔悴的中年老母親輕鬆上岸
    在日常生活中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行為都會傳遞給孩子一些信息 。這些信息很有可能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比如說,你不是個聰明的小孩兒,你天生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女孩子更適合學習文科等等這些主觀評價。當然也有可能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你是一個可以不斷成長的人,我對你未來的成長充滿著好奇。
  • 《卡特教練》:成功不是目的,成長才是,趁早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
    我要的是事實.....從那之後,那個毛頭小子就刻意讓自己寫句子的時候用「事實上」開頭,而為了配的上這個開頭,在後面的陳述中,他真的不知不覺的了很多「偏見」。看,這就是語言的力量。思維方式決定語言習慣,而當語言發生改變時,也會反作用於思維,引導思維方式的變化。
  • 風靡了美國教育界成長型思維,如何培養?
    「成長型思維」的概念,來源於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的經典作品《終身成長》。根據對能力發展的認知,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和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聰明才智等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
  • 勸家長早點讀這本《終生成長》:成長型思維育兒,孩子才心存陽光
    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依然是沒能夠尋找到一個很好的教育思維模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其實父母不用過於擔心,想要讓孩子能夠有好的教育,能夠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對於孩子進行教育的話,父母可以去看《終身成長》這本書,從這本書當中可以讓父母學習到更多教學方面知識,從而從中獲得一些思維去對孩子進行教育。
  • 用這10張寫作海報,輕鬆把美國娃的「五步寫作法」搬回家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閱讀和詞彙積累後,小朋友就準備好要教將自己的想法輸出,寫在紙上了。 為什麼要寫作呢?對於小朋友來說,這是個模糊的問題。如果不加以說明,很多小朋友將寫作文看成完成老師的一項作業任務而已。這樣的寫作過程定不會是十分愉悅的。我們希望孩子將寫作看作抒發自己想法和情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