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免疫力?戰「疫」名中醫有招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嶺南中醫科普大講壇

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對強身健體提升抗病能力空前重視。秋冬之際是老少病弱比較難熬的時節,各種慢性病患者更是需要謹慎養護身體,避免疾病急性發作跑醫院。

免疫力到底是什麼?

免疫力是不是越強越好?

如何科學地提升免疫力讓身體少生病?

近日,由廣東省中醫藥局指導,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廣東省中醫院協辦的「嶺南中醫科普大講壇」第12期開講,廣東省中醫院急診大科主任、廣東省健康科普專家丁邦晗教授以武漢抗疫一線經歷為引,為大家詳解免疫力這件事,釐清認識誤區。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胡嘉鴻、宋莉萍

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免疫力有多重要?

鑑於全球疫情的發展,目前輸入性疫情的防控壓力巨大。「可以說,只要全球疫情一日未得到控制,我們就不會『真正安全』」。丁邦晗介紹,在戰疫的臨床實踐中,醫生們發現:任何年齡段的人均會感染病毒,不發病的人(無症狀感染者)佔比不明;「不發病」,不意味著永遠不發病,更不意味著沒有傳染性;孕婦和胎兒未見死亡報導,20歲以下人群罕見死亡案例;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容易死亡。

醫生還發現,新冠病毒會嚴重損害人體免疫力,臨床上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淋巴細胞的異常下降,而淋巴細胞的數值越低,意味著患者的免疫功能越差,病情也越重,預後也越不好;淋巴細胞下降接近於「0」時患者幾無生還可能。

從某種角度講,免疫功能低下者就是感染的高風險人群。所以說,提高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丁邦晗說,疫苗無疑是保護人類的重要手段,但人類自身免疫力在對抗病毒的過程中更為重要。

免疫力到底是什麼?免疫力越強越好嗎?

既然免疫力這麼重要,它到底是什麼?

人體健康防禦系統有三大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物理屏障,皮膚和黏膜;第二道防線是先天免疫,免疫細胞的直接識別與吞噬;第三道防線是獲得性免疫,比如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B細胞可以分泌抗體狙擊,T細胞釋放炸彈打擊。

「免疫」,從字面理解就是「免除疾病」,即抵抗多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生,保護機體不受感染。

免疫系統擁有可以識別、區分「自己」和「異己」的能力,「免疫」最終排除異己,保護自己維持生理健康的穩定。

免疫系統依賴三大功能實現對健康的保護:

「免疫監視」區分「敵我」;

「免疫應答」,由先天免疫對外來入侵的細菌、病毒,或者體內變異細胞實施的廣泛清除,以及獲得性免疫之後實施的精準打擊;

「免疫記憶」,在免疫過程中,一旦與某種異物攜帶的抗原發生反應後,如果再一次接觸同樣的抗原刺激,就可以快速啟動二次免疫,發揮更強的免疫應答。

先天免疫相當於人體的隱形盔甲,包括: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NK細胞、單核細胞、樹突狀細胞等。其中,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NK細胞辛勤地在身體中巡邏,檢查每一個路過「人員」的信息,發現潛在的入侵者,和身體正常細胞的叛變者。樹突狀細胞負責將「異己」的特異性信息「抗原」傳遞。

免疫力越強越好嗎?免疫功能低下時,不能有效殺滅外來入侵的病毒、細菌等微生物,也不能有效地清除人體內變異的細胞(如腫瘤細胞);但如果免疫功能亢進,則會出現過敏或產生「抗自身抗體」,造成免疫性疾病。

所以說,「免疫力」並不是越強大越好,我們所說的「增強免疫力」,是要讓免疫力系統的功能能夠更長時間維持正常、順暢地運轉。

如何提升免疫力?睡好很重要,無須盲目牴觸安眠藥物

提升免疫力,無非是吃好睡好心情好運動好,也可以通過體質辨識適當藥補,以及一些居家保健的傳統養生療法,來達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說起來不難,就是堅持起來不容易。

規律作息,保證睡眠是提升免疫的關鍵之一。對於「睡好」,專家有什麼建議呢?丁邦晗說,尤其建議大家睡好「子午覺」。也就是夜間11時準備睡覺,12時前要入睡;早晨6-7點起床;每日中午12時後午睡60分鐘左右,哪怕15分鐘也好。夜間與中午睡覺的時間相對固定,不建議無固定時間的「小睡」。

入睡困難怎麼辦?丁邦晗建議,不要等到有睡意才上床,可以嘗試比前一天入睡時間提前1小時上床;另外,下午或晚上避免進食有興奮性、影響入睡的食物、飲料和從事興奮的活動;如果牛奶、熱水沐足、頭部穴位刺激都試過了,床、枕頭、房間的燈光、窗簾也都精心調節過了,你還是不能好好入睡,那麼醫生的建議是,無須盲目抗拒安眠藥,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地服用藥物幫助睡眠。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藉助中醫提高免疫力,四點要牢記
    如何利用中醫藥提高人體免疫力?中醫是怎樣認識新冠病毒的?就公眾關注的問題,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齊文升為大家答疑解惑。中醫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對於普通人來說,日常生活中,中醫藥可以提供哪些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 中醫古籍的戰「疫」之道
    此後又經金代楊用道摘取《證類本草》中的單方作為附方,名《附廣肘後方》,即現存《肘後備急方》,簡稱《肘後方》。  【戰"疫"特徵】該書中對多種傳染病進行了詳盡的記載,比如對天花症狀、危險性、傳染性的描述,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記載,而且描述得十分精確。
  • 校寶在線戰"疫"經驗分享:教培機構如何提高免疫力?
    校寶在線戰"疫"經驗分享:教培機構如何提高免疫力? 臨近三月,校長為房租和工資而頭禿,老師淪為「十八線女主播」,學員和家長網課不能停。真是各有各的憂,各有各的愁,都太難了。
  • 戰「疫」故事丨​88歲國醫大師徐經世:一直在思考中醫如何與西醫...
    《通知》還指出,將組建由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領銜的安徽省中醫藥防控新冠肺炎高級別專家組。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注意到,在高級別專家組名單中,88歲國醫大師徐經世赫然在列。「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場瘟疫。」徐經世說,作為一位從事中醫臨床六十多年的中醫「老兵」,他對此次疫情極為關注,並和衝在戰「疫」最前線的學生們保持聯繫,思考中醫如何和西醫並肩作戰,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的戰爭。
  • 戰「疫」亮劍 彰顯中醫藥人才力量
    【人才會客廳】戰「疫」亮劍 彰顯中醫藥人才力量——對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光明日報記者  2、疫情是檢驗能力水平的試金石  記者:網上都在談中醫藥的神奇力量,但也有很多人將信將疑,甚至有新冠肺炎患者被中醫治好後還聲明自己是「中醫黑」。對此如何評價?
  • 居家抗疫 六個方法可提高免疫力
    居家抗疫六個方法可提高免疫力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梁譯尹、高三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人居家抗疫。專家提醒,在家抗疫的同時,也應合理調節情緒,調整飲食、睡眠,適當運動。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應對疫情,達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 免疫力是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免疫力之年,不少名中醫案頭都有這味...
    在免疫力之年,如何挑選高品質保健品?記者實地走訪了杭城的一些醫院、中醫堂館,一些名醫專家也進行了相關解讀。科技與傳統中醫藥交融不少名中醫案頭都有這味「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中,對於抗疫的中醫藥使用,有這樣的記錄:對醫學觀察發熱病人和密切接觸者服用中藥提高免疫力;對出院患者實施中醫康複方案……從數據來看,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佔比達到92%,湖北省確診病例中醫藥使用率和總有效率超過
  • 中醫如何解讀免疫力?當免疫力失調,又有哪些方法挽救失控體質
    西醫講免疫力,通常會從免疫細胞的功能開始,探討免疫系統的運作方式。然而在中醫觀念當中,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中醫如何解讀免疫力?當免疫力失調,又有哪些信手拈來就能做好保養的小方法?  古時候中醫沒有免疫這個詞,但有提到「正氣」。
  • 中藥茶飲"棲寶木黃金茶"如何提高免疫力?
    中藥茶飲"棲寶木黃金茶"如何提高免疫力? 2020年03月18日來源:中國焦點新聞有線電視網 提要:專家指出,中醫的基本思路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可以通過補益肺脾,益氣養陰的治療方法來,扶持正氣,以幫助人會自身免疫力恢復為主要目的
  • 防疫別鬆懈,如何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所謂的免疫力,是機體抵禦疾病的能力。不同年齡組的孩子,免疫水平也不同,越小的寶寶免疫能力越低。目前研究發現,對於6歲以下的健康孩子,平均每年會感冒6-8次,剛上幼兒園或者家裡有上學的哥哥姐姐的孩子,每年會有10-12次。在9月份到次年4月份感染高發期,能到達1月1次,每次可能持續2周。
  • 中醫如何認識並治療新冠肺炎?
    如何利用中醫藥提高人體免疫力?中醫是怎樣認識新冠病毒的?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齊文升在發布會上進行了介紹。易感人群如何增強免疫力中醫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對於普通人來說,在日常生活裡中醫藥可以提供哪些扶正氣、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 疫情期間寶寶如何提高免疫力
    現如今疫情雖然已經趨於平穩,但是部分地區又有波動之勢,所以現在還不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之時。更需要我們提高警惕,加強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 成年人可以通過增加戶外活動、均衡飲食、生活規律、調節情志等手段來增加自身免疫力,那麼三歲以下的寶寶在疫情期間該如何提高免疫力呢?
  • 中醫藥如何提高免疫力?中醫科學院專家答紅星新聞提問
    紅星新聞記者提問,中醫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對於普通人來說,在日常生活裡中醫藥可以給我們提供哪些扶正氣、提高免疫力的方法?齊文升回答稱,「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是一句中醫名言。也就是說,在中醫看來,正氣的強弱和平衡,中醫更重視平衡。所以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平常要想讓正氣存內,並不是說吃補藥就管用,當然也不是說吃點去火的藥就能正氣存內,還要講平衡,有火了就要去火,有虛了就要補虛。所以日常生活當中有些人老吃人參、黃芪、蟲草,老吃一些補藥,吃多了容易上火。
  • 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做情緒的主人?
    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做情緒的主人?參與互動   【防疫科普】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
  • @嶽陽人,用好這套「組合拳」,提高自身免疫力
    雖然這兩天陽光燦爛但早晚還是冷得發抖再加上連日來我國多地出現本土疫情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狀況看來免疫細胞與病毒的生死大戰是一場長久之戰了所以,現在最關鍵的就是提高免疫力!!!近日,嶽陽市中醫醫院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專家組會議結合我市本地氣候水土等實際情況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在提高市民免疫力方面打出一套中醫藥防控「組合拳」↓↓↓由熊林波、張正元、餘紹清、沈智理、顏國富、石峰、陸虎等多位中醫知名專家聯合配方,制定了適合嶽陽市民自己的中醫預防藥方――扶正養肺湯
  • 如何增強免疫力?國家級名中醫開出春季「四味藥
    一場疫情讓大多數人明白,免疫力是最好的「特效藥」。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人體「正氣」足,即抵抗力和免疫力強,就不容易得病。國家級名中醫、浙江省名中醫研究院副院長陳意17歲開始跟師學中醫內科,至今從事中醫臨床已有50餘年。他始終認為,增強自身免疫力不是「突擊戰」,而是一場融入生活點滴的「持久戰」。「道理說說不難,但要做到並不簡單。
  • 想提高免疫力?中醫傳統療法火針免費體驗!
    那麼如何提高免疫力,築起抵抗病毒的「防火牆」?來試試中醫傳統療法——火針吧!提高免疫力,病毒遠離你對抗新冠病毒,最好的「特效藥」就是我們自身的免疫力。許多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住院後,醫生做的就是幫助他們維持生命,恢復他們的自身免疫力,以對抗病毒。同時是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有的人會「中招」,有的人會倖免於難,這也與每個人的免疫力有密切關係。要想提高免疫力,充足的睡眠、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均衡飲食是「王道」。
  • 仝小林院士:在戰「疫「中彰顯特色優勢,我們應進一步樹立中醫自信
    與其說「救」中醫,不如說通過這次戰「疫」彰顯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我們應該進一步樹立文化自信,而中醫自信是文化自信的一部分。 這次大疫是一次大考,也讓我們重新衡量中醫在未來醫學體系中的位置。建議將中醫藥作為傳統文化的一個窗口,從娃娃就開始抓起。
  • 抗「疫」一線日記:家門口的 戰「疫」
    國之召來戰必勝,誰說紅顏俱鬚眉?驅瘟疫,戰長沙!湘雅醫者再出發。撈刀河邊凱旋日,橘子洲頭看煙花。」現實與想像還是有距離的。擺在我這醫療組組長面前的首要任務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凝聚力與戰鬥力,借鑑湘雅嚴謹的醫療管理模式建立一種高效的戰時醫療模式是我的第一招,在趙先美護士長和吳晨方教授等各位專家的積極配合下我們迅速建立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會診制度、交接班制度、三級查房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護理部更是把每班的工作流程和內容進行細化,貼在牆上,寫在防護服上,讓這些制度、流程、規範在最短的時間內刻入每位醫護人員的腦子內,實現救治規則的同質化
  • 戰「疫」英雄
    1月20日,戰「疫」局勢發生根本性變化的轉折點——當天,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下午,國家衛健委組織高級別專家組召開記者會,組長鍾南山面色凝重:「現在可以說,肯定的,有人傳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