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
身高對人的影響太大,小時候長得矮的孩子可能成為同學嘲笑的對象;高考時,身高不夠的有很多專業不能報考;成年後又會影響一個人的婚戀。
因此,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身高有一種執念,可是在養育的過程中,又容易犯錯,常常錯過他們身高增長的最佳時期。
孩子身高的兩個猛長期
第一個猛長期:剛出生時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是他們快速長高的時候,短短一年就可以長高25釐米左右,接下來的兩年也可以長高20釐米左右。
第二個猛長期:青春期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每年的身高基本可以增長7~12釐米,有很多個子矮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就迅速地超過其他同學。
不過第二個「猛長期」之後,男孩就到了17歲左右的年紀,女孩則在16歲左右。
這時,一些孩子身高生長速度會慢慢降下來,甚至停滯不前,如果家長沒有察覺到,可能錯過娃的另一個長高時期。
當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時,表示身高的「猛長期」不足
▼食慾下降,容易長胖
孩子剛剛進入「猛長期」時,由於身體發育的需要,食慾會變得特別大,而且吃再多也不容易發胖。
猛長期快要結束的時候,因為身體不再需要那麼多的營養,孩子的食慾可能慢慢下降,如果依舊吃得很多,還很可能由於營養過剩,出現長胖的現象。
▼長個的速度明顯下降
人體的身高發育也是很有規律的,看孩子的身高發育是否符合標準,除了觀察他們的身高,還要觀察長個的速度。
想知道娃的「增長期」是否結束,觀察長個的速度也很重要,開始的時候,應該是增長迅猛的,每年7~12釐米,之後可能是每年3~4釐米,快要結束的時候,可能每年只長1釐米。
▼第二性徵更加明顯
孩子能否長高,與生長激素和骨骼有很大關係,如果骨骼沒有完全閉合,生長激素繼續旺盛地分泌,他們就有繼續長高的可能。
但是這兩者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激素水平。如果一個孩子慢慢發育成熟,他的生長激素就會受到抑制,分泌得較慢,骨骼也可能慢慢閉合。
孩子將發育成熟的標誌就是第二性徵更加明顯:對於女孩而言就是胸部、臀部變大,皮膚變得更加細膩;對於男孩而言,就是喉結、鬍子長出。
雖然很多人在第二個「猛長期」結束後,是不可能再長高,但是一些骨骼還沒有完全閉合的孩子,可以迎來他的衝刺期。
男孩的衝刺期在17歲~25歲,而女孩的衝刺期在16歲~23歲。這個時候的孩子,還存著每年長高2~3釐米的可能,還有的人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長得更高。
因此,家長在發覺孩子的「猛長期」快要結束的時候,不要放棄,抓緊最後的時期,說不定能讓孩子進入衝刺期,最後長高十幾釐米。
☆注意補鈣
鈣是人體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補充充足的鈣,才有足夠的營養支撐身體長得更高。
專家建議,16歲以上的人需要每天攝入800mg的鈣。而含鈣豐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就是牛奶、豆製品了,因此,孩子長大後,家長依然需要督促他們多喝牛奶或豆漿。
需要注意的是,草酸高的食物,如菠菜,會與鈣結合,形成草酸鈣,不僅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還危害健康,因此,吃菠菜時注意焯水或不與牛奶同食。
☆多運動
運動對孩子長高也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每天出門運動曬曬太陽,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進而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運動還能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增加孩子長高的可能性。運動也可以平衡身體內鈣、磷等礦物質的代謝,加速其在骨骼的沉積。
☆注意睡眠
睡眠時期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猛長期」快要結束的孩子更需要注意,把握最後的機會。
☆避免孩子早熟
早熟的孩子,生長激素會比同齡孩子分泌得更少,骨骼也會更快閉合,因此,為了孩子的衝刺期,家長需要避免孩子早熟。
避免孩子發胖:肥胖是孩子早熟的重要原因,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可以預防肥胖。
避免孩子開燈睡覺:開燈睡覺可能導致孩子的內分泌紊亂,抑制生長激素、褪黑素的分泌,引起孩子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