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選舉結束後,蔡英文需要面對的經濟現實,「悶經濟」加劇

2020-12-16 視聽中國

編輯:凝冰

臺灣《中國時報》對蔡英文當選這件事發表了看法,指出在蔡英文當選後臺灣的經濟情況將會進一步惡化。很多年輕人懵懂無知,對此毫不關心,但他們終有天會面對社會的壓力,因此我們有必要讓這些人認清現實,同時,蔡英文和民進黨也需要對這件事高度重視。

兩岸局勢的變化,對臺灣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臺灣的出口增長率大幅度降低。如果兩岸的關係維持現狀,或者是進一步惡化,那麼在未來的時候甚至有可能出現負增長。

雖然兩岸關係惡化,臺灣的「悶經濟」加劇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有些問題是老大難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暫時擱置。而有些問題是隨著兩岸關係惡化新出現的,臺灣的「悶經濟」加劇比如外來投資減少和旅遊業低迷。

蔡英文在執政的時候,她沒有迴避這些問題,而是努力解決,這點值得肯定。不過,他們的解決方案基本都是短期的方案,治標不治本的那種,而且很多方案甚至還會出現反彈的情況,等問題再度出現的時候往往會更加棘手。

韓國瑜雖然落選,他提出的經濟政策明顯是要優於現有政策的

在這次當選之後,蔡英文或許會認為之前採取的那些政策受到了別人的認可。如果未來仍然沿用這種政策,臺灣的經濟肯定會進一步惡化,這不禁讓人為臺灣的未來擔憂。

雖然韓國瑜落選,但大家不能因為這樣就全盤否定他的經濟政策。如果從專業性和可操作性兩個角度來考量的話,韓國瑜提出的經濟政策明顯是要優於現有政策的。如今臺灣的產業發展不均衡,很多中小企業的競爭力非常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讓他們自力更生難度的確有些大,前期的時候政府應當給予一定的扶持,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更多社會問題的出現。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後,產業失衡與所得不均的這個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如果民進黨不作出改變的話,那麼相信在未來的這段時間當中臺灣的經濟肯定會走下坡路。如今臺灣當局還有改正錯誤的機會,如果他們沒有抓住的話,未來的時候肯定會追悔莫及。

來源:環球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視聽中國發布,轉載前請取得授權, 轉載後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選舉大勝後,蔡英文將如何面對的臺灣經濟現實?
    臺灣地區2020年的「大選」結束以後,蔡英文獲得了最後的勝利,而韓國瑜則繼續返回高雄市政府上班,這一次的「大選」結果始終沒有翻轉,對於這次的選舉結果,我們當然應該表示尊重。不過,蔡英文當政之後,就不得不面對臺灣地區經濟的現實。
  • 蔡英文不顧臺灣「悶經濟」,清算主力軍何時出動?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選舉已經結束,選舉的最終結果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成功實現連任,這也意味著臺灣地區將會迎來又一個經濟寒冬,雖然蔡英文得到臺灣地區年輕人的支持,但是臺灣這些年輕人終究會從經濟困境中覺醒。
  • 兩岸與經濟 蔡英文要面對現實
    臺灣《中國時報》29日發表社論指出,蔡英文執政百天,民調滿意度已瀕臨「死亡交叉」,中間選民流失嚴重,本報調查數據更顯示,過半民眾反對「聯美日、抗中」路線,希望蔡當局優先搞好經濟與兩岸關係。蔡英文雖以一句「還好啦」輕鬆應對,但施政滿意度畢竟是人民即時的反應,尤其以蔡英文與前面三任臺當局領導人同期民調相較,她的下降幅度與速度都最大,切不可掉以輕心、自我感覺良好。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所有民調數據都顯示,民眾高度期待蔡英文處理好兩岸與經濟問題,這兩者又有很高的連動性。
  • 蔡英文上臺後讓臺灣經濟越來越差
    蔡英文上臺後讓臺灣經濟越來越差 2020年01月03日 13:3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筆者的看法則剛好與蔡英文的看法相反,讓她再做臺灣經濟不僅不會越來越好,反而可能會越來越差。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理由:  第一,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為臺灣人民拼經濟的能力嚴重不足。
  • 臺灣經濟評述之二:蔡英文「經濟發展新模式2.0計劃」之檢討
    "大選"與政局發展,卻很少關注蔡英文選前對臺灣經濟發展戰略設想。    蔡英文在上屆選舉前提出「臺灣經濟發展新模式」概念,就是以「創新、就業、分配」為主軸,以創新開創臺灣經濟發展新局,解決社會各界關注的就業與分配問題。這一所謂「新經濟發展模式」透露了蔡「輕增長重分配」、「輕發展重公平」的左翼經濟發展理念。
  • 「天然獨」真不在乎「悶經濟」嗎?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這場選舉蔡英文取得了出乎意料之外的高票,年輕世代傾巢而出是主因。大肆推銷「芒果乾」之餘,蔡英文把「抗中保臺」的氛圍與想像炒作到了極致。這讓她能夠動員「天然獨」踴躍投票,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於是,仗著大勝的氣勢,蔡英文在勝選感言中表現強硬。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執政中,蔡英文不僅會拒絕「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倡議,也不會說出承認「九二共識」的通關密語。
  • 曾轟馬英九讓經濟原地踏步 蔡英文如今讓"經濟變壞"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民調顯示老百姓認為政黨輪替後,「悶經濟」並無起色。圖為蔡英文上任時,臺軍營區更換照片。(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5月12日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任前,曾轟馬英九當局讓經濟原地踏步,人民水深火熱。如今上任1年,臺灣《中國時報》民調發現,過半民眾認為蔡當選後,臺灣經濟變壞。近7成不滿她解決低薪問題的表現;即使是泛綠選民,不滿的比例也高於滿意。這些數據,顯示老百姓認為政黨輪替後,臺灣的「悶經濟」並無起色。
  • 2020年臺灣選舉形勢觀察與初步評估
    美國在中美戰略競爭加劇背景下加大打「臺灣牌」力度,必將採取動作或明或暗介入影響選情,也為2020臺灣大選帶來變數。面對有利形勢,國民黨最大的隱憂是,因初選競爭過於激烈或程序瑕疵而出現嚴重分裂或選後嚴重不團結,若如此將會令國民黨喪失2020年重返執政的大好機會。
  • 蔡英文公開叫板,讓大陸「面對現實」,是誰給她的自信?
    高票當選忘乎所以不久之前結束的2020年臺灣選舉,蔡英文以817萬票當選,擊敗了一直被大家看好的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下一個4年繼續連任臺灣領導人,面對如此結果,蔡英文顯然也沒有料到。畢竟蔡英文過去4年的施政,實在是拿不出什麼好數據,臺灣的經濟停滯不前,甚至是全面的倒退,物價一方面物價高企,另一方面民眾的收入持續降低,許多民眾都呼籲想要提高工資,更是表示在過去的幾年中,臺灣的經濟增長率也只有百分之一點幾。相比起以前或出得去人進得來,臺灣旅遊和觀光業是在過去4年中最遭受重創的行業,蔡英文持續挑戰兩岸關係的底線。
  • 是誰,奪走了臺灣的經濟?
    但這一年來,凱達格蘭大道上不斷湧向的抗議群眾似乎都在印證一個事實——許多臺灣人並沒有比蔡英文上臺前過得更好,甚至可能更糟。蔡英文作為1949年後臺灣地區第一位女性領導人,帶著臺灣人的無奈和期待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以689萬民意支持在政治上代表了2300萬臺灣人。對於臺灣來講,經濟是發展的前提;而對於蔡英文來講,如何引領臺灣走出政治惡鬥的泥潭也是她作為地區領導人必須要考慮的。
  • 臺灣選舉政治自嗨背後的經濟悲哀 誰有解藥?
    目前距離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選舉投票日只剩月餘,藍、綠、橘三陣營的選戰也在一片口水中日漸白熱化。除了各黨派司空見慣的內部博弈、外部糾纏之外,新興政治力量和無黨籍人士的強力加入,讓整個選舉局勢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政治大亂鬥。不過在充斥抹黑、批判和人身攻擊的選戰中,相對於政治的詭譎,臺灣的經濟現狀是更令人憂心的話題。
  • 熱評兩岸丨韓國瑜團隊公布蔡英文「政績清單」:為臺灣經濟「斷舍離」
    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打得正熱。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團隊近日公布了一份蔡英文「政績清單」。不過這份清單跟蔡英文自己吹噓的經濟表現大相逕庭,其中很多指標,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比如,蔡英文一直強調臺商資金不斷回流,從最初的2000億新臺幣,喊到了7000億新臺幣,結果被民代爆料,目前為止,一分錢也沒見著。而另一方面,最近兩年內臺灣有多少公司解散了呢?2018年全年,島內超過3萬家公司解散,創近十年新高,較前一年大增了30.9%。
  • 蔡英文面臨比「一周斷兩國」更殘酷現實:美國「保護」不了臺灣!
    臺灣「外交部」20日宣布與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斷交」,這是民進黨執政3年多來第7個「斷交」的國家。至此,臺灣「邦交國」僅剩15國。香港媒體「中評社」刊文指出,一周斷2國,蔡英文當局無法再掩飾「外交」潰敗;然而比一周「斷」兩國更讓臺灣當局堪憂的殘酷現實是:美國「保護」不了臺灣了!
  • 蔡英文連任後又有鬼主意?誰給她的勇氣公然讓大陸「面對現實」?
    不僅蔡英文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當中以800多萬票獲得連任,而且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的民意代表選舉當中獲得了過半數的席位,這樣就實現了民進黨在島內的全面執政。蔡英文從2016年上臺後就不斷叫囂"臺獨",破壞兩岸關係。她剛上臺後不久臺灣的雄三飛彈"誤射"事件,去年最後一天台"立法"機構強行通過的"反滲透法"就是在赤裸裸的破壞兩岸關係,阻礙兩岸關係的發展。
  • 2022選舉提前結束?蔡英文不顧臺灣民眾安全,開放「瘦肉精」美豬
    而作為美國來講,只是將民進黨當局作為自己牽制中國大陸發展的一枚棋子,對民進黨當局採取多種形式的幫助,其中就包括要求臺灣開放美國含有瘦肉精的豬肉和牛肉市場,蔡英文照單全收。這將會給臺灣的農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遭到了許多臺灣民眾的堅決反對,有臺灣評論人士聲稱如果民進黨當局這樣一意孤行,那麼未來的2022年臺灣選舉的結果已經有了結果。民進黨當局將會在選舉當中遭到慘敗。
  • 臺灣各縣市拼經濟 蔡英文勿扯後腿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選民對蔡英文當局投下不信任票,股市也開出報復性紅盤,人民無言的聲音能似醍醐灌頂,令蔡當局茅塞頓開嗎?不久就要期末考了,地方全力拼經濟,如果民進黨繼續搞政治扯後腿,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的民怨一定更大。
  • 蔡英文連任後太膨脹!竟公開叫板,讓大陸「面對現實」!
    特別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選舉勝利之後,接受英國媒體的採訪時,或許是因為選舉的勝利,使的她開始產生一些虛幻盲目的自信,竟然大言不慚的挑釁大陸的底線,叫囂臺灣既然做出這樣的選擇,就時刻準備著迎接戰爭的到來。蔡英文連任後太膨脹!竟公開叫板,讓大陸「面對現實」!蔡英文為何有這樣盲目的自信呢?
  • 蔡英文勝選繼續打「反中牌」,民眾擔憂,臺灣經濟發展,不樂觀
    編輯:凝冰在2020年的臺灣「選舉」中,蔡英文勝出,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這次「選舉」,不光蔡英文當選,民進黨還拿下了61個「立委」席位,這就意味著民進黨在島內有絕對的話語權,正是如此,使得島內外民眾對臺灣未來4年的狀況感到擔憂。
  • 蔡英文再打"反中牌" 大陸學者: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
    (原標題:蔡英文勝選後再打「反中牌」,大陸學者:可能是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
  • 蔡英文的選舉騙術
    有暴徒表示 「好怕她(蔡英文)把我們當政治籌碼,選完利用完香港就算了。」現在是2020年,一場臺灣地區的領導人選舉,起碼要談的應該是臺灣如何發展、未來四年何去何從的實質問題,為何總以香港問題進行情緒動員、宣傳催票?難道蔡英文成功連任後,下一個四年也要依靠「香港因素」來執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