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020年9月2日教師報,作者:董建華,原標題:《公正公平,讓教師表彰實至名歸》
每到教師節,各地必然會表彰一批先進,以激勵先進,鞭策後進,以發揮榜樣示範作用,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的表彰,不僅沒發揮表彰應該達到的效果,反而一次次傷害普通教師的心,激化了幹群關係,挫傷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一位教師五十多歲了,離高級職稱僅一步之遙,卻年年無法晉升。這位教師痛心地說:「評職稱,我萬事俱備,就欠榮譽表彰!」自從榮譽表彰與教師職稱聯繫起來之後,普通教師獲得榮譽的機會越來越少,導致普通教師職稱晉升之路越走越艱難。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表彰,完全可以按照教師的德能勤績考核結果進行評定,既透明又公正。但在現實生活中,相當一部分學校對教師的表彰,主要依據不一定是教師的德能勤績,大都是校長推薦的結果,至於校長推薦誰不推薦誰,公平不公平,只有校長內心知曉。教師們也心知肚明,所以本應該清高的教師,一些人學會了爭著當領導,爭著巴結討好校長。那些埋頭教書、不屑於彎腰低頭的教師,榮譽也就遠離了他們。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師,如果本應該成為骨幹教師的那些正直教師,長期處於冷落、邊緣地段,談何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凡是教學質量長期低劣的學校,教師們一定討好巴結成風。
很多人罵衡水中學,認為他們破壞了教育生態。其實,他們這是變相承認自己的教育質量過差。任何校長都希望取得像衡水中學一樣的教學業績,但學來學去總是學不會。不是學生不如衡水中學,不是教師的素質不如衡水中學,也不是衡水中學的校長有多厲害,而是他們無法放下,那顆公平公正的心。
衡中對教師的管理模式是一線教師優先,成績好的教師優先;學校住宅樓最好的樓層、最好的位置給一線骨幹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重量級榮譽稱號,領導幹部一個指標也不佔,全部給一線的教師;上級和學校獎勵給教師的獎金,學校領導一分都不佔。在用人問題上,更是堅持任人唯賢,唯才是舉。只要管理有水平,班級成績好,就會得到提拔重用。只要幹得好,就有前途,學校如此關愛一線教師,一線教師沒有讓學校失望,他們以校為家:從早上五點多早操開始,班主任、值班教師都會和學生一起出現在操場上。班主任早上出操,白天上課,晚上查寢,負責各種事務,組織各種活動,整個兒一個「班媽」。就連普通任課教師,也和學生打成一片。
一些學校,一方面希望榮譽由校長親近的部分人佔有,另一方面卻希望其他教師像衡水中學的教師們那樣無私奉獻。世界上哪有這麼好的事存在?
任何一所學校,校長如果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地對待教師,甚至連校內評定先進工作者,都要根據校長個人喜好、親疏評定,其結果可能就是認真研究教學的人少了,卑躬屈膝,拍馬屁的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