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與港科大合作 首次揭示DNA複製解旋酶立體結構

2020-12-17 觀察者網

據香港文匯報8月4日報導,由清華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的研究團隊最近完成一項研究,首次揭示了DNA外複合體的高解析度的立體結構,為人類了解及修復細胞運作揭開新一頁。

香港科技大學4日召開記者會,科大生命科學部訪問教授戴碧瓘介紹,此次科大利用清華大學的先進儀器與團隊配合,首次用影像拍攝的方式,親眼見證了MCM2-7複合體近乎原子般大小的立體結構,為雙鏈DNA在複製過程中的解鏈機理揭開新一頁。這項突破性發現已於權威科學期刊《自然》中刊登。

DNA複製是一種在所有的生物體內都會發生的生物學過程,是生物遺傳的基礎。DNA在複製的時候出現錯誤,易造成細胞病變。港科大生命科學部及香港賽馬會高等研究院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團隊,利用先進的冷凍電鏡技術,首次揭示MCM2-7複合體的高解析度的立體結構,令科學家能夠更深入了解結構極其穩定的雙鏈DNA,在自我複製的過程開始時分裂的原因。

MCM2-7雙六聚體複合物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及中央孔道結構示意圖。梯狀為雙鏈DNA

可建DNA「解鏈」過程模型

戴碧瓘表示,清華大學擁有一套價值高達1億元的冷凍電鏡技術設備,鏡頭能捕捉快速移動的DNA分裂過程,相關影像可進行全面的結構解析,最終揭示了接近原子般大小的DNA立體結構,解析度近3.8A。以往DNA結構解析度一般為18A,影像相對粗疏,科學家只能再從生物化學層面推敲其大致的結構,故未必完全準確。

此外,這次「超高清」的影像,令團隊可建立出DNA「解鏈」過程的模型。科大生命科學部研究助理教授翟元梁解釋,雙鏈DNA的兩個環狀的MCM2-7複合體,因DNA在中央通道轉動而張開,會令DNA分裂為二,由此反映出MCM2-7複合體在DNA最初的「解鏈」過程扮演重要的角色。

清晰影像助發現基因突變

戴碧瓘說:「我們要知道DNA的結構及它們是如何運作,才可以跟進研究DNA出現複製異常時是如何運作。」她解釋稱,若DNA複製異常會導致基因不穩定或突變,與許多人類疾病直接相關,例如MCM4基因突變可以導致乳腺癌,另亦會影響胎兒發展、影響人體器官生長等。

戴碧瓘表示,雖然上述研究屬基礎階段,難以預計其影響力,但團隊找到的「超高清」立體結構,為解開DNA複製機理奠定研究方向,在醫學界及生物界將會掀起廣泛的應用研究,例如為科學家研究癌症藥物提供嶄新的方向。

相關焦點

  • 共同在《自然》發文揭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高分辨三維結構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高寧研究組與香港科技大學戴碧瓘研究組共同在《自然》發文揭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高分辨三維結構  清華新聞網7月31日電 7月29日,清華大學高寧研究組和香港科技大學戴碧瓘教授研究組共同在《自然》(Nature)雜誌上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MCM複合物的3.8
  • ...組共同在《自然》發文揭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高分辨三維結構
    2015年7月29日,清華大學高寧研究組和香港科技大學戴碧瓘教授研究組共同在《自然》(Nature)雜誌上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真核生物DNA複製解旋酶MCM複合物的3.8埃解析度結構》(Structure of the Eukaryotic 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 中國科大合作揭示SETD3蛋白的結構與功能
    原標題:中國科大合作揭示SETD3蛋白的結構與功能SETD3是SET結構域超家族成員,其過表達與癌症的惡行化密切相關,在以往報導中被認為可以作為賴氨酸甲基化酶而發揮功能。
  • 智能製造規模預計翻倍 港科大李世瑋:深化產學研合作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總額為37.4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為7.16%;資產規模總額為39.19萬億元,較上年增長7.46%;入圍門檻首次突破百億元,達到100.7億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目標,也將進一步加速推進我國智能製造發展。
  • DNA複製體結構和工作原理首次被揭示
    近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楊薇的課題組揭示了DNA複製體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上。DNA的複製由多個蛋白組成的複製體協同完成,這些蛋白包括DNA聚合酶、DNA螺旋酶、引發酶和若干輔助蛋白。早在60年前,人們就已經確認DNA是遺傳物質,並且解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
  • 生物物理所解析DNA拓撲異構酶核心結構揭示DNA穿鏈新機製成果入選...
    Gyrase B』三維結構(左)及結構域運動(右)近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大成課題組與畢利軍課題組合作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雜誌上發表的題為此前,對於DNA鏈如何穿越到達待校正DNA這一基本的拓撲結構功能的動態過程的了解處於空白狀態。該項研究結果解析DNA拓撲異構酶核心結構,揭示DNA穿鏈新機制,具有重要的基礎理論意義。同時,由於Gyrase B』對病原菌的生存至關重要,其精細結構對提供研發廣譜的相關藥物,特別是抗生素的靶標,具有應用前景。
  •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科大清華北大前三,港大港科大進入前十
    12:57:44 來源: 開著破車去旅遊 舉報   2020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科大清華北大前三
  • 硬核,南科大和清華中科大北大,共同入選2019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闡明銪離子對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機理,北京大學工學院進展七 青藏高原發現丹尼索瓦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進展八 實現對引力誘導量子退相干模型的衛星檢驗,中科大進展九 揭示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其組裝機制
  • 創賽在廣州南沙的第五年:港科大和南沙科創合作走向縱深
    創賽在廣州南沙的第五年:港科大和南沙科創合作走向縱深金羊網  作者:張豪 羅瑞嫻 譚尚琨  2020-12-21 12月20日,2020
  • 葉綠素合成關鍵酶晶體結構首次揭示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10月30日,記者獲悉,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博士程奇帶領的課題組首次揭示了葉綠素生物合成關鍵酶——光依賴型原葉綠素酸酯氧化還原酶三維晶體結構,對認識蛋白質結構如何控制重要光碟機動酶的催化作用產生重大突破。
  • 港科大(廣州)校園視頻首次公布,擬2022年9月正式開學!
    港科大(廣州)於7月已完成平整,部分建設團隊已入駐辦公,校長也正進行全球公開招聘。校園建築風格延續港科大可持續智慧校園理念,依水而建,建築亦以四個樞紐為軸心分布,研究及教學大樓位於校園正中心,代表學術與科研是港科大(廣州)的「靈魂」和「心臟」。
  • 港科大20年躋身世界一流 "香港奇蹟"如何打造?
    研究型大學的奧秘,正隱藏於港科大的這座巨型建築內。創校校長吳家瑋回憶,港科大創校時,香港的大學,研究也都做得不錯,但是沒有一所專注學術研究的大學。在研究領域的選擇上,港科大也煞費苦心。「在精選的領域裡,走在世界前沿,而不是樣樣都爭第一。」
  • 港科大(廣州)預計2022年開學
    港科大(廣州)預計2022年9月1日正式開學。  兩校學位課程不重疊  港科大校長史維表示,港科大(廣州)未來將著眼於培養跨學科人才。該校首階段將培養4000名研究生,計劃於2022年9月正式開學。  同時,港科大將加強廣州校園和清水灣校園的雙校雙向合作,所有學生都能修讀兩校的課程,讓兩個校園的學生可以雙向學習、互相合作,發展創新領域。史維表示,這不僅對香港科技大學,對全球高等教育來說,都是一個新嘗試。
  • 港科大(廣州)全球招聘
    校園建築風格延續港科大可持續智慧校園理念,依水而建,建築亦以四個樞紐為軸心分布,研究及教學大樓位於校園正中心,代表學術與科研是港科大(廣州)的「靈魂」和「心臟」。如今,位於廣州南沙的港科大(廣州)毗鄰廣深港高鐵慶盛站,高鐵可直達香港西九龍高鐵站港科大(廣州)學術建設有何特色?
  • 我國科學家首次揭示人類早期胚胎中染色體三維結構的動態變化
    12月5日,《自然》雜誌刊發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教授陳子江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劉江團隊合作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人類早期胚胎中染色體三維結構的動態變化,並發現CTCF蛋白對於早期胚胎發育中拓撲相關結構域(TAD結構)有著重要調控功能,為進一步揭示人類胚胎發育機制提供了理論基礎。人類的DNA如果拉成一條直線約有2米長,然而細胞核的直徑卻僅有5微米至10微米,近期研究發現DNA可以通過有序的摺疊組成不同的拓撲結構域,最終形成染色質的高級結構。
  • 尚乘集團港科大戰略合作 蔡志堅:推大灣區成領先創新中心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尚乘集團和尚乘慈善基金會(統稱「尚乘」)與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達成戰略合作備忘錄,旨在共同培養下一代連接大灣區與東協地區的創新科技領軍人才。尚乘擬與港科大聯合設立不同方式的平臺或合作中心並向參與者開放其獨有的尚乘蛛網生態系統,將他們與東協乃至全球的創新和企業家聯繫起來,幫助他們連接資本市場,並促進跨行業及跨境合作。蔡志堅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與港科大長期合作,培育下一代的年輕領袖,推動大灣區成為全球領先、最具活力的創新中心,不斷提升大灣區與東協和全球其他地區的互聯互通。」
  • Science:從結構上揭示核小體依賴性的cGAS抑制機制
    2020年9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確定了先天免疫系統中一種名為cGAS的關鍵DNA感應蛋白與核小體結合在一起時的高解析度結構,其中核小體是細胞核內最重要的DNA包裝單位。
  • 港科大(廣州)首次公布辦學細節,5年全球招聘400名教師
    「在學術上,我們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國際領先的學者,他們許多人是從港科大的助理學者做起;在校友層面,許多從港科大畢業的學生取得了不錯的創業成績,將港科大的科研優勢成功轉化到市場。」史維在介紹港科大(廣州)項目前,回顧了港科大的發展史。「3、4年前,我們就開始反思高等研究與教育的趨勢,未來的港科大如何發展?學術發展與科研轉化,如何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進行融合創新。
  • 港科大(廣州)將於2022年招生
    「在學術上,我們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國際領先的學者,他們許多人是從港科大的助理學者做起;在校友層面,許多從港科大畢業的學生取得了不錯的創業成績,將港科大的科研優勢成功轉化到市場。」史維在介紹港科大(廣州)項目前,回顧了港科大的發展史。  「三、四年前,我們就開始反思高等研究與教育的趨勢,未來的港科大如何發展?學術發展與科研轉化,如何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進行融合創新。
  • 港科大CSE系2018年PG招生面試即將啟動!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港科大CSE系2018年PG早期招生信息,對於熱愛計算機,有志於在計算機相關領域從事學術研究或者想要投身計算機相關行業的同學們來說,這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CSE系部分教授照片合集CSE系Big Data實驗室MPhil學生需要在科大學習1-2年,PHD學生需要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