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日開始的「2020年臺積電全球技術論壇」中,臺積電業務開發資深副總總經理張曉強表示,隨著半導體先進位程的複雜化,臺積電在相關的資本支出也越來越龐大。2019年的相關資本資出金額已經幾乎達到30億美元,而這樣的投資金額也是保證先進位程技術能進一步的帶給客戶們。除此之外,也為了下一階段先進位程的發展,臺積電目前也準備興建新的研發中心,並且預計在2021年正式激活。
張曉強指出,在臺積電新興建的研發中心中、預計將會容納8,000名工程師及科學家一起生活工作,並且有一條全世界最先進的研發產線,預計整個研發中心將在2021年激活。而除了拋出臺積電將會興建全世界最先進位程研發中心的好消息之外,張曉強也對當前臺積電先進位程的發展仔細的進一步說明。
張曉強說,臺積電的7納米製程在3年前進入量產之後,已經成為包括5G、人工智慧領域最重要的技術,目前已產出10億顆晶片,而目前市面上5G手機其中所採用的處理器,很可能就是出自於臺積電的7納米所製造。至於,在EUV技術部分,因為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技術,而臺積電也是目前全球第一家量產EUV的企業,未來還會繼續持續下去。
而除了7納米製程之外,2019年下半年提到的新一代6納米製程,因為可提高原本7納米的性能,而且又具有經濟效益,目前也已經試產中。由於7納米與6納米的平臺有極高的兼容性,可以使得客戶的產品儘快進入市場而獲得反饋。
而針對大家所關注的臺積電5納米製程上,張曉強則是進一步強調,2020年臺積電已領先全球推出5納米製程,其運算速度較7納米製程提高15%、功耗降低30%、邏輯電晶體密度增加1.8倍,良率更是一舉超過同一時期量產的7納米製程。而接下來臺積電還會推出5納米加強版,及構建在5納米基礎上4納米製程,其中5米加強版製程將在2021年量產,而4納米製程則是2021年試產,2022年正式量產。
至於,下一個全節點升級的3納米製程方面,張曉強說明指出,3納米製程之所以沿用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的原因,在於研發團隊不斷把FinFET提升到新的技術高度、而且為了能儘快交給予客戶使用,因此臺積電最後決定沿用FinFET製程。不過,雖然是沿用FinFET技術。但是3納米製程卻是全新的節點技術,在各方面性能都有提高,在運算速度增加10%~15%、功耗降25%~30%、邏輯電晶體密度增加1.7倍,預計量產時間將落在2022下半年。
(首圖來源:視頻截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