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自己的實力是考不上清華北大的,但有一個機會擺在你面前,讓你問鼎中國的最高學府,你是理性地拒絕呢,還是把握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
之所以會拒絕,可能是因為考慮自己的能力不夠,即使僥倖進名校,但在高手如雲的環境中,很有可能慘遭淘汰,權衡再三,不得不忍痛割愛。
第一對人物是河南的兩位考生,2019年高考536和542,這分數剛過一本線,跟名校絕對不沾邊,更別談什麼北大清華了。可事真有那麼巧,這兩位考生來自符合「國家專項計劃」的地區。2019年北大在河南省「國家專項計劃」招生計劃8人,這兩人分別是位於第七和第八名。北大招生辦一看這分數也太低了,擔心他們跟不上學習進度,不予錄取。這不合規,一波三折,他們最終得願以償上了北大。
兩位考生喜極而泣,他們也知道自己將面臨什麼。畢竟實不至名不歸,要在夾縫中求生存,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必須知恥而後勇,奮起直追,方能立於不敗之地,兩人卯足了勁地學。人們所擔心的事並沒發生,北大一年下來,雖學得很辛苦,但累並快樂著。他們不僅勇敢地活下來了,而且越活越鮮活,能力突飛猛進勢不可擋。
人們不得不感嘆,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只要勇於挑戰,敢於把握機會,你遠比自己想像中更優秀。
另一對人物是「奪刀少年」易振勇和柳豔兵。2014年5月13日,他們乘坐中巴車回家。有個瘋子手持菜刀亂砍乘客,千鈞一髮之際,兩人挺身而出,奮不顧身上前與歹徒搏鬥,最終擊落菜刀,救乘客於危難之中。事後兩人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生生錯過了當年的高考。經24天精心治療康復出院後,國家為他們組織了專場高考。
面對這樣的正能量人物,清華大學、澳門大學等諸多名校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願意破格錄取。兩人婉言謝絕,理由是:免試保送會使救人行為變味,他們願尊重高考規則。最終易振勇去了江西財經大學,柳豔兵就讀南昌大學。
權哥對他們肅然起敬,品德高尚,聽從自己內心的選擇,無怨無悔。當然權哥覺得甚是可惜,如果是我,我會義無反顧上清華,德配位無可厚非,畢竟平臺對人的一生發展很重要。
當然這樣的機會可遇而不可求,刻苦學習才是正道。各位小夥伴,加油,美好的明天等著你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