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中國罷免董事長紛爭:不要什麼事都扯上華為

2020-12-17 澎湃新聞

6月10日一早,一則半導體巨頭ARM中國合資公司安謀中國董事長兼CEO吳雄昂被罷免的消息,突然在IT圈傳播。ARM全球對外宣布,安謀中國的董事會已任命公司潘鎮元和唐效麟擔任聯席執行官。其中,安謀中國是英國ARM公司在2018年與中方合資的獨立公司。

然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一份蓋了安謀中國公章的聲明明確寫道:「安謀中國作為在中國依法註冊的獨立法人,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吳雄昂先生繼續履行董事長兼CEO職責。」

相關人士稱,這份聲明能發出來,是因為吳雄昂方掌握著公章。

隨後,雙方你來我往,就控制權展開口水戰。「沒想到,我們這個圈也能鬧出這樣的瓜。」一些平日不太熱鬧的半導體群,少有地開始了群內大討論。

但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疑惑:吳雄昂作為在ARM工作16年、ARM中國獨立運營後的第一任董事長,為何會被突然罷免?為何作為職業經理人的吳雄昂又會跳出來與董事會硬槓?

背後迷霧重重。有人說這與ARM對華為斷供有關係,有人說是管理層與資本方在公司戰略上的分歧。近日,AI財經社採訪了多位接近ARM中國的人士,試圖還原真相。

「不要什麼事都扯上華為」

實際上,「罷免」一事發生在6月4日,直到一周之後才突然發酵。

一位知情人士對AI財經社透露,安謀中國當天召開了董事會,有8名董事參加,6位對罷免吳雄昂的決議投了贊成票。董事會本有9個席位,除了吳雄昂本人,ARM有四個席位,中方資本也有四個席位。

但這次會議,吳雄昂本人並未參加,所以吳在後來的兩次聲明中,均在質疑董事會召集的合法性。「安謀中國董事會有其確定的召集程序和議事規則,違反程序進行的董事會會議不具有合法性,其結論也不應獲得支持。公司並未召開符合程序的董事會會議,也並未產生有效的導致人事變動的法律文件。」

吳雄昂 圖/視覺中國

在吳雄昂拒絕被罷免後,6月10日下午,一則來自ARM總部和厚樸投資的聯合聲明再次引發熱議。這則聲明坐實了是ARM總部和ARM中國的大股東厚樸投資共同作出的決定。其中,厚樸投資佔有ARM中國36%的股份。這則聲明也解釋了罷免吳雄昂的原因:基於舉報人以及數位在職、離職員工的投訴,經過調查發現,美國公民吳雄昂的行為危害了安謀中國的發展、公司股東以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從多個渠道獲得的證據表明,吳雄昂未對公司披露他已經構成的利益衝突,以及違反公司準則的行為。

相關人士稱,吳雄昂被發現在未經過董事會批准的情況下,私自在外設立基金,涉及利益衝突。

但一位接近吳雄昂的人士對AI財經社透露:「吳雄昂在外面搞基金這些事情,得到過軟銀孫正義的同意。」軟銀在2016年以約3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RM,孫正義是ARM全球背後的大老闆。AI財經社嘗試致電吳雄昂求證,但其電話無人接聽。

不過,一個令人疑惑的地方是,在厚樸投資與ARM的聲明中專門提到了吳雄昂的美國身份。一位行業人士分析,之所以強調他的美國公民身份,可能是一種策略,讓中方員工與吳雄昂劃清界限。畢竟吳雄昂在ARM中國這麼多年,根深蒂固,組織是他一手搭建,人也是他招的。

吳雄昂在ARM中國工作了16年,為何在這個時間將他罷免?有分析認為,2018年,在美國對中興實施禁令、打響科技戰之後,中方資本花幾十億元投資晶片設計公司ARM,是預防美國人卡脖子,畢竟ARM是全球手機晶片、甚至部分電腦、伺服器和物聯網主晶片都採用的技術,所以中方資本才成了大股東。

圖/視覺中國

2018年雙方成立合資公司時,ARM公司CEO西蒙·希加斯曾表示,成立合資公司是為了讓合作夥伴覺得ARM這些技術是「本土的,可以放心使用的」。

但從結果來看,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後,ARM中國現在無法給華為供貨,依然受到了美國禁令的影響。這樣的投資結果顯然令中方資本不滿。

根據當時ARM的說法,ARM原本中國的業務都將劃入其中,這意味著,ARM將提供其在全球各地開發的IP產品,通過ARM中國服務中國市場;同時ARM中國也可以研發提供其自身的IP產品和新的標準、新的服務給到中國市場。而ARM中國自身研發的新的IP產權將歸ARM中國所有,不僅可以向中國市場銷售,也可通過ARM向中國以外的全球市場銷售。

現在結果卻是,ARM中國名義上是獨立的合資公司,卻依然處處受制,在技術授權上並沒有多少話語權,於是要求罷免吳雄昂。不過,這種分析解釋不通的地方在於,ARM中國的中方投資站出來要求罷免吳雄昂在情理之中,為何ARM總部也要一起行動?

這樣的說法也遭到了部分ARM和接近ARM行業人士的反駁,「不要什麼事都扯上華為」、「賣不賣給華為,這不是吳雄昂做得了主的。」幾位人士對AI財經社說:「不要想得這麼複雜,跟華為沒有關係。」

孫正義要打包ARM重新上市

「安謀中國想要獨立自主,但是ARM總部因為謀求上市,想要收回ARM中國。」多位接近安謀中國的人士對AI財經社透露,被指利益輸送只不過是罷免吳雄昂的幌子,真正的原因或許是管理層與資本方在公司戰略上的衝突。

在安謀科技成立前,ARM中國原本是ARM在海外的一個分支機構,業務比較有限,而且所有的銷售業績都要上交總部,真正在中國做的IP非常少。

2018年4月,ARM總部與中國資本方一起投資成立安謀中國,相當於是中方資本掏了7.752億美元獲得了ARM中國51%的股份,安謀中國從ARM的一家分公司變成了獨立的合資公司,而ARM只持有49%的股份。

當時的場面非常熱鬧,除了ARM CEO西蒙·賽格斯,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和厚樸投資創始人方風雷都出席了籤約儀式。接近安謀中國的人士對AI財經社說,吳雄昂當時是想自建ARM中國的體系,自己研發IP,而不是僅僅做ARM總部的代理公司,「其實是有心想在中國做一番事」。

此前在2016年,孫正義花了32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ARM,並讓ARM退市,以期之後的資本運作。然而,伴隨軟銀一系列「投資神話」破滅,孫正義加快了ARM重新上市的步伐。尤其是當下,孫正義缺錢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他投資的項目屢屢暴雷,他需要資本運作來回籠資金。

圖/視覺中國

據AI財經社獲悉,孫正義想把ARM重新打包上市,而中國市場佔到了ARM全球三分之一的收入,孫正義希望把ARM中國的業務收回全球。「其實就是吳雄昂與背後資本的發展方向發生了衝突。」

幾位相關人士對AI財經社透露,吳雄昂想做基於本地特色的IP,但孫正義為了收回安謀中國,想安排吳雄昂去做安創基金,投資IP相關的項目。但吳雄昂看來,這不是他想做的事,所以還想坐在ARM中國董事長這個位置上。

為何中方的基金厚樸會支持ARM而不是吳雄昂呢?「他們應該是達成了利益共識。」一位人士說。吳雄昂想做自己的IP,但這註定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甚至長達10年或者20年。

AI財經社獲知,安謀中國已經有了部分自己的IP,但還比較少。

而當年投資ARM中國時,估值是100億人民幣,中方拿出了51億元,相當於從軟銀手上買下了ARM中國51%的股份。而這51億元,其中有15億元是吳雄昂融的資。而為了開發自主IP,吳雄昂也自己找來精兵強將,搭建了團隊。

這樣的說法也在吳雄昂給的回應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我本人對於ARM中國的職務並不戀戰,但這個合資公司的股東、團隊都是我一手建立的,我有責任把整個事件好好地收尾。」

安謀中國的員工目前都在觀望,孰勝孰負尚未可知。但從大局看,一位資深律師對AI財經社說,ARM和厚樸聯合,從股權上講,想罷免吳雄昂沒有任何問題,「再加上律所是中倫,中倫的律師可不吃乾飯的」。

「雙方一定會有斡旋,讓子彈再飛一會」,多位行業人士向AI財經社說。今天安謀中國和ARM總部仍在你來我往的聲明之中。

而這件事已經出圈。一位律師告訴AI財經社,已有海外公司向他諮詢,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合資公司是否有權更換董事會。這家科技公司上演的爭奪控制權之戰還在持續發酵中。

原標題:《ARM中國罷免董事長紛爭:不要什麼事都扯上華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Arm中國董事長首次回應「奪權風波」:Arm無權罷免我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Arm中國董事長首次回應「奪權風波」:Arm無權罷免我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尹哲)今年6月,Arm中國爆發的「控制權之爭」引發業界關注,涉事雙方各執一詞。僵持近半年後,事件中心人物——Arm中國董事長兼CEO吳雄昂也首次出面發聲。
  • Arm中國換帥風波始末
    Arm方面也對鈦媒體表示,這件事只是公司內部問題,與華為毫無關係。除華為問題外,也有一種說法是孫正義正在計劃將Arm公司打包進行全球上市,這次罷免吳雄昂,Arm是希望把安謀中國的業務收回到全球。對此,Arm方面回應鈦媒體稱是不實的消息。Arm為何一定要罷免吳雄昂?
  • 7位副總裁籤聯名信要求罷免董事長?瑞幸咖啡回應:情況屬實
    7名副總裁籤聯名信要求罷免董事長?據中新網報導,有消息稱,瑞幸咖啡7位副總裁及多位高管籤署聯名信,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郭瑾一。對此,瑞幸咖啡方面回應,「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
  • ARM斷供華為?孫正義:別胡說,不是我,我沒有!
    ARM斷供華為?孫正義:別胡說,不是我,我沒有!最近華為被斷供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已經注意到了,因為華為在5G方面的卓越表現,導致了美國對華為的無情封殺。一開始是遊說其他國家不要使用華為的電信設備,聲稱是「不安全」,沒想到這一招並不奏效,於是就換了一種更暴力的手段,就是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開始限制上遊供應商對華為的零配件供應,於是乎很多國際巨頭都中斷了對華為的供貨。
  • arm為何與華為斷交?能掀起多大浪花?
    2016年,孫正義的日本軟銀集團以30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rm集團。次年, Arm與厚安基金籤署合作備忘錄,宣布擬在中國深圳成立由中方控股的合資企業——arm中國。arm中國由arm持股49%,而中方則持股51%,為控股方。那麼一家被日本集團收購且在中國成立了中方控股子公司的英國公司,會遵從美國政府的規定呢?
  • 犀牛財經早報:樂視網持股拍賣冷場價格高 Arm中國CEO罷免反轉
    *ST鵬起董事長辭職陷入「羅生門」GPLP犀牛財經6月14日消息:6月12日晚間,*ST鵬起(600614.SH)公告稱,公司實控人張朋起及其一致行動人宋雪雲單方面解除與主動引入的保殼援軍萬方集團籤署的《債權債務重組協議》,而萬方集團對此並不認同。同時,董事長辭職陷入「羅生門」。
  • 吳昂雄回應ARM中國控制權爭奪:ARM罷免決議無效
    據報導,吳昂雄近日在首次接受國際媒體採訪時表示,ARM和其中國合伙人厚樸投資無權在今年6月份罷免他作為ARM中國的執行長一職。因為個人名下的一個1億美元投資基金,吳昂雄與該英國晶片製造商及其投資方發生糾紛。
  • 遭逼問用不用微信 臺銀行董事長:大陸產品無所不在,不要天天繞著...
    【文/觀察者網 童黎】 華為公司財務長(CFO)孟晚舟被捕後,島內「綠委」又給自己加戲,要求「公股」銀行董總禁用中國大陸手機,去大陸不能用「微信」…… 對此,臺灣一名銀行董事長遭媒體質問時表示,「大陸的產品無所不在」,希望臺灣不要一直、天天繞著政治轉,讓人都不想出門了。
  • 晶片巨頭Arm陣地戰
    中國經營報《等深線》記者 萬佳麗 上海報導國際晶片設計巨頭Arm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rm中國」)正陷入換帥風波。Arm聯合股東厚樸投資罷免Arm中國的董事長吳雄昂,但吳雄昂拒絕辭職。《等深線》記者了解到,吳雄昂方面目前正在走法律程序,訴請法院判決罷免協議無效。
  • 總裁、董事長、CEO究竟有什麼區別?哪個職位更高?
    董事長,CEO,總裁,都是一些什麼崗位?   1、董事長是相對於股東而言的。   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立董事會,有董事長一名。如果規模太小,也可以不設立董事會,這樣就由一名執行董事來行使董事會的權利。   股份有限公司必須設立董事會,有董事長一名。
  • 傳瑞幸咖啡眾高管發聯名信求罷免董事長郭瑾一
    三言財經1月6日消息,今日晚間,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中爆料稱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籤署聯名信,集體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郭瑾一。《請求信》還提及郭瑾一自擔任董事長CEO以來,通過多名員工大量報銷個人發票,套取現金。第二,關於濫用權力方面,《請求信》透露郭瑾一擔任董事長CEO不久後就開始對不願與其同流合汙的員工打擊報復,利用高管職務權力排除異己,造成管理層人員人人自危。而對於聽話的下屬則給予升職、超常規加薪等「特殊獎勵」。
  • 瑞幸回應董事長被請求罷免:聯名信情況屬實
    郭謹一發布全員信進行回應稱,舉報信是前董事長陸正耀、CEO錢治亞等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 藍鯨TMT頻道1月7日訊,近日,網上流傳瑞幸咖啡高管發布聯名信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
  • 至少巨虧15億,董事要罷免董事長!要活500年的奮達科技的「宮鬥」始末
    事情的原委則是今年2月12日,奮達科技突然罷免子公司富誠達總經理文忠澤、副總經理董小林這二人的董事席位。 而這些「七宗罪」裡,他二人經營不善外,還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抗旨不遵」,拒不讓賢於肖勇,而肖勇正是奮達科技董事長肖奮的親弟弟。
  • 京東通過香港IPO募集301億港元;ARM 中國回應「吳雄昂被罷免」
    ,特斯拉已獲準在中國生產使用磷酸鋰鐵(LFP)電池的Model 3車型。 蘋果在中國區 App Store 下架了播客應用 Pocket Casts 應有關部門要求,蘋果已經從中國區
  • 控股股東突然出手:「三宗罪」罷免董事長!一年換了5位總裁,「中國...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雲龍曾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服裝品牌拉夏貝爾又出么蛾子。公司控股股東提請罷免現任董事長,更給出董事長「三宗罪」。而現任董事長上任才7個月,並且公司年內出現了3任董事長、5位總裁,更有多位高管辭職。頻頻換帥的背後,公司業績長期下滑,如今不得不「賣身自救」。
  • 高升股東「罷免董事長」,是依法自救的重要舉措和步驟
    因此,圍繞「大股東佔款」的是非,幾乎每天都在上演。1月23日,原本是一個平常的日子;但對兩家上市公司來說,這一天註定不平常。一家是康得新,因為大股東大量佔款導致公司債券違約,主要銀行帳戶被凍結,公司股票在當天被戴上「ST」帽子。另一家是高升控股,合計持股達29.33%的9位股東,聯合提議罷免實控人家族所派的4名董事,其中包括罷免李耀董事長職務,罷免韋振宇、李耀、張一文、孫鵬董事職務。
  • 創始人、總裁、董事長、CEO有什麼區別?哪個職位更高?
    不過,在2016年度全球最具價值CEO排行榜中,阿里巴巴馬雲和華為任正非都沒有上榜,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因為馬雲現在只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董事長,而不是阿里巴巴的CEO,所以不參與排名。阿里巴巴此前CEO是陸兆禧,現在是張勇。
  • 傳瑞幸咖啡眾高管發聯名信求罷免董事長郭瑾一:濫用職權、貪汙腐敗...
    三言財經1月6日消息,今日晚間,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中爆料稱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籤署聯名信,集體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郭瑾一。《請求信》還提及郭瑾一自擔任董事長CEO以來,通過多名員工大量報銷個人發票,套取現金。第二,關於濫用權力方面,《請求信》透露郭瑾一擔任董事長CEO不久後就開始對不願與其同流合汙的員工打擊報復,利用高管職務權力排除異己,造成管理層人員人人自危。而對於聽話的下屬則給予升職、超常規加薪等「特殊獎勵」。
  • 多位管理層「集體罷免」董事長背後 陸正耀的...
    通過繳納罰款和美國證監會「和解」的瑞幸咖啡內部管理層突現紛爭。   2021年1月6日晚,有用戶在脈脈平臺上發帖稱,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高管籤署聯名信,集體請求罷免瑞幸咖啡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包括貪汙腐敗、濫用權力、能力低下作出諸多錯誤決策等,要求罷免其職務。
  • ...罷免現任董事長天眼查App顯示郭謹一目前擔任多家瑞幸旗下公司...
    來源:金融界網1月6日晚間,針對多名高管發布聯名信請求罷免郭謹一職位一事,郭謹一發布了一封內部全員信。指網上流傳的舉報信是在1月3日由陸正耀、錢治亞等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此前多位高管籤名發布的聯名信稱由於現任董事長和CEO郭謹一的無德無能,公司已經到了存亡的邊緣。為維護廣大員工、消費者和投資人的利益,請求董事會和大股東立即罷免郭謹一的董事長和CEO 職務,並儘快任命新的公司高級管理層。據中新網報導,對此,瑞幸咖啡方面回應,「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