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路上有我|火速響應疫情需求 富田精工緊急轉產支援口罩生產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企業觀察報

火速響應疫情需求 富田精工緊急轉產支援口罩生產

隨著返工潮的到來,新冠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口罩等防護物資頻頻告急。

2月1日,「毅」家人富田精工董事長方安江接到了安徽省防疫指揮部的電話,希望富田精工能迅速組織專家協助天長市某口罩生產企業調試故障口罩設備;2月2日,福建恆安集團向富田精工提出了口罩設備的需求,福建省晉江市人民政府也向黃山市人民政府發出函件,希望支持富田精工先行復工生產以抗擊疫情;2月6日,安徽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向富田精工下達了6條口罩設備生產線的緊急任務。

疫情面前,刻不容緩。

作為一家擁有成熟經驗的智能製造衛生用品設備企業,春節期間,富田精工董事長方安江就一直密切關注疫情的變化,多次向相關部門表示了願意協助提供口罩生產線設備、解決口罩供應難的意願。

在接到任務後,富田精工火速召集了安徽省內的科研技術人員,所有員工接到倡議後,二話不說一天之內迅速到位,外省的研發人員也紛紛返程加入馳援大軍。時間緊、任務重,為了儘快投入口罩生產設備的設計工作,富田精工的研發人員趕回來,只能睡在簡陋的隔離房間,大家都毫無怨言,為抗擊疫情竭盡所能。

(富田精工員工居住的的隔離房間)

「員工這種高效的執行力、任勞任怨的精神和馳援一線的渴望,讓我很感動也很驕傲。」富田精工董事長方安江表示。

特殊時期,時間就是生命。在全體員工夜以繼日的不懈努力下,由富田精工自主研發的口罩設備已成功上線,生產速度可達300片~500片/分鐘(同比國內口罩設備在100片/分鐘左右),設備性能穩定,技術優勢明顯。

安徽在地理位置上毗鄰湖北,與疫情原發地武漢往來密切,截至目前,安徽省累計確診病例超過了800例,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嚴峻,壓力巨大。根據安徽省衛生健康委統計,疫情期間,安徽省醫療機構每月需要近1600萬隻口罩(醫用N95口罩460萬隻,醫藥外科口罩1100萬隻),而目前安徽省口罩的市場極度緊缺。富田精工研發生產的口罩設備將在短期內有效緩解安徽省相關口罩生產企業的設備亟需,進一步提升口罩生產產量。

方安江透露,富田精工已經進入安徽省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以及安徽省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直接調度重點企業。到3月底,富田精工總共要交付37條口罩設備生產線,其中,2月底先行交付12條,每條線一天的產能可以達到30~40萬片。近期,富田精工擬與某衛生用品生產企業共同成立一家企業,直接投入生產口罩,首批5條口罩生產線將於2月25日全部到位,預計將達到每天200萬片以上的產能,全部生產線落地投產後,安徽省口罩生產、供應能力將獲得極大提升。

目前,富田精工工廠內每日燈火通明,正在組織大面積的生產,全體員工都在與時間賽跑,加班加點、全力以赴確保第一批高速口罩設備生產線在2月20日左右成功交付市場。

「毅」路上有我!請您放心!

黃山富田精工製造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底,位於黃山市經濟開發區,是一家專業從事一次性衛生用品自動化生產線的研發、設計、製造及銷售為一體的高端智能化設備製造企業。公司引進行業內資深團隊作為公司的技術骨幹,對國外先進技術進行吸收、消化、創新,將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完美融合。目前公司不但擁有獨立的機械設備研發中心,還成立了產品研發中心,富田不僅能夠提供給客戶最好的設備和服務,還能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方案。

毅達資本&富田精工提醒您:

疫情防控期間,減少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少接觸公共場合的公共設施;公共場合做好消殺工作,保障群眾的身心健康。

(轉自:毅達資本)

相關焦點

  • 戰疫情|多地企業緊急「跨界」轉產支援 擴大抗擊疫情物資生產供應
    央視網消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對口罩、消毒產品等物資的需求量進一步加大,多地有條件的企業緊急「跨界」支援,迅速調整轉產,擴大抗擊疫情相關物資的生產供應
  • 紙尿褲生產線改做口罩 數千家企業應對疫情緊急轉產
    我國有著全球最為龐大的製造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3000多家企業緊急申請審批資質,改造生產線,跨界轉產口罩、防護服都緊缺物資,中國製造在疫情面前跑出了中國速度,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福清市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一條口罩生產線,正以每天70萬片的速度加緊生產,而在12天前,這還是一條生產嬰兒紙尿褲的生產線。紙尿褲改口罩?聽起來工藝、材料都有相近之處,但實際上技術和標準有著天壤之別,要科研攻關、要調整參數、要修改設備,更重要的是,價值1000多萬的嬰兒紙尿褲進口生產線改造成了口罩生產線後,生產線兩端報廢,價值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
  • 浦發銀行北京分行3000萬資金馳援轉產企業口罩生產
    來源標題:浦發銀行北京分行3000萬資金馳援轉產企業口罩生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等防護用品需求激增,北京地區多家企業陸續轉產口罩等防護用品。浦發銀行北京分行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與金融監管要求,緊隨總行抗疫步伐,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主動對接企業需求,開闢信貸「綠色通道」,全力支持轉產防疫口罩生產。位於北京海澱區的納通科技集團是浦發銀行北京分行服務了近8年的老客戶,專門從事高端醫療器械製造。
  • 發改委推動企業釋放現有產能 面料廠緊急轉產防護用品
    麥經理戴著口罩,和技術人員晝夜都在工廠,研究如何生產出達到國家安全要求的防護服。按照工信部的統計數據,疫情發生之前,全國符合中國標準的產能許可的企業只有40家,分布在14個省份,總的生產能力每天只有3萬套。而目前僅湖北省的需求量每天就高達10萬套,巨大的產能差,導致具備相關生產能力的企業開始轉行。
  • 奧森跨界做口罩日產30萬隻 服飾公司變更經營範圍 緊急改造生產車間
    在緊急改造完成的生產車間內,員工們戴著口罩進行作業。 蔣文廣 攝☉商報記者 陳佩蕾第一時間變更經營範圍轉產口罩,成立全新的醫療科技公司,將原有的服裝生產車間緊急改造成口罩生產車間……3月19日,浙江奧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奧森醫療」)僅靠現有的兩條24小時運作的生產線,民用口罩日產量就達30萬隻。
  • 紙尿褲生產線改做口罩 數千家企業為防疫緊急轉產
    我國有著全球最為龐大的製造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3000多家企業緊急申請審批資質,改造生產線,跨界轉產口罩、防護服都緊缺物資,中國製造在疫情面前跑出了中國速度,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福清市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一條口罩生產線,正以每天70萬片的速度加緊生產,而在12天前,這還是一條生產嬰兒紙尿褲的生產線。
  • 上海老牌子三槍內衣緊急轉產口罩,帶你看看「三槍口罩」是如何生產...
    2月26日,浦東新區康梧路555號三槍工業城的廠房內,兩條「非醫用類、一次性普通口罩」生產線正24小時滿負荷運轉,產能達到每天10萬隻,而不久前這裡還是倉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口罩成了市民生活的必需品,市場缺口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以生產內衣聞名的三槍集團緊急轉產口罩。
  • 開足馬力生產 多渠道採購支援 醫護物資緊缺 民營企業上
    面對武漢及湖北發出的緊急求助,連日來,廣大民營企業積極響應號召,努力開工生產、復產、轉產,加班加點投入緊缺物資生產,更有一些民營企業想方設法通過各種資源,遠赴海外採購醫用物資,捐贈抗疫一線;一些航空、物流、快遞企業則開通綠色運輸通道,免費運送,保障醫療物資及時送達……這一個個愛心善舉,一次次愛心接力,一批批滿是溫度的物資,彰顯了廣大民營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 軍民結合型企業緊急研製生產醫用護目鏡 支援抗擊疫情前線
    央廣網懷化2月25日消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旗下的湖南雲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軍民結合型企業,在疫情最危急的關頭,企業黨委主動請戰,利用自身成熟的3D列印技術和軍工資源,緊急研製生產醫用護目鏡,支援抗擊疫情前線。
  • 疫情下的口罩「瘋狂製造」:物料飈漲40倍,3天回本成「印鈔機」
    「和現在差不多,一噸 12 萬,也有報價 17 萬的,我都聽過。」吳軍對非典時期的漲價記憶猶新,當時,上遊熔噴布價格也曾一路高漲,17 年後,新冠疫情爆發,市場行情有過之無不及。無紡布、熔噴布、耳帶、鼻梁條等口罩原材料的需求每天都在倍數級增長,遵從客觀市場運作規律,漲價無可避免。「有人叫到 30 萬了,還不一定拿得到貨。」
  • 榆林緊急上馬3個醫用口罩防護服生產項目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永存)榆林市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用口罩等防護物資嚴重短缺問題,抓緊復工復產,緊急上馬3個生產項目,以緩解市場需求。據了解,總投資1500萬元,廠址位于于神木市的陝西曼德裡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投資新建的醫療器械製造項目已動工,主要建設醫用口罩生產線2條、KN95口罩生產線1條,防護服生產線1條。項目建成投產後可日產一次性醫用口罩15萬隻、KN95口罩2.4萬隻、防護服1000套。
  • 緊急動員:76%口罩廠復產,3000多家企業轉產,口罩荒將緩解
    目前,糧食生產加工企業的復工率達到了94.6%,煤礦復產率57.8%,電力與石油天然氣供應充足,民航、鐵路、水運也都基本恢復了正常運營。不過,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口罩的需求數量也將迅速增加。為了保證口罩的供應,目前的產量仍然有較大缺口。由於種種原因,仍有約四分之一的口罩生產企業尚未復工,另有部分口罩生產企業尚未達到滿負荷運行。而下一步的首要目標,就是千方百計增加口罩的供應。
  • 疫情下的口罩「瘋狂製造」:物料飈漲40倍, 3天回本「印鈔機」
    復工復產在即,無論是富士康帝國,還是位於長三角、珠三角的製造產業帶,正利用大量的復工補貼吸引更多員工回到產線,口罩卻以「四兩撥千斤」之力拽著後腿。 疫情當前,國內口罩日產能已經突破 7000 萬隻,但是較之 1.15 億工業用工人數,仍然是杯水車薪。 其中還不算中國 1230 萬醫護工作者的日常口罩需求,比如四小時更換一次。
  • 我有口罩機壓條機!造航母的中船開始量產口罩防護服生產設備
    「我有口罩機,我有壓條機!」按照國務院及國資委的安排部署,中國船舶集團緊急承擔了平面口罩機、N95口罩機、壓條機及口罩機用超聲波點焊機關鍵部件等醫療物資生產關鍵設備的研製生產緊急攻關專項任務。中國船舶稱,在緊急馳援國資系統所屬企業相關設備需求的同時,將面向全國抗疫戰場各類企事業單位提供相關設備。
  • 富田精工:精密加工的秘訣在於精密車床
    富田精工擁有近三十多年的精密加工和十五年的設備研發製造歷史,在本次展會上我們採訪了總經理田川先生。大連富田精工屬子公司,主要從事:光通訊、鐘錶、計算機、電子、電器、汽車、五金等行業的金屬零部件精密加工。
  • 產能利用率超九成數千家企業跨界轉產 你的口罩已「在路上」
    另一方面,隨著全國各行各業逐漸復工,對防護物資尤其是對口罩的需求急劇增長,口罩供給仍然面臨較大挑戰。夏農表示,目前有些口罩企業還沒有滿負荷生產,希望這些企業抓緊釋放產能,儘快實現滿負荷生產。二是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繼續開展口罩擴能專項工作。進一步擴大醫用,特別是醫用N95口罩生產。三是進一步加強關鍵設備和原輔材料的供應協調,保障項目建設實施和順利達產。同時,對重點省份和行業,還將通過調配使用等方式切實保障重點需求。
  • 民營企業的擔當 小藍經開區復工企業轉產醫用口罩速寫
    日前,江西省政府下發《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搶時間保進度強弱項補缺口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施意見》,正式推進口罩日產能千萬隻工程,確保2020年3月初全省口罩日產能達到1000萬隻。南昌小藍經開區多家企業紛紛響應號召,為抗擊疫情伸出援助之手,轉產醫用口罩,把社會責任落實到具體行動中。
  • 人民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 浙江服裝天團集體轉產口罩
    要做到防疫、復工兩不誤,基本防護用品口罩的供應舉足輕重。近日,為擴大口罩生產能力,浙江統籌下發「省級重點民用口罩及關鍵材料生產企業(第一批)」名單,積極組織一批服裝企業轉產口罩保供應。記者聯繫發現,目前,包括萬事利在內,已有一些企業率先實現了轉產口罩,其他企業也正在積極籌備。
  • 從無到有搭起口罩生產線,中國企業這樣緊急跨界
    調整產能——重點保障緊缺物資原料,發揮專業優勢,企業協同合作促生產「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2月6日下午,中國石化官方微博、易派客官方微信發出尋求口罩生產合作的消息。消息不長,但簡明扼要:「1.我們需要口罩機,若您有富餘、可用的設備,可轉讓給我們,我們將協調生產、增產口罩。2.我們有熔噴布,您若缺此原料,我們可運輸上門。
  • 疫情面前顯擔當!淄博經開區企業大力支援興華醫用外科口罩生產
    為保障淄博興華醫用器材有限公司防疫物資正常生產供應,經開區企業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與經開區管委會駐廠生產保障服務隊一起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生產上的難題,確保了興華醫用外科口罩安全穩定生產。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興華醫用24小時不間斷生產,工人和機器超負荷運轉。1月30日,超聲波發生器、伺服電機發生故障,急迫需要維修專業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