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孩子,他真的不記仇嗎?看一下這三個原因,你還會這樣做嗎?

2020-09-05 數萌在線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教育中非常認可的一句話,也不得不說,很多孩子調皮起來,還真的能讓家長氣到崩潰。而且他們的調皮不會管你是不是很累,是不是工作壓力很大,也不會看時間是否合適。

雖然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意識到吼罵孩子的不良後果,但依然會被孩子刺激的忍不住,尤其是在工作或者社會中受了氣以後。

也有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會記仇,吼罵兩聲能非常有效的約束孩子的調皮行為,所以該吼還是得吼,否則孩子不知道改。也有家長分享了類似的案例,說孩子調皮,吃完雪糕,又要吃,吼了兩聲,孩子雖然委屈,但一轉眼,就又讓媽媽抱,認為這表明孩子小的時候是不記仇的


打罵孩子


那孩子不記仇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1、不敢記恨

對於孩子來說,家長是他最親近的人,也是陪伴他最多的人,而且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是家長在料理,所以不敢記恨家長,反而會擔心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了,他們這個時候想的更多的是,讓爸爸媽媽喜歡自己,所以不知道記仇。

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討好型人格,他們會非常敏感家長的觀點,竭盡全力去揣摩家長的意圖,並努力按照家長的意圖去做事,討好家長,卻沒有自己的主見和思考。

2、因為害怕不敢記恨

有些家長脾氣暴躁,在遇到孩子犯錯的時候,經常打罵,讓孩子對家長產生畏懼的心理,很多家長經常說「我家那孩子,調皮的不行,只有我在家的時候,才會老實一點。」說的就是這種情況,但這種畏懼,卻並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他們壓制了對家長的仇恨,卻會把仇恨轉移到社會上或其它人身上。比如你去調查,在學校經常和人打架的孩子,一般都畏懼父母,也經常被父母打罵。

3、習慣了

有些家長經常在家裡發脾氣,比如心情不好了、孩子調皮了、被領導罵了等等,回到家,稍微遇到一點不順心的,就開始吼罵,甚至打罵孩子。當孩子習慣了這些以後,孩子是不會記恨父母,但卻不管父母怎麼打罵,依然是我行我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越大,越管不住了。

---------------------------------------------------------------------------------------------------

看完這三個原因,我不知道作為家長的你,是否還會繼續吼罵孩子,是否還繼續覺得孩子不會記仇,這裡要跟家長強調的是,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需要家長一生去維持,這裡給出以下建議,供大家參考。

1、負面情緒不要帶回家

現在的社會,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也非常大,一些家長總是會在生活和工作上,遇到不開心的事,帶著負面情緒回家。當看到孩子的時候,孩子行為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了,即便孩子沒有犯錯,也會斥責孩子一通,這傷害的是孩子的自尊心,也會讓孩子無從判斷自己的行為的正確性。

如果有負面情緒,我們可以用合適的方式發洩,用運動、深呼吸等不同方式,發洩自己的情緒,然後用平靜的心態面對孩子。

2、合理的期望

很多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期望,一旦孩子的表現與自己的期望值相差過大,就會忍不住發火,比如孩子玩完玩具,明明可以自己收拾好,卻扔的遍地都是,就會忍不住發怒,甚至會打罵孩子;再比如孩子考試成績沒有達到預期的分數,對孩子斥責打罵等等。

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可以對孩子有預期,但不要重視結果,而是重視孩子的進步,肯定孩子進步的地方,並引導孩子繼續努力。

3、合理的溝通

很多家長與孩子溝通時候,經常居高臨下的用嚴厲的言語,這裡建議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尤其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儘量保持平靜,蹲下身子,降低聲音,了解清楚前因後果,再下定論,再進行合理的引導約束。

總結

孩子成長,需要家長有一定的震懾力,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約束,但卻不能讓批判、打罵成為主流,要多一些溫柔的引導,合理的約束,否則孩子會變得叛逆、自卑、孤僻。

相關焦點

  • 為啥父母打罵完孩子後,孩子卻從來不記仇?真實原因讓家長很慚愧
    每對父母都想做溫柔的爸爸媽媽,都不想打罵孩子,但是有的時候孩子太調皮,父母就很生氣,不得不用打罵的形式來教育孩子。中國傳統的教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在許多中國人的眼裡,打罵孩子是必須的。我們不可否認孩子有的時候是需要論打和罵來教育,但是如果長期敢罵孩子,那麼這就不合理了。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在被打之後,被罵之後,他們依然對著父母笑,不記仇。
  • 孩子被吼後真的不記仇嗎?知道背後的真相,家長都後悔了
    小寶寶是父母的心頭肉,掌心寶,這點毋庸置疑,相信如果可能,大多數父母都願意寧可自己苦點但也想把能力範圍內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可是有那麼句話不是說麼,「你把最壞的脾氣給了最愛的人」,家長也是一樣,雖然愛孩子是真的,但是孩子上來調皮勁了,真的忍不住發火也是真的。
  • 為啥孩子被吼後,很快就不「記仇」了?看完原因你還敢吼孩子嗎?
    ,冰釋前嫌的背後是不記仇還是忘性大?莉莉是一名全職寶媽,養娃這件事她從不曾有一天假手於人,可以說她是個很負責任的寶媽。不過即便是這樣,用心養娃的她也會有煩惱和困惑。周末公婆來做客,孩子卻吵著要和媽媽去遊樂場。莉莉覺得公婆好不容易來一趟,於是便勸說孩子先在家做遊戲。
  • 孩子被大人吼了,真的不會「記仇」嗎?知道原因後不敢輕易發怒了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少不了犯錯,如何處理是擺在家長面前的難題。在這之中,很多家長都選擇了對孩子大吼大叫、亂發脾氣,孩子的確是被「高分貝」震懾住,但這就是最優解嗎?晴晴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非常討人喜歡。但她有貪吃糖的小毛病,媽媽陳女士曾多次和她強調嚴格限制吃糖數量。
  • 為什麼吼完孩子,孩子轉眼就忘?不是他不記仇,真實答案讓人心酸
    我的朋友嘉嘉脾氣非常的暴躁,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但是他的孩子經常很快就忘記了自己媽媽對著自己吼罵的事情,為此嘉嘉覺得十分慶幸,那麼我們家長真的可以慶幸嗎?為什麼吼完孩子,孩子轉眼就忘?不是他不記仇,真實答案讓人心酸吼罵後的孩子,他們由於內心害怕的原因,所以會做出本能的反應是和父母發生肢體上的接觸,去想讓父母抱抱,安慰一下。
  • 為何孩子被家長批評後很快就忘記了?原因很感人,並非「不記仇」
    雖然我們是這樣想的,但是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再去看孩子,你可能會發現剛剛還被你批評成一個而孩子的這一舉動,也讓很多家長有了「就算孩子被狠狠批評也沒關係,反正他們很快就忘記了」的想法。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為什麼孩子被吼完後,依舊會「不計前嫌」粘媽媽?原因並非不記仇
    真實的原因真的是因為他們不記仇嗎?其實並不是如此。那麼孩子不記仇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呢?1、 孩子比你想的還愛你。家長總是說自己非常的愛孩子,其實孩子也是非常愛媽媽的。在孩子的角度,他每次都會給自己的媽媽找各種各樣的藉口,媽媽吼自己的時候會想,媽媽這是不小心的,媽媽也不是故意的,媽媽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既然媽媽不是故意的,那我就原諒她吧。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番內心掙扎,孩子最後會在自我催眠的情況之下就選擇原諒媽媽,所以才會表現出對於媽媽吼罵他的行為不記仇情況,其實這並不意味著孩子不記得,而是因為孩子愛你,所以他會選擇忘記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 娃剛被吼,轉身就抱著媽媽親,孩子不記仇嗎?背後原因真的很心酸
    雖然,事後媽媽也知道自己不對,可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心靈傷害,媽媽再懊惱也無法使時光倒退了。孩子剛被吼,轉身就抱著媽媽親,難道娃不記仇嗎?媽媽看著小家離開的背影,心裡在想,「孩子終究是孩子,一點都不記仇,跟魚一樣,好像記憶只有幾秒鐘。」
  • 為何孩子被吼後還求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敢吼嗎
    孩子到了菜市場對什麼很好奇,這兒碰碰,那兒摸摸的,和孩子說過好幾次不要亂碰,可孩子就跟沒聽到一樣,依舊自己玩著。等到了賣魚的地方,她還直接把手伸進了魚缸裡抓魚,順帶著把自己的衣服也弄得又溼又腥。這位寶媽看見後,氣就不打一處來,直接對著女兒吼道:叫你別老亂碰,你沒聽到嗎?你看看把衣服弄成什麼樣兒了!
  • 常說這三句話的爸爸,孩子長大後不但疏遠你,可能還會記仇
    導讀:常說這三句話的爸爸,孩子長大後不但疏遠你,可能還會記仇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常說這三句話的爸爸,孩子長大後不但疏遠你,可能還會記仇!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果你知道,三歲前打罵寶寶後果那麼嚴重,你還會動手嗎?
    孩子三歲之前,正處於心智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這時候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但是,不少父母在教育過程中簡單粗暴、打罵孩子,這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很多不良後果。家長經常打罵孩子,肯定會影響親子關係,造成與孩子之間的嫌隙。所以,當你發現孩子與自己不親近時,一定要先反思一下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是否存在問題。
  • 娃剛被吼完,轉身就抱著媽媽親,孩子難道不記仇嗎?
    一天,多多過來讓媽媽抱,因為前一天和爸爸剛吵過架,媽媽心裡正不痛快,於是生氣地對多多吼道:「抱什麼抱,天天抱不煩嗎?」話剛說出口,媽媽就後悔了,看著多多眼裡的淚花,心裡非常難受,於是趕緊蹲下身抱著多多說:「寶貝兒,媽媽錯了,你先去自己玩好嗎?媽媽給你做好吃的,乖。」多多趴在媽媽懷裡,然後,在媽媽的臉上親了好幾口,然後,自己乖乖地去玩玩具了。
  • 為何你每次打罵完孩子,他卻和你更親了?原因值得家長深思
    對於打罵孩子這種教育方式,多數人都覺得很不妥當。但是,當我們真的做了父母以後,我們就會發現,想要做一個溫柔的父母,並不容易。面對喜歡調皮搗蛋的孩子,我們總是會忍不住發脾氣。可孩子面對我們的打罵,有時候並不會表現出過激反應,而是會表現出和父母更親的樣子。這讓家長也感到十分疑惑:難道孩子真的沒心沒肺?
  • 孩子年紀小就可以隨意打罵嗎?真不要這麼做,後果承擔不起!
    導語:打罵孩子真的是正確的教育方法嗎?很多父母對待孩子不聽話的常見手段就是打罵孩子!但是打罵孩子真的有用嗎?甚至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不打就教不好的錯誤的觀念。科學表明,打罵孩子不僅僅教育不了孩子,可能還會讓你和孩子的關係越處越遠!
  • 為什麼吼完孩子,他轉眼就忘不記仇?知道原因後,很心酸
    所以,朋友很擔心孩子會記仇,不理她。沒想到當天吃飯的時候,孩子就像不記得這件事情一樣,該玩玩,該鬧鬧,對她的態度也沒什麼改變?朋友很好奇,為什麼吼完孩子,孩子轉眼就忘,不記仇?孩子被父母吼,父母比他強大,給他帶來的威脅感更強,按理說給孩子的衝擊力也更大。孩子從父母那裡受到傷害,應該埋怨父母才對。可是為什麼不記仇呢?多數父母在看待這一現象的時候,自覺地認為是,孩子年齡還小,可能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轉移,父母剛吼完他,可能他轉眼之間就忘記了,所以不記仇。我個人覺得,這雖然算是一個原因,但是更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 為什麼對孩子發脾氣,他轉眼就忘?不是孩子不記仇,原因令人心酸
    現在很多育兒老師們都呼籲父母們,不要罵孩子、不要對孩子吼叫,並且告訴家長,這樣的危害。其實,這樣並不錯。很多家長也知道,經常吵孩子,罵孩子、吼孩子,對孩子是有傷害的。很多家長也經常提醒自己,以後不要這樣做。然而,熊孩子畢竟是熊孩子,遇到孩子作妖的時候,輕聲細語,他完全不理睬你。那這個時候就真的忍不住了。
  • 打罵孩子的爸媽,你敢於正視打罵孩子之後那個你嗎?
    很多網友被這幕場景鎮住了,開始 指責這個男子,即使是孩子爸爸,如此地打孩子也算得上虐待了吧!有的網友對該男子表示同情:家裡有幾個小孩子,的確壓力大,孩子不聽話時難免會氣急上火控制不住情緒,且有幾個家長不打孩子的?
  •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記仇"?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父母是非常喜歡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只要他們提出的是正當的合理的需求,父母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但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幹一些錯事的時候,這會讓父母非常的生氣,有的時候還會吼他們。其實吼完孩子後,當父母的肯定也會比較後悔和心疼,但是孩子的在被吼完之後,卻像個沒事人一樣,照樣跟爸媽一副親暱的樣子,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記仇"呢?主要有以下三點。
  • 」打罵教育「真的能促進孩子的成長嗎?
    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國式傳統教育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打是親,罵是愛」「孩子不打不成器」似乎,每個人的成長中都會經歷過一些打罵才能成長為現在的我們大家普遍認為,只要父母的出發點是為孩子好有時打罵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這種"打罵教育"
  • 孩子的教育方式用打罵真的沒問題嗎?
    先生卻認為孩子還小好多事情還得聽家長的不用問孩子那些不成熟的想法,說話的方式都是帶著命令的語氣,甚至會打罵孩子。,但他卻似乎忘記大孩子已經初一的事實,完全沒有理會孩子的感受打罵都用上了。我的先生他對工作很負責,雖然回到家他不怎麼親子,但有時也會下廚煮煮菜,還會陪我們看電影,雖然溝通都是隻字片語,但他三觀很正的,早些年為了讓我們家庭生活過得更好,把職業規劃在兩個城市,他每周來回跑都堅持了下來。對於他自己的父母他也是用心去孝順的,或許他並不覺得他的教育方式有問題,他是從他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複製過來,他覺是這都是對的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