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育兒老師們都呼籲父母們,不要罵孩子、不要對孩子吼叫,並且告訴家長,這樣的危害。
其實,這樣並不錯。
很多家長也知道,經常吵孩子,罵孩子、吼孩子,對孩子是有傷害的。很多家長也經常提醒自己,以後不要這樣做。
然而,熊孩子畢竟是熊孩子,遇到孩子作妖的時候,輕聲細語,他完全不理睬你。
那這個時候就真的忍不住了。
但是,家長們是否發現,當你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後。有時候孩子可能半天不理你,但是沒過一會兒他就又開始對你變得非常親暱,甚至撒嬌等。
為什麼孩子轉眼就忘了呢?
1、因為愛你,所以選擇原諒你
孩子之所以忘記你的不好,是因為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更愛我們,只是因為表達能力不夠,表達方式有問題,所以表達出來的效果沒有那麼強烈。
正是因為孩子足夠愛你,所以即便是被你吼了,他們也在內心底選擇了原諒你,父母要懂得這份愛,更要珍惜。
孩子並不是不記仇,而是他們根本就沒有仇。
對待自己的父母,他們的想法最為單純。在孩子心中,父母是他們的唯一。
2、對父母的依賴
父母是孩子這個世界上最為親密的人,沒有之一,也因此孩子對父母天生有著強烈的依賴感。
不錯,這種依賴感是天生的。
從出生開始,對待父母,他們就天生的依賴以及想要親近父母的迫切內心。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孤兒或者那些不小心走失的孩子或者其他情況。
他們從小遠離父母,但是他們內心卻極度渴望父母的關愛。
而這也正是內心對父母的天生的依賴。
當然,孩子對父母的愛和依賴,不應該也不能成為父母對孩子打罵吼叫的藉口。
一個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註定會有著悲劇的童年。他們也註定會活在原生家庭的陰影之中,讓他們未來的人生也充滿著灰色的光芒。
3、吼罵次數過多,孩子已經麻木
當然,有的孩子被父母已經吼叫、打罵過多。他們已經變得非常麻木。
有的家庭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父母動輒打罵的生活環境之中。
這便是我們最為擔心的家庭教育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沒有過快樂,他們每天面對的都是父母們可怕的情緒發洩。
對他們來說,他們的存在就只是為了發洩父母的情緒的垃圾桶。
這種情況是最可怕,也是可悲的。
這樣的孩子對家長的吼罵變得麻木。
孩子會覺得無所謂,反正不管他做什麼都會被打罵
在孩子麻木之前,孩子必然有過反抗、抗議,但是卻被你忽略了,持續吼罵孩子
孩子覺得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沒用,都沒法改變被吼被罵的狀態,內心是多麼的無助和可憐!
為人父母,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成為掌控自己的惡魔。不要讓自己失控的情緒成為家庭悲劇的源泉。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夠讓家庭變得更加和諧。
《巧多兒童情緒管理》中認為,兒童失控的情緒往往跟父母有著直接的關係。
作為父母控制自己的情緒,並訓練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點擊了解更多,看更多情緒管理話題。更多教育資訊,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