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皇帝就駕崩了,究竟是怎麼死的?

2021-02-21 歷史史記

秦孝文王和他父親秦昭襄王都創造了秦國乃至秦朝的一個記錄:秦昭王任期最長,長達56年是秦朝歷史上任期最長的國王;秦孝文王是秦史上任期最短的國王,只有三天。他死的很離奇,讓所有的大臣們措手不及。比他還悲催的,怕只有金國繼位一個多小時的末代皇帝完顏承麟了。秦孝文王死的很不甘心,幾千年來他的死因讓人猜測不斷。

為什麼秦孝文王只當了三天的國王就離世了呢?

認為原因如下:

一、悲傷過度

親爹死了,傷心自然是難免的。

秦昭襄王嬴稷,為秦國做出重大貢獻,在秦國歷史上是知名度非常高的一位君主。他掌握實權後,幾乎每年都對外打仗擴充領土,他採用丞相範睢的「遠交近攻」政策,完美地離間了六國合眾,成功奪取了諸國的廣袤土地,還發動長平之戰,把趙國打成重度傷殘。

正是有了秦孝文王的父親在軍事、政治、經濟上的奮鬥,秦國才突飛猛進地向前發展,也為秦孝文王嬴柱的順利接手做好了鋪墊。現在先王離世,以後的路要自己走,嬴柱很自然悲從中來。

百善孝為先,古代以孝治國,在此300年前,孔子有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古人父母死了,要守孝三年。這個傳統禮儀來自商朝,制度一直延續。父母離世是頭等大事,必須按照古禮,秦孝文王要服喪。

服喪期間必須要悲傷,悲傷是要發自內心的,居喪期間,要表現出悲痛欲絕,涕淚橫流,內心思念先人,茶不思飯不香,甚至禁食,不能正常睡覺。

在「三年之喪」中,禮儀繁瑣,諸如:必須穿喪服,過了三天方可進食一些稀粥,三月過後才可洗頭,一年後方可吃蔬菜瓜果,兩年後飯菜裡才可加醋、醬等調味品,25個月後才可吃肉喝酒……

按禮儀,父親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嬴柱需要守孝3年方可舉行繼承大典。但他自己的身體他自己清楚,已經體力不支的他,怕自己捱不到3年喪滿,只好和眾臣們商議,決定守孝一年。

從這點來說,他實際在位時間是一年零三天,比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間還長。只不過,秦朝的喪禮規定,守孝一年才能正式即位。

二、太過激動

秦孝文王為登基這一天等的太久了,背後的心酸和壓力太大了,當這一天突然來臨就過於激動了。

嬴柱為秦昭襄王次子,妾室所生,上面有個嫡長子哥哥嬴倬做太子,所以太子位對他基本無望。他也以為自己可以做一輩子的「安國君」,可是突然有一天,他的哥哥被送往魏國做人質,就在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的時候死在魏國。嬴柱等了2年後被立為太子,這時的他已經37歲了。

為什麼要等兩年才立他呢?這中間有波折。有種說法是,嬴柱有個強勢的弟弟叫嬴煇,對太子位覬覦已久,從武功和身體素質方面他都比嬴柱強太多,秦昭襄王更喜歡他些,因而拖了兩年未立太子。

後來嬴煇表現太輕狂觸犯了秦昭襄王的底線,被罰去蜀郡受苦,不久被封為蜀侯,後來大逆不道要毒殺秦昭襄王,最終被處死,前301年蜀國號被廢。這事兒在電視劇《羋月傳》有精彩的演繹。

嬴柱被立為太子,這中間也有宣太后的助力,她親弟弟羋戎的孫女是嬴柱的正夫人華陽夫人。

嬴柱當了14年太子,這麼多年壓力很大。他父親秦昭襄王在位的時間56年,比他爺爺秦孝公(在位23年)、父親秦惠文王(在位27年)、哥哥秦武王(在位4年)三人的在位總和還要長。可秦昭襄王60歲之前沒有權力。

,大權一直是嬴柱奶奶羋月獨攬,晚年的秦昭襄王在大臣們的幫助下,才剷除後黨、奪得權力,最後的人生階段,他鐵腕治秦,嗜權如命,對誰也不放心,還處死了大將白起。在這種情況,贏柱就只有唯唯諾諾地熬,整整14年,一直很壓抑。

公元前250年十月己亥日,嬴柱服喪一年後坐上了夢寐以求的王位,很激動、很歡喜。他追封已故的母親唐八子為唐太后,與父親合葬,立正妻華陽夫人為王后,立她的繼子子楚為太子,皆大歡喜。大悲大喜下秦孝文王就死了。

三、垂垂老矣

52歲在現在那是年富力強,倘若去世又是英年早逝。可在古代已是老年,並不算早死,古人的壽命比今人短的多,「人生七十古來稀」說的就是此現象,所以秦孝文王的離世也算壽終正寢。

四、他太累了

居喪期間禮儀繁瑣,還要接待各國賓客使臣。

"韓王衰絰入吊祠,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吊祠,視喪事。"---《史記,秦本紀》

另外,期間還有許多國事要操勞,每天要批閱奏章處理朝政。繼位後他大赦天下,犒勞重用先王時的功臣,厚賜宗室親戚,巡視領地,頗昭襄遺風。

「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襃厚親戚,弛苑囿。」《史記·卷五·秦本紀》。

秦孝文王在高強度的操勞下,體力不支也正常。而對於他沉迷聲色犬馬和被呂不韋謀害的觀點個人認為不成立。

有人提出秦孝文王即位後,呂不韋為了讓自己扶持的子楚儘快繼位,毒死了秦孝文王,不過看後來的發展,子楚繼位3年離世,權傾朝野的呂不韋並沒有自稱秦王,而是輔佐年幼的嬴政繼位。他如果能毒死秦孝文王,也能毒死嬴政,可他沒有,他為大秦的繁華統一盡心盡力,反而最終死於嬴政手裡。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皇帝就駕崩了,究竟是怎麼死的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秦孝文王和他的父親秦昭祥都創造了秦國乃至秦朝的記錄:秦昭望在位時間最長,長達56年,是秦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秦孝文是秦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國王,在位時間只有三天。他的離奇死亡使所有的大臣都感到意外。比他更痛苦的是,他擔心只有繼位一個多小時的末代皇帝徐進國才能繼承顏宏的王位。秦曉文死心不甘。
  • 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就駕崩了,死因成謎,他到底是怎麼死的?
    秦昭襄王去世後,秦孝文王守孝一年,於公元前250年正式即位。秦孝文王剛即位就大赦天下,把罪人都釋放了出來,還把原來的功臣重新進行了封賞等等,對秦國原來的官僚體製做了一定的修改和調整。但即位不到三天就駕鶴西去,成了秦國歷史上最短命的國君。關於他的死眾說紛紜,史書上也沒有確切的記載。有的說是病死的,也有的說是被人害死的,還有的說是興奮過度而死的,……。
  • 秦孝文王究竟是怎麼去世的?人們口中流傳4種說法,真相其實不難
    不過我們今天所說的這位君主,他是秦始皇嬴政的爺爺秦孝文王贏柱,從歷史的嚴格意義上來說,當時秦孝文王僅僅就是一個君王而已,還算不上是皇帝的,可是秦孝文王這個君王當得有點特殊,因為他才在位三天就突然去世了,於是很多人都十分好奇,秦孝文王究竟是怎麼去世的呢?
  • 秦孝文王為何只做了三天的秦王,就突然離世?
    秦孝文王嬴柱是秦昭襄王嬴稷的次子。秦昭襄王和秦孝文王父子兩人都不是嫡長子,在施行嫡長子繼承制的戰國時期,他們爺倆能夠登上王位,純屬偶然。我們先來看一下秦昭襄王嬴稷是如何成為秦王的。秦昭襄王是秦惠文王之子,他的生母便是宣太后羋八子,即電視劇《羋月傳》中羋月的歷史原型。
  • 《大秦賦》之秦孝文王:苦熬54年,僅在位3天,卻做了4大貢獻
    劇中最悲催的要數秦孝文王,苦熬54年,僅在位3天,卻做了4大貢獻,今天咱們就講講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的太子之位 秦孝文王,嬴姓,名柱,他是秦昭襄王的次子,秦昭襄王在位的時候,嬴柱被封安國君。按照封建社會立嫡立長的原則,安國君是不可能當上太子的。
  • 秦莊文王只在位三天,為何評價如此高,他做的這些事別人都做不到
    在位只有三天,史書上對他的評價卻非常高。很多人都想不通,秦始皇的爺爺到底做了什麼事,會有如此高的評價?秦始皇的爺爺叫嬴柱,諡號為秦孝文王。公元前251年,在位51年的秦昭襄王去世。這時做了14年太子的嬴柱成為了秦國新的國君。秦孝文王服喪期滿,正式即位。秦孝文王身體本來就不好,繼位的時候已經51歲了。剛即位僅僅三天就去世了。他成為秦國在位最短的君主。
  • 大秦賦:秦孝文王崩逝無預兆,真實死因有三大說辭,他是真正贏家
    除去子楚、嬴政等關鍵人物外,作為秦始皇爺爺的秦孝文王,更是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秦孝文王是一個令人覺得十分矛盾的角色,很多人認為他的一生輝煌無比,但也有人覺得他的晚年悽涼,他一生為太子輔佐皇帝,終於熬到上位時卻在登基第三天突然崩逝。
  • 秦始皇爺爺、父親,為何三天、一年就全都死了
    大器晚成的嬴柱在秦昭襄王之後,當秦王的是秦孝文王嬴柱,安國君嬴柱是秦昭襄王的第二個兒子。這嬴柱想來也真是命苦,他36歲的時候才被秦昭襄王封為太子,而一直到了52歲才當上秦王,這中間他總共做了17年的太子,可是最為悲催的是嬴柱僅僅只當了三天的秦王。
  • 苦熬14年當了國王3天就駕崩,兒子在位僅3年,孫子是千古一帝!
    其實說起數千年的封建歷史,就不得不提曾經在位過的皇帝了,但是,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那麼好命的,歷史上曾經有過很多皇帝,好不容易熬到上位,但是不久就一命嗚呼了,有這樣一位帝王,他苦熬了14年才坐上王位,但是只稱王3天就駕崩了。
  • 大秦賦:秦孝文王在位僅僅三天就崩逝,死因卻至今爭論不休!
    最難熱播的《大秦賦》,可謂是讓大家過了一把秦史的癮,也榮升資深的秦迷,追更不斷。始皇嬴政「奮六世之餘烈」中六世秦王之一的秦孝文王,一定給了你很深的印象,不是因為他的演技有多好,而是關於這段真實的歷史,那就是他以儲君身份超長待機之後,坐上秦王寶座僅僅三天就崩逝了,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 秦國的羋月與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嬴政是什麼關係?
    談秦說漢(333)秦國的羋月與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嬴政是什麼關係?羋月是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歷史上第一個太后,也就是宣太后。可以看出羋月在秦惠文王嬴駟時期受不得寵,因此她的兒子嬴稷被派往燕國做人質。公元前329年,秦惠文王死後,其子嬴蕩繼位,也就是秦武王。秦武王年少好勇,喜歡與人比試力氣。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等人都因他個人愛好的原因做了大官,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與孟說在周王室比賽舉鼎,被龍文赤鼎砸死,時年23歲。
  • 最坑兒子的爹,熬死40年的太子,新太子又等15年卻只過3天癮
    一說起命硬的帝王,不少人會不由自主的想起清朝的祖孫倆兒:康熙帝執政61年,是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帝在位60年,但太上皇時期照樣管了3年事,所以他是中國實際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
  • 深明大義的繼母:清朝孝和皇后和道光皇帝究竟是一對什麼樣的母子
    一般來說皇帝駕崩後,在沒有遺詔的情況下,皇太后可以全權負責。當時嘉慶皇帝的四個兒子中,只有皇二子綿寧和皇三子綿愷已經成年。所以說皇位的繼承人,只會在二人之間產生。而皇三子綿愷正是皇太后的親兒子,就當所有人都想當然的時候。皇太后並沒有選擇立自己的親兒子為皇帝,而是立了別人的兒子,愛新覺羅.綿寧,也就是後來的道光皇帝。
  • 明仁宗朱高熾之死,做了九個月皇帝,正值壯年為何突然駕崩?
    然而可惜的是,朱高熾僅僅當了九個月皇帝,寶座都沒捂熱,就突然駕崩了,時年四十七歲。 朱高熾死得非常突然,死得毫無預兆。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七日,朱高熾處理了兩項政務,第二天就病倒了,他預感死期將至,立即派太監緊急招太子回來。
  • 《大秦帝國4》開播:倒黴君王嬴柱,登基三天即猝死,原因在此
    《大秦賦之東出》劇照回到劇情方面,一代雄主秦昭襄王嬴稷死後,秦孝文王嬴柱繼位。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嬴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又是因何而死呢?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雄才大略的秦昭襄王溘然長逝,太子嬴柱繼位,史稱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執政時既無對外徵戰的武功,也無對內施加的德政。查閱史料,只發現有人向他獻上五足之牛和登基後大赦罪人,善待先王功臣,厚賜宗室親戚,開放苑囿遊樂等寥寥兩條記載。
  • 太子苦熬14年後當上國王,但加冕3天便離奇駕崩,孫子是千古一帝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在加冕僅僅3天後便離奇駕崩,留給世間一連串的問號。這位「悲情」秦王,便是秦始皇的祖父-孝文王嬴柱。嬴柱是昭襄王的次子,出生時正值祖母宣太后(羋月)執政初期。宣太后是個權力欲極強的女人,在昭襄王即位之初便臨朝聽政,並在此後的41年時間裡,再也不肯放棄權力。
  • 皇帝死了叫駕崩,和尚死了叫圓寂,道士死了叫羽化,喇嘛死叫什麼
    生死是包括人類、動物、植物在內的任何生命都繞不開的話題,而關於死的說法,不同群體的人也有不同的說法,比如皇上死了叫駕崩,和尚死了叫圓寂,道士死了叫羽化,那喇嘛死了叫什麼呢?我們知道對於封建王權時代的天子死叫「駕崩」。
  • 《大秦賦》中秦孝文王送給嬴政的鹿盧劍是一把什麼劍,有什麼故事
    《大秦賦》中的秦孝文王看到從趙國回來的嬴政很是開心,馬上把自己的佩劍鹿盧劍送給小嬴政。這把鹿盧劍的來歷很是不一般,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而且發生了很多不平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