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講的好,身體更健康? 社論前沿

2021-02-19 社論前沿

本期推送由馬裡蘭大學巴爾的摩縣分校社會學與人類學系的Maria-Thersa C. Okafor等人發表在2013年《移民與少數族裔健康雜誌》(Journal of Immigrant and Minority Health)上的文章:非裔成年移民語言同化(英語熟練度)與當前自評健康的關係(The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Acculturation (English Proficiency) to Current Self-Rated Health Among African Immigrant Adults)。樣本包括763名非洲成年移民。研究發現,被訪者的英語熟練程度有限,在美國的居住年限越長,遷移時的年齡越大,教育年限少於12年,男性,遷移前的健康狀況不佳,患有慢性病等,皆與他們的自評健康狀況為「不健康」緊密相關。研究者們因此呼籲,在未來的文化適應與健康研究中,應著重考慮遷移前健康及慢性病的影響,而對於那些英語水平不高的非裔移民,應提供語言能力相關的幹預,以期降低其健康狀況惡化的風險。

這是社論前沿第S356次推送

微信號:shelunqianyan

當移民來到一個新的國家,他們就會經歷文化適應的過程。許多研究表明,這一過程可能使得移民面臨健康狀況惡化的或高或低的風險。200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約有超過150萬的來自撒哈拉以南地區的移民居住在美國,但幾乎沒有學者對這一群體的文化適應狀況與其自身健康狀況的關係進行系統的研究。而在2007年,約有28.8%的非洲移民承認自己的英語水平還不夠好。

當前也有不少研究指出,一般意義上的非洲移民,相較於其他移民群體往往擁有健康方面的優勢。但它們中的大多數主要比較的是非裔移民與其他黑人移民的健康狀況,既沒有研究文化適應和健康狀況之間的關係,也沒有檢驗遷移前健康狀況及遷移時年齡的影響。部分移民最初遷移過來時,往往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而遷移時年齡較大的那部分移民,通常會面臨新文化適適應困難、社會隔離、英語水平低下等困境。

作者認為,若要更好地理解文化適應與健康狀況的關係,超越健康移民效應的因果解釋是十分必要的。此外,立足不同視角,諸如生命周期及Berry的文化適應理論(BAT)的更具綜合性的理論框架也需要更多關注。

生命周期理論指的是,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的一系列年齡相關的階段,是以重大的生活事件、社會轉型或社會角色的獲得進行區分的,比如青春期、成人期及退休等。這一理論視角中的兩個主題啟發我們關注遷移前健康狀況、臨床診斷的慢性疾病及遷移時的年齡對移民健康狀況的影響。一方面是出生世代(同一歷史時期出生的一組人總是面臨相同的環境,有相似的生活體驗,社會、經濟及政治因素對他們的生活、包括健康的影響也是相近的),及移民從他們自己的國家遷移到美國的歷史情境;另一方面是遷移生活中社會轉型的時間。本研究中,作者考慮了影響生命周期的諸多因素:遷移時的年齡,遷移前的健康,慢性疾病的臨床診斷經歷,在美國的居住年限,及社會人口學因素(比如性別、婚姻狀況及教育)。生命周期理論有助於釐清文化適應發生的社會情境,並且提供了一種將年齡相關的因素與文化適應過程連接起來的途徑。

Berry的文化適應理論在少數族裔群體研究中運用廣泛。在這一理論體系中,文化適應是一個多方向、多維度的動態過程。它的發生過程可分為如下圖所示的四條路徑:

而語言同化(對遷入國的語言的吸收)可從幾個方面來衡量,比如語言的熟練程度,閱讀時偏好使用的語言,家庭內部交流、工作場所、與朋友交流等種種情景中使用的口語及母語等等。

本研究的首要任務在於揭示非裔成年移民語言同化與當前自評健康的關係,作者假設處於文化適應不同狀態的移民,他們的自評健康狀況是有差異的。其次,作者意圖探究文化適應的其他測量尺度、社會人口學信息及遷移前的健康狀況是否是這一關係的修飾因子(effect modifiers)或混淆因子(confounders)。

本研究的數據來源於2003年新移民調查,這是一個針對合法永久性居民的長期追蹤調查,通過電話或面對面進行訪談。作者從這一數據中選取了763名非裔移民(出生在非洲撒哈拉南部)作為研究對象。

因變量是當前自評健康狀況,評分從1到5 表示身體狀況從好到壞,分析時被處理為二分變量(0:不健康,1:健康)。自變量是語言同化程度,調查中詢問被訪者能否講好英語,由一個4分的裡克特量表進行測量,分析時被處理為三分變量(0:不好,1:好,2:非常好)。研究中還納入了其他一些變量,包括文化適應的其他測度、社會人口學信息及以前的健康狀況等。

研究者利用SAS軟體進行數據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含單變量分析、雙變量分析及logistic回歸。Logistic模型並未發現任何修飾因子。那些在美國居住了1至4年的非裔移民,相較於居住不足1年或超過5年的移民,當前健康狀況更差;年齡較大的非裔移民的

相對那些英語說得好或不好的被訪者,英語說的非常好的被訪者將其自身健康狀況評價為「不健康」的發生比更低。那些將自身遷移前的健康狀況評價為「健康」的移民,將當前健康狀況評價為「不健康」的發生比更低。那些有慢性病病史的移民,將其當前健康狀況評價為「不健康」的發生比比那些沒有慢性病的移民高3.41。最終的Logistic模型的擬合度較為可靠,證實較高的文化適應程度確實與當前健康狀況存在正向聯繫。

作者承認此研究的局限性在於橫截面數據,因此難以進行因果推斷。此外,樣本中僅僅包含合法的永久性居民,這就意味著那些未被記錄在冊的移民及沒有永久居留權的移民被遺漏了。但是,此研究的發現仍然可以被後續研究借鑑,並有助於推動一些有利於非裔移民的政策的改變。此研究亦提倡針對不同黑人群體的語言及文化能力幹預及高質量的醫療保健項目。

文獻來源:

Okafor, M. T. C., Carter-Pokras, O. D., Picot, S. J., & Zhan, M. (2013). The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acculturation (English proficiency) to current self-rated health among African immigrant adults. Journal of Immigrant and Minority Health, 15(3), 499-509.

文獻整理:劉昱君

社論譯介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朋友圈,自媒體、媒體、機構轉載請申請授權,聯繫郵箱shelun2015@163.com,註明「機構名稱+轉載」。

相關焦點

  • 房子與孩子 社論前沿
    這是社論前沿第S369次推送微信號:shelunqianyan究竟在報刊媒體刊登的「沒有房子不生孩子」和「買了房子不敢生孩子」純屬標題黨行為?還是高房價與低生育率之間存在某種關係?原因可能是購房會造成對家庭資源的排擠現象,而在房價景氣時期此排擠效果更強。這也就解釋了「買了房子不敢生孩子」的現象,也就是說本文證明了房子與孩子的資源競爭關係。
  • | 社論前沿
    然而,用英語出版研究論文的渠道卻有所改進。在政府的支持下,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和劍橋大學出版社聯合推出了一個新的英文期刊「As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亞洲法律與社會雜誌),邀請超越學科界限,在亞洲範圍內從事社會法律問題的學者和實踐者提交他們的貢獻。
  • 相對剝奪感會降低教育獲得機會 社論前沿
    這是社論前沿第S350次推送微信號:shelunqianyan摘要:本期推薦哈佛大學Ann Owens發表在Sociology of Education(2010年第4期)的「Neighborhoods and Schools
  • 丨社論前沿
    這是社論前沿第S375次推送微信號:shelunqianyan在不同國家、文化社會中,人們對吃某種動物特別反感或者有禁忌,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對此,存在三種不同的理論視角:(1)功能主義認為這些肉類的禁忌來自於它們的實際效用,不吃這些肉是有利健康。
  • | 社論前沿
    結果顯示受訪者願意花費更多精力回答內部訪問員(insider-interviewers)的問題,也更不容易說謊。總的來說,當地訪問員,甚至包括那些公然違反陌生人訪問員規範,與被訪者有先前關係的人,在某些項目上收集到了更優質數據。同時幾乎沒有任何項目,他們收集的數據會明顯更糟。
  • 原來空姐工作是這樣丨社論前沿
    這是社論前沿第S718次推送(微信號:shelunqianyan)在普天同慶的黃金周裡,咱們不談學習
  • 性少數群體比異性戀擁有更自由的社會態度嗎? |社論前沿
    這是社論前沿第S1238期推送微信號:社論前沿編者按:本期推送Landon Schnabel發表在《Socius: Sociological Research for a Dynamic World》中的《Sexual Orientation and Social Attitudes》。
  • |社論前沿
    這是社論前沿第S868次推送(微信號:shelunqianyan)睡眠不足是美國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超過30%的美國成年人睡眠不足,超過35%的成年人認為他們的睡眠質量「差」或「一般般」。睡眠不足會導致多種健康問題,包括發生意外事故可能性的增加、肥胖、糖尿病、認知能力下降以及與年齡相關的慢性疾病。
  • 丨社論前沿
    這是社論前沿第625次推送微信號:shelunqianyan 2010年4月,臺灣立法院終於通過民法親屬編修正案,姓氏自主法令通過。這可謂是臺灣性別平權的再度進步。2007年臺灣立法院將父權高牆推倒,讓子女出生登記時,可以由父母決定子女從父姓或從母姓;未約定或約定不成時,於戶政事務所抽籤決定之。2010年繼續修正。
  • 【文獻回顧】中國居家養老服務的現狀 | 社論前沿
    這是社論前沿第S1346次推送微信號:shelunqianyan2013年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2.02億,佔總人口的14.8%,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2273萬。超過1億的老年人被診斷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3750萬的老年人有功能性問題。中國長期照料處於起步階段,將老年人安置在相關護理機構,在某種程度上仍被指責。
  • 21世紀社會心理學視角下的種族及種族關係|社論前沿
    這是社論前沿第S725次推送( 微信號:shelunqianyan)相關預測不斷顯示,到2050年,美國的少數族裔將佔總人口的50%以上,這將會是一個讓美國成為少數族裔人數佔主導地位民族的裡程碑 (US Census Bur.2012)。鑑於這些發展,我們試圖去回顧和整理與當代種族關係相關的社會心理學方面的文獻。
  • 打造「反社會行為」:從話語到政策 社論前沿
    打造「反社會行為」:                         從話語到政策   這是社論前沿的第S160
  • 這些年的臺灣本土公共管理研究|社論前沿
    這是社論前沿第S457次推送微信號:shelunqianyan對於公共管理學的學者來說,能否提出合適的本土理論、概念及範式以指導國家公務人員的行政實踐、促進國家行政能力的提高,是必須思考探討的重要課題。而本土研究的一個核心關注點,則是本土的「邊界」問題,這一類的研究通常圍繞著「合法性危機」、「方法論危機」以及「信任危機」等話題展開。
  • |社論前沿
    這是社論前沿第S880次推送(微信號:shelunqianyan)社會工作的本質建立在價值以及人群關係的有效影響力,在實務中有效回應人與環境議題的能力需求,促使社會工作的專業教育對於以實務場域為現場進行學習的重視。
  • 探索身體的奧秘!首部「崔玉濤講給孩子的身體健康書」上市
    之前崔醫生出版的育兒類書籍都是寫給新手家長看的,為家長們提供育兒生活的各種建議;現在,崔醫生和育學園內容團隊共同創作的,寫給孩子和家長一起看的身體健康繪本——《崔玉濤講給孩子的身體健康書》問世了!  首部「崔玉濤講給孩子的身體健康書」由育學園首席健康官崔玉濤主編,北京出版社出版,圖書尺寸220x210。
  • 今天你emoji了沒丨社論前沿
    這是社論前沿第S1352次推送微信號:shelunqianyan通過文本交流互動時,由於缺乏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等非語言線索,說話人很難表達自己的情緒。人們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方法是使用表情符號——由ASCII文本組成的圖形,通過表情面孔來描繪情感狀態,如 :-) 或 :-( 。
  • 英語小短文練聽力 身體好和健康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一鍵關注在線英語聽力室對於僅僅是「沒有生病」和身體非常健康、非常注意身體特殊需求的兩種人,傳統醫學並沒有嚴格區分。這兩種人都被簡單定義為「身體健康」。然而近些年來,一些醫學專家開始認為,只有那些主動維持和改善其身體狀態的人才稱得上「身體好」和「健康」。
  • 「健康英語」「個人衛生」「講衛生」用英文怎麼說呢?
    Hi 大家好,歡迎來到MIA的英文課堂 。新冠疫情的肆虐讓全世界的人們都意識到了「講衛生」的重要性。那麼,「個人衛生」「講衛生」用英文怎麼說? 如何做到「講衛生」?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開始今天的【健康英語】課堂吧。
  • ...南山「肌肉照」刷爆朋友圈,遠比你優秀和忙碌的人,更注重身體健康
    遠比你優秀和忙碌的人 更注重身體健康 是不是很驚訝?遠比你優秀和忙碌的人,更注重身體健康。 鄭慧正醫生創立的NESS健康生活理念,已講過很多年了,更有數萬人從中獲益。
  • 為兒童權益打造更堅固的「護城河」|新京報社論
    圖/新京報網文 | 社論又到兒童節,這個屬於億萬少年兒童的盛大節日。「六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少年兒童,強調「刻苦學習知識,堅定理想信念,磨練堅強意志,鍛鍊強健體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並「向全國各族少年兒童致以節日的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