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心喜閱新書亮相:培養勇敢堅韌孩子的秘訣在這裡)
在倡導全民閱讀的今天,孩子們可選擇的讀物越來越多。
一方面,大量中國原創的高質量讀物滿足孩子的閱讀需求,另一邊,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讀物也正在成為中國孩子的精神食糧。
一直致力於為孩子嚴選全球好書的心喜閱信息諮詢(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心喜閱),於2019年11月引進並出版兩冊兒童成長勵志小說:《瓦嘉達的自行車》、《32秒16》。
雖然中國的小讀者們對這兩冊書的故事還不熟悉,但這兩冊書的同名電影及小說在國際上已經斬獲多項大獎。
《瓦嘉達的自行車》的同名電影,作為沙烏地阿拉伯首部選送奧斯卡的影片,上映後,連續斬獲威尼斯電影節電影未來獎、雪梨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杜拜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等16項國際大獎。根據同名電影改編的小說,也獲得了美國《科克斯書評》、《學校圖書館》、《童書中心》雜誌、英國《衛報》等媒體星級推薦。
《瓦嘉達的自行車》講述了沙特小女孩瓦嘉達夢想擁有一輛自行車,卻不被當地宗教教義所允許,遭遇了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等重重困難,但她憑藉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朋友的幫助,一步步化解困境、靠近夢想、贏得媽媽的理解,最終在媽媽轉變態度後的幫助下,實現夢想的故事。小說通過瓦嘉達的故事,道出了女孩在家庭、社會中的成長困境。
作者哈伊法·埃爾·曼蘇爾說:「瓦嘉達的原型是我的一個侄女,也是和我一起長大的很多女孩。她們有強烈的自我認知和幽默感,熱愛生活,也非常堅強,但卻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我為這個現狀感到悲哀,因此,我想把筆觸集中在女性的勇氣和力量上,希望能捕捉到她們的那種精神,讓讀者看到她們是如何通過自己的方式巧妙地與社會周旋的。同時,我希望通過瓦嘉達的堅強、聰慧和活力,去感染、激勵像她一樣的女孩子,不要屈服於社會壓力,要敢於做自己,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另一邊,《32秒16》改編自北京奧運會上感動數萬觀眾的、非洲女孩薩米亞的真實事跡。熱愛跑步的索馬利亞女孩薩米亞,八歲便決心參加奧運會。她和好朋友阿里每天都堅持在坑坑窪窪的街道練習奔跑,十年間從未中斷。對他們來說,在多災多難的索馬利亞,跑步是生活中的唯一期待。
然而,戰爭愈演愈烈,女人在路上跑步都是禁止的。「永遠別說你害怕,若是如此,你夢想要做的事就不會成真。」薩米亞的父親這麼說。為了奔跑夢,為了奧運冠軍夢,為了希冀一個更好的未來,薩米亞冒險在夜晚出門跑步訓練,終於,她獲得參加北京奧運的機會……
小說出版以來,先後斬獲了義大利Strega Giovani新人獎、Premio Albatros學生票選獎等數項文學大獎,在義大利售出10萬餘冊。
藝術無國界。《32秒16》不僅得到義大利讀者的廣泛好評,也受到世界各地出版界的關注,目前已被翻譯成20種語言,全球暢銷超40國。作者卡託策拉也因小說中對戰爭造成的移民群體的關注,被聯合國難民救濟總署任命為親善大使。
2019年8月,心喜閱童書負責編輯赴北京對《32秒16》作者卡託策拉進行了採訪。
作者卡託策拉說:「我第一眼看到薩米亞的故事就被吸引住了,決定將它寫出來。我認為目前沒有一本很好地去描述如何戰勝恐懼的小說,但只有戰勝恐懼你才可以表現出你的勇敢。」
為了講好故事,他花了兩年時間去接觸薩米亞生前的家人、摯友、教練,更特意到薩米亞的家鄉索馬利亞,實地感受薩米亞的生存概況,了解她是在怎樣一個環境下成長的,從中尋找創作靈感。
卡託策拉在《32秒16》中也插入了自己的想法,「我通過這本書想表達的很多,但最主要傳達的是關於勇敢面對恐懼,如何戰勝恐懼,以及直面恐懼對於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意義。」
「『不要說你很害怕,否則恐懼就會戰勝你。』這是薩米亞的父親對孩子的教導。這句話通過薩米亞的父親,也將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我希望中國的讀者可以通過閱讀《32秒16》這本小說,尋找到他們自己。」
目前,《瓦嘉達的自行車》與《32秒16》已在全國各地上市,天貓線上平臺也已上架,期待這兩本好書能與更多的中國孩子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