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聚焦資本市場,專註上市公司,提供投資參考。歡迎關注「紅星資本局」公眾號
中國啤酒行業唯一一家外資控股的上市公司——重慶啤酒(600132.SH)控股股東在消除同業競爭問題上邁出關鍵一步。
重慶啤酒近日公布重大資產購買預案,控股股東嘉士伯啤酒廠擬將上市公司體系外的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涉及多個啤酒品牌,其中包括網紅啤酒「奪命大烏蘇」。受資產注入利好消息影響,重慶啤酒近期持續大漲,創下9年來的新高。
重慶啤酒近期漲幅可觀
嘉士伯兌現承諾,解決同業競爭
2013年底,重慶啤酒成為全球第三大啤酒商丹麥嘉士伯集團成員。嘉士伯集團旗下擁有超過140個啤酒品牌,2019年度營業收入為659.02億丹麥克朗(約合615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為75.98億丹麥克朗(約合71億元人民幣)。嘉士伯啤酒廠通過嘉士伯香港、嘉士伯重慶分別持有重慶啤酒42.54%、17.46%股權,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重慶啤酒近日公布的重大資產購買預案中,交易的交易標的包括:嘉士伯香港持有的重慶嘉釀48.58%的股權、嘉士伯工貿100%股權、嘉士伯重慶管理公司100%股權、嘉士伯廣東99%股權、昆明華獅100%股權、新疆啤酒100%股權和寧夏西夏嘉釀70%股權,共涉及11家啤酒廠。
重慶啤酒為何要實施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這與2013年嘉士伯入主重啤時的承諾有關,當年嘉士伯作出了一項同業競爭承諾——
嘉士伯香港於2013年通過部分要約收購的方式收購公司30.29%的股份時,嘉士伯向重慶啤酒作出了一項同業競爭有關承諾,其承諾在獲得監管部門、上市公司股東的批准、以及相關資產少數股東同意情況下,在本次要約收購完成後的4-7年的時間內,將其與重慶啤酒存在潛在競爭的國內的啤酒資產和業務注入重慶啤酒。
本次交易即為履行解決同業競爭問題承諾,且已經到了承諾時間的最後期限。
重慶啤酒建廠於1958年,主要從事啤酒產品的製造與銷售業務,至今擁有13家控股酒廠和1家參股酒廠,分布於重慶、四川和湖南等市場區域。公司擁有「重慶」和「山城」兩大本地品牌,其中重慶市場是其核心市場。2013年底重慶啤酒成為嘉士伯集團成員後,又獲得了樂堡、嘉士伯、凱旋1664等品牌的生產和銷售權。
重慶啤酒官網截圖
注入資產營收相當於兩個「重啤」
通過本次交易,嘉士伯將上市公司體系外的中國優質資產悉數注入到上市公司體系內,重慶啤酒已不僅僅是過去的「重啤」,而將成為嘉士伯的中國業務平臺。
重組預案披露,嘉士伯擬注入資產分布於新疆、寧夏、雲南、廣東、華東等地,涉及啤酒品牌包括嘉士伯、樂堡、凱旋1664等國際高端/超高端品牌,也包括烏蘇、西夏、大理、風花雪月、天目湖等地方強勢品牌。本次交易完成後,有利於上市公司整合優質資源,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優勢。
嘉士伯啤酒廣告
那麼,嘉士伯本次注入資產究竟有多大規模?整體盈利水平又如何?
重組預案顯示,重慶嘉釀由重慶啤酒和嘉士伯啤酒廠全資所有的嘉士伯香港共同合資成立,雙方分別持有其51.42%與48.58%的股份。交易完成後,重慶啤酒將保持對其子公司重慶嘉釀的控股權。目前重慶嘉釀旗下控股管理7家啤酒廠,2018年、2019年分別實現營收9.57億元和10.78億元,歸母淨利潤0.59億元和1.49億元。
而根據模擬測算,嘉士伯本次擬注入資產2018年、2019年分別實現營收58.33億元和72.75億元,歸母淨利潤4.66億元和7.62億元(數據未經審計)。
紅星資本局查閱重慶啤酒2019年年報發現,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5.82億元,同比增長3.3%;實現淨利潤6.57億元,同比增長62.61%。這也意味著,如果從注入資產營收看,已經相當於兩個「重啤」的營收;淨利潤則相當於多了一個「重啤」。
今年一季報顯示,因受新冠疫情影響,重慶啤酒實現營業收入5.55億元,同比下降33.37%;實現歸母淨利潤3410.16萬元,同比下降60.20%。但嘉士伯本次擬注入資產1-4月營收仍然達到了23.79億元,歸母淨利潤4.92億元(數據未經審計),其業績表現堪稱「優秀」。
硬核網紅「奪命大烏蘇」將注入
在本次擬注入資產中,近年來的「網紅」啤酒品牌烏蘇啤酒尤其引人關注。這個被戲稱為「奪命大烏蘇」的品牌,是注入資產中最「硬核」的產品。
「奪命大烏蘇」近來成為網紅啤酒
重組預案未披露烏蘇啤酒具體的銷售數據。但據中新網報導,烏蘇啤酒在2018年銷量就突破40萬噸大關,實現歷史新高。這一銷量數據,相當於一年賣出了10億瓶啤酒。同時,烏蘇啤酒在原產地新疆以外的市場銷量較上年同期提升4倍,這在啤酒行業陷入低迷時堪稱奇蹟,也成為行業的一大現象級產品。
烏蘇啤酒早在1986年就誕生於新疆烏蘇市,最初年產量僅5000噸。後來因發展需要,總部搬到了烏魯木齊,但烏蘇市仍有2條生產線。烏蘇啤酒是新疆的一張名片,也承載了新疆人的一代記憶,頂峰時期佔據新疆近7成的市場份額。
多年來烏蘇啤酒均偏居新疆一隅,其他地方較為少見。然而近兩年,伴隨抖音、快手等新的傳播方式,烏蘇啤酒悄然躥紅並迅速走向全國,成為新晉的網紅品牌。
烏蘇啤酒之所以被稱為「奪命大烏蘇」,主要是相對其他啤酒,烏蘇啤酒的酒精度數更高,「後勁」更大;同時其容量達到了620毫升,比普通啤酒500毫升含量更多。這導致喝烏蘇啤酒相對普通啤酒更豪爽,當然也更容易喝醉。
啤酒愛好者之中還流傳著一種說法,有人喝醉後倒拿著烏蘇啤酒的瓶子,商標字母在恍惚中看成了「NSNM」,隨口一念「弄死你們」,於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奪命大烏蘇」名號也在江湖上傳開了。當然這並非說這種啤酒太厲害,喝多了可能會丟掉性命,其實只是一種誇張的表述。
作為一個區域特色品牌,烏蘇啤酒能夠取得成功,與它多年來不隨波逐流,堅持保留自身粗獷、豪放的特色,與其他啤酒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不無關係。
在產品上,烏蘇啤酒和其他啤酒有很大區別。一般啤酒的原汁麥芽濃度不超過10%,酒精度數3.3%。但烏蘇啤酒的原汁麥芽濃度達到11%,酒精度達到4%。在大部分啤酒都是「工業淡啤」的情況下,更濃鬱、更醇厚的烏蘇啤酒反而成為其優勢,也因此獲得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
酒業分析師蔡學飛告訴紅星資本局,烏蘇啤酒過去默默無聞,之所以這兩年突然全國走紅,中國啤酒經過工業淡啤時代之後,在消費多元化趨勢下開始出現碎片化趨勢,一些帶有區域特徵的小眾啤酒在網際網路推動下開始興起,烏蘇啤酒就是其中的典型。
曾在四川藍劍集團手中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烏蘇啤酒早年曾在四川藍劍集團手中,當年藍劍集團還是名震江湖的「西南啤酒王」。2003年,烏蘇啤酒和四川藍劍集團籤署了50年合資經營協議,之後就把烏蘇啤酒交由藍劍集團託管。不過,烏蘇啤酒在藍劍集團手中並沒有發光,還陷入了虧損當中。
到2005年,藍劍集團與嘉士伯共同投資成立藍劍嘉釀,由此烏蘇啤酒牽手嘉士伯,成為其麾下合資控股子公司。
後來藍劍集團漸漸淡出啤酒行業。2007年,華潤雪花完成收購藍劍啤酒後,在雪花「大一統」戰略下,藍劍啤酒被雪花啤酒取代,從市場上消失。如今,藍劍集團也和啤酒行業沒有了關係,公司早已轉型為冰川時代礦泉水、維怡豆奶的生產商。
到2016年5月,嘉士伯也終於從藍劍集團手中完成收購烏蘇啤酒100%的股權。從此烏蘇啤酒有了足夠的財力和資源向全國範圍推廣,並迎來了跨越式發展。
烏蘇啤酒股權結構關係圖
一個明顯的現象是,以成都市場為例,過去超市、餐飲市場很少見到烏蘇啤酒,但現在已經較為普遍。「奪命大烏蘇」在成功走出新疆之後,已有漸成「國民大烏蘇」之勢。
紅星資本局近日夜間實地走訪發現,許多餐館、火鍋店、燒烤攤均在銷售烏蘇啤酒,和常見的雪花、青島、哈啤等品牌擺在了一起。一家燒烤店老闆表示,過去並沒有賣過烏蘇啤酒,也不太了解,現在突然就像一陣風一樣火了。不少吃燒烤的顧客點名要「大烏蘇」,店裡才試著去要了一批貨,沒想到大受歡迎,現在已經是常態化在銷售了。
不過,烏蘇啤酒也可能面臨其他競爭者的跟進挑戰。酒業分析師蔡學飛指出,目前國內高度啤酒的主要玩家除了烏蘇啤酒,更多的還是以德國黑啤、扎啤、原漿等進口啤酒為主。國內的巨頭已經開始布局這個市場,本質上看依然是網際網路時代下新型消費群體伴隨著消費升級,對於高品質啤酒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也是從傳統價格導向,向品牌與品質導向消費轉移的結果。
拉薩啤酒、黃河啤酒
不納入本次交易範圍
紅星資本局還發現,仍有幾家知名啤酒企業未納入本次交易範圍。這些啤酒企業包括了西藏拉薩啤酒、蘭州黃河啤酒、首釀金麥等。
拉薩啤酒由嘉士伯國際持有50%股權,黃河啤酒所在的黃河系4家合資公司分別由嘉士伯啤酒廠持有50%股權,首釀金麥由嘉士伯香港持有49%股權。對於不納入本次交易的原因,嘉士伯表示,這幾家企業嘉士伯雖然持有股權,但並不享有合資公司的實際控制權、經營管理權。
西藏拉薩啤酒由西藏發展(000752.SZ)實際控制並管理;蘭州黃河啤酒由蘭州黃河(000929.SZ)實際控制並管理,且黃河系合資公司合併盈利能力較差,2019年虧損2484萬元,因此不納入本次重組範圍;首釀金麥也不屬於嘉士伯控制,且規模較小,故不納入本次重組的範圍。
在嘉士伯向重慶啤酒注入11家酒廠之後,從全國市場布局來看,重慶啤酒的核心優勢區域市場將從重慶、四川、湖南等地擴展至新疆、寧夏、雲南、廣東等全國市場。上市公司重慶啤酒也表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避免了重慶啤酒與嘉士伯雙方潛在的同業競爭問題,還將增強重慶啤酒在中國啤酒市場的競爭實力。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編輯 陳成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