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為我國汽車出口帶來陰霾的同時,造車新勢力卻開啟了海外市場新徵程。最近,速達、愛馳先後出口歐洲,蔚來的二手車也發往中亞。造車新勢力為何能逆勢出口歐洲?眾所周知,在汽車工業已然很發達的歐美市場,主流自主車企已經耕耘多年,至今鮮有建樹、難以立足。那麼,造車新勢力為何首次出口就進軍歐洲市場呢?
■新勢力出口引關注
5月23日,愛馳汽車出口歐盟定製歐版愛馳U5正式啟運。據了解,500輛愛馳U5將出口至法國科西嘉島用於島內租賃業務。今年3月,在國內車市受到疫情衝擊、但海外疫情尚未全面暴發之際,愛馳汽車堅持逆行歐洲。雖然日內瓦車展未能如期舉行,但愛馳還是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辦了一場別樣的歐洲發布會,宣布愛馳U5正式在海外發售。特殊時期巧妙的市場切入,令愛馳汽車獲得了歐洲合作夥伴的高度關注,進而獲得科西嘉島的訂單,並參與到當地政府的電動化計劃中。
5月21日,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達」)首批出口車輛在天津港滾裝碼頭裝船,發往德國。據了解,速達在2019年3月量產車下線後的3個月內,便籤訂了採購訂單41.1萬輛,其中大部分訂單來自海外客戶,德國DCKD公司3萬輛、絲綢之路國際文化經貿合作交流組織(SICO) 10萬輛、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撒馬爾罕州州政府10萬輛、吉爾吉斯斯坦和印度13萬輛。此次發往德國的車輛本應今年3月出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港時間被延遲。
在更早的4月17日,8輛二手蔚來ES8從成都國際鐵爐港發出,運往中亞國家烏茲別克斯坦。儘管,這8輛二手蔚來ES8出口至中亞不是由蔚來汽車主導,但這筆訂單的完成無疑也將蔚來汽車的觸角延伸至了中亞。事實上,儘管造車新勢力普遍處於產品剛剛上市交付階段,但它們卻沒有隻安於國內市場,而是同步發展海外市場。據悉,拜騰的訂單甚至有一半來自海外,威馬也計劃技術出口。隨著今年這三家造車新勢力車輛的發出,造車新勢力也終於在海外市場邁出了有實際意義的一步。
■海外市場提升推廣力度 新勢力出口享受政策紅利
造車新勢力之所以能夠成功出口至歐洲等海外市場,與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和歐盟對純電動汽車的試點推廣不無關係。500輛愛馳U5的出口目的地科西嘉島,就是歐盟零排放的試點島嶼。據了解,該島嶼計劃在十年內實現機動車輛的全部電動化。商務部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璟玥表示:「歐洲正在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目前,歐洲各國都在加大對電動汽車的補貼力度,以推進新能源汽車在歐洲的運行。法國計劃從今年開始將購車費用4萬歐元以下純電動車的補貼,從4000歐元提升至6000歐元,將4萬歐元以上純電動汽車的補貼金額提升25%。科西嘉島作為歐盟普及純電動汽車的試點島嶼,計劃在2022年前實現全島70%租賃出行零排放,十年內完成全島電動化,這無疑為愛馳進入該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
事實上,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相關產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也開始出口。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電動載人汽車出口25.4萬輛,同比增長73.1%。雖然其中大部分是低速電動汽車,但主要汽車生產企業的新能源汽車出口都在大幅增長,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在不斷提升。正是藉助這種影響力,造車新勢力成功地拿到海外訂單。承擔8輛蔚來二手車出口中亞業務的四川宏盟中拓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川也表示,他們承接這筆訂單的優勢在於,國內新能源車型、品牌豐富,市場保有量相對較大,車型覆蓋中高低檔,價格選擇空間非常大。
更為關鍵的是,造車新勢力的純電動車型普遍具有很強的智能化屬性。蔚來的智能化程度自不必說,就是速達出口的SA01BC車型也支持人機語音交互、遠程控制等智能化操作,在智能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先進性。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付強表示:「智能化、電動化的技術浪潮,給了中國智能新能源汽車一次與全球汽車品牌在同一起跑線上出發的機會。能夠把中國品牌智能電動車出口到歐盟國家,意味著中國智造品質獲得了發達國家的認可,也是愛馳汽車國際化特色之路的重要開端。」
同時,造車新勢力普遍採取全球化研發策略,無論是蔚來還是愛馳都構建了全球化研發中心,在歐洲設有研發分部,這為他們完成歐盟等國家的認證提供了必要條件。據了解,去年夏天,兩輛愛馳U5試裝車還進行了長達15022公裡的橫跨歐亞大陸的超長測試,在創下吉尼斯電動汽車駕駛距離世界紀錄(原型車)的同時,愛馳歐版U5也通過了德國TüV頒發的歐盟整車型式認證。而且愛馳汽車自誕生之初,就以歐盟為國際市場發力點,力爭將愛馳打造成為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球引領者。三年間,愛馳已實現橫跨亞洲、歐洲、北美的全球化布局。其核心技術團隊不僅聚集了全球汽車領域的專業工程師,更有來自國際知名大師和具有豐富歐洲品牌運營經驗的管理者加持,對歐洲市場的開拓與滲透起到指導和保障的重要作用。
■大規模交付難度不小
儘管三家造車新勢力的海外訂單已經裝船(車)運往海外,但這些車輛能否真正打開當地市場目前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事實上,這三家企業的首批訂單都是定製訂單,都交付給當地經銷商,甚至主要用於租賃,而非私人消費。
據了解,德國DCKD有限責任公司購買的速達純電動汽車部分將用於租賃。發往法國科西嘉島的愛馳U5購買方也是歐洲出行運營商Filippi Auto,這批定製的歐版愛馳U5也將主要投入科西嘉島的租賃運營中。出口到中亞的8輛二手蔚來車也是當地經銷商發出採購訂單之後才生成的。由於出口海外物流的問題,這些車大部分尚在「海上」,都未真正交付到運營商手中。雖然相關企業都表現出了對自身出口產品的信任,但其在海外交付投入運營後會呈現出怎樣的效果尚不確定。畢竟無論是愛馳U5還是速達A01BC此前在國內都尚未有大規模交付的案例,愛馳在國內甚至尚沒有公開銷售的數據。
國內尚未形成銷量規模,造車新勢力就進入歐洲市場,這意味著造車新勢力在海外市場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一位到速達出口車輛發車現場的業內專家甚至直言:「這就是表演而已,沒有任何意義。」速達的一位高管也表示,速達上述海外訂單,更多是合作意向訂單,沒有定金、預付款等約束性條款。在國內,速達也還沒有全面布局經銷商渠道,只是計劃先在企業所在地的河南三門峽當地銷售,再擴散至黃河金三角、河南省內,然後到全國。公開資料顯示,速達在國內除政府採購訂單和企業員工內購外並沒有對外公開銷售的紀錄。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進軍海外市場的路程中,隨著三家企業首批訂單的發出,造車新勢力的確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正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所言:「中國新生力量在與歐洲本土汽車品牌同臺競技的時候,毫不遜色。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和橫跨歐亞的全球化布局,以及以工業4.0標準打造的上饒超級智慧工廠,就是愛馳汽車進軍歐洲市場的底氣和勇氣。」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和產品品質的不斷提升、以及國內汽車產業發展積累的先發優勢,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確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在海外開拓更廣闊的市場也未可知。事實上,無論是愛馳U5還是速達SA01BC、蔚來ES8都已經拿到德國TüV檢測認證,雖然得到基礎認證只是門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相關產品服務歐盟相關要求。
編輯:黃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