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食評:五穀磨房上市三連跌、永輝超市兄弟鬧分家……

2020-12-22 新京報

過去一周,有些企業上演著「斷舍離」,比如永輝超市兄弟鬧分家、維維股份剝離貴州醇。有的企業經歷了上市即破發的慘烈,比如五穀磨房遭遇三連跌。還有拉薩啤酒母公司銀河科技「引狼入室」,與二股東天易隆興矛盾公開化,前董事長王承波涉嫌詐騙被刑拘……新京報新食品周刊為你點評食界一周事。

五穀磨房上市遭遇三連跌

事件:自稱「中國第二大天然健康食品公司」的五穀磨房12月12日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就破發,股票連跌3日。截至12月14日收盤,與發行價相比,五穀磨房股價下跌22.8%,市值蒸發3.74億港元。

點評:主打食療「養生牌」的五穀磨房屬於穀物現制加工類傳統產業。該行業準入門檻低,產品及商業模式可複製性高,品牌忠誠度與美譽度尚未完全建立起來。在如今線上線下渠道融合趨勢下,五穀磨房仍舊嚴重依賴線下渠道,缺乏業績亮點,想獲得投資者青睞存在一定難度。

銀河科技前董事長涉嫌詐騙被刑拘

事件:12月13日,拉薩啤酒的母公司西藏銀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前任董事長、二股東天易隆興法定代表人王承波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拉薩市公安局刑事拘留。銀河科技還存在個別人員未經公司董事會審批違規開具電子商業承兌匯票,其第二大股東天易隆興也身陷超過10.2億元的貸款訴訟。

點評:銀河科技當初引入二股東天易隆興無異於「引狼入室」。從天易隆興幾次未經上市公司董事會批准就可私自違規對外擔保等情況來看,銀河科技存在嚴重的內控缺陷,上市公司與大股東之間沒有做到彼此獨立運營,上市公司恐成為大股東的「提款機」,而這些擔保風險將轉嫁給全體股東。

永輝超市兄弟「分家」

事件:12月4日,永輝超市宣布公司董事長張軒松和副董事長張軒寧兩兄弟協議解除了一致行動關係。12月14日,永輝超市再發公告,張氏兄弟在公司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組織架構、治理機制等方面存在較大分歧,對永輝雲創的定位、發展方向和路徑也有不同意見。

點評:自永輝雲創被剝離出上市公司開始,張氏兄弟的分歧就逐漸公開化。未來,張軒松或在永輝超市佔據主導,而張軒寧的主要精力將主要放在永輝雲創方面。被剝離上市公司之後,永輝雲創不再需要考慮業績虧損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未來或可放開手腳與阿里新零售進行貼身肉搏。

維維股份剝離貴州醇酒業

事件:12月11日,維維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日前已與控股股東維維集團籤署《股權轉讓協議》,擬將貴州醇酒業有限公司55%的股權作價2.75億元轉讓給維維集團,增值率為27.58%,所得款項將用於補充維維股份流動資金。

點評:白酒行業逐漸復甦,高盈利能力使得不少企業紛紛跨界「品酒」。維維進入白酒行業時,對中國酒水行業的複雜性認知不夠,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一些偏差。而近年來,維維股份頻繁跨界嘗試,效果卻並不理想。白酒不是豆奶,貪杯易醉。

瑞幸咖啡獲2億美元B輪融資

事件:12月12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22億美元。而就在宣布融資消息前,瑞幸咖啡悄悄將其在北京、上海的免配送門檻從35元/單提升到了55元/單。

點評:運營近一年來,瑞幸咖啡已在全國開設1700多家門店,快速擴張與「買一贈一」、「輕食5折」等大規模燒錢式補貼密不可分。在B輪融資前悄悄提高免配送費門檻,被看做是種收縮補貼的行為。靠外部資金輸血擴張究竟能持續多久?瑞幸咖啡是時候該考慮盈利問題了。

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張曉榮 夏丹 編輯 郭鐵 製圖 李石陽 校對 李銘

相關焦點

  • 「天然健康」概念未受資本市場追捧 五穀磨房上市三連跌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 依靠超市專櫃直營模式發展起來的五穀磨房於本周在港交所上市,但是它敘說的「天然健康食品」的故事似乎並不受資本市場更多的認可。繼12月12日上市首日股價遭破發之後,五穀磨房的股票連續兩天下跌。12月14日,即上市第三日收盤時,報1.25港元/股,市值為27.8億港元。
  • 五穀磨房赴港上市遇尷尬:股價兩連跌 7億市值說沒就沒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4日電 (閆淑鑫)近日,自稱「中國第二大天然健康食品公司」的五穀磨房正式在港交所上市,然而投資者對其養生故事似乎並不感興趣,公司股價上市首日即破發,截至12月13日收盤,市值已蒸發7.11億港元。
  • 五穀磨房「天然健康」概念遭市場冷遇
    來源:證券日報從上市首日股價破發至今,6個交易日,五穀磨房(港股01837)並未有好的表現。股價表現差強人意 事實上,早在12月12日,五穀磨房在港交所掛牌當天,它的股價就曾破發。12月12日,五穀磨房報收於1.42港元/股,當日下跌12.35%。值得注意的是,五穀磨房上市時的發售價為1.62港元/股,公開發行4.21億股。
  • 永輝超市兄弟分家,PUMA和Adidas親兄弟反目,這都是怎麼了
    這幾天,生鮮零售界的扛把子永輝超市創始人兩親兄弟,宣布解除2010年3月籤署的《股東一致行動協議》,外界盛傳分家了。對於一家A股上市公司,一個公示的發出影響面不僅僅是資本市場的博弈格局,也關乎到公司經營範圍內的消費者。
  • 五穀磨房市場份額僅1.7% 「天然食品」上市考驗多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金曉巖 北京報導近日,號稱是「中國第二大天然健康食品公司」的五穀磨房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主板上市申請。有消息稱,該公司欲募資逾1億美元(約7.8億港元),且計劃年內掛牌。
  • 五穀磨房衝刺IPO 營收嚴重依賴線下渠道
    時代周報記者 梁耀丹 發自廣州以傳統線下渠道為主的五穀磨房向IPO發起衝擊。6月19日,五穀磨房向港交所遞交了主板上市申請,中金公司與民銀資本為該公司的聯席上市保薦人。截至2017年底,五穀磨房在中國453個城市的超市,如沃爾瑪、大潤發、永輝、華潤萬家以及家樂福等,開設了3690個直營專櫃。招股書中顯示,該公司擁有逾70種由穀物類、豆類、堅果、果乾和其他天然原料製成的產品,主要分為四類,包括標準配方穀物粉、個性化配方穀物粉、五穀伴侶和其他天然健康食品和產品。
  • 疫情過後,兄弟分家的永輝超市能翻身了嗎?|海豚財報解讀
    永輝系在分家後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中上市公司部分,永輝超市由張軒松負責,主要業務包括,永輝超市(5000-10000平方米),永輝mini(300-500平方米),永輝買菜。永輝雲創由張軒寧負責,超級物種、永輝生活、永輝生活·到家是永輝雲創的三大核心業態,通過打通線下門店和線上APP/小程序等來服務消費者。
  • 五穀磨房:堅持初心,天然健康食品行業的隱形冠軍
    而現如今,能填補天然健康食品行業空白、具有高品牌知名度的食品企業只有一家,並且準備在香港上市,它便是五穀磨房。一、食品界的一股清泉,將「天然」做到極致食品行業產品五花八門,但做天然健康食品的產品卻不多。
  • 五穀磨房能否突破行業重圍,主要看門店增長
    來源:財華網2018年6月19日,自稱「中國第二大天然健康食品公司」的五穀磨房(01837-HK)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直到2018年11月29日,才公告表明予以通過並以在港與國際1:9的發售比例公開發行,預估募資淨額7.1億港元。
  • IPO晨報| 10月17日 你早上吃的「五穀磨房」也要來香港上市了,去年...
    新股 IPO晨報| 10月17日 你早上吃的「五穀磨房」也要來香港上市了,去年淨賺1.9個億 2018年10月17日 07:00:00
  • 與百事聯姻 五穀磨房為何獲行業巨頭的青睞
    而如今,百事公司採用了另類的廣告做宣傳,那就是與中國第二大天然健康食品公司五穀磨房(01837-HK)聯姻。1.3億美元入股,百事成五穀磨房第二大股東百事公司今日(7月26日)宣布,將投資約1.31億美元從少數股東中收購五穀磨房約26%的已發行普通股。收購完成後,百事公司將成為僅次於五穀磨房創始人桂常青的第二大股東,桂常青目前擁有五穀磨房約42%的股份。
  • 「健康食品」遭遇渠道困局:五穀磨房毛利率76%,淨利僅一成多
    當A股在2800點以下掙扎,CDR首單難產之際,隔壁港股正在經歷一波上市潮,主角是新經濟。在這股大潮中,2018年6月份向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的五穀磨房主營健康食品,規模不算大,甚至也不屬於新經濟板塊。之前,我們梳理過滬港深三市的食品類(不含酒類)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五穀磨房的毛利率在滬港深三市中居然是最高的,甚至遠高於保健品。事出反常值得關注。面對這樣的公司,有必要研究一番,看是不是真的有投資價值。毛利率76%,高到沒有朋友?
  • 五穀磨房:線下大潰敗?直營專櫃數量一年暴降500家
    按2017年零售額計,五穀磨房是國內第二大天然食品公司,佔比為1.7%。從市場集中度看,前五大公司佔比只有7.6%,連10%都不到,可見這個行業是相當分散化的。天然健康食品行業的上遊是原材料,主要包括紅豆、黑芝麻、淮山和核桃等多種農產品。
  • 五穀磨房赴港IPO 是「真有料」還是「無添加」?
    五穀磨房通過多種銷售渠道在全國分銷產品,其中包括多重線下和線上銷售網絡,截至2017年12月31日,五穀磨房的銷售平臺包括:一個由3690個直營專櫃組成的線下網絡,這些專櫃遍布全國453個城市的超市;以及多個線上銷售渠道,包括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子商務平臺以及微信會員店。   線下渠道的商超專櫃也進行了升級,櫃面變得更醒目、全方位360度展示產品。
  • 只賣「現磨雜糧」的五穀磨房要上市了,有錢擴張未必是好事
    就在近日,與黑芝麻師出同門的另一家天然健康食品行業公司五穀磨房(HK:01837),也開啟新股認購,即將掛牌港股。來源:五穀磨房但是,投資最忌諱建立在主觀感受上,客觀的事實和數據才是唯一依據。前者簡單來說,就是五穀在超市中的佔的一小塊地方,不用交租金,但是要按銷售額特定比例(20%左右,從圖看有逐年下降趨勢)給超市交佣金;後者,就是支付給第三方派遣的銷售人員的費用(銷售專員年工資算下來6萬人民幣左右)。
  • 五穀磨房:2019年經調整純利預計下滑40%
    對於經調整純利比預期下降,五穀磨房稱主要由於對線下銷售網絡直營專櫃數量進行調整,2018年12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直營專櫃總數量同比減少約500個,從而導致收入減少。公開資料顯示,五穀磨房是一家主要從事天然健康產品的製造及銷售業務的公司。
  • 五穀磨房上半年淨虧超5000萬 入局代餐市場能否突圍
    《投資者網》董柴玲8月28日,五穀磨房食品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五穀磨房」,01837.HK)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營收6.10億元,同比減少33%;淨虧損5234.1萬元,同比下滑-149.69%,為上市後首次業績虧損。
  • 五穀磨房:連百事都要入股的天然食品龍頭,它的想像空間有多大?
    股份轉讓於2019年7月26日完成,百事成為了五穀磨房的第二大股東。可股價連略微捧場一下的意思都沒有,轉頭就往下掉。這裡面充斥著大家對碳酸飲料消費趨勢的隱憂。降低碳酸飲料的銷售比重,使產品更加健康和多元化,切入天然健康食品賽道,這是百事大比例入股五穀磨房的核心原因。 二、五穀磨房憑什麼? 很多人認為,五穀磨房不就是把五穀(黑芝麻、山藥、豆類、薏米、紅棗、核桃、奇亞籽)磨成粉嗎,哪有什麼那麼投資價值?!
  • 五穀磨房上半年淨虧超5000萬,入局代餐市場後業績如何騰飛
    投稿來源:投資者網8月28日,五穀磨房食品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五穀磨房」,01837.HK)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營收6.10億元,同比減少33%;淨虧損5234.1萬元,同比下滑-149.69%,為上市後首次業績虧損。
  • 【生鮮/超市】永輝超市引資牛奶國際 張氏兄弟一箭四雕
    8月11日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一則公告讓張氏兄弟一夜成名。根據公告,在香港,掌握著7-E leven、宜家家私、星巴克經營大權,並擁有惠康超市、萬寧、美心等零售業務的牛奶國際斥資56.92億入股永輝超市。完成後,牛奶國際將持有永輝19.99%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而張氏兄弟的持股比例雖然降至31.94%,但依然是第一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