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磨房上半年淨虧超5000萬,入局代餐市場後業績如何騰飛

2020-12-22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投資者網

8月28日,五穀磨房食品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五穀磨房」,01837.HK)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營收6.10億元,同比減少33%;淨虧損5234.1萬元,同比下滑-149.69%,為上市後首次業績虧損。

作為國內第二大天然健康食品公司,五穀磨房憑藉天然穀物粉等產品佔據頭部市場。不過,在2018年12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後,五穀磨房的增長勢頭卻開始收縮,並出現首次虧損。當下,轉向代餐市場的五穀磨房,該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賽道中尋求突破?

上半年毛利減少近4成

五穀磨房的核心產品為天然穀物粉、高端水果麥片、健康休閒零食等。今年上半年,五穀磨房的毛利為4.13億元,同比下滑40.98%。

對毛利下跌的原因,五穀磨房稱「本期間向客戶提供了更多折扣」。不過公司毛利下滑的趨勢,從去年便開始顯現。2019年,五穀磨房的毛利為13.19億元,較2018年減少5.14%。

與此同時,公司的毛利率也開始走低。2020年上半年,五穀磨房的產品毛利率為67.73%,較2019年同期的73.94%有所下滑。而近五年來,其產品毛利率一直維持在70%以上。

從銷售成本高漲來看,利潤空間被擠壓的原因可見一斑。2018和2019年,五穀磨房在銷售和分銷開支分別為10.71億元和10.92億元,分別佔總營收的58 %和61%,資金投向廣告費用和佣金支出等方面。2020年上半年,該部分支出為4.57億元,佔比高達75%。

成立十餘載,五穀磨房將品牌知名度逐漸打響,背後是國內天然健康食品行業蘊含的千億市場。據沙利文研究顯示,中國天然健康食品行業以12.3%的複合年增長率提升,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39億元。其中穀物類食品是中國天然健康食品市場的主要類別,其次為果乾類。

線下渠道持續收縮

2006年,第一家五穀磨房專櫃在深圳開業,同年開設專櫃11家,此後線下渠道一直是五穀磨房的主要收入來源。對近年來業績的下滑,五穀磨房均歸結於線下直營專櫃數量的減少。

從五穀磨房上市前的數據來看,線下渠道貢獻的營收曾超過9成。資料顯示,2015-2018年,其線下渠道營收佔比分別為97.1%、93.8%、86.9%和81.3%。上市後,五穀磨房在線下布局仍在持續壓縮,2019年減少496間門店。

進入2020年,疊加疫情的影響,五穀磨房繼續迎來一波「閉店潮」。上半年,在五穀磨房新增門店125間,關閉門店180間,現擁有3344間直營專櫃,集中分布在廣東、江蘇和四川等地。

在對外提及公司的未來展望,五穀磨房創始人兼董事長桂常青曾稱,公司的大方向是用數位化轉型推動長期發展,簡單來說就是大力發展線上業務並通過精準且高效的消費者觸達,以提升復購率並拉動在各渠道的銷售。

此舉也是嘗試抓住「新零售」模式興起的機遇。根據沙利文的研究分析,線上渠道價格相對較低且產品選擇多樣,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預計到2022年,線上渠道的市場份額將提升至24.0%。

而五穀磨房的渠道轉型策略也初見成效。2020年上半年,公司在電商平臺保持約23%的增長,線上渠道收入佔比達到32.6%。此時的線下渠道佔比已從上市前的9成縮減至7成。

此外,在新品研發方面,五穀磨房在今年推出Y10益生元高蛋白衝調穀物粉。同時,公司改良核心品類天然穀物粉,將高端水果麥片確立為第二大新品類,其中子品牌「吃個彩虹」喊出當下火熱的「零添加」概念,即零添加糖款,並重點通過電商渠道推廣。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投資者網》:「體重管理、顏值管理和健康管理三個方面,已經貫穿整個新生代人群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五穀磨房的產品矩陣,比較符合新生代的訴求,相對來說比較匹配,但渠道方面跟消費人群不夠兼容。」

朱丹蓬表示:「五穀磨坊過去主要在大賣場等線下渠道發展,而新生代更多從24小時便利店以及電商平臺等購物,可見其產品、渠道和消費人群還需進一步結合。」

在業績衝擊之下,對於2020年是否新增門店,桂常青稱:「線下開店速度不會變慢,新一年的目標數是400家。關店數量在2019年做了階段性調整,未來沒有進一步關店計劃。」此外,公司將繼續以二、三線城市為主,包括大超、中超和精品超市。

對公司業績和戰略轉型等問題,《投資者網》聯繫五穀磨房投資者關係部門,但一直未得到回覆。

千億代餐市場成風口

在「代餐」成為健康食品的新標籤後,這一賽道逐漸受到資本擁躉。根據歐睿國際的報告,預計到2020年,中國代餐市場預計將達到1200億元。

從養生路線到給產品打上「代餐」標籤,五穀磨房亦試圖抓住千億代餐市場的新風口。在五穀磨房的電商平臺旗艦店可以看到,五穀磨房目前推出了幾款代餐產品,包括紅豆薏米粉、高纖魔芋代餐粉等,其中銷量最高的「爆款」產品,月銷量高達10萬。

據CBNData聯合超級零發布《功能營養代餐市場消費趨勢》顯示,代餐產品大致可分為日常代餐和功能代餐,包括麥片、代餐奶昔、代餐粉、能量棒等。其中以體重管理為主要目的的功能性代餐,正日益受到消費者追捧。

數據顯示,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線上代餐的銷售金額及消費人數的增速均突破50%;3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是功能代餐的絕對消費主力,而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的貢獻居於領先地位。

中國食品全產業鏈平臺創始人餘知學對《投資者網》稱:「近年來,代餐食品發展比較快,一是消費者比較關注健康、美麗;二是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代餐食品一衝一泡即可食用,大大節約了時間,這些都是代餐產品受歡迎的原因。」

隨著代餐賽道日趨火熱,各品牌紛紛加大布局力度,包括湯臣倍健、康師傅、良品鋪子等龍頭企業推出系列產品,同時也誕生了如主打代餐奶昔的Smeal、Wonder Lab等網紅品牌。

餘知學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代餐市場,代餐產品發展會越來越好,同時競爭也日益激烈,未來將逐漸向大品牌集中。」

不過,對於代餐市場浮現出產品功效存疑、缺乏統一標準等問題,朱丹蓬表示:「代餐根本上還是圍繞體重、胭脂和健康方面的管理,目前仍面臨著規範性、專業性和品牌性方面的問題。入局者增加,市場亂象不斷出現,整體上需要進一步規範。」

相關焦點

  • 五穀磨房上半年淨虧超5000萬 入局代餐市場能否突圍
    《投資者網》董柴玲8月28日,五穀磨房食品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五穀磨房」,01837.HK)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營收6.10億元,同比減少33%;淨虧損5234.1萬元,同比下滑-149.69%,為上市後首次業績虧損。
  • 百事桂格布局中國代餐市場,還拉上了五穀磨房殺入社交電商!
    答案之一是代餐。這不,在中國市場上,現在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國際「玩家」。小食代留意到,日前,百事公司在官方微信發布了旗下桂格品牌的首款代餐奶昔產品。在回復小食代查詢時,百事中國表示這是公司首次在中國市場銷售代餐產品,又稱未來「會有更多區域,更多產品形式推出」。
  • 百事桂格布局中國代餐市場,還拉上了五穀磨房殺入社交電商
    答案之一是代餐。這不,在中國市場上,現在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國際「玩家」。 小食代留意到,日前,百事公司在官方微信發布了旗下桂格品牌的首款代餐奶昔產品。在回復小食代查詢時,百事中國表示這是公司首次在中國市場銷售代餐產品,又稱未來「會有更多區域,更多產品形式推出」。 據了解,該款桂格代餐奶昔新品除了在多家主流電商平臺銷售之外,還通過社交電商渠道銷售。
  • 五穀磨房「天然健康」概念遭市場冷遇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顯示,以上市日公司開盤價1.62港元/股計算,截至12月19日收盤(1.36港元/股),6個交易日公司股價跌幅16.05%,以「天然健康」概念的五穀磨房在香港資本市場遭投資者冷遇。彼時,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五穀磨房屬於傳統產業,缺乏業績亮點,投資者對其價格的走勢缺乏足夠的信心。 12月13日,五穀磨房的股價繼續下跌,截至當日收盤,五穀磨房的收盤價僅為1.3港元/股; 14日,五穀磨房的開盤報於1.29港元/股,盤中繼續下跌,截至當日收盤報收為1.25港元/股。
  • 這個春天,五穀磨房的「磨」要靠現金來推
    行情來源:智通財經多重利空因素,五穀磨房很「受傷」根據智通財經的了解,五穀磨房主要生產和銷售由穀物、豆類、堅果等製成的穀物粉、天然健康食品和產品等。截至2019年上半年,五穀磨房擁有超過2280萬名註冊會員,不少消費者已經將食用五穀磨房食品作為日常飲食習慣。
  • 雀巢、蒙牛、香飄飄都擠進代餐市場,新銳品牌如何突圍?
    但「代餐」確實成為了微信、小紅書、抖音、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上近期常見字眼,WonderLab在上市後曾在短期內密集轟炸過微信朋友圈。整個代餐市場預計在今年成為百億規模的體量。根據歐睿國際數據,2017年,中國的代餐市場規模達到了57.34億元,2018年,中國的代餐市場規模達到了62.96億元。預計在2020年中國代餐市場將超過100億元。
  • 五穀磨房衝刺IPO 營收嚴重依賴線下渠道
    招股書中並未透露募資金額與預期時間表,對此,時代周報記者向五穀磨房方面致電並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未獲回復。一直以來,儘管五穀磨房採用了傳統的線下渠道,但其體驗式的專櫃直營模式,在國內各個城市的各大商超裡面快速發展。天然健康食品市場前景被外界所看好,但五穀磨房依賴線下渠道、行業集中度低等問題也給五穀磨房的發展帶來挑戰。
  • 「天然健康」概念未受資本市場追捧 五穀磨房上市三連跌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 依靠超市專櫃直營模式發展起來的五穀磨房於本周在港交所上市,但是它敘說的「天然健康食品」的故事似乎並不受資本市場更多的認可。繼12月12日上市首日股價遭破發之後,五穀磨房的股票連續兩天下跌。12月14日,即上市第三日收盤時,報1.25港元/股,市值為27.8億港元。
  • 五穀磨房能否突破行業重圍,主要看門店增長
    來源:財華網2018年6月19日,自稱「中國第二大天然健康食品公司」的五穀磨房(01837-HK)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直到2018年11月29日,才公告表明予以通過並以在港與國際1:9的發售比例公開發行,預估募資淨額7.1億港元。
  • 五穀磨房:線下大潰敗?直營專櫃數量一年暴降500家
    就像蘋果的手機體驗店,不光是一個賣手機的地方,更是一個教你如何更好地使用Apple產品的地方。同樣的道理,在五穀磨房的專櫃,你不僅可以購買產品,也可以親自體驗全透明的產品製作過程,還可以與在場的營養顧問進行多種形式的互動,這就更加強化了五穀磨房在用戶心中的品牌形象。
  • 五穀磨房市場份額僅1.7% 「天然食品」上市考驗多
    不過,存在過於依賴線下渠道的管理缺陷等問題的五穀磨房能否順利登陸資本市場還有一定考驗。營收依賴線下根據招股書顯示,五穀磨房主營天然健康食品,產品包括標準配方穀物粉、個性化配方穀物粉、五穀伴侶等。五穀磨房在招股書中提道,公司的銷售渠道由線上、線下兩部分組成,線下網絡主要是一些傳統商超,線上渠道則包括天貓、京東、唯品會等主要電商平臺和社交網絡平臺。截至2017年底,五穀磨房在中國453個城市的超市,如沃爾瑪、大潤發、永輝、華潤萬家以及家樂福等,開設了3690個直營專櫃。
  • 五穀磨房赴港上市遇尷尬:股價兩連跌 7億市值說沒就沒
    資料圖 來源:五穀磨房官網上市後股價遭遇兩連跌12月12日,五穀磨房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此次共公開發行4.21億股,發行價為1.62港元/股,所得款項淨額為6.09億港元。營收嚴重依賴商超渠道誠如朱丹蓬所言,五穀磨房在營業收入上嚴重依賴線下商超渠道。
  • 線下專櫃1年縮減500個,五穀磨房轉戰線上有多大盈利空間?
    五穀磨房便是一家主營天然營養健康食品的港股上市公司,近期在全國的聚焦點都放在疫情上的時候,五穀磨房發布了自己的年度盈警公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的純利較上年同期將增加約18%,但收入和經調整純利將分別下降約2%和40%。
  • 五穀磨房:連百事都要入股的天然食品龍頭,它的想像空間有多大?
    整體來看,百事在全球所有地區達到了4.5%的有機增長,整體業績超預期。可股價連略微捧場一下的意思都沒有,轉頭就往下掉。這裡面充斥著大家對碳酸飲料消費趨勢的隱憂。
  • 五穀磨房赴港IPO 是「真有料」還是「無添加」?
    五穀磨房的線下經營模式是採用商超聯營,其實可以理解為直營店開在超市裡面。五穀磨房和超市籤署協議,獲得使用權是佔用權,協議的有效期一般是一年,一年後再籤,費用一般按照專櫃月銷售額的百分比來計算。   這樣的直營,在商品流通到消費者的手上的過程中少了經銷商這一步,所以五穀磨房在銷售產品上也就不需要像康師傅或者統一那些食品公司這樣,讓利給經銷商,這也是毛利高的一個原因。
  • 五穀磨房:2019年經調整純利預計下滑40%
    對於經調整純利比預期下降,五穀磨房稱主要由於對線下銷售網絡直營專櫃數量進行調整,2018年12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直營專櫃總數量同比減少約500個,從而導致收入減少。公開資料顯示,五穀磨房是一家主要從事天然健康產品的製造及銷售業務的公司。
  • 只賣「現磨雜糧」的五穀磨房要上市了,有錢擴張未必是好事
    就在近日,與黑芝麻師出同門的另一家天然健康食品行業公司五穀磨房(HK:01837),也開啟新股認購,即將掛牌港股。招股書顯示,在2015、2016、2017年,五穀營收分別約為9.37億元、12.06億元、15.76億元,2018上半年為8.5億,截至今年6月30日,櫃檯數為3916個,扣掉佔比兩成的線上銷售,算下來是吻合的。
  • ...近千家門店「換道」,百事入股半年後還能帶五穀磨房怎麼玩?
    4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五穀磨房與合作品牌清心湖銷售的「清心湖」牌黑芝麻丸、紅豆薏米丸等產品陸續下架,取而代之的是「五穀磨房」牌黑芝麻丸、赤小豆薏米丸。兩款暢銷產品下架的背後,是百事入股五穀磨房後進行的戰略調整。2019年7月,百事收購五穀磨房約26%的已發行普通股,成為後者的第二大股東。
  • 與百事聯姻 五穀磨房為何獲行業巨頭的青睞
    而如今,百事公司採用了另類的廣告做宣傳,那就是與中國第二大天然健康食品公司五穀磨房(01837-HK)聯姻。1.3億美元入股,百事成五穀磨房第二大股東百事公司今日(7月26日)宣布,將投資約1.31億美元從少數股東中收購五穀磨房約26%的已發行普通股。收購完成後,百事公司將成為僅次於五穀磨房創始人桂常青的第二大股東,桂常青目前擁有五穀磨房約42%的股份。
  • 「健康食品」遭遇渠道困局:五穀磨房毛利率76%,淨利僅一成多
    五穀道場是不是這種情況呢?接著往下看。根據招股書顯示,五穀磨房生產的健康產品其原料包括經過烘製與研磨後混合的黑芝麻、核桃、淮山、枸杞、煉乳或果脯等。以上這些原材料成為公司銷售成本的重要組成。而五穀磨房的核心產品穀物粉是將主要原材料(黑芝麻、核桃、淮山等)烘製與研磨後混合而成,之後加上外包裝後進行銷售。整個過程中似乎並沒看出太多高技術含量的存在。但是,我們再往下一看,2017年五穀磨房經調整後的純利率只有11.9%。淨利潤率與毛利率相差超過60個百分點,問題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