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證券處罰正式落地:保薦承銷資格暫停6個月 8人被免職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券商中國

因康美造假案遭重罰廣發證券,又有新進展!

7月20日晚間,廣發證券公告稱,收到廣東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廣發證券被採取三項監管措施:第一,責令改正,應對公司投行業務進行深入整改;第二,2020年7月20日至2021年1月19日期間,暫停公司保薦機構資格;在2020年7月20日至2021年7月19日期間,暫不受理公司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第三,責令限制高級管理人員權利。

同時,陳家茂、林煥偉、朱保力、肖晉、林煥榮、許戈文、李賢兵、何寬華等8名直接責任人被採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10年至20年,在監管決定作出之日起,不得擔任上市保薦、債券承銷或者投行相關職務,30個工作日內被要求免除職務。

此外,時任分管相關投行業務的副總經理歐陽西和副總經理秦力雙雙被採取予以公開譴責和監管談話的措施,張威、鍾輝、黃旭輝、陳天喜等4名其他相關人員被採取監管談話措施,即14名直接責任人及負有管理責任的人員全部領到了處罰。

北京某投行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監管這次對廣發證券給予了極其嚴重的處罰,投行業務基本遭遇停擺,保薦、承銷、併購重組等業務全都做不了,只能做非牌照類的財務顧問。不過,雖然沒法做承銷保薦,但持續督導不受影響。關鍵是投行的核心人物都被市場禁入,投行沒有人就什麼都沒有了,比之前平安的處罰還慘,兩年後換一撥人再看了。

廣發被採取三項監管措施保薦和承銷資格即日起被停

2020年7月20日,廣發證券收到廣東證監局《關於對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限制業務活動、責令限制高級管理人員權利監管措施的決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2020〕97號)。

經查,發現廣發證券在康美藥業2014年非公開發行優先股項目、2015年公司債券項目、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2018年公司債券項目、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017年可交換公司債券項目中未勤勉盡責,盡職調查環節基本程序缺失,缺乏應有的執業審慎,內部質量控制流於形式,未按規定履行持續督導與受託管理義務。

最終,廣東證監局決定對廣發證券採取三項監管措施:

一、責令改正。廣發證券應對投行業務進行深入整改,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投行業務內控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規範,誠實守信、勤勉盡責,切實提升投資銀行業務質量。你公司應嚴格按照內部問責制度對責任人員進行內部問責,並向廣東證監局提交書面問責報告。

二、2020年7月20日至2021年1月19日期間,暫停廣發證券保薦機構資格;在2020年7月20日至2021年7月19日期間,暫不受理廣發證券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

三、責令限制高級管理人員權利,限制時任分管相關投行業務的副總經理歐陽西領取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基本工資以外薪酬的權利,限制時任分管相關投行業務的副總經理秦力領取2017年度、2018年度基本工資以外薪酬的權利,已領取部分應全部退回公司。

廣東證監局表示,如果對本監管措施不服,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行政複議申請,也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個月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複議與訴訟期間,上述監管措施不停止執行。

14名相關責任人均領到處罰

除了公司被重罰,廣發證券投行相關人員也領到了正式處罰。

陳家茂、林煥偉、朱保力、肖晉、林煥榮、許戈文、李賢兵、何寬華等8名直接責任人被採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10年至20年,在監管決定作出之日起,不得擔任上市保薦、債券承銷或者投行相關職務。

其中,林煥榮、李賢兵被限制債券承銷業務資格20年,何寬華被限制投行業務20年,陳家茂和朱保力被限制保薦資格資格10年和15年,林煥偉、肖晉、許戈文分別被限制債券承銷業務資格10年、10年、15年。

同時,廣東證監局要求,廣發證券股份應當在收到認定為不適當人選決定書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作出免除上述8人相關職務的決定,並在作出決定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向我局書面報告。

此外,時任分管相關投行業務的副總經理歐陽西和副總經理秦力雙雙被採取予以公開譴責和監管談話的措施,張威、鍾輝、黃旭輝、陳天喜等4名其他相關人員被採取監管談話措施。

也就意味著,14名直接責任人及負有管理責任的人員全部領到了處罰。

廣發證券表示,將深刻汲取教訓、認真反思、嚴格落實整改要求,並按照內部問責制度對責任人員進行內部問責。公司將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投行業務內控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規範,切實提升投資銀行業務質量。公司將全面強化責任、能力和職業操守建設,全面提升合規管理和風險管控水平。公司將嚴格遵循穩健經營理念,進一步強化「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文化建設,嚴守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底線要求。

監管重罰之下,廣發證券的投行業務或遭到較大影響。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目前廣發證券保薦的IPO再審項目共有23家,主板9家,中小板5家,創業板6家,科創板3家,同時廣發證券手裡還有66個處於輔導備案登記狀態。

除了前期一些儲備項目或意向項目出現流失外,在廣發證券投行業務處罰明確的第三天,國信證券就決定不再聘請廣發證券擔任其150億定增發行的聯席主承銷商,顯然這次處罰對廣發證券的影響相當嚴重。

「投行業務基本停擺,保薦、承銷、併購重組都做不了,只能做非牌照類的財務顧問。關鍵是投行的核心人物都被市場禁入,投行沒有人就什麼都沒有了,比之前平安的處罰還慘,兩年後換一撥人再看了。」北京某投行人士表示。

相關焦點

  • 資本動態|廣發證券處罰結果公布: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即日生效...
    康美藥業造假案已於2020年5月調查終結,可盤旋在廣發證券頭上的陰霾卻未曾離去,終於在7月20日,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正式落地。7月20日晚間,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發證券」,股票代碼:000776.SZ)發布關於公司及相關人員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的公告。
  • 廣發證券被責令整改:暫停保薦機構資格半年,8人免職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20日電 20日晚間,廣發證券公告,在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多個股票、債券等項目中,公司存在缺乏應有的執業審慎、內部質量控制流於形式等違規行為,被廣東證監局責令整改,暫停保薦機構資格半年,8人被免職,並被禁止擔任相關業務職務10年、15年或20年。
  • 廣發證券被暫停保薦資格半年 8名相關責任人被市場禁入
    金融投資網訊(記者 張璐璇)廣發證券(000776)7月2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及相關人員分別收到廣東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公司被責令對投行業務進行深入整改,被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8名相關責任人被市場禁入。
  • 廣發證券暫停保薦機構資格後,大批保代離職,不少帶著項目跳槽
    文 | 飛魚團隊流程編輯 | 王倩因涉及康美藥業造假,廣發證券在今年被證監會採取了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的監管措施。處罰之下業務停擺,廣發證券隨即出現了大批保代人員的離職。飛魚財經根據公開信息統計,自今年8月以來,廣發證券離職的保代已經超過30人,其中不乏帶著項目跳槽者。
  • 證監會重罰廣發證券為保薦機構敲響警鐘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繼今年5月份證監會對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作出處罰後,日前,證監會又對康美藥業的保薦機構廣發證券作出處罰。廣發證券將被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同時證監會暫不受理廣發證券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並責令廣發證券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內部追責,按公司規定追回相關報酬收入。至此,在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中,上市公司、中介機構及責任人員均受到處罰。證監會認定康美藥業巨額財務造假案,是有預謀、有組織,長期、系統實施財務欺詐的行為,踐踏法治,對市場和投資者毫無敬畏之心,嚴重破壞資本市場健康生態。
  • 廣發證券投行業務暫停或傷及上百家公司
    根據廣發證券 (000776)7月20日晚間發布的公告,公司及相關人員分別收到廣東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公司被責令對投行業務進行深入整改,被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8名相關責任人被市場禁入。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廣發證券可謂損失慘重。公司投行架構面臨傷筋動骨之痛,起始於內部的新一輪大洗牌或將到來。
  • 康美造假餘波:年賺70億的廣發證券,罰得有點狠?|深度
    來源:無冕財經作者:黃琪鑫編輯:陳澗設計:布冬實習生:郭曼怡時隔一年,涉康美案的相關機構處罰落地。2019年4月30日,康美藥業承認財務造假,一年多後的7月9日,康美藥業公告創始人馬興田被抓。康美造假案的餘波終于震到了廣發證券(000776.SZ,1776.HK),7月10日,證監會對廣發證券下發嚴厲的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包括擬暫停其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將對多位高管進行處罰等。隨後,國信證券率先聲明不再聘請廣發證券擔任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聯席主承銷商的公司。
  • 「承銷王」保薦了泡泡瑪特、銀河證券最努力 廣發證券掉隊
    泡泡瑪特成功發行的背後,必須提到的是其保薦代理人中信證券(600030.SH)。作為A股券商老大哥,中信證券今年已連續五年摘得「股權承銷王」桂冠。截至12月18日,2020年中信證券累計承銷額達到150家3117.24億元,該成績遠超第二名中信建投93家2218.96億元。
  • 「三中一華」大賺,廣發證券為何很慘?
    按上市日計算,2020年廣發證券IPO承銷家數共有8家,行業排名從2019年的第四退步至2020年的第19名。廣發證券投行業務為何慘不忍睹?《今日新財經》了解到,這源於一年多前震驚 A 股市場的康美藥業 300 億驚天造假案。
  • 廣發證券投行之痛:客戶流失 人才出走
    在當前資本市場違法行為「零容忍」嚴厲監管的形勢下,因「踩雷」康美藥業巨額造假案,廣發證券和相關14名責任人7月下旬領到廣東證監局的處罰決定。其中,「擬對廣發證券採取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的監管措施,是依據證監會《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最新修改前的老辦法所作出的頂格處罰。
  • ...落地!三項業務暫停6個月,受罰高管由5人變4人,經紀與投行碩果僅存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繼監管處罰事先告知書之後,證監會正式對江海證券及四位高管下發處罰決定。具體處罰結果是,江海證券被暫停債券自營業務6個月、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暫停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 重大變革落地!《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正式發布,保代評定資格生變
    12月4日,《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以下簡稱《規則》)正式稿發布並實施。「證券發行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變革,新《證券法》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推行證券發行註冊制度、完善投資者保護、壓實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法律職責等。
  • IPO月均33家!投行迎「大年」 1.71萬億股權承銷哪家強?
    「三中一華」穩站股權承銷金額前四位置,4家份額佔據行業近半壁江山。興業證券、平安證券、浙商證券、華西證券在股權承銷家數排名上都進步逾10個段位。而在IPO承銷排行榜上,海通證券的名次從2019年的十五名更是一躍跳至第二。
  • 2020年IPO大豐收暴漲90%券商狂攬236億中金奪冠廣發失落
    中金重奪募資王,廣發失落2020截至12月30日,我國今年IPO數量為393個,同比增長90%;共募集資金4635億元,同比增長90%。今年的IPO盛宴共有56家券商參與,分食約236億IPO承銷及保薦費。從募集資金規模看,中金公司重奪A股募資王。
  •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證券發行與承銷》出題方法揭秘
    D.經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最近1年度淨資本計算表、風險資本準備計算表和風險控制指標監管報表。   4.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的註冊登記事項發生變化的,保薦機構應當自變化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書面報告,由中國證監會予以變更登記。
  • 今年來投行IPO承銷保薦收入211億,四成券商承銷費率提升,14家收入...
    中信建投在4月份後連續7個月搶佔IPO承銷收入榜首,前十中湧現了民生證券、國金證券等投行黑馬,東興證券、長江證券則悄然退出前十。從承銷費率變動來看,43家券商中共有18家券商上浮了承銷費率,佔比超過四成,其中天風證券、瑞銀證券、民生證券、東吳證券、招商證券費率上浮超過2個百分點;費率調降的券商有25家,平安證券、中國銀河證券、南京證券、東方證券承銷保薦、中天國富證券、第一創業承銷保薦費率下降超過3個百分點。
  • 廣發證券(01776)及相關人員分別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廣發證券(01776)發布公告,關於公司及相關人員於2020年7月10日分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2020年7月20日,公司收到廣東證監局《關於對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限制業務活動、責令限制高級管理人員權利監管措施的決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2020]97號),原文如下: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查,你公司在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康美藥業)2014年非公開發行優先股項目、2015年公司債券項目、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
  • 仙壇股份:方正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
    方正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過程及認購對象合規性的報告發行人委託方正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方正保薦」或「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擔任仙壇股份本次非公開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
  • 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關於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
    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投行」、「保薦機構」或「主承銷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業務指引》)、《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承銷業務規範》(以下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