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關於NLP,關於抑鬱,關於蛻變的生命故事-和抑鬱相處,馴服心中的「黑狗」

2021-02-09 大手牽小手

參加nlp的課程時,我的大腳趾頭剛做完骨折手術10天,我差點就放棄了,coco跟我說錯過一次課程要再等一年,而錯過一年也許會錯過很多很多,我硬是杵著拐杖走進課堂的。

那個時候,我和黑狗的爭鬥還在持續中,我沒停止驅逐,它也沒停止追趕。第一次小組的自我介紹,大家是圍成一個圓圈的,唯獨到我這裡扁了,我不自覺坐的有些出圈,刻意不想被注意到,到我介紹的時候,我的聲音也很小,我知道我還是很不自信。

第一階段6天的課程,我還是想像從前一樣做個好學生,記住所有的知識點,但不論怎樣我整個人都是蒙圈的。好像開啟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樣的,新奇又興奮。課上的練習很多,心智模式、換位思考、破框、重建價值體系、16條前提假設,舞出未來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破框練習的部分,我有很強的邏輯思維,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前面提到的各種信念,比如因為我不夠好,我才不值得被愛,才被拋棄,我不行,我做不到諸如此類,才對我影響如此之大。

如果我是個沒心沒肺,大大咧咧的熊孩子,可能黑狗也不會一直追著我跑。

每一次限制性信念的破除練習,都伴隨著形成這些信念時的事件和情境而引發的一些情緒,都是一個覺察自己的過程,其實對我來說是個很有效的練習,可以把插在我心中的一把把小刀子慢慢的拔出來,令我不要對自己那麼苛刻,讓我學會接納這樣不完美的自己,允許自己。

也是在課程中,我才知道,信念不存在好壞之分,只有限制還是不限制。

而是不是限制性的信念,也只是因為條件和情境的不同而已,比如我們小時候需要懂事聽話才能得到父母很好的照顧和回應,但我們長大了之後,已經可以很好的照顧自己,其實不必那樣去在意別人的評判和認可。小時候對我們有利的信念,成年後反而會變成我們的枷鎖。

但即使我們腦子裡明白,比如「我現在行了,我有能力之後就行了」 這樣的道理,因為常年的模式重複,我們也未必一下子就能夠做得到,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的覺察和練習才可能有所改變。

就像微信群中的語音分享,我一直在恐懼和緊張,對我這種寧願發文字也不愛語音聊天的人,對我這種對矚目和關注有嚴重恐懼感的人來說,它真的是個挑戰,即使我知道我是可以的,有這個能力的。我依然覺得身體緊繃,喉嚨哽住。

還有一個點,就是關於改變。不是我怕被關注,強迫自己去一個大舞臺表演一次,就改變了。不是我愛給自己找藉口,強迫自己以後犯了錯不爭辯不說話就是改變了。再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我們不是刻意去注意到,就還是重複舊的選擇。

真的改變是,我今天沒做到,我允許自己做不到,但我覺察到了。下次還是沒做到,我還是允許自己做不到,但我又覺察到了。很多很多次後,這種允許和覺察變成一種習慣,最後直到在我做之前就可以覺察到,進而不再去做了,這樣的改變才是由內而外自然而然的改變。

舞出未來的時候,我怎麼也跳不出障礙轉化為資源那一步,我始終不能理解,障礙就是障礙,困難就是困難。它怎麼可能變成資源提供給我力量。即使我腦子裡跟自己說,這是很關鍵的一步,這是在上課,我必須要跳出來,可我依然找不到感覺。

直到幾個月後上塔羅課,老師要求我們找出每張牌的對偶性,這事兒又難住了我,看著那些牌,我只能找到我看到的那一面牌意,我怎麼也想不出和它相反的對偶性。

寫塔羅日記時,對偶性總是把我卡的死死的,需要花很久才能解出一點點對偶牌意來。很多次練習後,當我習慣了去看塔羅牌的對偶性的時候,我發現我看待其他的事物也終於可以去看到它另一個面相了。

我才恍然大悟,障礙確確實實是可以轉化為資源的,其實障礙本身就是資源。

就像硬幣的兩面,往往只能看到硬幣的一面,不願意去看硬幣的另一面。實際上兩面都是硬幣,只是呈現了不同的面相。

我常常覺得自己很聰明,上過那麼多學,看過那麼多書,懂得那麼多道理,怎麼會不懂硬幣有兩面,人有優缺點,福禍相依這些顯而易見的道理。而真相是,在生活中,我只看到一面,而且只去關注自己想看到的那邊。

就好像我在親密關係中,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我所憧憬的也都是美好的情景,無論怎樣都覺得對方好而愛到不行。而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和自己期待的不一樣了,就只會去關注對方的缺點,覺得對方一無是處而討厭到不行,其實對方也挺冤的。

對自己更是這樣,有一點缺點或不能做到的事情,就耿耿於懷,覺得自己特別差勁,什麼都不好,還會揣測別人也是這樣看待自己的,怕被別人看到,反而越來越擔憂和自卑。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很多優點,也忘記了對方跟我是完全不同的,也許對方根本就沒有看見我。

NLP確實是活出來的學問,但不通過反覆的覺察覺知的練習,可能也不會受益。

假如沒有得到障礙就是資源的這個覺知,也許我還在跟我的黑狗爭鬥不休,我會一直畏懼它的力量,痛恨它,害怕它,搞不定它。其實換個角度來看,也許正是因為它的追趕,讓我在體會了極度的絕望之後,才能更好的品嘗幸福的感覺。

我只看到了我的經歷帶給我的艱難和痛苦,我卻沒有看到它們帶給我禮物。

雖然我失去了工作,但我有了事業的方向,有了新的生活意義,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雖然我失去了家庭,但我結束了糟糕的親密關係,令我伴侶的位置可以有新的選擇。

雖然我不在原來的生活軌道上,但我還做了很多很多曾經很想做但不敢做和不能做的事,比如徒步,長途旅行,開工作室,養狗。

雖然女兒不常在我的身邊,但我們感情依然很好,我信念中擔憂的很多事都沒有發生。

相反的,因為我的不斷學習,我更加懂得怎樣去跟她溝通和相處,更加知道怎樣的人生體驗才是豐盛有意義的,可以更好的去引導她和做她的榜樣。也正是因為我帶著她不斷的嘗試新的事物,還常常帶她出去做流浪似的旅行,讓她開闊了很多眼界,有了很多同齡孩子不一樣的閱歷。

雖然我跟爸媽坦白了我離異的事,原本以為他們會接受不了,但她們並沒有過多的擔憂和責備,反而陪伴我,支持我。爸爸說「只要我們還活著,哪怕你最後也沒有找到合適的男人,我們都可以養著你」,雖然我已經不需要他們照顧我,但這種支持,讓我感受到濃濃的愛和充沛的能量,讓我覺得無論何時,我都不是一個人。

我還學會了很多技能,比如手作,彈吉他,煮咖啡,塔羅,騎馬。

我還結識了很多很多的新朋友,去了很多很多沒有去過的地方。

一個月前,我又意外骨折了,打了鋼板,是23針的一個刀口。而這次,我不必去用腦子告訴自己,你要去看障礙背後的資源。很自然的,沒有因為變故和疼痛而覺得倒黴和沮喪。相反,我看到朋友們對我的關心和擔憂,前夫跑前跑後的為我手術住院而奔波,媽媽一刻不離的陪伴和照顧我。

這一個多月以來,我和媽媽說了過往幾年都不會說的,那樣多的話。從家長裡短到人生體驗,我真的從沒有想過我會和媽媽這樣投機的聊天。媽媽給我洗頭,洗澡,洗臉,一起散步,一起逛早市,彌補了一個遠嫁孩子一直不能好好待在媽媽身邊的遺憾,如果不是因為這次受傷,或許這一生都不一定會有這樣的機會了。而我因此感受到的是來自父母那種無私的愛,讓我覺得我是個值得被愛的人,感到自信和快樂。

我的抑鬱,我的blackdog,或許正是我收到的與眾不同的禮物.

拒絕和否定它,可能就是在拒絕和否定自己,它正是我身心的一部分。記得在系統排列理論班上,知圓老師一個關於有自閉症孩子母親的個案,孩子的自閉症正是來自上天的禮物,讓這個媽媽有了新的生活意義和人生功課,擁有了突破和成長的契機。

正是有了我的黑狗,我才有了屬於我的生命功課,讓我走上屬於我自己的英雄之旅。

其實,當少了那些限制性的信念,當我能夠感恩和擁抱我的小黑狗的時候,我會發現生活真的很豐富美好,我是這樣的與眾不同。

我知道我的黑狗會一直陪著我,也許未來還時不時會來咬上我一口,但我知道了馴服它的方法,就是允許它和擁抱它,和它好好的相處。

相關焦點

  • 抑鬱——我們該如何與生命中的黑狗相處?
    抑鬱的反面並非快樂,而是活力。談到抑鬱症,我們會想到什麼?《守望者》中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感到十分壓抑,於是去看醫生,他說自己感到抑鬱,生命太嚴苛,覺得自己在危機四伏的世界裡感覺孤身一人。醫生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讓他今晚去看著名小丑演員帕格裡亞齊的表演,說這會讓他的心情好很多。
  • 抑鬱「黑狗」有什麼益處?
    我過去的思維和行為模式都比較極端。抑鬱「黑狗」逼得我停下來補成長中所缺的課,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弄清自己是誰。而我治病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破繭成蝶的蛻變。從某種意義上講,抑鬱「黑狗」塑造了我。一、停止錯誤的行為模式我從小就爭強好勝,總想勝過別人。玩撲克牌都只許贏,輸了就生氣。
  • 生活雜文:關於精神抑鬱
    生活小雜文:關於精神抑鬱 精神抑鬱這個詞現在出現太頻繁了。動不動某位名星自殺了,對於正常人而言,抑鬱症狀者簡直不可理,有什麼想不開的,每天洗洗睡了不香嗎? 每個人都面臨精神抑鬱,只是有些人扛壓,什麼事都能一笑了之,對精神抑鬱有免疫力,但這樣的人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都有精神抑鬱的傾向。
  • 關於產後抑鬱,背後真相值得每位男性朋友知曉
    評論裡,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關於產後抑鬱,真相其實是就算是我這個身強體壯的爸爸,也被折磨的身心俱疲,非常的抑鬱。只能靠心中不斷的默念」親生的親生的「來排解抑鬱。如果可以,在我睡不著的時候陪我說話,在我流淚的時候給我紙巾,讓我感到被需要和關愛,這就夠了。」一位產後寶媽的自述。
  • 抑鬱了怎麼辦?其實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邱吉爾抑鬱症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從演員到導演,從作家到主持人,各行各業都有人曾患過抑鬱症。呼吸,專注於自身感官的呼吸方式和專注度。覺察,感受當下和自己。正確使用練習APP(推薦Now正念冥想),從入門基礎開始進階。
  • 我初步打敗了抑鬱這條黑狗
    進入九月份以來,由於工作壓力較大等原因,引起了失眠,慢慢地頭暈眼花、四肢無力、失落、絕望、慵懶一齊襲來,工作基本沒有興趣,對未來幾乎絕望,我驚恐地意識到:抑鬱這條黑狗又向我撲來。抑鬱症困擾我多次,近三年最嚴重,年年復發,經歷了兩三個月地獄般地煎熬,終于堅持住了,戰勝了黑狗。今年抑鬱症來得晚一些,但更令我絕望,連續三年犯病,估計今後很難擺脫這條黑狗,我喪失了所有意志,聽天由命。
  • 接納是勝過抑鬱「黑狗」的開始:抑鬱症患者如何痊癒?
    邱吉爾把抑鬱症比做「黑狗」,大半輩子都在與這隻黑狗抗爭。後來我慢慢明白,勝過抑鬱症並不是把這隻「黑狗」當包袱徹底甩掉,而是學會跟「黑狗」和平共處,也就是處理好跟它的關係。無論處理什麼關係,跟他人、自己還是大自然,都要接納,而不是抗拒。跟抑鬱症的關係亦是如此。
  • 若懷疑自己抑鬱了?推薦這5本書或許可引導你自救!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長期患有抑鬱症,他說過一句讓小編非常扎心的話: 「我有隻名叫抑鬱的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其實在小編看來,大多數人心裡都有一條「黑狗」。 而今天推薦的這5本書,就是教大家如何跟這隻「大黑狗」和平共處。特別提示:如果你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一定要去醫院看!要求助專業的醫生!
  • 產後抑鬱主講人徵集:尋找那些曾在懸崖邊緣掙扎的媽媽
    疑慮、緊張、內疚、恐懼、絕望,更有甚者會衍生出傷害孩子和自殺等想法和行為。產後抑鬱,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遙遠。因此,年糕媽媽計劃推出一期關於產後抑鬱的專題,期望社會上更多人關注到產後抑鬱這個群體。
  • 關於抑鬱,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抑鬱症是抑鬱障礙的一種典型表現,但抑鬱患者並沒有所謂的「模樣」。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可以將抑鬱症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而根據是否有躁狂發作史,可分為單純抑鬱與雙向情感障礙(又稱為躁鬱症)。其中,上述兩類抑鬱症都可以持續存在並反覆發作。
  • 邱吉爾的「至暗時刻」: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不過,關於這位超凡的政治領袖,傑出的歷史學家、文學家、畫家,我們要說的卻是他的另一面——相信我,這個故事裡的邱吉爾遠比我們在歷史課本裡了解到的生動立體、可敬可愛。❶ 邱吉爾有一條「黑狗」,伴隨他走過了漫長歲月。這條「黑狗」,名叫抑鬱症(憂鬱症)。全世界大約有3.22億抑鬱症患者,患病率約為4.4%。國內的抑鬱症患病率大約在3%到5%之間。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如何區分?關於抑鬱症你想了解的問題在這裡
    在當下這個物質生活極為豐富的時代,抑鬱症開始向更多的人伸出魔爪,張著黑洞一般的大口吞噬人們快樂的靈魂,甚至「殺死」一個鮮活的生命。但是一個更突出的問題是,已經變得如此常見的抑鬱症卻存在著被很多人誤解被忽視的現象。
  • 深度走進抑鬱症,那些不知道的關於抑鬱的小秘密,點亮生命的路燈
    現實社會裡,無時無刻不都充滿了壓力,個體生命又該如何面對隨時可能遭遇的精神困境?深入了解抑鬱症,平息這場在生命裡肆虐的狂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能更好地認識自己。掌握以下3種治療方法,一掃抑鬱症的陰霾1、藥物治療對於確診為重度抑鬱症的患者,往往都需要接受抗抑鬱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s類)、三環類抗抑鬱藥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同時還會輔以心理治療法。
  • 關於 抑鬱
    抑鬱狀態下人的精神支柱出現坍塌,價值判斷出現混亂,生與死、是與非、快樂與痛苦、自信與自謙、釋然與糾結、得與舍、執著與放棄等無法做出客觀判斷,無法客觀理解這些對立又統一的狀態,從而一直原地打轉,無法走出思想漩渦,如同迷路一般。在精神層面,需要逐一擊破,去分別理解,生、是、快樂、自信、釋然、得、執著,等的意義。死、非、痛苦、自謙、糾結、舍、放棄等的境界。
  • 一個人開始抑鬱的幾種表現
    生物神經理論告訴我們,在腦成像的圖片上,相比正常的大腦,抑鬱患者的大腦仿佛是一篇沉靜的大海。 如何區分悲傷和抑鬱開始厭倦關係,和人相處容易沮喪,暴躁,疲勞,喜歡自己獨處。而抑鬱是明顯又持久的悶悶不樂,活力喪失,會程度不等的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與他人的交往。
  • 一個人開始抑鬱的幾種表現!
    生物神經理論告訴我們,在腦成像的圖片上,相比正常的大腦,抑鬱患者的大腦仿佛是一篇沉靜的大海。但日常生活中,我們看不到腦成像。有時候我們會莫名的心情低落,疲憊無力,食慾興趣驟減,且這種狀態持續時間長,反反覆覆。我們可能會自問,這樣的情況是抑鬱嗎?
  • 舒輔 | 關於抑鬱,你需要知道十件事
    但焦慮和抑鬱從本質上是不同的,焦慮往往是對不確定性的恐懼,而抑鬱是源於絕望和無助。焦慮可以產生能量和動力,抑鬱像是陷入了拔不出腿的泥潭。有時抑鬱是生命成長的必要階段,抑鬱讓我們有機會停下來,向內探尋,究竟失去了什麼。
  • 關於抑鬱,我想和大家說的話
    我從來沒聽過那個藥的名字,所以順手拿手機查了一下,結果發現是治抑鬱和焦慮的藥。我覺得很詫異,就問大夫,這不是治抑鬱的藥嗎?他說對,是治抑鬱的。我問他難道我有抑鬱症嗎?難道號脈還能號出抑鬱症?可我卻是從來都沒有過放棄生命的想法,不管遇到了什麼事情,什麼困難。我總是覺得,只活這一次,就算夾著尾巴活也要活下去吧。家庭的原因,我從小就沒有得到過真正的母愛。去好朋友家玩的時候,看著朋友和她的媽媽撒嬌開玩笑的樣子,我總是在想,如果那是我的媽媽就好了。小的時候,不管受了什麼委屈都不敢哭出來,因為別人告訴我,如果我總哭我的親人都會被我哭走,所以我就憋著。
  • 我的世界只有黑白——關於抑鬱
    轉眼入秋,抑鬱情緒出現的頻率也逐步增加,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抑鬱症。抑鬱or抑鬱症一天的情緒像波浪線,有開心到頂峰的時候,也有難過到谷底的時候。抑鬱這個負面情緒,我們每天都可能會經歷。比如。早上起得晚,上課遲到了,被老師批評,感覺很不開心;和好朋友鬧變扭了,覺得很難過等等。偶爾有負面情緒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最近很火的"網抑雲"諷刺了那些玻璃心,假抑鬱的人。那真正的抑鬱症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遠離抑鬱,沙探沙盤遊戲與你一起走進內在調整的旅程
    關於抑鬱症對人的危害,我們從社會名人中可見一番。2003年愚人節,香港頂級巨星,無數人心中唯一的偶像張國榮,因重度抑鬱跳樓自殺,令無數喜歡他的粉絲,至今還在追憶和緬懷。中國網際網路教父級人物,搜狐創始人張朝陽,曾是天之驕子,擁有世俗意義上的成就、名利和財富,但在2011年他卻得了抑鬱症,他說:"我什麼都有,但我就是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