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nlp的課程時,我的大腳趾頭剛做完骨折手術10天,我差點就放棄了,coco跟我說錯過一次課程要再等一年,而錯過一年也許會錯過很多很多,我硬是杵著拐杖走進課堂的。
那個時候,我和黑狗的爭鬥還在持續中,我沒停止驅逐,它也沒停止追趕。第一次小組的自我介紹,大家是圍成一個圓圈的,唯獨到我這裡扁了,我不自覺坐的有些出圈,刻意不想被注意到,到我介紹的時候,我的聲音也很小,我知道我還是很不自信。
第一階段6天的課程,我還是想像從前一樣做個好學生,記住所有的知識點,但不論怎樣我整個人都是蒙圈的。好像開啟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樣的,新奇又興奮。課上的練習很多,心智模式、換位思考、破框、重建價值體系、16條前提假設,舞出未來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破框練習的部分,我有很強的邏輯思維,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前面提到的各種信念,比如因為我不夠好,我才不值得被愛,才被拋棄,我不行,我做不到諸如此類,才對我影響如此之大。
如果我是個沒心沒肺,大大咧咧的熊孩子,可能黑狗也不會一直追著我跑。
每一次限制性信念的破除練習,都伴隨著形成這些信念時的事件和情境而引發的一些情緒,都是一個覺察自己的過程,其實對我來說是個很有效的練習,可以把插在我心中的一把把小刀子慢慢的拔出來,令我不要對自己那麼苛刻,讓我學會接納這樣不完美的自己,允許自己。
也是在課程中,我才知道,信念不存在好壞之分,只有限制還是不限制。
而是不是限制性的信念,也只是因為條件和情境的不同而已,比如我們小時候需要懂事聽話才能得到父母很好的照顧和回應,但我們長大了之後,已經可以很好的照顧自己,其實不必那樣去在意別人的評判和認可。小時候對我們有利的信念,成年後反而會變成我們的枷鎖。
但即使我們腦子裡明白,比如「我現在行了,我有能力之後就行了」 這樣的道理,因為常年的模式重複,我們也未必一下子就能夠做得到,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的覺察和練習才可能有所改變。
就像微信群中的語音分享,我一直在恐懼和緊張,對我這種寧願發文字也不愛語音聊天的人,對我這種對矚目和關注有嚴重恐懼感的人來說,它真的是個挑戰,即使我知道我是可以的,有這個能力的。我依然覺得身體緊繃,喉嚨哽住。
還有一個點,就是關於改變。不是我怕被關注,強迫自己去一個大舞臺表演一次,就改變了。不是我愛給自己找藉口,強迫自己以後犯了錯不爭辯不說話就是改變了。再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我們不是刻意去注意到,就還是重複舊的選擇。
真的改變是,我今天沒做到,我允許自己做不到,但我覺察到了。下次還是沒做到,我還是允許自己做不到,但我又覺察到了。很多很多次後,這種允許和覺察變成一種習慣,最後直到在我做之前就可以覺察到,進而不再去做了,這樣的改變才是由內而外自然而然的改變。
舞出未來的時候,我怎麼也跳不出障礙轉化為資源那一步,我始終不能理解,障礙就是障礙,困難就是困難。它怎麼可能變成資源提供給我力量。即使我腦子裡跟自己說,這是很關鍵的一步,這是在上課,我必須要跳出來,可我依然找不到感覺。
直到幾個月後上塔羅課,老師要求我們找出每張牌的對偶性,這事兒又難住了我,看著那些牌,我只能找到我看到的那一面牌意,我怎麼也想不出和它相反的對偶性。
寫塔羅日記時,對偶性總是把我卡的死死的,需要花很久才能解出一點點對偶牌意來。很多次練習後,當我習慣了去看塔羅牌的對偶性的時候,我發現我看待其他的事物也終於可以去看到它另一個面相了。
我才恍然大悟,障礙確確實實是可以轉化為資源的,其實障礙本身就是資源。
就像硬幣的兩面,往往只能看到硬幣的一面,不願意去看硬幣的另一面。實際上兩面都是硬幣,只是呈現了不同的面相。
我常常覺得自己很聰明,上過那麼多學,看過那麼多書,懂得那麼多道理,怎麼會不懂硬幣有兩面,人有優缺點,福禍相依這些顯而易見的道理。而真相是,在生活中,我只看到一面,而且只去關注自己想看到的那邊。
就好像我在親密關係中,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我所憧憬的也都是美好的情景,無論怎樣都覺得對方好而愛到不行。而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和自己期待的不一樣了,就只會去關注對方的缺點,覺得對方一無是處而討厭到不行,其實對方也挺冤的。
對自己更是這樣,有一點缺點或不能做到的事情,就耿耿於懷,覺得自己特別差勁,什麼都不好,還會揣測別人也是這樣看待自己的,怕被別人看到,反而越來越擔憂和自卑。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很多優點,也忘記了對方跟我是完全不同的,也許對方根本就沒有看見我。
NLP確實是活出來的學問,但不通過反覆的覺察覺知的練習,可能也不會受益。
假如沒有得到障礙就是資源的這個覺知,也許我還在跟我的黑狗爭鬥不休,我會一直畏懼它的力量,痛恨它,害怕它,搞不定它。其實換個角度來看,也許正是因為它的追趕,讓我在體會了極度的絕望之後,才能更好的品嘗幸福的感覺。
我只看到了我的經歷帶給我的艱難和痛苦,我卻沒有看到它們帶給我禮物。
雖然我失去了工作,但我有了事業的方向,有了新的生活意義,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雖然我失去了家庭,但我結束了糟糕的親密關係,令我伴侶的位置可以有新的選擇。
雖然我不在原來的生活軌道上,但我還做了很多很多曾經很想做但不敢做和不能做的事,比如徒步,長途旅行,開工作室,養狗。
雖然女兒不常在我的身邊,但我們感情依然很好,我信念中擔憂的很多事都沒有發生。
相反的,因為我的不斷學習,我更加懂得怎樣去跟她溝通和相處,更加知道怎樣的人生體驗才是豐盛有意義的,可以更好的去引導她和做她的榜樣。也正是因為我帶著她不斷的嘗試新的事物,還常常帶她出去做流浪似的旅行,讓她開闊了很多眼界,有了很多同齡孩子不一樣的閱歷。
雖然我跟爸媽坦白了我離異的事,原本以為他們會接受不了,但她們並沒有過多的擔憂和責備,反而陪伴我,支持我。爸爸說「只要我們還活著,哪怕你最後也沒有找到合適的男人,我們都可以養著你」,雖然我已經不需要他們照顧我,但這種支持,讓我感受到濃濃的愛和充沛的能量,讓我覺得無論何時,我都不是一個人。
我還學會了很多技能,比如手作,彈吉他,煮咖啡,塔羅,騎馬。
我還結識了很多很多的新朋友,去了很多很多沒有去過的地方。
一個月前,我又意外骨折了,打了鋼板,是23針的一個刀口。而這次,我不必去用腦子告訴自己,你要去看障礙背後的資源。很自然的,沒有因為變故和疼痛而覺得倒黴和沮喪。相反,我看到朋友們對我的關心和擔憂,前夫跑前跑後的為我手術住院而奔波,媽媽一刻不離的陪伴和照顧我。
這一個多月以來,我和媽媽說了過往幾年都不會說的,那樣多的話。從家長裡短到人生體驗,我真的從沒有想過我會和媽媽這樣投機的聊天。媽媽給我洗頭,洗澡,洗臉,一起散步,一起逛早市,彌補了一個遠嫁孩子一直不能好好待在媽媽身邊的遺憾,如果不是因為這次受傷,或許這一生都不一定會有這樣的機會了。而我因此感受到的是來自父母那種無私的愛,讓我覺得我是個值得被愛的人,感到自信和快樂。
我的抑鬱,我的blackdog,或許正是我收到的與眾不同的禮物.
拒絕和否定它,可能就是在拒絕和否定自己,它正是我身心的一部分。記得在系統排列理論班上,知圓老師一個關於有自閉症孩子母親的個案,孩子的自閉症正是來自上天的禮物,讓這個媽媽有了新的生活意義和人生功課,擁有了突破和成長的契機。
正是有了我的黑狗,我才有了屬於我的生命功課,讓我走上屬於我自己的英雄之旅。
其實,當少了那些限制性的信念,當我能夠感恩和擁抱我的小黑狗的時候,我會發現生活真的很豐富美好,我是這樣的與眾不同。
我知道我的黑狗會一直陪著我,也許未來還時不時會來咬上我一口,但我知道了馴服它的方法,就是允許它和擁抱它,和它好好的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