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我們該如何與生命中的黑狗相處?

2020-08-28 返老還童renew

抑鬱的反面並非快樂,而是活力。

談到抑鬱症,我們會想到什麼?

《守望者》中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感到十分壓抑,於是去看醫生,他說自己感到抑鬱,生命太嚴苛,覺得自己在危機四伏的世界裡感覺孤身一人。

醫生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讓他今晚去看著名小丑演員帕格裡亞齊的表演,說這會讓他的心情好很多。

這個人卻痛哭失聲:「可是醫生,我就是帕格裡亞齊。」

「在抑鬱中,你並不認為自己戴上了灰色的面紗,正在透過壞情緒的陰霾觀察這個世界。你只是認為快樂的面紗已經被拿走,現在才看得真切了。」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患者總數已經高達3.22億例,患病率為4.4%,而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將會成為全球範圍內第二大致殘疾病。

前一段時間的日本當紅演員三浦春馬,多少人的青春記憶——哥哥張國榮,喜歡粉色的大男孩——喬任梁,人間水蜜桃雪莉......

除此之外,也有我們身邊最普通的陌生人們,正在經歷著這條黑狗的折磨,有些人害怕迎來一樣的目光而不敢自己生病了,還有一些人甚至不知道黑狗已經悄然來到自己的生活。

抑鬱這條隱匿在我們生活中的黑狗,已經於無形當中帶走太多人。

然而,在萬千灰色人群中,就診率僅有4%,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選擇了隱藏,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

抑鬱到底是什麼?

抑鬱並非是人們偏念中所謂的「想不開」、「想的太多」,「心情不好」。

抑鬱症是一種精神上的「感冒」,並非是主觀地自尋煩惱,它和其他疾病一樣,伴隨著生理上的病變。

用生物學來闡釋,抑鬱症患者腦內的單胺類和神經肽類等遞質出現了異常。

比如,給我們快樂感受的多巴胺,以及給我們活力的去甲腎上腺素。

抑鬱症和其他疾病一樣是需要治療的。

許多患者將抑鬱症比作生命中的一條黑狗, 它毫無徵兆地突然到來,就像是在一點一點掏空我們的生命,剩下的只有空虛感和無助。

下面是來自抑鬱症患者的一些獨白:

仿佛腦中噪音持續不斷,我也想高興起來,想起身做點什麼,但我就是筋疲力盡,我恨我的抑鬱症,就像一副健康的靈魂卡在了一具糟糕的抑鬱軀殼裡。

我疲於假裝一切都好,心情愉悅,疲於能量充沛地努力工作,我豎起防線,但這樣好累,那簡直是一場無力感的旋風。

那就像最糟糕的病痛,每天,每分,每秒,都在繼續,終止之日遙遙無期。

如何和抑鬱症朋友相處

抑鬱像是一場情緒感冒。據統計,超過70%的人一生會經歷抑鬱。那麼面對我們生活中患有抑鬱症的朋友,我們到底該如何與之相處?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當一位朋友敞開心扉,向你坦白自己的抑鬱情結,他們一定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冒著被朋友戴上有色眼鏡看待甚至遠離的結果。所以我們應該對他們的信任報以堅定的反饋。

傾聽

當一個正常人傾聽一位抑鬱患者的話時,大部分會感到不理解,或很費解為什麼對方會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陷入困境。

這時切忌不要對他們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想開點就好了」,「你就是太閒了」。

也不要提出一些非實際的意見,「多出去走走就好了」「去做點別的轉移一下注意力」

「多跟我們待待就好了」。

你用最輕鬆的語氣說出的話只會為他們增加不被理解的負擔。


抑鬱症患者並非只是一時心情不好,這樣的建議他們不僅不會聽進去,還會讓他們覺得朋友並不理解自己生病了。

如果不能理解他們,就選擇默默地傾聽吧。需要時給他們一個擁抱,借他們一個肩膀,在接受對方的基礎上,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陪伴。

幫助樹立自信

抑鬱症患者另一大特點就是缺乏自信心。

他們不斷地進行自我攻擊,否定自己,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這時的你只需要輕輕地提醒他們,「點」他們一下——「你已經很好了」或者「這並不是你的錯」,及時將他們從自我指責的怪圈中拉上來。

如果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此刻正在受黑狗的折磨,那麼也不要怕,除了接受專業醫生的治療之外,你也可以通過一些思維方式幫助自己上岸。

運動

積極運動對於治療抑鬱症和抑制復發都有很好的效果。

快樂有三種,多巴胺快樂,血清素快樂,內啡肽快樂。


運動被英國醫療衛生局證明為有效治療抑鬱症的方式。運動對其治療有很大的臨床療效,並且明顯改善壓力導致的抑鬱。

運動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可以明顯增加大腦中神經遞質穀氨酸和GABA含量。而這兩種神經遞質能夠增強大腦神經元之間的信息交流。

有氧運動不僅可以治療抑鬱症,還可以幫助緩解壓力,比如在晚飯後散步30分鐘,非常容易做到和堅持下去,並且益處是多元的。

積極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機制,它就像一面鏡子。

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讓整個人潛移默化地輕鬆下來,相反,消極的暗示會讓一個人陷得越來越深。

任何來自他人的鼓勵與幫助對抑鬱症患者來說,都僅僅是一個錦上添花的輔助作用,走出抑鬱的真正救贖者是患者自己。

「願意自救並相信自己一定能上岸」是每一個想要驅逐黑狗的必備條件。

接受它Accept it

很多時候你越想忘記一件事情,結果卻適得其反,一直在這件事情上徘徊。、

當我們情緒低落時,我們同樣需要接受這種不好的情緒。

沒有必要刻意迴避低落情緒,逼迫自己從中快速走出來,承認壞情緒的存在同樣是幫助我們從中剝離出來的有效途徑。

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布魯克·巴斯蒂安的著作《幸福的另一面:以無所畏懼的方式生活(The Other Side of Happiness:Embracing a More Fearless Approach to Living)》,提出「消極和積極的情緒都被認為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悲傷並不會阻礙人們得到幸福。」

佛教同樣鼓勵人們承認情感,認識到痛苦時人類生活的一部分。而許多心理療法,正式使用這一原理進行治療,比如辯證行為療法,來緩解和治療抑鬱和焦慮的狀態。

尋找自己的精神寄託

在與黑狗鬥爭的日子裡,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都會變得比較極端。 可能會為了一件細微的小事哭泣,對周圍的人和事變得格外敏感,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黑狗把我們同外界的朋友和世界隔離,且壓抑我們生命本能的需求與欲望。

我們拒絕與他人交流,逐漸退出曾經的交際圈,對自己曾經熱愛的事情慢慢喪失興趣。這種自我封閉的惡性循環,會讓我們生命的黑狗成長得越來越快。

我們可以儘量選擇那些讓自己相對來說比較快樂的事情,做甜點,學習樂器,看電影,讓自己在不同的體驗中,逐漸尋找讓自己快樂的點。

或許你或你身邊最親近的人正在經歷與黑狗的抗爭,但請換個方式思考,它也給我們的生命成長帶來了不少益處。

當一個人經歷了「遇見黑狗——恐懼——抗爭——克服」的過程後,其自身的能力會得到多方面的提高。

能夠戰勝黑狗的人,都絕對擁有鋼鐵般的意志力和堅定的信念,內心在不斷毀滅重生的反覆中不斷強大。

更好地愛自己。

經歷一次抑鬱最直接也最重大的意義,是讓我們關注到我們本身,自我。

當代快速的生活節奏讓人們被迫肩負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與負擔——工作,生活,孩子,父母。

我們很容易忽略我們本身的情緒,很難關注到我們的心理健康。

先愛己,再愛人。我們更多地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不是一味地壓抑自己,忽略自己的情緒,更多地注重自己內心聲音的表達。

快樂是一切物質生活的基礎,金錢,權利,這些都是凌駕於快樂之上的。如果生活失去了活力,那麼一切便都是軀殼,毫無意義。

這場戰役可能會很孤獨,也可能有很多人陪你一起戰鬥。但請堅信,自己才是自己唯一的救贖者。

抑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抑鬱症患者異樣的眼光,來自外界的壓力與不理解,是患者自己對自己的迷茫與放棄。

如果你正與這條叫作抑鬱的黑狗抗爭,那麼請堅持下去,你永遠值得這世間的更多美好;如果你的身邊有朋友正在黑暗中沉淪,那麼請堅定地告訴他/她:你從來都不是一座孤島。

作者:安生

相關焦點

  • 一篇關於NLP,關於抑鬱,關於蛻變的生命故事-和抑鬱相處,馴服心中的「黑狗」
    也是在課程中,我才知道,信念不存在好壞之分,只有限制還是不限制。而是不是限制性的信念,也只是因為條件和情境的不同而已,比如我們小時候需要懂事聽話才能得到父母很好的照顧和回應,但我們長大了之後,已經可以很好的照顧自己,其實不必那樣去在意別人的評判和認可。小時候對我們有利的信念,成年後反而會變成我們的枷鎖。
  • 接納是勝過抑鬱「黑狗」的開始:抑鬱症患者如何痊癒?
    比如我抑鬱發作的前幾次,都放任不管,該幹嘛幹嘛。因為年輕身體自愈能力強,環境改變後就好了。後來復發,長期失眠早醒,也沒有太在意。直到最後因為長期沒休息好,頭痛欲裂、氣短胸悶才去看病。」的勢力都會越來越大,最後將病人制服,讓病人沒有還擊之力,直至吞噬了病人的生命。
  • 抑鬱「黑狗」有什麼益處?
    抑鬱「黑狗」逼得我停下來補成長中所缺的課,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弄清自己是誰。而我治病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破繭成蝶的蛻變。從某種意義上講,抑鬱「黑狗」塑造了我。一、停止錯誤的行為模式我從小就爭強好勝,總想勝過別人。玩撲克牌都只許贏,輸了就生氣。小學和初中時每次考試都是第一。中考時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
  • 抑鬱了怎麼辦?其實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邱吉爾抑鬱症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從演員到導演,從作家到主持人,各行各業都有人曾患過抑鬱症。演員張國榮因抑鬱症從酒店高樓躍下▼《實話實說》欄目主持人崔永元曾坦言自己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喬任梁被爆因抑鬱症而自殺▼崔雪莉因抑鬱症而自殺家中▼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消逝,我們才意識到
  • 我初步打敗了抑鬱這條黑狗
    進入九月份以來,由於工作壓力較大等原因,引起了失眠,慢慢地頭暈眼花、四肢無力、失落、絕望、慵懶一齊襲來,工作基本沒有興趣,對未來幾乎絕望,我驚恐地意識到:抑鬱這條黑狗又向我撲來。抑鬱症困擾我多次,近三年最嚴重,年年復發,經歷了兩三個月地獄般地煎熬,終于堅持住了,戰勝了黑狗。今年抑鬱症來得晚一些,但更令我絕望,連續三年犯病,估計今後很難擺脫這條黑狗,我喪失了所有意志,聽天由命。
  • 邱吉爾的「至暗時刻」: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不過,關於這位超凡的政治領袖,傑出的歷史學家、文學家、畫家,我們要說的卻是他的另一面——相信我,這個故事裡的邱吉爾遠比我們在歷史課本裡了解到的生動立體、可敬可愛。❶ 邱吉爾有一條「黑狗」,伴隨他走過了漫長歲月。這條「黑狗」,名叫抑鬱症(憂鬱症)。全世界大約有3.22億抑鬱症患者,患病率約為4.4%。國內的抑鬱症患病率大約在3%到5%之間。
  • 心理空間:「是的,我抑鬱過!」——陷入抑鬱情緒中該如何自救?
    而面對抑鬱情緒,很多時候需要我們自身來進行調節和管理。那麼一旦陷入抑鬱情緒中,我們該如何自救呢?抑鬱情緒中我們不需要封閉自己改變對情緒的認知並學會和它相處才是當下社會我們要學習的課題。
  • 黑狗叕來了…
    質疑、否定、鄙視、無助、絕望…抑鬱黑雲再次壓境,初秋的黑狗再次對我展開了撕扯。     我承認,我現在還帶著症狀,空虛、迷茫還會穿插在一天的生活中。這次黑狗來襲,我也再次深深地認知到:只有黑狗撕扯時,才會把自己身上虛假的偽裝揭開——原來我還是那個內向、懶惰、巨嬰的少年。
  • 中國5400萬人患抑鬱症:抑鬱了,到底該如何自救?
    據媒體報導,哥哥留下的遺書中,第一個詞就是「Depression」(抑鬱)。因此,當抑鬱情緒來襲時,我們常常會選擇壓抑或者逃避,長此以往,便陷入了更深的抑鬱漩渦中無法自拔,最後就演變成抑鬱症。 精神醫學規定,一般抑鬱情緒不應超過兩周;如果超過一個月,甚至持續數月或半年以上,則可以肯定是病理性抑鬱症狀。
  • 我們如何與身邊有抑鬱症的朋友相處?
    我們不難想像到在他做出這個決定之前他的內心有多麼掙扎,本來是一個對著未來充滿期待的大學生,卻因為被生活壓垮,而變得抑鬱,最終離開了繽紛的世界。我們無法對他人感同身受,大多數人可能都無法理解那些因為「生活瑣事」而變得抑鬱的人,為什麼要自殺。
  • 輕度抑鬱,我們該怎麼辦?
    隨著學習競爭,社會就業和周圍人對待的方式等競爭壓力逐漸增大,輕度抑鬱的群眾越來越多,小於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輕度抑鬱症。開始關注抑鬱症是因為許多娛樂圈的明星都因為抑鬱症而去世了,這讓很多人都開始關注抑鬱症。但是輕度抑鬱症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過呢?
  • 抑鬱症,一隻咬死了無數生命的「黑狗」
    英國首相邱吉爾形容抑鬱症「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抑鬱症會對我們的大腦產生哪些影響?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病恥感」和「自我汙名化」。我們該如何幫助身邊的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患者又該如何自救?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 當我遇到一隻叫「抑鬱症」的大黑狗
    作者:諸曉敏(中國計生協青春健康教育培訓師 浙江大學研究組專家)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抑鬱症」已成為困擾人類的第一大精神問題,有人把它形容成大黑狗,看著黑狗在生命中時來時往;有人飽受其困擾,但仍在頑強地抗爭;有人經過艱難的攀登最終到達山頂,遇見了一個嶄新的自己
  • 若懷疑自己抑鬱了?推薦這5本書或許可引導你自救!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長期患有抑鬱症,他說過一句讓小編非常扎心的話: 「我有隻名叫抑鬱的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其實在小編看來,大多數人心裡都有一條「黑狗」。 而今天推薦的這5本書,就是教大家如何跟這隻「大黑狗」和平共處。特別提示:如果你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一定要去醫院看!要求助專業的醫生!
  • 抑鬱型人格障礙的情感特徵,如何同抑鬱型人格者相處?
    在治療的過程中強調積極的心理暗示(方法來自百度百科),所以作為抑鬱型人格障礙者的家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多鼓勵患者,給他們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很棒的。可以從小事出發,比如當患有抑鬱型人格障礙的家人在學習和工作中取得一點點小的進步,或者能夠做好家務勞動,都可以用一些比較誇張的方式進行鼓勵和表揚,讓他一點一點建立起信心。在陪伴的過程中,可以多帶他到外面走走看一些美麗的風景。
  • 幽默背後的苦澀: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抑鬱症?
    她覺得自己終於可以不再拼命努力,在優秀的人群中,她覺得自己是格格不入的。經過與抑鬱相處的日子,她覺得能讓別人開心,哪怕只是兩分鐘而已,那也不錯。我們總是被欲望追著跑,得到了卻更不滿足,永遠沒辦法快樂。被生活裹挾著一心往前跑的我們,往往丟失了人生最重要的能力:快樂的能力。大家白天要扮演好情緒穩定的成年人,只有夜晚在沒人的角落才敢偷偷露出最脆弱的一面。就像張愛玲說的:「笑,全世界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成年人的委屈,都是不能分享給別人的。」快樂的閾值越來越高,我們仿佛已經喪失了開心大笑的能力。
  • 別讓抑鬱毀掉你:抑鬱症,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也就是說,平均每過 40 秒,就有一個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我們今天,太過崇尚正能量,「喪」是不被允許的,因此當抑鬱情緒來襲,我們常常壓抑,這往往推著我們陷入更深的抑鬱黑暗中,甚至是抑鬱症。
  • 抑鬱多次復發,如何重建信心?
    2019年10月,可惡的黑狗突然再次出現。當時我每天服用文拉法辛半粒。現在看來,如果我一直保持原來一粒的劑量,或許這次就不會復發。 按照醫生的說法,抑鬱復發三次就要終身服藥,而我在第五次復發治癒後,竟然還不足夠重視,的的確確是血的教訓。仔細一想,由於自己的無知而再次被黑狗撕咬,實在是自做自受。
  • 朋友/家人抑鬱了,我們該如何幫TA對抗
    如果你的朋友/家人不幸患上抑鬱症,該如何與他相處呢?當然不是無視,但也請不要盲目嘗試鼓勵、安慰、勸解、表示理解。你的角色不是醫生,更不是特效藥,只需接受他、陪著他,讓他感受到被關心。信任和接納已經是他能給到身邊人最好的反饋。
  • 那條沒有名字的黑狗
    這與我們的相處經歷有關,只要我放學回到家門前的橫路上,它就會飛快的衝過去撲向我,它熱情的迎接橫跨我的小學、初中歷程。這個時候我會給它回應,撫摸它的頭,它也會繞著我轉圈搖尾巴,在無數次的迎接互動中,我猜想我們都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