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400萬人患抑鬱症:抑鬱了,到底該如何自救?

2020-10-21 金博瑞教育

我時常在想,人為什麼會自殺?

去年,廣州某大學一女生失聯,經過警方多方查找,最終確認遇難。

在她的備忘錄裡,有這麼一段話,「那麼好的天氣裡死掉,來生應該也會誕生在一個明媚的天氣裡」。

言語間,透露出嚴重的抑鬱情緒和輕生傾向,但是,她的家人並不知情。

17年前,哥哥張國榮也以這樣的方式選擇了離開。

據媒體報導,哥哥留下的遺書中,第一個詞就是「Depression」(抑鬱)。

2012年,一位叫「走飯」的網友,發了一條微博,成了無數抑鬱症患者的樹洞:

「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

截止到現在,這條微博下的留言已達160萬條,而且每天都在增加,其中,很多人都流露出了輕生的念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因抑鬱症自殺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


抑鬱症,離我們遠麼?

去年世界心理健康日,Kantar Health發布了《全球健康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有28.4%的人經過自我檢測後發現有抑鬱症狀。

《柳葉刀》數據顯示,中國的抑鬱人群已達到9000萬,平均每11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有抑鬱傾向。

這個人,可能就是你的同事、朋友、家人,亦或是你自己。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好好的,為什麼會患抑鬱症呢?

張國榮在剛被確診時,也一度不能接受。他曾對姐姐說:「我怎麼會抑鬱啊?我又有錢,又有這麼多人疼愛我,我又這麼開心,它(抑鬱症)我是不認的。」

甚至離開時還在質問:「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其實,在深陷抑鬱症以前,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抑鬱情緒,比如心情沮喪、焦慮暴躁、腦子充滿了負面想法等,這些情緒就是在提醒我們,應該停下腳步看看自己了。

抑鬱情緒又被稱為「心靈感冒」,引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活壓力、基因遺傳、季節變化、大腦激素不平衡等等。

和感冒發燒一樣,當抑鬱情緒出現時,只要能及時對症下藥,往往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但是,我們今天的社會,太過崇尚正能量,「喪」幾乎是不被允許的。

因此,當抑鬱情緒來襲時,我們常常會選擇壓抑或者逃避,長此以往,便陷入了更深的抑鬱漩渦中無法自拔,最後就演變成抑鬱症。

精神醫學規定,一般抑鬱情緒不應超過兩周;如果超過一個月,甚至持續數月或半年以上,則可以肯定是病理性抑鬱症狀。

識別抑鬱症的「隱藏信號」

這些抑鬱症的常見信號,你有嗎?

▷ 睡眠、飲食習慣的突變

- 失眠/嗜睡,睡眠紊亂是抑鬱症的重要前兆

- 食慾激增/喪失,體重在一個月內有超過5%的變化

▷ 疲勞,沒精神

- 感覺身體被掏空,做點小事都沒力氣

- 開始迴避社交,對身邊事都失去興趣

▷ 情緒化,覺著空虛,沒有價值感

- 常常感到不開心,負能量爆棚

- 思維遲緩,感覺像加班三天三夜,注意力無法集中

- 懷疑人生的意義,甚至有自殘、自殺念頭

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有一個提醒,如果你出現:

  • 情緒每天都低落、空虛、沒有價值感
  • 疲勞、思維遲緩
  • 你對周圍一切事物都喪失了興趣

這三項中出現任意兩項,而且持續兩周以上,那麼很可能已經處於患抑鬱症的高風險之中了。

可是,很多人對這些「信號」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怕被認為不堅強、太矯情,而選擇了掩飾或沉默。

我們總是「假裝看不見它」,總想著自己咬咬牙堅持一下,挺一挺就過去了。可結果往往令人嘆息。

抑鬱了,到底該如何自救?

其實,面對抑鬱情緒,每個人都有「自救」的能力,關鍵是你是否找到了正確的方法。

就像口渴了要喝水,感冒了要吃藥一樣,抑鬱「這條看不見的黑狗」,也值得你認真地給它一劑藥方,而不是繼續忍受著悲傷和孤獨。

大多數人對抑鬱症都有著錯誤認知:

抑鬱症 =「不堅強」「矯情」「想太多了」「出去散散心就好了」

可事實上,每一份忽視和誤解,都會讓我們在抑鬱的泥塘裡越陷越深。

除了認知以外,大部分人還有另外一個困惑:如果我抑鬱了,該找誰幫助我?

找精神科醫生?好像我有病似的。找心理諮詢師?不知道能不能解決我的問題。

其實,不管是抑鬱情緒,還是抑鬱症,醫學和心理學這兩個角度都是不可或缺的。

醫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抑鬱症的神經遞質,評估自身的精神狀況。

而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療愈創傷,找到最適合的自我調節方法,重新獲得快樂的能力。

兩者結合,才能帶來更科學客觀的治療視角。

相關焦點

  • 中國每年約28萬人因抑鬱自殺,抑鬱症如何自救?
    中國抑鬱症患者已達9000萬。中國每年大約有28萬人自殺,其中40%患有抑鬱症。我國抑鬱症就醫率僅5%。哪些人更容易患上抑鬱症?若父親或母親曾患嚴重抑鬱症,其子女患抑鬱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 8 倍。可以肯定的說,抑鬱症不存在傳染的可能。
  • 抑鬱症患者應該如何自救?
    在微博中,女孩自述自己有抑鬱症,也嘗試過自救,但是還是選擇以過激的行為逃避現實中的一切。當思想捆綁了身體,一個鮮活的生命,也許就在下一秒自己結束了。人生很苦,但是自殺這樣的行為,還是令人覺得遺憾,也覺得心碎。
  • 一文讀懂: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內附抑鬱自評量表)
    一文讀懂: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據悉,雪莉生前患有嚴重抑鬱症。隨後11月24日,韓國女藝人具荷拉在家中突然離世的消息又讓外界十分震驚。有人透露,雪莉與具荷拉生前都患有抑鬱症,並承受巨大網絡暴力,精神壓力。到底什麼是抑鬱症?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患抑鬱症的女性該如何「自救」?
  • 中國有5400萬抑鬱症患者:抑鬱後到底該吃藥、諮詢還是自助?
    、產後抑鬱等一個「抑鬱症」並不足以描述每個人的複雜情況,更何況可能你不是抑鬱,而是由其他病症引發的抑鬱情緒。許多文章建議抑鬱症患者通過走出家門、和人相處、做些愉悅的事情的事來緩解情況,可萬一這些事情就是患抑鬱症的原因之一呢?有人走出家門和人相處,結果情不自禁要去和優秀的朋友對比,和他們呆在一起越久越抑鬱。有人鼓起勇氣和父母溝通,結果父母不僅不理解,還不停斥責孩子。
  • 我國抑鬱症患者超5400萬人 抑鬱症已成高校學生「隱形殺手」
    央廣網北京10月12日消息(記者車麗)10月10日是2018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健康報》《學生健康報》聯合我國多位精神衛生領域的知名專家,在靈北中國的支持下,共同開展「帶你的心靈,曬曬太陽——綠絲帶大學生心理健康系列講座」活動。
  • 據說國內5400萬人患抑鬱症:抑鬱了,到底該如何自救?
  • 大學生成抑鬱症高發人群,面對抑鬱我們該如何自救?
    一直以來,網友和家長們都以為大學生沒有煩惱、沒有壓力,抑鬱症只會是社會人士常患的病。一旦有新聞報導大學生患抑鬱症做出很多不可挽回的事情都會覺得是杜撰的消息或者只是個別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導致的。然而,昨天一則熱搜打破了大家的幻想,原來抑鬱症在大學生群體中不但發病率逐年升高,在大一、大三更是抑鬱高發期。為什麼抑鬱找上了大學生?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四分之一的中國大學生承認有過抑鬱症狀。
  • 抑鬱症會遺傳嗎?其實治好了,絕大部分抑鬱患者都是天才
    總有人擔心自己得了抑鬱症,會遺傳給下一代。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抑鬱症到底有沒遺傳性,它是遺傳的還是後天受刺激造成的?抑鬱症具有遺傳性嗎?諮詢過很多專業人士,他們得出的答案是否定的。鬱抑症不屬於遺傳病,但是都有遺傳傾向。
  • 廣州番禺持刀殺人案:嫌疑人患抑鬱症,如何識別並面對抑鬱症?
    在官方通報中,我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披露細節:犯罪嫌疑人王某長期有抑鬱病症,在行犯罪後進行自殘並身亡。那這起案件到底是蓄意謀殺報復社會,還是抑鬱症病發當事人不能自已呢?這抑鬱症真的有這麼可怕嗎?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而中國的抑鬱症人群大約有9000萬,每年有大約20萬人因為抑鬱症而自殺,其自殺率之高,位列精神類疾病的榜首。
  • 2020年,中國有抑鬱症患者約9500萬,抑鬱了,到底該如何自救?
    抑鬱症為什麼會仇視父母,其實抑鬱症患者不光仇視父母,還仇視自己,所以她會有厭世、自殘、覺得活著沒有意義,甚至了結自己生命的想法。而且重度還是輕度抑鬱症表面上是很難區分的,所以當你一旦發現自己或身邊人有了抑鬱症,一定要及時就醫,進行藥物和心理治療。
  • 抑鬱症的典型症狀有哪些?如何評估自己可能患上抑鬱症了?
    文/阿秋如何評估自己可能患上抑鬱症了?抑鬱症的典型症狀有哪些?如果你覺得以上症狀不足以影響你的生活,你也可以照樣去工作學習,那麼最多可能是抑鬱情緒,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有區別的,抑鬱情緒每個人都存在著的,它來得快,去的也可能很快,只要不影響自己,自己可以去調整過來,甚至忽略它,那麼就不存在什麼抑鬱症了。
  • 別讓抑鬱毀掉你:抑鬱症,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世界衛生組織報導:全球每年超過 80 萬人自殺。也就是說,平均每過 40 秒,就有一個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柳葉刀》的數據:中國的抑鬱人群已達到 9000 萬,平均每 11 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抑鬱。
  • 抑鬱症高發,有這些表現要警惕可能患上了抑鬱
    說起抑鬱,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孤僻、性格極端、敏感脆弱、悲觀喪氣。事實上,這只是一種錯誤的刻板印象。那些外表看起來開朗、活潑、愛笑的人,同樣有可能患上抑鬱。在中國,抑鬱症患者已達9500萬,並且開始呈現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 抑鬱症也是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
    核心提示:抑鬱症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具有發病率高,識別率、就診率、治癒率低等特點。世衛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已經超過3.5億名,每年有近80萬人因抑鬱症自殺死亡。我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抑鬱症患者人數超過9000萬人,比10年前增加了18%。
  • 患抑鬱症卻渾然不知,該如何判斷?提醒:症狀超過4種,需注意
    我國目前是抑鬱症人數最多的國家,截至2019年,我國的抑鬱症患者數量高達5400萬人,整體發病率為3%-5%,高於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而在發達國家,抑鬱症患者的人數高達6%。而抑鬱症、焦慮症以及失眠症三者就猶如孿生兄弟般,一旦你患上了抑鬱症,就會容易焦慮,而焦慮久了也會抑鬱,失眠則是這兩種精神疾病常見的症狀。在心理學界,人們習慣於將抑鬱症比喻成大腦感冒,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大部分經過自我調節就可以得到解決。
  • 抑鬱症到底有哪些表現?如果你符合其中三項,不妨學學自救
    看來抑鬱症患者的痛苦,不是人人都能感同身受。他們只能躲在角落裡暗自撫慰自己傷口。我國抑鬱症患者就有9500多萬,每年有28萬人自殺,大部分診斷為抑鬱症,抑鬱症的就醫率不足10%。既然抑鬱症如此普遍,那我們該如何去發現它呢?
  • 產後抑鬱愈發加劇,學會如何自救!
    據了解,這位媽媽疑患有產後抑鬱,寶寶剛2個月大。2019年7月17日,內蒙古一剛生產一周的媽媽,疑因產後抑鬱,將原本恩愛的丈夫捅死。2019年7月17日,寧波一位90後二胎媽媽從11樓跳下。據了解,這位媽媽的產後抑鬱症病程長達2年。
  • 康復五年後,一份抑鬱症自救指南建議大家收藏
    文/老K這兩天總收到後天有人提問關於抑鬱症如何自救的問題, 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因為本身抑鬱症就需要系統治療,但即便我不斷科普很多人還是會糾結如何自救,這裡我奉勸那些渴望自救的人一定要尋找專業的醫生和心理治療師幫助。
  • 抑鬱症患者應該如何自救
    現在的都市生活中,患有失眠、抑鬱症的人特別的多,而嚴重的就是抑鬱症疾病,抑鬱症的危害很大,在這裡就用多說了。相信生活中的朋友們都知道近幾年,因為抑鬱症而自殺的公眾人物非常的多,需要得到我們的警惕。而在自殺者中,抑鬱症患者佔了70%左右。抑鬱症不是不治之症,早發現早治療。那麼,抑鬱症到底是什麼病,為何一次又一次奪走年輕的生命,那麼抑鬱症患者應該如何自救?
  • 全球3億人受困、每年100萬人喪命:抑鬱症,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世界衛生組織報導:全球每年超過80萬人自殺。也就是說,平均每過40秒,就有一個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柳葉刀》的數據:中國的抑鬱人群已達到9000萬,平均每11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