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就怕立冬一日晴,什麼意思?老農為何這樣說?
各位看官大家好,這裡是老羅看歷史。歷史上的事情很多讓人捉摸不透,老羅用最獨特的眼光帶給大家一種全新的歷史真相,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歷史。我是老羅看歷史的小編又到了今天小編講歷史故事的時間了。我國的祖輩們留下了很多的經典話語,這些語句一直就延傳至今。這些都是我們的祖先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可以說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精華,直到現在也是很實用的,就像是一些俗語諺語等,無一不體現著古人的智慧。
我們中國有一個非常精確的二十四令節氣,這些更是包含著無數勞動人民的智慧。我們就來說一下立冬,關於立冬有一個俗語那就是「就怕立冬一日晴」,很多人就覺得很難理解,冬天不是暖和一點更好嗎,為什麼會不願意暖和呢?這句俗語直到現在的農村依然是很流行的,因為這和莊稼的收成息息相關。
假如立冬這天太暖和的話,那就很有可能意味著整個冬天的氣溫都很高,這對於人的生存來說當然是很舒服的,但是對於莊稼可就不同了,老農就喜歡說這句話。因為寒冷的天氣能夠殺死很多的細菌病毒,這就讓莊稼裡的病蟲號大大減少。如果太緩和的話就會導致很嚴重的病蟲害。莊稼的產量就會下降,同樣也會影響播種的時間,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
人們的身體和莊稼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空氣中瀰漫著很多的細菌病毒,如果沒有寒冷的冬天殺滅這些細菌病毒的話就很容易讓我們受到病菌的侵染,雖然我們覺得是暖和了。這一點不論是在城市中還是在鄉下都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我們寧願在冬天多買點衣服穿也不願意看到冬天的氣溫很高,畢竟我國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季風氣候國家。
要是冬天氣溫太高的話那就不是冬天了,這就代表著這個世界不再正常了。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的影響,冬天越來越暖和了。甚至連北極的冰川都融化了。北極熊的生存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其實我們也不用討厭冬天的寒冷,因為每一個季節都會有它所特有的魅力。我們的祖先是非常明白這一點的。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這了,希望大家看完能夠有所收穫。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