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算「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時,學生總犯這2個小錯誤

2020-12-08 遊遊談教育

這段時間,一直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最後是組合圖形的面積。前三種都用的是「轉化法」,把新知轉化為舊知來推導公式的,例如,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把三角形和梯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等;而組合圖形是用分割法把圖形分成幾個學過的圖形來解決。其中,出錯最多的是有關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方面的習題。

1.求面積總是忘記「÷2

三角形和梯形在教學面積公式的時候,都是運用「拼接法」進行推導的:將2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由此推導出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即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同樣,把2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等高的平行四邊形,此時平行四邊形的底即梯形的上底與下底之和,因此,一個梯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即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在教學時,我特別在意學生動手操作活動,還專門讓他們準備了完全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直角、銳角、鈍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等),準備完全相等的梯形(一般、直角、等腰梯形等),然後,讓他們拼一拼,說一說,並且找學生到黑板前邊操作演示,邊推導公式。在課堂裡,孩子們都很清楚,兩個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所以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就得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以2;兩個完全相等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因此一個梯形的面積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以2。

推導公式的時候,我也特別強調要「÷2」。但是,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有一些孩子忘記「÷2」,把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積均算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了。我分析了一下,可能有這兩個原因:一是有的孩子喜歡列分步算式,求面積不代入公式,而是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2,這就導致計算過程中容易漏掉「÷2」這一步;二是在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時候,是把2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來計算的,有的孩子就對平行四邊形印象深刻,因此導致忘記「÷2」。

對此,我要求學生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把面積公式寫出來,然後把數據代入公式裡計算,這樣就不容易漏掉「÷2」了,等以後用熟練了,再脫離公式直接計算。

2.求高或底(或者上底、下底),忘記「×2

在練習題中,並不是所有的題都是套用面積公式直接算出的,有不少題是變形題,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和底求高,或者根據梯形的面積、高和上底,求下底。例如:已知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176平方米,底是22米,高是多少米?此題可以用方程解,也可以用算術法來計算。

用算術法計算時,就得先把三角形面積還原成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然後才能用面積除以底,求出高的值。學生在做這類題時,有的忘記「×2」就直接用三角形面積÷底,顯然是不對的。所以,在此要強調,必須先×2,得到等底等高平行四邊形面積之後,再除以底。

又例如:已知一個梯形的面積是15釐米。它的上底是4.5㎝,高是3㎝,下底是多少㎝?

此題可以用方程解決,也可以用算術法算出。用算術法時同樣要用梯形面積×2,還原成平行四邊形,再用平行四邊形面積÷高=底,因為平行四邊形的底=梯形的上底+下底,所以,梯形的下底=平行四邊形的底-梯形的上底。

為了讓學生記住「×2」,除了加強練習之外,教師還應將三角形和梯形結合起來進行歸納:三角形和梯形有相似之處,在求面積時都要「÷2」(都是用兩個相同的圖形拼成平行四邊形,求一個圖形的面積就要÷2);在知道面積和底(或上底、下底)求高時,都得先用面積×2,得到平行四邊形,再求高。這樣分類歸納之後,更有條理性,孩子們記憶就會清楚一些。

3.要以「平行四邊形」為媒介

通過前兩點,我們可以看到三角形和梯形在推導面積公式時,都是用平行四邊形為媒介,因此,一定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動手操作,親身體驗三角形、梯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這樣,在後面做題的時候,他們的腦海裡就會浮現動手拼圖的具體畫面,能夠幫助他們解決抽象的實際問題。

除此之外,可以讓學生自己用思維導圖描繪出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之間的相互聯繫。

為了拓展學生思維,可以在練習題中多找一些各種各樣的變形題來做,見得多了,練得多了,自然就能應付各種考試題目,熟能生巧嘛。

相關焦點

  • 《梯形面積的計算》教學設計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什麼?它們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得到的?學生小組內交流。 2.出示梯形,讓學生說出它的上底、下底各是多少釐米,並畫出它的高。
  • 梯形面積的計算說課稿(一)
    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梯形面積的計算是這部分內容的基礎和重中之重,學生只有掌握了這部分內容,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2、學生分析對於梯形,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認識,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進行數學化,讓學生經歷實際操作、合作交流、歸納發現和抽象公式的過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
  • 【微課堂】蘇教數學五年級上2.5《梯形面積的計算(1)》
    梯形面積的計算梯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係教材第14、第15頁的內容。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梯形的面積。2.通過動手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會運用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梯形面積的教學設計比較研究
    教學目標:1、使學生親身經歷梯形面積公式的探究過程,進一步感受轉化的數學思想。2、使學生理解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梯形面積。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空間觀念。4、探索梯形面積公式的活動中,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精神及合作精神。教學重點:探索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能計算梯形面積,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 三角形求高為什麼面積先要乘以2——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教學的一些感悟
    最近在上多邊形的面積這一單元,今天剛上好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昨晚備課時有備到對此公式的變式題——「已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怎麼求這個梯形的高
  • 五年級數學:梯形的面積計算也需要動動腦筋
    如下圖,你會求梯形的面積嗎?陰影部分的面積是15平方釐米。求這個圖上梯形的面積有兩種方法:一是直接用梯形的面積公式計算。圖上標出了梯形的上底是9釐米,下底是5釐米,只是不知道高是多少?二是用陰影部分的三角形的面積加上空白部分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已知陰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積是15平方釐米,空白部分的直角三角形已經知道上面那條直角邊是9釐米,還得知道另一條直角邊,也就是梯形的高,才能獲得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兩種方法都需要先求出同一條高的長度,怎麼算這條高的長度就是解決這個題的關鍵。
  •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學生學得透徹
    《梯形的面積》第1課時教學設計課時目標知識與技能: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採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教學過程一、問(目標引領 問題導學)1.導入:這一單元我們已經學習了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誰來說一說它們的計算公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用字母表示是S=ah;三角形面積=底×高÷2,用字母表示是S=ah÷2。)
  • 「萬能的」梯形面積公式
    先來複習一下我們已經學過的幾個常見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再拓展一點「小知識」(ω)正方形=邊長x邊長s=(a+b)x h÷2其實我們也可以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計算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
  • 從探究梯形面積中看數學轉化思想
    我們不妨畫出一個梯形,給出數據,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單位:釐米)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沒有學過,根據前面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探究方法,容易想到把梯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後,再進行計算。這轉化方法多種多樣,以下均來自學生想法。
  •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的面積》說課稿,新手老師必看
    一、說教材分析1、課標理念:課標要求學生在學習梯形的面積時,要在已有認識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礎上,經歷探索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並能運用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並在探索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中,獲得教學探索的經驗。
  • 五年級數學上冊《梯形的面積》名師教案,值得學習!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學習方法自主探究,發現並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T4我們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的計算時,學到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還記得是什麼方法嗎?誰來說說平等四邊形和三解形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 已知三角形面積求半圓的面積,很多學生看不懂,等積轉換是關鍵
    例題:(小學數學思考題)如圖所示,等腰梯形ABDE的底剛好是長方形ABCD的對角線BD,已知三角形BDE的面積是200平方釐米,求長方形內半圓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這道題要求的是半圓的面積,一般來說,要求半圓的面積必須知道半徑或直徑,但是題目中沒有告訴任何線段的長度,所以只能想其他辦法來求,可以運用圖形之間的面積關係進行推導。
  • 梯形面積公式,用2種拼組、2種分割、1種割補法推導,你會麼?
    前面,我們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出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裡,同樣可以用轉化的方法,把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推導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本課還是以「解決問題」入手,通過解決「車窗的玻璃形狀是梯形,怎樣求出它的面積呢?」
  • 小學生級別求面積的題,難住了很多家長,只因為梯形變成了三角形
    如圖,梯形ABCD被對角線分成了四個三角形,已知△AOB和△BOC的面積分別是25和35,求梯形的面積是多少?解析,我們觀察圖形,被對角線分成的四個三角形的面積關係就是本題的切入點。我們先看已知面積的兩個三角形,△AOB和△BOC。
  • 巧記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結構十分相似,識記時容易混淆。其實,識記這三個公式有一個小竅門的。如圖1-1所示,我們可以把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看成是「特殊」的梯形,三角形是上底為0的梯形,平行四邊形是上底和下底都相等的梯形。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只是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一種「變式」。
  • 梯形的面積公式,有這5種轉化方式來推導,你了解麼?
    前面,我們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出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裡,同樣可以用轉化的方法,把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推導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本課還是以「解決問題」入手,通過解決「車窗的玻璃形狀是梯形,怎樣求出它的面積呢?」這個問題,從而引出下面5種方法來推導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 小學五年級數學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匯總,附練習題
    對於已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高求底、已知三角形的面積和底求高這兩個變式練習,可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理解並強化三角形和梯形的類似計算中需要先將「面積×2」這一知識點。2.下圖是一個平行四邊形,它包含了三個三角形,其中兩個空白三角形的面積分別是15 平方釐米和25 平方釐米。中間塗色三角形的面積是(  )。
  • 小學五年級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匯總附練習題,可下載!
    對於已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高求底、已知三角形的面積和底求高這兩個變式練習,可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理解並強化三角形和梯形的類似計算中需要先將「面積×2」這一知識點。2.下圖是一個平行四邊形,它包含了三個三角形,其中兩個空白三角形的面積分別是15 平方釐米和25 平方釐米。中間塗色三角形的面積是( )。
  • 少兒編程之用Scratch編程計算三角形面積(7分鐘課堂)
    很多人把Scratch當成一款遊戲軟體,其實這是初編程的啟蒙工具,很多剛開始學編程的孩子都選擇從Scratch入門,通過Scratch編程能夠解決不少數學和實際問題。比如三角形面積的計算,運用數學公式計算大家都會,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了,但用Scratch編程來計算三角形面積,你會嗎?下面「7分鐘課堂」來教教你。
  • 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目標   1.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正確運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類推遷移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勤於思考,積極探索的學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