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國史話一:被「老對手」趕出原封地,建立新家後又被新鄰居欺負

2020-12-22 閒敘春秋

《史記·陳杞世家》,一篇文章記述了舜帝、禹帝兩位上古賢王的後人在周代建國、發展的歷史。但奇怪的是看似地位平等的兩個國家,其待遇可不太一樣。太史公用了近五分之四的篇幅較為詳細地記述了陳國的歷史,卻用剩下五分之一的文字,流水帳一般把杞國這個比陳國滅國還晚的國家匆匆帶過,這又是為何呢?司馬遷給出的理由是「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但真的只是這樣嗎?畢竟杞國、陳國可以說他們的起步是相同的,怎麼一家值得稱述,另一家變得小微了呢?咱們今天就對此探尋一番。

太史公認為杞國小微不足稱述

相信一直在看鄙人文章的朋友們一定知道,杞國的「建國錄」早在我講武王大封天下之時就已經書寫成文了,但一直到今天才為他們把「史話」開篇。這的確如司馬公所說,杞國的資料確實太少了,實在找不出太多值得一敘的內容

另外,《史記》所記從東樓公開始傳位西樓公,再傳位給題公,緊接著就傳位給了處於周厲王時期的謀娶公,感覺杞國國君的傳代記載很可能存在缺失的情況。畢竟從武王開始200多年的時間裡,杞國只傳代了3任國君,這與周王室以及其他諸侯國國君更迭代次相比,實在有些太少了。所以,咱們的「史話」還真得從謀娶公往後說起,至少從他之後,杞國的國君傳代記載看上去缺失得沒有那麼嚴重,只不過他們在《史記》中的故事依然沒有什麼。那《史記》記載不多,咱們只能去翻翻其他的史料,這不,鄙人在《左傳》中看到了一句話,決定寫下杞國這第一篇「史話」。

杞國始封國君東樓公

這句鄙人在《左傳》中發現的一句話,記載於「隱公四年」的「經」文之中,即孔子所著的《春秋》原文。其記載的內容是「(魯隱公)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婁」。這看似一次東周時期再平常不過的諸侯相伐,且內容很簡略,為什麼能讓在下如此重視呢?

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杞國作為大禹的後人,他們的封地乃是禹帝曾經治水奮戰過的杞地(即今河南開封杞縣一帶)。而莒國地處今山東東南部沿海一帶,是東夷地區較強悍的國家,離著杞地有一定距離不說,中間還隔著魯國、宋國等大國,他們是怎麼徵伐杞國的呢?另外牟婁也不在河南地區,據記載牟婁大約在今山東諸城市以西杞國這個中原諸侯國是如何擁有跨度這麼大的一塊領地呢?

既然疑問又出來了,還是查資料吧。鄙人在《漢書·地理志》中找到了這樣一條記載:「雍丘,故杞國也,周武王封禹後東樓公。先春秋時徙魯東北」。原來杞國曾在春秋之前搬過一次家,從杞地(即《漢書》所書的雍丘)遷到了魯國的東北一帶,這樣才讓杞國與山東地區的莒國做了鄰居,才有了隱公四年莒人伐杞搶佔牟婁的事件。

《漢書》中關於杞國遷至魯東北的記載

那好好的原封地,又有先祖大禹的足跡在這裡,杞國人為什麼要搬家到魯國的東北部呢?就算山東地區土地也很肥沃,又臨近海邊,有著比較發達的漁鹽業,但杞地地處中原,人口、土地及城市化發展程度還是優於他們的「新家」,不足以成為他們遷居的理由。所以,在排除了因為新居地比原居地條件更好的可能性之後,再結合此前商朝、周朝的幾次遷都,以及西虢國、鄭國這些諸侯國遷徙的特點來看,杞國的這次遷居無外乎兩種可能性:其一,類似於商朝幾次遷都的情況,他們或許遇到了大災,致使原居地難以居住而被迫遷徙。其二,類似於周王室及一些諸侯國一樣,受到了外敵的侵襲,甚至是被外敵佔領了原居地,倖存的族人被迫遷徙到他處

是天災,還是外敵入侵,迫使杞國遷徙?

到底這兩種可能性哪個是杞國要離開原封地的原因呢?唐朝名相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圖志》中給出了答案:「雍丘故城,今縣城是也。春秋時杞國城也,杞為宋滅」。也就是說,把杞國人趕出原封地的元兇不是洪水、地震等大災,而是當時他們的老鄰居宋國。由於宋人的侵佔,讓杞國滅了國,才流亡到了山東一帶。

至於宋國要滅亡杞國的原因,除了兩國臨近、宋強杞弱,以及杞國的土地既肥美,又有戰略意義以外,還有比較關鍵一點就是他們其實是「老對手」了。因為,杞國乃大禹後人,也就是夏朝後裔,而宋國是微子封國,即商朝後裔。這兩個前朝遺民從商朝滅亡夏朝開始就互相仇視,想必在西周前中期就有過不少摩擦。等到厲王荒政,甚至是被「暴民」趕出豐鎬的這段時期,國力更強大的宋國借周王室無暇顧及諸侯國的空檔,侵佔了杞國的土地,把他們趕出了中原

這也解釋了為何在咱們覺得杞國國君傳代有著明顯缺失後,會突然出現了謀娶公這樣一位有著明顯斷代的國君。因為,在厲王之時,謀娶公很可能只是被選定的繼承人,並不是正式的杞國國君。當宋國藉機滅亡杞國後,他主動站了出來,率領著倖存的族人向東遷徙,來到了山東地界,開啟了杞國的新篇章。所以,後人才能夠記住這位國君,並準確地知道他生活的年代。(【注】除了謀娶公帶去山東的族人以外,也有一部分族人向南遷徙,回到了大禹會稽祖陵一帶,成為現今江南一帶婁和樓姓氏族的一個重要來源)

謀娶公帶領族人遷往新居地

謀娶公之所以選擇向東流亡,是因為那裡有他們可以依靠的國家——邾國,這兩個國家的關係可以說是十分微妙。邾國,咱們在講曹國建國時曾提到過:原曹姓曹國的族人因在武王滅商時沒有什麼貢獻,被武王以顓頊後人的身份改封為邾,封地在今山東鄒城一帶,而他們原來中原的那片土地則讓給了曹叔振鐸。杞國,再往先祖大禹之前追溯,同樣也是顓頊後人。兩個同宗的諸侯國,在杞國遇到災難時,選擇投奔邾國是情有可原的。另外,邾國族人曾經在陶丘(曹國封地)生活過,與杞地相鄰並有過友好往來,也會促使謀娶公選擇投奔邾國。再有一點,當時的邾國雖小,但有個強大的靠山魯國(邾國為魯國附庸),杞國投奔了邾國,相當於投奔了魯國,在安全上基本有了保障。

所以,在邾國的幫助下,杞國族人有了一個新家。並且,從牟婁這塊領地的名稱就可以想像,杞國的新家很可能就是由魯國屬下的幾個附庸國讓出的土地組成的。畢竟,牟婁這個名字,一看就是用魯國的附庸國牟國的國名,與杞國國姓婁(又寫作「樓」)字拼合起來的,顯然就是在記錄這次變遷。

只不過,魯國雖然看在邾國的面子上接納了杞國,也給了謀娶公他們一片土地重新立國,但魯國人,甚至包括齊國人都是看不起杞國人的。因為,夏朝遺民為了躲避商朝人的追殺,曾隱居於南部蠻夷之地,為了更好地融入當地生活,他們學習並養成了蠻夷地區的習俗。即使後來東樓公被封在了杞國,他們依然延續著過去的生活習慣,這從謀娶公之前的幾代國君都沒有諡號就可以感知一二,也讓魯國、齊國這樣擁護周禮的國家把他們當成了異族來看待。所以,看似杞國是魯國的附庸,其實並沒有太受到魯國的保護,這才使得莒國敢去欺負他們,並搶走了牟婁之地

魯人、齊人看不起杞國的習俗

幸好名義上杞國還是依附於魯國的,又有邾國這樣友好的盟友。因此,莒國搶了牟婁、佔了便宜以後也就此打住,沒再進一步徵伐杞國。而魯國雖沒幫助杞國討回公道,但也要表明一下態度,遂在《春秋》中記上一筆,算是對莒國表達了不滿

這便是因為史書中記載的一句話,而開啟的首篇「杞國史話」。通過咱們的探尋,了解到杞國由於被「老對手」宋國所滅,被迫分成了前後兩段。也由於他們一直處於被欺負的狀態,所以國力一直不強,淪為了不被史官重視的蕞爾小國。再加上他們被迫流亡的經歷,難免有大批資料遺失,也是造成杞國史料稀少,且謀娶公之前國君代次明顯有缺失的原因之一。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作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莒國伐杞、杞國小微、資料稀少、左傳記載、史話開篇、曾被宋滅國、投奔邾國、附魯立新國、不被保護、丟失牟婁。

關鍵詞雲圖簡史

相關焦點

  • 杞國史話二:途經魯國的一位過客,暗示了杞侯往更東發展的時間點
    然而,一說到這裡,相信就有很多童鞋要提出疑問了。據他們所知,淳于城應該是杞國遷到山東後的一個都城,為什麼這裡又成了州國的國都呢?另外,就算州國的都城是淳于,為什麼史書會用都城名來稱呼他們的國君,而其他國君沒有類似用法呢?
  • 繪本《公雞的新鄰居》閱讀
    公雞的心裡充滿期待,好想和新鄰居一起玩喔!可是,公雞在藍屋頂的房子前走來走去,卻怎麼也遇不到這位神秘的新鄰居……「在睡覺嗎?還是出門了?」「是不是搬家太累了,起不來呢?」「好想見一面呀!」 一個因生活習慣不同而引發的爆笑故事,傳達出友情的溫暖、溝通的藝術。適合父母和孩子共讀討論,並一起開懷大笑!
  • 經典繪本解讀——《水獺先生的新鄰居》
    水獺先生搬到新家的第一天,住在附近的新鄰居們紛紛來看他:河狸先生帶來木材,準備做張床;犬羚夫婦送了一張圓桌子;綿羊一家送來棉花,準備做被子;鵝媽媽的孩子們送夾蒲草,準備織坐墊;熊先生送來蜂蜜,準備來喝蜂蜜茶。可是熊太大了,擠不進家門!
  • 老梁故事匯:新員工被老員工欺負了怎麼辦?
    老梁故事匯:新員工被老員工欺負了怎麼辦?請員工在剛進入公司的時候,由於人生地不熟,能力也不行。可能就會出現一些被老員工欺負使喚的事情。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個問題?看看老梁是怎麼說的。梁宏達:「應該從正面去理解這事兒,如果老員工不欺負新員工,新員工怎麼成長,你聽著可能覺得殘酷,如果你當過兵,你就理解這事兒了,那部隊裡面當班長的早晨起來,那牙膏都是新兵給其豪放的,你可以說不對,這方面是不是沒人性,可是新兵就是這麼過來的」梁宏達:「我們經常指責一個人
  • 少兒繪本《一位新鄰居》
    今天分享的這繪本是《一位新鄰居》,這位新鄰居是誰?原來是大犀牛。但是一開始大家也不敢收,會有防備。同時父母能夠從旁協助引導孩子們往正面的方向,就像村落裡的小動物們都在偷偷地觀察犀牛的所作所為。通過觀察他們發現犀牛是可以被信任的,小動物們開始親近他,而親近是一步一步的,從犀牛跟大夥友好的打招呼,小動物們嚇跑,到犀牛送果實,大家拒收,再到犀牛扶起跌倒的小馬,最後犀牛救助受傷的小鳥,這是一個過程,大家慢慢了解和接受他的過程。
  • 《南京愚園史話》:胡家花園的前世今生
    7月21日,南京出版社新書《南京愚園史話》首發式在「胡家花園」清遠堂舉行,該書作者是中華中學退休教師陶起鳴。今年已年過七旬的陶起鳴,是個地地道道的南京老城南人,門東門西,打小他就躥著城牆根下小巷老宅子長大,退休後時間多了,他開始有計劃的搜集整理工作,為這些「老南京」的東西做傳。「南京深厚的文化,愚園豐富的內涵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
  • 英語分級聽力|新鄰居 The New Neighbor
    一個新鄰居搬進來了。利茲想知道新鄰居會不會安靜。新鄰居不安靜。新鄰居聲音很大。他把電視放得很大聲。他把音樂放得很大聲。他在電話裡大聲說話。大聲,大聲,大聲!他離開公寓時砰地關上了門。他走進公寓時砰地關上了門。砰,砰,砰!他有一個籃球。他把籃球扔得到處都是。他在公寓地板上彈了起來。他把它彈到他公寓的牆上。他把它從公寓天花板上彈了下來。彈跳,彈跳,彈跳!莉茲要求他保持安靜。
  • 勤勤懇懇養家25年,最後還是被掃地出門:上門女婿活該被欺負嗎?
    在此期間,郭某一直勤勤懇懇地賺錢養家,幫助3個孩子有學可上。 但是,就在去年年底,郭金明的腳受傷去福州醫院檢查。回家的時候,發現房子的門鎖已經被換了,弄得自己有家難回了。
  • 【清河史話】生祠:一種專門為活著的人建立的祠廟
    【清河史話】生祠:一種專門為活著的人建立的祠廟 2019-07-18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國史話一:奮三世餘烈而成「小霸」的鄭國,竟沒被他放在眼裡
    首先,把這篇「史話」算在陳國頭上,並不是因為一直沒有開講「陳國史話」,而是因為《左傳》所記的這次攻伐,有關鄭國方面的記載很簡單,僅「五月庚申,鄭伯侵陳,大獲」這樣簡單的一句。反倒是後面關於陳國為何會被攻打的解釋要豐富得多,所以要把這篇文章寫作「陳國史話」。
  • 桂平人文:城鄉史話之八——中都裡(羅播鄉,木根鎮)
    潯州府O鑫森淼焱垚正好有幾本老書,也就看看本地歷史文化,順便整理下,不知介紹的這個桂平各方面歷史系列文章,又有多少人有關注,了解呢?本篇就介紹桂平清代行政區域中的中都裡,大概範圍也就是現在羅播,木根一帶。
  • 山西老陳醋史話(節選一)
    山西老陳醋史話(節選一)圖文/王佔永醋古稱醯,又稱酢。《周禮》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記載,由此可見,我們西周時期已有釀造食醋。現在只要一說起老陳醋,人們自然便想到了山西醋。外地人戲稱山西人為老西兒。要知道,「西」與「醯」諧音。山西人愛吃醋,山西人就象是醋的代名詞,這在全國來說也是出了名的,卻不知「醯」就是中國古代 「醋」的原名。關於山西醋和山西人,外省人曾經編派過不少笑話,大概都和醋有關。
  • 實用口語:遇到新鄰居怎麼打招呼?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實用口語:遇到新鄰居怎麼打招呼?   遇到新鄰居的時候,老外會選擇尷尬地打了下招呼。   Leonard:We don’t mean to interrupt you. We live across the hall.   裡奧納德:我們不想打擾你。我們就住在你對面。   Penny: Oh,that’s nice.   佩妮:你們真好啊。
  • 西師史話 | 1950年代的教學相長
    ▫1953年10月全國高等師範教育會議上,中央教育部作出所有的高等師範學校都應適當地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的指示。▫1954年3月,副院長徐褐夫主持召開了學校科學研究工作座談會,並作《結合教學展開我們的科學研究工作》的報告,動員大家克服保守思想,提出科學研究的方向和方法,號召大家積極提出研究課題。
  • 中山史話之武公故事:漫漫長夜裡戰國的末班車,中山國等到了嗎?
    進入到中人城的中山國王宮之後,年幼的中山武公首先認識了他的新父母。這位新媽媽就是魏文侯的女兒,看起來還比較溫和,新父親就是那個文公,倒是也不兇。午夜夢回之時,中山武公心想,就這樣和他們過下去吧,有養父母總比沒有父母好,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從此,沒有血緣關係的三個人就這樣生活在一起。
  • 3-6歲繪本《可怕的新鄰居》孩子不會交朋友?一本圖畫書搞定!
    今天,我們要共讀的繪本是——《可怕的新鄰居》!該繪本作者薩濱畢希納,德國童書作家,插畫師,出版過許多繪本。本書從德國拉文斯堡出版社引進,在兒童讀物領域早已取得德國圖書市場的領銜地位。那麼,它到底講了一個快跟渝姐一起來閱讀吧!
  • 71歲老人被兒媳「趕出」家門!了解緣由後網友:怨不得別人
    這家還有一個老奶奶,大概70多歲了,脾氣很倔,這個老人是三個月前搬過來的,之前在她女兒家裡住,好像是輪流照顧的,但是這次來到兒子家了,就沒走了。,而老人的手狠狠地把著門框,不願意走,老人的兒子在旁邊看著,沒有說話,後來老人的女兒也趕來了,在老人的面前哭著鬧著。
  • 宋國史話四:殤公欺負小國引來了強敵,命人去求援卻又所託非人
    周桓王元年,衛桓公之弟姬州籲反叛,殺害了兄長姬完自立為國君後,便搞出了個四國聯合伐鄭的鬧劇。在這場鬧劇中,陳國、蔡國明顯是脅從,無需跟他們太過計較了。而今天,莊公又獲得了一個報復宋國的機會,只不過這次挑起事端的人是宋國那位很好戰的殤公宋與夷,所以在下把這篇故事歸入了「宋國史話」當中。
  • 鬥破蒼穹之大主宰漫畫:洛璃被對手欺負,牧塵成為北蒼靈院的希望
    牧塵雖然成為了天榜第三,但他卻並沒有機會維護他在學院裡的人氣,因為狩獵戰一結束,牧塵就被北溟龍鯤給帶走了,還說要幫他進行靈光灌頂,倒是讓不少人對牧塵酸了起來。北溟龍鯤要幫牧塵進行靈光灌頂倒是沒騙他,但也是有條件的,就是讓牧塵進入雷海中拿出雷神丹,牧塵為了做到這一點也算是冒了不小的險。
  • 亦城史話 | 屈家莊
    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奏準南海子內「設果園五所,各給地一頃十九畝」,「每年交納各種桃李,不徵收地畝錢糧」。另據《內務府現行則例》記載:「清康熙十二年正月奏準,南苑內安放瓜園頭二名,每名各給地一頃五畝,養贍家口地二頃十畝。康熙十三年七月奉旨,南苑瓜園頭劉興春所種瓜甚好,著將旁邊近地令伊開墾耕種,欽此。共給地六頃九十五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