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並非天生,《卡爾·維特的教育》痴呆兒到博士煉成記

2020-12-06 鄉師舞雲

(一)

你有沒有羨慕過別人家的孩子聰明伶俐成績好,或是埋怨自己的孩子智力差,遺傳了他爸(或媽),甚至悲哀地懷疑是因為自己太笨,沒有生出聰明孩子呢?


一百多年前,有一位父親寫書證明,天才並非天生,而是和早期教育相關。哈佛大學珍藏的這本書為後人開啟了早期教育的先河,這本書就是《卡爾·威特的教育》。


現在的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不過,仍有很多人認為每個人先天稟賦不同。本書作者也認為:人的先天稟賦的確有差別,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他認為,稟賦100分的孩子,如果沒有接受早期教育,未必拼得過稟賦80分的孩子。早期教育雖然不能讓50分的孩子達到100分,但是至少可以達到80分,這同樣是成功的教育。


最令人遺憾的是,那些本可以達到100分的孩子,由於沒有實施任何早期教育,可能連50分都達不到,天賦的一半都沒能發揮出來。


現在,可以用科學的方法測試出人們的智商 。大多數人都是中等智商,智商超高像愛因斯坦、特斯拉那樣的人,全世界不超過百人。


《卡爾·威特的教育》中的主人公小卡爾·威特,在19世紀的德國,是少年成名的天才,他八九歲就能自由運用德語、法語、義大利語、拉丁語 、希臘語、英語這六種語言,並且通曉動物學、化學、數學等多門學科。


卡爾·威特九歲考入萊比錫大學,14歲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發表《但丁的誤解》一書,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


與那些過早失去後勁的神童不同,卡爾·威特一生都在德國著名大學裡教課。他在有口皆碑的讚揚聲中,一直講到1883年逝世為止。他的父親在卡爾·威特18歲時,把對他實施的教育方法寫成了書 。


這樣的天才,1800年出生時,卻被認為是個有些痴呆的嬰兒。他的父親老卡爾·維特是一位鄉村牧師,在52歲才擁有這個孩子。


小卡爾一生下來就狀況不良,四肢抽搐、呼吸急促。雖然父親不願意承認,但這個孩子明顯先天不足。嬰兒時期的卡爾維特反應相當遲鈍,顯得極為痴呆。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嫌棄他,而是用心培育。

(二)

寫於1818的這本育兒書,屬於世界上論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獻,書裡的很多方法對我們現在的年輕父母仍有借鑑意義。這些方法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從孩子生下來那天到五六歲時的教育最關鍵,即在孩子智力曙光初現時就開始教育。錯過了這個關鍵時間段,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2、孩子六歲之前,父母親尤其是母親必須親自養育 。可以僱保姆,但只能是輔助作用,尤其是不能完全扔給別人,自己撒手不管。


文中舉例說明:有一對受過良好教育的夫婦,在孩子五歲之前把孩子交給女管家。等他們週遊世界回來後,孩子已經把他們當成了陌生人,只認女管家為母親。


這對夫婦沒有意識自己的錯誤 ,反而因為兒子不聽從管教,在憤怒之下把女管家趕走,導致孩子鬱鬱寡歡 。孩子和他們一點都不親近,怎麼可能聽從他們的管教?孩子十幾歲後多次離家出走,終成無法挽回的失敗教育 。


3、反對催逼式教育。有一個孩子長期被父親逼迫學習,他的父親反對一切與學業無關的興趣,體育、遊戲、對大自然的探索對他來說無足輕重。


結果,這位被預言會成為世界級數學家的孩子,考上研究生院一年後,先對數學後對法律都失去了興趣 。早終成了普通辦事員。


4、孩子愛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不要弄壞孩子的胃口。保證作息規律,讓孩子擁有健康體格和健康的心情 。

5、訓練五官,刺激大腦發育 :

母親做胎教為孩子唱歌 ;出生第六周開始,父親每天給孩子朗讀詩歌 ;用紅橙黃綠青藍紫色的髮帶,拴到發出七個音階的小鐘上,敲給孩子聽,訓練孩子形成音樂和顏色觀念;給孩子品嘗味道等等。

6、孩子半個月大時,就開始向他灌輸詞彙 ,大一點教他認物,講故事。講故事有技巧:請聽下回分解式或者角色扮演、表演故事內容。

7、喚起孩子強烈的識字欲望後,才開始教他識字 。比如給孩子買兒童書,並告訴他這些故事非常有趣,但是爸媽沒時間講給他,如果他自己識字,就能讀懂了。

8、帶孩子見世面,週遊四方 。

9、教給孩子禮貌和同情心 。

10、用遊戲的方法培養孩子真正熱愛的、廣泛的興趣 。

(三)

現代人對於胎教、早期教育有了一定的共識,不過對於音樂、體育、藝術的重要性,以及對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都不夠重視。反而把太多的心力用在了學習成績上。


上中學之前,以學習成績為唯一指標的教育方法是絕對錯誤的 。尤其是閱讀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就像老卡爾·維特做的那樣,從零歲開始培養才萬無一失。


音樂 、體育、 美術等這類有利於身心愉悅的藝術類特長,同樣不可或缺。頂級的科學家大都熱愛音樂,而且音樂確實有助於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 ,所以才會有胎教音樂這種東西。


我兒子在我肚子裡時,常常聽見我給他唱的歌, 還會聽到 《獻給愛麗絲》《秋日的私語》等胎教音樂。所以兒子從小就喜歡聽歌聽音樂,而且性格開朗大度,是個陽光男孩。


兒子出生後6個多月,我就開始給他讀故事了。故事書是懷孕時從郵局訂閱的《嬰兒畫報》。每次我給兒子讀《嬰兒畫報》,他的眼睛都會緊盯著圖片中可愛的小動物,變得特別乖 ,微笑著,很享受的樣子。


再大點他就用手指點著下面簡單的句子,自己講故事了 。兒子上學以後,我給他買的書他大都很喜歡。可是兒子小學時候很貪玩,語文學的並不好,很多常用字都會認錯。


好在他有閱讀的習慣,中學以後讀了大量的書,而且有意撿起沒學好的漢字 ,慢慢的就把語文學科這個短板補了上來。在高考中,他的語文並沒有拉後腿,反倒成了助力總成績的優勢科目。


讀了此文的父母也許會說,我的孩子已經大了 ,錯過了早期教育的最佳時段,我本人更是一切都晚了,難道現在回去埋怨父母沒有對我進行早期教育嗎 ?


其實只要孩子沒有超過14歲,最晚沒有超過18歲,都有教育的必要。

任何人的人生都會有遺憾和後知後覺 。

既然我們無法改變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孩子也無法讓我們穿越回去重新教育他們。我們至少可以把學到的教育方法用到孫輩身上,畢竟現在的年輕人大多負擔重,多數需要父母來幫他們養育孩子。


何況,人生在世本不易,最理性的活法難道不是「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嗎 ?


相關焦點

  • 為家長推薦3本教育好書,尤其第一本,德國天才兒童背後的教育
    為監護人推薦三本教育好的書,特別是第一本,德國天才兒童背後的教育為家長推薦3本教育好書,尤其第一本,德國天才兒童背後的教育,今天小編給各位家長的是關於幾本教育書的養育方法,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在煩惱怎麼做才好,這時,父母最好多讀一些有關教育的書,我相信這些書會給你很大的啟發
  • 他天生「痴呆」說話都成問題,卻成為「天才指揮家」,後來怎樣了
    擁有一個健康的寶寶,是每個父母的願望,可是當這個願望落空的時候,父母肯定會傷心難過一段時間,不過為了自己的孩子,他們一定會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照顧自己的孩子,可憐天下父母心,所有的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不管他是健康還是疾病,這份愛不求回報,他是天生痴呆,卻被評「天才指揮家」,曾經和劉德華同臺表演,大家一定很好奇,他現在怎麼樣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 痴呆兒子8歲學會6種語言,16歲獲雙博士,一切奇蹟源於天才教育法
    即使是再平凡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愛爾維修19世紀德國出生了一位早產兒,醫院認為孩子先天不足,有些痴呆。倫敦學院兒童健康協會和兒童救助慈善機構共同研究的結果指出:孩子在三歲之前,尤其是出生到一歲的階段,大腦的發育速度是成年人的兩倍。
  • 如何創建「天才」子級?他的教育法值得仿效
    卡爾·維特是世界吉尼斯記錄中最年輕的醫生,他8歲時掌握了多種語言,9歲上大學,並在14歲獲得博士學位。當這個天才出生時,他是一個患有痴呆症的早產兒,他之所以有後來的逆襲,是因為他的父親卡爾從小就教育他。老卡爾總結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的認可,並風靡世界。
  • 那個8歲會6國語言、14歲獲博士學位的天才,先天竟是個痴呆!
    8歲熟練運用6國語言;9歲通曉物理學、化學、植物學、動物學,尤為擅長數學;14歲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他就是19世紀,德國一位著名的天才 —— 卡爾·威特。
  • 【 馳騁 】、【 痴呆 】怎麼讀?
    《周禮·考工記·輈人》:「終日馳騁,左不楗,行數千裡,馬不契需。」《楚辭·離騷》:「乘騎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馳射;田獵。《管子·四稱》:「獠獵畢弋,暴遇諸父,馳騁無度,戲樂笑語。」奔競;追逐。《漢書·薛宣朱博傳贊》:「 博 馳騁進取,不思道德,已亡可言。」 指在某個領域縱橫自如,能充分發揮才能。
  • 每一個天才的案例背後,都少不了父母的呵護和啟蒙教育
    其實每一個天才少年的案例背後,也少不了家長的細心呵護,循循善誘,都需要家庭對孩子的興趣愛好現在進行啟蒙教育。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下一個天才,就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自身要重視教育,《卡爾威特的教育》在19世紀的德國掀起了軒然大波。
  • 麻省理工腦研究學院院長:「天才並非天生」,腦力訓練是「關鍵」
    《最強大腦》的總顧問、比賽出題人劉嘉教授給出了答案:任何選手都不只靠天賦,後天的努力、家庭的教育、專業的指導才是孩子腦力發展的關鍵。而且他還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在採訪中他也提到:「天才並非天生」,並且他的孩子現在已經在接受專業的腦力訓練,除了數學方面,在寫作,學習中文,甚至是體育和鋼琴這些綜合領域,孩子們也都有所涉及
  • 空間文,她重生到六零後,變成天生痴呆傻妞,還被個高富帥寵上天
    空間文,她重生到六零後,變成天生痴呆傻妞,還被個高富帥寵上天各位書友們大家好呀~我是小編馨馨,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好看的小說,因為小編本身也是一個小說迷,所以給大家分享的這都些小說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大家趕緊收藏起來吧!
  • 華為天才少年薪資曝光,華科博士年薪201萬,西交大本科生100萬
    但是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西交大本科畢業年薪100萬,華科博士畢業年薪201萬!華科三位「天才少年」脫穎而出「天才少年」是任正非於2019年6月發起的用頂級薪酬招攬頂尖人才項目,他曾在EMT(經營管理團隊)內部講話中提及:今年(2019年)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們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
  • 天才並非天生,做好3個方面,普通人也能實現平凡到卓越的逆襲
    最開始他能夠記住7個隨機數字,到第四次練習的時候,仍沒有突破9個數字,這使得他確信已經達到了自己的極限,不會再有進展了。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從第五次練習開始,奇蹟發生了,史蒂夫·法隆突破了10個數字記憶。此後他的記憶水平開始不斷提升,第16次練習的時候記住了20個數字。實驗歷時2年,到第200次練習完成,他已經能夠記住82個隨時數字!
  • 卡爾:天才兒子是我教育的結果,誰用我的方法都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卡爾.威特是世界吉尼斯紀錄中最年輕的的博士,他8歲時便可以靈活運用六國語言,9歲上大學,14歲取得博士學位,16歲成為柏林大學的教授。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位天才少年剛出生時是一個極為痴呆的早產兒。這一路的逆襲,全歸功於他的父親,老卡爾。
  • 學霸煉成記——幾招成就學霸,猶太教育告訴你
    「地表最強小組」踐行的猶太教育——學霸養成記今天,不知道什麼原因,腦海裡一直出現女兒上初中的「地表最強小組」。這個」地表最強小組」,初衷是為孩子們的校外時間而設,讓他們可以在一起做作業學習。三個一直,讓我想到了猶太人,從古至今,猶太民族湧現出數不清的天才人物:馬克思、達爾文、弗洛伊德、愛因斯坦、孟德爾頌,「猶太文化之謎」一個非常重要的謎底,就是教育。
  • 世界著名教育方法之一——卡爾威特:天才教育法
    他認為孩子的教育必須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並用自己的理論實踐於自己的兒子卡爾威特,使之成為傳奇般的天才。於1818年寫成《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該書是世界上論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獻,他的教育理念被後人譽為早期教育的楷模。
  • 世界六大著名教育方法之一:卡爾威特(德國)天才教育法
    他認為孩子的教育必須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並用自己的理論實踐於自己的兒子卡爾威特,使之成為傳奇般的天才。於1818年寫成《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該書是世界上論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獻,他的教育理念被後人譽為早期教育的楷模。
  • 世界六大最著名的教育之(一)--卡爾威特:天才教育法
    卡爾威特:天才教育法 卡爾威特是德國哈雷近郊洛赫村的教師,對教育富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孩子的教育必須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並用自己的理論實踐於自己的兒子卡爾威特,使之成為傳奇般的天才。於1818年寫成《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該書是世界上論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獻,他的教育理念被後人譽為早期教育的楷模。
  • 世界六大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一)卡爾威特:天才教育法
    他認為孩子的教育必須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並用自己的理論實踐於自己的兒子卡爾威特,使之成為傳奇般的天才。於1818年寫成《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該書是世界上論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獻,他的教育理念被後人譽為早期教育的楷模。
  • 與李建賓共讀《雕蟲記》看作文高手如何煉成
    紅網時刻9月20日訊(記者 曾珍 通訊員 黃宇)「由於寫作技能相對於生活積累而言,的確是雕蟲小技,所以我就用「雕蟲」一詞兒作為本書的書名。」9月20日下午,邵陽市書香教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李建賓在書裡書外紅旗路店,帶著他的《雕蟲記》,為現場的50餘名慕名而來的學生指路,講述《作文高手是怎樣煉成的》。
  • 10歲男孩辦音樂會、飆英語、說德語,「神童」是怎樣煉成的?
    10歲男孩辦音樂會、飆英語、說德語,「神童」是怎樣煉成的?【導讀】自古以來,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每一位家長關心的頭等大事兒。為了能夠將孩子在培養成才,無數父母殫精竭慮地給孩子創造學習環境,但這真的能如願以償嗎?
  • 【情商】「天才」是天生註定的?
    本文∣1308字 閱讀時間∣5分鐘 Part1 美國伯利恆鋼鐵公司的建立者齊瓦勃出生在美國鄉村,只受過很短的學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