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公眾號,了解最權威、最新鮮的家庭教育資訊!
免費諮詢熱線:400-000-5673
記得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因為注重孩子的品德培養,特別不能容忍孩子「撒謊」這件事。可是有時候嚴厲地批評孩子「撒謊」時,孩子卻會委屈得大哭,那個傷心的樣子往往又會讓我懷疑難道是我判斷錯了、「冤枉「了孩子?後來我慢慢體會到:小孩子撒謊,未必是品德問題。有時候是一種因為害怕採取的自我保護手段,有時候則跟孩子在不同年齡下的認知程度有關。在猶太教育裡,父母也好,老師也好,都不輕易說孩子」你錯了「或」你說謊「,這真是一種值得學習的家教的智慧。我常感到遺憾,如果我早點讀到這篇文章,或許就不會那麼武斷地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了。這趟從以色列回臺灣的航程,我在飛機上看了不少有關於討論「時間」的影片。包括速度與時間的關係、時間的起源,以及到底什麼是時間。我本來對於這個名詞的理解與想法不多,沒想到愈看影片,產生的疑問就愈多,反而更不清楚我對於「時間」這件事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
這個我們平凡人天天使用的名詞,其實是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到目前科學家也還在研究時間的屬性與定義。就算我們把時間簡化成一種計量方式,也還要先了解數字、白天晚上的變化,秒與分的定義與長短,才會是對人有意義的概念。回以色列後跟雅爸談起這件事,聊著聊著,我的職業病就開始發作,開始與雅爸討論到,時間,這個對大人這麼難的概念,小孩到底又是如何理解的呢?什麼時候才能了解時間長短與連續不可分的概念呢?當然,小孩要能夠講話才能知道他們的想法。這就讓我想起以前幼兒園一個叫伊特馬的小孩的故事。有一天下午三點伊特馬午睡醒來,我幫他穿好鞋子,他跟另一個先醒來的女生坐在地板上玩樂高。時間還早,不急著叫醒其他小孩,我坐下來,跟他們邊玩邊聊。伊特馬雖然才兩歲三個月,但語言能力已經發展得很好。他會的單字多、句子多,組織句子的能力也非常強。我跟他提到明天要幫幼兒園裡的小孩黑輪辦他的兩歲慶生會。 伊特馬聽到這裡,突然就皺著眉頭跟我說:「黑輪生病,他回家去了。」「對,黑輪上個星期生病,但他已經健康了,今天他不是跟大家一起吃早餐、一起吃中餐嗎?他在這裡,在睡覺。」我聽了一開始不以為意的回答。「不,黑輪不在這裡,他生病,他媽媽帶他回家了,他在家裡睡覺」沒想到伊特馬很堅持的說。我聽了後,也開始比較認真的回答他:「伊特馬,聽我說,黑輪現在這裡,他已經康復了,等下他醒來你就會看到他。」「不…」伊特馬很堅持的跟我爭執了好幾分鐘。最後,他跟我說:」Winnie,黑輪明明生病在家,不在這裡,你是糊塗了喔?」「糊塗」在希伯來文是很難的一個字,從才學說話沒多久的伊特馬嘴裡冒出來,實在是讓我覺得很好笑又很可愛。過了20分鐘,黑輪醒來,自己走出房間。我跟伊特馬說:「你看,黑輪在這裡。他沒有生病,他跟我們在一起。」我接著說:「不過,伊特馬,你好棒,你記得黑輪之前生病的事情,但他現在已經好了,很健康,明天我們要幫他辦兩歲的慶生會。」4點15分,伊特馬的父親來接他,伊特馬跟父親說:「明天我們要幫黑輪辦慶生會,會上會有上個星期五剩下來的蛋糕…」「不,伊特馬,明天黑輪會從家裡帶新的蛋糕來,上個星期五的蛋糕我們昨天下午已經吃完了。」我跟他更正道。「不,明天慶生會會有上個星期五剩下來的蛋糕,亞佛老師是這樣跟我說的」伊特馬又開始跟我爭執…那天我就在與伊特馬的爭執中結束工作。我沒有生氣,但他很生氣。回家之後跟朋友談起這件事,很多朋友只是搖頭的跟我說,兩三歲的小孩真是「貓狗嫌」,明明自己搞混的事情都還要跟大人爭執,不是他在說謊就是強詞奪理,也覺得我很有耐心,可以陪著小孩耗,難怪我可以做幼教老師。朋友們的這番話看得我目瞪口呆,裡頭沒生小孩的就算了,生了小孩的爸媽們,難道你們真的是這樣了解小孩的嗎?兩歲左右小孩的一個大特色,就是開始講話,但不見得對每個字彙的意義都很清楚,抽象概念能力也不高。如果我們做大人的對於「時間是指宏觀一切具有不停止的持續性和不可逆性的物質狀態的各種變化過程,其有共同性質的連續事件的度量衡的總稱就是其中之一」這段話會愈看愈不懂,愈看愈頭痛。那兩三歲兒對於我們嘴裡講的「今天晚上」、「上個星期四」、「五個月後」的字眼,也是同樣的感覺。
這個年紀的小孩,基本上只能分出「現在」以及「之前」(或是「昨天」、「曾經」)。「昨晚」、「前天」、「上個星期」、「明天」,對他們而言都是模糊不清而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的。有些小孩在這個階段,會試著用具體的事件區隔時間,「睡覺前」及」睡覺後」常常成為區分的工具。睡覺前發生的事情都是「昨天」,睡醒後就是「今天」,等下要做的事情都是「明天」。因此,詢問睡完午覺的小孩「早上做了什麼」,他們會以睡醒後做的活動來回答;至於真正早上做的事,他們會告訴你:「那是昨天做的」。再加上對於字彙定義的不完全,小孩很容易將過去不同時間點做的兩件事說成是同一天做的事,或是使用時間的計量(上個星期一,下個星期一),卻不甚了解「星期」與「天」的差別。故事中的伊特馬,只是個語言發展較好,卻還是兩歲多的小孩。黑輪在上個星期的某一天睡午覺前因為生病被媽媽帶回家。那天睡醒的伊特馬,無法區分「今天中午」以及「上星期的某一天中午」,只是記得黑輪被帶回家的這件事,因而十分堅持他是對的。他有說謊嗎?並沒有,只是因為尚未有能力區分時間,造成認知上的誤差。在看到黑輪從睡房走出來之前,他就是相信黑輪已經回家去了。他有強詞奪理嗎?也沒有。他只是使用他懂得使用的字彙與概念,無法了解為什麼我的認知跟他的認知有如此大的落差。這個年紀的小孩,就像是眼睛被半遮一樣,看不到也想不到事情的全貌。那小孩一直堅持他的說法,甚至惹火其他大人時,做父母的要怎麼辦呢?首先,做父母的自己要清楚不需要對這個年紀孩子說的話「太認真」。要了解他們的語言與抽象能力都還在發展,錯誤與混淆是必然的。也要了解那些抓著這個年紀小孩說的話而死追猛打的大人真的是「跟小孩太計較」。所以第一件事情是保護你的孩子不要被這樣的大人「追殺」。第二,不要指責他亂說話,也不要一直告訴他「你錯了」。兩三歲的孩子甚至連「無意識的說謊」這件事都還做不到,他說的就是他的了解,他的認知,而且他就是沒有辦法像大人一樣看到全貌。使用負面字眼(像是「你說謊」、「你錯了」、「你胡說八道」…)並不會讓小孩更看得全貌而了解自己的錯誤與混淆,只會讓小孩更加困惑而變得退縮。退縮的小孩就會選擇不說明他的困惑,也不跟大人爭辯。如此一來,大人就會失去了解、評估與教育孩子抽象能力發展的機會,非常可惜。第三,大人真正需要做的事,是設法指出事實來。如果沒有適當的方式指出事實,也就算了,只要在孩子說他相信的事物時,再次柔聲的更正他。不要生氣,也不要跟孩子吵架,更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你知道的事實。像是伊特馬的這個例子,我從一開始就只是認真而堅定的「反覆我知道的事實」,沒有發脾氣,也沒有指責伊特馬,甚至沒有為了急著證明我是對的,就帶伊特馬去找黑輪。等黑輪醒來,伊特馬也就知道黑輪真的在幼兒園。但因為我沒有給予他負面壓力,因而他在他父親來接他時,就自己更正了自己的認知。(雖然馬上又再發生另一個時間上的認知混淆…)而且,說真的,就算他堅信黑輪生病回家了,那又如何?我們大人又記得多清楚過去發生的事?做大人的,就別為難這些本來就搞不大清楚時間順序與定義的兩三歲兒童,還硬要說人家說謊,又硬是要人家道歉了吧!【4月30日-5月2日·湖北武漢】《天使父母》爸媽必修課——你值得擁有
孩子為什麼「不聽我的話」,反而「和我對著幹」?
孩子不自信與家長教育有關係嗎?父母如何做,孩子才能樹立自信?
孩子為什麼會沉溺於網路遊戲的虛擬世界中?
父母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並省時省力地培養?
父母如何做,孩子才能自覺自愿地學習?
父母如何做,才能引導孩子順利渡過青春叛逆期?
父母如何做,孩子才願意說心裡話?
家庭教育中哪些因素會導致孩子早戀?又該如何預防呢?
吸菸、打架、口出惡言,怎樣引導矯正孩子已經出現的不良行為?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無論您工作有多繁忙,給孩子花多少錢,送孩子去什麼樣的學校,去哪個國家留學,都必須學習如何做一位智慧家長。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可逆,什麼事情都可以等,唯獨這件事情不能等!
學習的機會永遠都有下一堂課,而孩子寶貴的青春期每過一天,都是在一片片剝落TA最美好的年華,在教育的失敗面前任何成功都不值一提!
電話報名
尹老師:15871472216
祁老師:18907135031
免費諮詢熱線:400-000-5673
現在報名還贈送價值218元禮袋一份,內含家庭教育工具書、每日作業專用手札、三菱專業書寫筆等精美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