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學家發現抗病毒感染新型藥物靶點,並發現一款乳腺癌藥可抑制...

2020-12-25 東方網

原標題: 上海科學家發現抗病毒感染新型藥物靶點,並發現一款乳腺癌藥可抑制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人體如同外星體入侵我們的家園地球,對這些「破壞力極強」的入侵者來說,地球如何加強「防禦」和「軍隊建設」來保護人類的家園,一直是科學家和大眾關心的重要問題。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病原微生物入侵人體,可能會引起機體死亡或留下後遺症。而近幾年新發或爆發的病毒感染,如禽流感病毒和寨卡病毒等,亟待抗病毒藥物或疫苗來預防和治療。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分子細胞中心)王紅豔研究組與上海大學魏濱(原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實驗室合作,發現細胞內的7脫氫膽固醇還原酶(DHCR7)下調機體先天免疫抗病毒感染的功能與機制,阻斷這個酶的活性可以顯著增強人體免疫「衛士」——巨噬細胞清除寨卡病毒、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多種病毒的「戰鬥力」。該研究為抵抗新發或高致病性病毒的感染提供了新型藥物靶點。相關論文於北京時間12月25日在國際學術期刊《免疫》在線發表,相關發明已申請專利。

  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但最近的研究顯示,降低巨噬細胞的膽固醇合成還有助於抵禦病毒感染。本研究通過篩選「鎖定」了對DNA病毒、RNA病毒感染都會出現「異常表達」的一種還原酶「DHCR7」。DHCR7能將7-脫氫膽固醇(7-DHC)轉化為膽固醇,是膽固醇生物合成的最後一步。研究人員在實驗中阻斷DHCR7活性後,能在降低膽固醇的同時促進7-DHC累積,最終增強了一型幹擾素(如IFNβ)的產生水平,從而有效阻止病毒感染。

  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索了「信號通路」的構建,發現類似於「接力棒的傳遞過程」:7-DHC如同免疫衛士—巨噬細胞的膜表面的雷達,將病毒入侵「危險信號」,傳遞給巨噬細胞內蛋白激酶AKT3,促進AKT3活化;AKT3隨即與負責基因轉錄的IRF3結合,告訴IRF3緊急產生更多的幹擾素IFNβ。這種信號通路就像吹響的「集結號」,最終讓巨噬細胞儘快清除入侵病毒。

  圖註:當「外星體入侵地球」時,地球表層的預警中心(7-DHC)發射急救信號(AKT3)到達地心指揮部(IRF3),使得地球衛士(IFNβ)大量並迅速集合,運輸到宇宙中抵抗外星體。

  有意思的是,治療乳腺癌的化療藥物他莫昔芬曾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可以用於抑制DHCR7活性,研究人員在此次研究中發現了他莫昔芬具有抑制皰疹病毒和塞卡病毒感染的新功能。

  該研究揭示一種膽固醇代謝產物7-DHC通過影響先天免疫的信號傳導通路,提高抗病毒反應的新機制,並指出靶向DHCR7能增強抵抗多種病毒感染的功能,這將有助於開發抗病毒感染的新型藥物。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發現機體抗病毒感染新型藥物靶點—新聞—科學網
    而近幾年新發或暴發的病毒感染,如禽流感病毒和寨卡病毒等,亟待抗病毒藥物或疫苗來預防和治療。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分子細胞中心)王紅豔研究組與上海大學魏濱實驗室合作,發現細胞內的7脫氫膽固醇還原酶(DHCR7)下調機體先天免疫抗病毒感染的功能與機制,阻斷這個酶的活性可以顯著增強人體免疫「衛士」巨噬細胞清除寨卡病毒(ZIKV)、流感病毒(H1N1)、皰疹病毒(HSV)等多種病毒的「戰鬥力」。
  • 港大學者發現一種臨床常用抗潰瘍藥物可抑制新冠病毒繁衍複製
    港大學者發現一種臨床常用抗潰瘍藥物可抑制新冠病毒繁衍複製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20-10-13 18:48 來源
  • 上科大攜手抗新冠病毒攻關聯盟夥伴 率先破解新冠病毒關鍵藥物靶點
    )上發文,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關鍵藥物靶點——主蛋白酶(Mpro)的高解析度三維空間結構,並綜合利用三種不同的藥物發現策略,找到針對新冠病毒的潛在藥物。  新型冠狀病毒與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和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因缺乏特效藥和疫苗,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靶點科研攻關及新藥研發迫在眉睫。
  • B肝理想靶點工具,日本科學家開發,高純度篩選抗HBV藥物系統
    2020年7月31日,日本大阪大學醫學研究生院微生物和免疫學系病毒學科科學家Eriko Ohsaki和Keiji Ueda開發了高純度HBV轉錄酶活性區的篩選及其應用。B肝理想靶點工具,日本科學家開發,高純度篩選抗HBV藥物系統這項新技術發表在科學雜誌《Viruses》,歸屬抗病毒藥物和疫苗部分。
  • 新型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藥物:氟維司群一文掌握
    新型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藥物近幾年發展迅速,今天為大家詳解選擇性雌激素受體下調劑(SERD)——氟維司群。 什麼是選擇性雌激素受體下調劑? 顧名思義,SERD 就是能夠下調雌激素受體 (ER) 水平和活性的藥物。
  • 這兩種藥能抑制冠狀病毒,上市公司連拉四個漲停板!疫情...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在武漢公布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李蘭娟院士說,抗愛滋病藥物克力芝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她建議將阿比朵爾、達蘆那韋這兩種藥物列入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 重新研究數百個老藥,上海科學家發現對抗「超級細菌」新辦法
    經過近4年的聯合攻關,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湖北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通力合作,成功發現一個抗耐藥金葡菌感染的藥物作用新靶點——CrtN蛋白;並首次發現抗真菌老藥萘替芬,能通過靶向CrtN蛋白,抑制抗耐藥金葡菌進行感染。日前,相關研究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化學生物學》雜誌上。
  • 上海藥物所聲明:對「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一文準確無誤」作出...
    上海藥物所聲明:對「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一文準確無誤」作出回應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02月28日
  • 新冠病毒重要藥物靶點-RNA聚合酶精細結構獲解析—新聞—科學網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抗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RdRp(RNA依賴的RNA聚合酶)-nsp7-nsp8複合物」近原子解析度的三維空間結構,揭示了該病毒遺傳物質轉錄複製機器核心「引擎」的結構特徵,為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
  • 新型藥物靶點——外周5-羥色胺
    過去,針對5-HT系統的藥物僅僅針對5-HT轉運體和受體,主要用於治療抑鬱症、精神病和偏頭痛等中樞症狀。然而,由於5-HT系統二重性的發現,使其成為了一種新型的藥物治療的靶點。關於TPH2已有很多的研究綜述,因此,本文重點介紹了TPH1抑制劑藥物開發的最新成果以及臨床研究變情況。
  • ...最新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存在糞-口傳播;上海藥物所:雙黃連抑制...
    據人民日報,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透露,該院肝病研究所研究發現,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提示糞便中可能有活病毒存在。據上觀新聞報導,關於美國吉利德公司研發的抗病毒藥remdesivir(瑞德西韋)被美國科學家認為有望對冠狀病毒進行抑制,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衛健委專家組盧洪洲教授表示,目前,專家組已寫好方案及申請,並匯報上級部門,同時與吉列德公司直接聯繫。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長效可注射愛滋病藥物CTP31
    現行的聯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cART)大大改善了治療後HIV感染者的壽命和生活質量,減少了HIV的進一步傳播。但cART需每天服藥,費用昂貴,具有副作用,且HIV-1(一型愛滋病病毒)具有高突變率會導致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出現耐藥性。因而,急需開發具有新型作用機制和價格便宜的治療藥物。
  • 清華醫學院饒子和院士團隊合作破譯抗新冠病毒關鍵藥靶三維結構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饒子和院士領導的一支由清華大學婁智勇教授和閆利明博士、上海科技大學楊海濤教授和王權教授等人組成的「清華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在新冠病毒抗病毒藥物核心靶點主蛋白酶(Mpro)和RNA依賴的RNA聚合酶(RdRp)三維結構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清華饒子和院士團隊合作破譯抗新冠病毒關鍵藥靶三維結構
    清華饒子和院士團隊合作破譯抗新冠病毒關鍵藥靶三維結構清華新聞網3月18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抗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RdRp (RNA依賴的RNA聚合酶)-nsp7-nsp8複合物」近原子解析度的三維空間結構,揭示了該病毒遺傳物質轉錄複製機器核心「引擎」的結構特徵,為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
  • 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肺炎病毒?臨床醫生這麼說
    1月31日晚,一則《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文章刷屏,使得這一產品在線上線下藥店迅速被搶購一空。第一財經記者查詢多個大藥房網上銷售渠道,「雙黃連口服液」均被告知售罄。
  • Science子刊:我國科學家發現利用小分子ACA靶向TGF-β信號通路,可...
    2020年8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和海南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種小分子,它通過靶向TGF-β信號通路,在組織培養物和小鼠體內抑制包括SARS-CoV-2在內的多種不同病毒。通過鑑定出多種病毒成功感染所依賴的一種宿主細胞途徑,這一發現為開發廣譜抗病毒藥物提供了一種潛在的靶標。
  • 人類與病毒的漫長鬥爭史:從疫苗發現到抗病毒藥物的面世
    除此之外,抗病毒藥物的研發也是抗擊疫情的希望。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這兩把人類對付病毒的武器,在歷史上是如何出現的?人類對病毒的了解,又經歷過哪些進程?新藥開發為何費時費力費錢?抗體藥物與化學藥抗病毒哪家強?
  • 翟所迪教授:新冠肺炎抗病毒試用藥物治療的十問十答
    新冠肺炎抗病毒治療到底有沒有特效藥?這是大家如今極為迫切尋找的答案。   我們會發現,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一版至第五版一直在重申「目前尚無有效抗病毒藥物」。
  • 抗病毒免疫突破 病毒感染導致致死性炎症的主要原因
    抗病毒免疫突破 病毒感染導致致死性炎症的主要原因時間:2019-02-23 11:23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抗病毒免疫突破病毒感染導致致死性炎症的主要原因 北京2月22日電(金歆、莊穎娜)日前,我國科學家在機體抗病毒機理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上海這款抗病毒噴劑尚未拿到新藥批證,目前不能用於患者治療
    近日,一款新研製的廣譜抗病毒噴劑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應急病房投用,用於醫護人員新型冠狀病毒防護。 目前,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進入隔離區的醫護人員均可使用這款抗病毒噴劑,通過張嘴吸氣噴灑藥物,讓藥物吸入呼吸道和肺部,便可提供生物活性的保護作用,避免感染病毒,與物理防護工具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