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型的書籍該怎麼讀?掌握這3個步驟,讓讀書事半功倍

2020-09-10 愛打機的妹子

文/愛打機的妹子

很多人買了如何賺錢的書,你賺到錢了嗎?

囤了很多人生指南、成功學的書,你人生過得更好了嗎?你成功了嗎?

作者也許賺到了很多錢,過得很成功,他也把方法教給了你,但是對你來說真的有用嗎?

如果讀完這本書,卻不能解決實際生活遇到的問題,有可能是因為作者的方法不太科學,可能不適用於你。也有可能你根本沒看完這本書,還沒開始行動!

那麼這種實用型的書籍,我們該如何閱讀與操作,才能對我們起到實際性的作用?

我們可以從《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找到答案。

作者是當代享有盛名的學者、教育家莫提默·艾德勒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查爾斯·范多倫。這本書是「閱讀藝術課」的入門導引,是一本講解閱讀的專業學術書。

本文參考《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方法理論,針對「實用型書籍」的閱讀方法進行闡述,讓更多讀者能在閱讀實用型書籍時起到實際性的作用。

一、實用型書籍的分類

在解決如何閱讀實用型的書之前,我們先要了解實用型書籍的分類。

一種是指南型的書籍。

就像一些教程書,教導你如何閱讀、賺錢、烹飪或者駕駛,本質上是說明規則的書。

何為指南?只要按照步驟來,在制定的規則之下操作,就可以實現書本的目的。

這一類書有很大的實操性,但很少會出現偉大的作品,因為人人可做,人人都可懂。

另外一種是實用原理型的書籍。

談實用原理型的書籍,查德一看是理論性的書,其實不然。

這一類書籍主要是為了闡述規則形成的原理,就是告訴你有這樣的操作,然後解釋為什麼要這樣操作,它形成的過程和原理到底是什麼。

一些經濟、政治和道德上的著作技術屬於實用原理型的書籍,而這一類書籍在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偉大的作品,未來也會有更多的著作。

現在實用型書籍的分類已經很明確了,跟規則有關的書籍都可以作為實用型書籍。

二、閱讀實用型書籍時需要明確的問題

我們在閱讀實用型書籍之時必須要明確兩個問題:

第一:作者的目的是什麼?

第二:他建議用什麼方法達到這個目的?

其實作為實用型書籍的作家,他必須要有較好的雄辯和演講能力,他需要用文字來感染你、說服你,讓你覺得他提出的規則是可行的。

但我們不能稀裡糊塗地閱讀,不明確作者的目的和方法,只會被作者帶節奏,覺得他說得好對哦!好有道理哦!但又說不出哪裡好,自己跟著做也沒什麼效果。

所以閱讀這類書之時必須帶著批判性思維閱讀,了解作者的目的和他所提出的方法,對自己是否有用。

就像我閱讀《兩周逃出髒亂房間》時,作者還建議我們買個超貴的掃地機器人,買上自動洗碗機,可以極大地提高時間利用率。

如果一家兩口蝸居在一個小房間裡,用得上掃地機器人和自動洗碗機嗎?更何況不是每個人的經濟情況能比得上作者,買個自動洗碗機都要用上好幾個月的工資。

所以我們要辯證地思考問題,採納對自己真正有用的部分。

無論多好的實用型書籍,對我們的生活起到實際性幫助的書,才是適合自己閱讀和實踐的書籍。

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選書時必須了解作者的背景,現在這個年代人人都可以出書,我們要甄別哪些是「真貨」,哪些只是「文字操作者」。

三、關於實用型書籍的實踐

無論這本實用性多麼好,多適合自己,如果不行動,那麼閱讀這本書就不能起到實質性的效果。

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要賺錢,買了幾千塊炒股和投資的書,報了上萬元的課程,卻沒有效果的原因。

我們讀書講究有活力地讀書,不只是讀眼前這本,在一輩子裡還可能讀上千千萬萬本,但唯有行動才能幫助我們解決實際性的問題。

首先,接納作者的意見後,按照書裡的建議進行操作。

唯有嘗試過作者提出的方法才能知道這種方法是否對自己有效。不是所有規則都能對所有人有用,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

其次,發現方法不適用自己時,自行進行調整或者另尋方法。

就像閱讀《兩周逃出髒亂房間》時,對我來說買自動洗碗機是不可能的了,這一條以後有機會再實踐吧!

但是書裡關於堆積的無用物品的斷舍離確實很適合我,我也按照作者的建議實踐了,整個房間和人生都清明許多。

結言

關於實用型書籍,讀完之後不實踐,也不是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還是可以漲漲見識,等到適合的時機也有實踐的機會。

如果需要迫切解決眼前的問題,則要思考和尋找對自己真正起作用的書籍,並加以實踐。唯有行動才能解決實際問題。

——END——

今日話題:

你喜歡囤書嗎?書裡的方法對你有作用嗎?

歡迎到評論區分享你的人生!

相關焦點

  • 閱讀百餘冊讀書方法書籍後,這89個讀書技巧送給你
    這是因為你沒有掌握讀書的技巧,今天為你推薦的這本書《高效能閱讀》,總結了讀書的89條技巧,無論你是不善讀書的人還是讀書愛好者,這本書都能滿足你的需求。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原尻淳一,與其他作者合著過《「職業未來地圖」的畫法》《整理的藝術3》等作品,現在是龍骨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
  • 想讀書,但不知道讀什麼,3個步驟教你製作個人書單
    首先,它可以培養我們帶著目的去讀書的意識在我們製作書單的過程中,我們會不得不去想「為什麼要讀這本書」這個問題。同製作書單,我們可以確定自己的讀書目的。比如:讀時間管理書籍,會思考是為了提升自我管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購書策略。通過對這個策略進行分析以及我的個人經驗,給大家分享一個製作個人書單的方法,只需三步,簡單到人人都可以學會。步驟一,收集書籍信息收集書籍信息有兩種方式:一是主動收集,二是被動收集。
  • 超乾貨 | 掌握這 3 個讀書方法,你也能過目不忘
    而書讀得越多,卻總會頻繁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我自己之前就是這樣,從讀一本書到完全吃透它(還不一定能到這步),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可是在不久後反問自己在書中學到哪些知識,卻怎麼都想不起來。似乎這麼多年書都白讀了
  • 讀書的2個步驟:讀什麼、怎麼讀?
    第二、怎麼讀?很多人讀書都會有一個感覺「我讀完了,過不了多久我就忘記得一乾二淨了」。關於這個,我首先想說的是:讀了再說,不要管他忘記不忘記。其實,他已經在你的潛意識中了,只是你的相關聯的知識還沒達到一個臨界點。
  • 「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丨《讀書讀書》
    現在的人讀書的條件好多了,不僅有人「引讀」,還有各種「拆書稿」,現在的讀書的人也多了,能讀到的書就更多了。甚至除了讀書,還可以看電視劇,通過書籍改編而來的影視劇、通過書稿改編而來的紀錄片,又或是「聽書」等等,在讀書的形式上越來越多元化了。所以,「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我想關心的這個問題的還是大有人在。
  • 沒時間讀書?讀的書合上就忘?這3種讀書筆記法,幫助你高效閱讀
    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讀過的書短時間內還有印象,時間一長就忘記了,好像沒讀過一樣。要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記讀書筆記。我每周都會讀至少3本書,然後還會輸出大量的書評和感受。這篇文章,我總結了3種讀書筆記的方法,分享給你我是如何將書中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這3種讀書筆記的方法,適用於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希望對想要提升閱讀能力的你有所幫助。 RIA便籤法RIA便籤讀書法適用於實用類書籍。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有效讀書,只需做好這關鍵的五個步驟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這一生都需要不斷的閱讀來充實自己。然而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書籍浩如煙海。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知識階段、職業和興趣愛好不一樣,對知識的需求也不一樣。怎麼樣準確地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籍?我們不是盲目的讀書,要讀好書,讀自己需要的書,讀適合自己的書。帶著目的,充滿主動性地去讀,有正確的讀書方法,掌握讀書的關鍵的這五步,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用這種方法幫你精準找到適合自己的書平時準備一個筆記本或者記在你的電腦的文檔裡。也有一些寫作軟體可以用,比如:印象筆記、筆神。
  • 1個月讀10本書和讀1本書,哪個更好?方法不對,怎麼讀都沒用
    其實,只要方法對了,讀多少書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你學到了知識。方法不對,怎麼讀都沒用。(俞吾金教授《哲學隨感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是日本傳媒業出身的奧野宣之寫的關於如何閱讀的書籍,他創造的一元化筆記讀書法涵蓋了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這五個步驟,為讀者提供了一整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
  • 不愛讀書?怎麼讀?掌握這項能力,你可以一小時看一本書!
    此時,不禁想起一個問題:你後悔那些年少讀了書嗎?可能有人會說:「我不喜歡讀書」,「我一看書就犯困」,「我看不進去」……諸如此類的問題,這絕不是少數人的通病。尤其是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泛濫,但是我們該讀什麼樣的書?該怎麼讀?許多人更加迷茫了。
  • 選書、預讀、精讀,三個步驟,讓你掌握一本書的精髓!
    《高分讀書法》通過選書、預讀、精讀三個步驟,教你提高閱讀效率,掌握一本書的精髓。《高分讀書法》的作者西岡一誠,高中時就讀於一所不知名大學,學習成績墊底,後來通過自己實踐的讀書方法,成績大幅度提升,考入日本東京大學,他把閱讀心得匯總,在《高分讀書法》中展示。
  • 想讀書卻不會讀,這三個方法,讓讀書效果成倍增加
    在昨天的文章《這三個步驟,讓讀書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識框架》中,我們解釋了如何通過讀書來完成知識框架的搭建。有位粉絲在看了之後,在後臺私信我。說自己想讀書,但是不知道該如何讀書。 在私信中,他提到自己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也有了想通過讀書做深入了解的領域。但是問題在於面對這個領域內龐雜的書,不知道該讀哪些書。還有在讀完一本書之後,很快就會忘記書中內容。
  • 一讀書就瞌睡,讀書不是逐字閱讀,一小時讀一本書是如何做到的?
    我們對這類書籍進行學習,就是為了掌握知識,出發點一個是為了考試所用,一個是為了進行知識的基礎積累。2)通過讀書來指導實踐作為成年人,我們讀書的目的更多還是為了使用,而不是為了圖好看。當我們採取錯誤的讀書方法,那我們讀書的效率和質量就要大打折扣。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書籍種類和讀書目的選擇不同的讀書方法,這樣我們讀書才能更加輕鬆,才能事半功倍。
  • 像聽音樂一樣讀書,一天輕鬆讀1本,享受讀書之樂
    這本書是曾經的慢讀者,寫給適合慢讀者閱讀的,名字叫《快速閱讀術》。 這是本實用類書籍,能幫助人們改變閱讀理念和習慣,從而讓人們徹底走出閱讀速度慢的窘境。 這位牛人作者,名叫印南敦史,是日本多家網站的自媒體書評撰稿人。
  • 讀書方法:如何用讀書筆記有效閱讀一本實用類書?
    關於實用類書籍的閱讀,要改變讀書的思維觀念,沒必要讀懂書中所有的內容,也沒必要一字一句的閱讀,把一本書完全讀完。實用類書籍閱讀的關鍵是以知識內化為讀書目的。所以在閱讀實用性書籍時,不追求數量,也不要要求讀完。
  • 如何將讀到的書學以致用,三個步驟教你寫出最強讀書筆記
    這樣的讀書筆記,不如不做。2.讀書筆記要怎麼寫如何將讀完的內容消化成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而好的筆記將讓事情變得事半功倍,如何做讀書筆記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有三個步驟:1.基本信息2.摘抄3.評論在正式讀書筆記之前,你需要在筆記中記錄一些閱讀的基本信息:寫讀書筆記的日期
  • 那些閱讀能力厲害的人,平時是怎麼更有效的讀書?掌握這4個方法
    後來為了讓自己能更有效的看書,就開始去學習研究,怎麼讀書才更容易記住、更有效,而不是看完就忘。所以開始講究方法,提升看書的效率,更快速且能記住的去看。分享一下我的看書4步法,不談虛的,只講步驟。怎麼通過看書,去快速有效的獲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我是這麼做的:比如最近想了解一些品牌管理的知識,那我看對應的書籍時,就會簡單列下我的目標關鍵詞:怎麼做品牌、品牌推廣的方法等。
  • 克服讀書慢必須屢清楚的三個問題
    第一是默讀,第二是從前到後被動讀,第三是不會找到目標做捨棄。要在速度上過關,以下三個問題是必須屢清楚的:一般的書籍分類有哪些?我們從小學到大學接受的教育,工作之後為更好的應付工作中的問題而看的書,以及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試圖在書籍中尋求答案的閱讀,都屬於主食閱讀。主食閱讀屬於最接地氣的,也是最實用的,也是最容易餵飽我們的閱讀方式。應當怎麼對待那些書籍?
  • 送書還教你怎麼讀!
    關於世界圖書日的來源,西班牙有個浪漫的傳說 :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於深山,勇士喬治隻身戰勝惡龍,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贈給喬治的禮物是一本書。從此「書」成為膽識和力量的象徵。4月23日成為"聖喬治節"。書在這個美麗的故事中被當做最珍貴的禮物送給了勇士,可見西班牙人對書籍的愛和珍視。而中國人「愛書成癖」,也是古來有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愛讀書,是我們不可拋卻的優良傳統。
  • 讀了100多本書腦子還是很空,我用這3個方法,解決了讀書焦慮
    前段時間讀書,遇到一個問題,我發現幾天不讀書,就感覺腦中空空的,明明之前也讀過不少書,怎麼都不見了呢?原來,我掉入一種陷阱,必須不斷讀書,而且是讀新書,找到觸動自己的知識點,心裡才覺得踏實些,但當手頭的書讀完了,又陷入一種空空然的感覺,需要一本新的書來填充這種知識的匱乏感。如此,周而復始,讓我挺頭大的。我不禁納悶,我讀過的書都哪裡去了?
  • 張五常:該怎樣讀書和思考,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我自己的選擇,是有讀書的時候,有獨自思想的時候,不應該不斷地讀下去。於今回顧,這選擇是對的。一、讀書的方法首先聲明,我要談的是為知識而讀書的方法,不是為考試而讀書的方法。為知識而讀書可以幫助考試,為考試而讀書卻未必可助知識的增長。知識是讀書的目的(An End);考試只是一個方法(A Means)。我可在四個大前提下給年輕人建議一些實用的讀書方法。若能習慣運用,不但可以減輕考試的壓力,而對更重要的知識投資會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