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打機的妹子
很多人買了如何賺錢的書,你賺到錢了嗎?
囤了很多人生指南、成功學的書,你人生過得更好了嗎?你成功了嗎?
作者也許賺到了很多錢,過得很成功,他也把方法教給了你,但是對你來說真的有用嗎?
如果讀完這本書,卻不能解決實際生活遇到的問題,有可能是因為作者的方法不太科學,可能不適用於你。也有可能你根本沒看完這本書,還沒開始行動!
那麼這種實用型的書籍,我們該如何閱讀與操作,才能對我們起到實際性的作用?
我們可以從《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找到答案。
作者是當代享有盛名的學者、教育家莫提默·艾德勒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查爾斯·范多倫。這本書是「閱讀藝術課」的入門導引,是一本講解閱讀的專業學術書。
本文參考《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方法理論,針對「實用型書籍」的閱讀方法進行闡述,讓更多讀者能在閱讀實用型書籍時起到實際性的作用。
在解決如何閱讀實用型的書之前,我們先要了解實用型書籍的分類。
一種是指南型的書籍。
就像一些教程書,教導你如何閱讀、賺錢、烹飪或者駕駛,本質上是說明規則的書。
何為指南?只要按照步驟來,在制定的規則之下操作,就可以實現書本的目的。
這一類書有很大的實操性,但很少會出現偉大的作品,因為人人可做,人人都可懂。
另外一種是實用原理型的書籍。
談實用原理型的書籍,查德一看是理論性的書,其實不然。
這一類書籍主要是為了闡述規則形成的原理,就是告訴你有這樣的操作,然後解釋為什麼要這樣操作,它形成的過程和原理到底是什麼。
一些經濟、政治和道德上的著作技術屬於實用原理型的書籍,而這一類書籍在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偉大的作品,未來也會有更多的著作。
現在實用型書籍的分類已經很明確了,跟規則有關的書籍都可以作為實用型書籍。
我們在閱讀實用型書籍之時必須要明確兩個問題:
第一:作者的目的是什麼?
第二:他建議用什麼方法達到這個目的?
其實作為實用型書籍的作家,他必須要有較好的雄辯和演講能力,他需要用文字來感染你、說服你,讓你覺得他提出的規則是可行的。
但我們不能稀裡糊塗地閱讀,不明確作者的目的和方法,只會被作者帶節奏,覺得他說得好對哦!好有道理哦!但又說不出哪裡好,自己跟著做也沒什麼效果。
所以閱讀這類書之時必須帶著批判性思維閱讀,了解作者的目的和他所提出的方法,對自己是否有用。
就像我閱讀《兩周逃出髒亂房間》時,作者還建議我們買個超貴的掃地機器人,買上自動洗碗機,可以極大地提高時間利用率。
如果一家兩口蝸居在一個小房間裡,用得上掃地機器人和自動洗碗機嗎?更何況不是每個人的經濟情況能比得上作者,買個自動洗碗機都要用上好幾個月的工資。
所以我們要辯證地思考問題,採納對自己真正有用的部分。
無論多好的實用型書籍,對我們的生活起到實際性幫助的書,才是適合自己閱讀和實踐的書籍。
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選書時必須了解作者的背景,現在這個年代人人都可以出書,我們要甄別哪些是「真貨」,哪些只是「文字操作者」。
無論這本實用性多麼好,多適合自己,如果不行動,那麼閱讀這本書就不能起到實質性的效果。
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要賺錢,買了幾千塊炒股和投資的書,報了上萬元的課程,卻沒有效果的原因。
我們讀書講究有活力地讀書,不只是讀眼前這本,在一輩子裡還可能讀上千千萬萬本,但唯有行動才能幫助我們解決實際性的問題。
首先,接納作者的意見後,按照書裡的建議進行操作。
唯有嘗試過作者提出的方法才能知道這種方法是否對自己有效。不是所有規則都能對所有人有用,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
其次,發現方法不適用自己時,自行進行調整或者另尋方法。
就像閱讀《兩周逃出髒亂房間》時,對我來說買自動洗碗機是不可能的了,這一條以後有機會再實踐吧!
但是書裡關於堆積的無用物品的斷舍離確實很適合我,我也按照作者的建議實踐了,整個房間和人生都清明許多。
關於實用型書籍,讀完之後不實踐,也不是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還是可以漲漲見識,等到適合的時機也有實踐的機會。
如果需要迫切解決眼前的問題,則要思考和尋找對自己真正起作用的書籍,並加以實踐。唯有行動才能解決實際問題。
——END——
今日話題:
你喜歡囤書嗎?書裡的方法對你有作用嗎?
歡迎到評論區分享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