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2個步驟:讀什麼、怎麼讀?

2020-12-13 翔哥文史趣談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就是讀書的樂趣所在!

大學畢業後,十多年間,基本除了教科書以外,很少認真看完一本書。

現在想來,懊悔萬分,真是白白浪費了大好人生。

多可惜,多可恨,多可憐!

重新拾掇起書本緣起偶我的書法老師跟我講「你要想深入學習書法,你得有文化底蘊,得多看書」。

從此,便從被動地看書,到愛上看書,到現在的痴迷於看書。從此滋味,有如大汗淋漓之後的酣暢、有如久別以後的重逢、有如千裡之行後的擁被入眠、有如破執後的頓悟……

經過這幾年的所讀 亦使我對讀書的三重境界有了更深的體悟。

也更想把自己的親身體會與心得分享出來,讓有緣人一起品茗,一起進步。

第一、讀什麼書?

1、確定讀書的目標與方向。

莊子說「吾生有崖,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知識爆炸的時代,你不可能百事通,還是術業有專攻的好。選定一個領域或方向。

2、找到這個領域或方向的經過歲月沉澱,依舊流傳的經典書來讀。

這是經過歲月洗禮的。儘量不要去讀暢銷書,那是經過加工的,也許有裨益,但比起時間來說,太彌足珍貴了。

3、讀專業出版社的書,讀真正的專業人士翻譯的書。

在出版業無比發達的今天,出版社及盜版層出不窮。每個出版社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每個翻譯家也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比如「人民文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上海譯文出版社」等等出的書就比較靠譜一點。多到專業論壇及高級書友群中去了解。

第二、怎麼讀?

很多人讀書都會有一個感覺「我讀完了,過不了多久我就忘記得一乾二淨了」。關於這個,我首先想說的是:讀了再說,不要管他忘記不忘記。其實,他已經在你的潛意識中了,只是你的相關聯的知識還沒達到一個臨界點。這涉及到的問題其實就是「流量」與「存量」的問題。

當然,你想讀得更好,也有以下經驗分享給大家:

1、「讀書不二」。

這是曾國藩講的。意思是一本書沒讀完就不要去讀下一本書。

同樣,個人讀書建議一個系列一個系列的去讀。比如你最近讀「中國史」相關,你可以讀完「范文瀾」讀「錢穆」,讀完「錢穆」讀「呂思逸」,讀完「呂思逸」,你可以讀「易中天」等等,再深入你可以讀《史記》、《資治通鑑》、《二十四史》等等。多讀幾個這系列相關的翹楚的書。多個作者觀點的碰撞、視角的不同及知識點重複刺激自然而然就會讓你融匯貫通。

2、多種方式相結合。

個人最喜歡紙質的書,那種書香,讓我陶醉。但這不妨礙我藉助其他的新型媒介讀書。

比如,「喜馬拉雅」。上面有好多名家的音頻講座。建議買個VIP,免費的東西,精華的比較少,聽了反而浪費寶貴的時間。我在讀餘秋雨先生的相關書籍的時候,就同時收聽餘秋雨先生在喜馬拉雅的音頻節目《中國文化史》,一共289集。兩者相結合,獲益良多。再比如,在讀南懷瑾先生及《六祖壇經》等相關佛學著作時,就同時收聽《錢文忠講佛》、《易中天說禪》等。

比如,「多看閱讀」。這個電子書軟體個人覺得做得比較專業,有好些經典也是免費的。做筆記等很方便,也可以隨時隨地看。

比如,最近開始涉及的「中國大學MOOC」,視頻教學課程,好多精華在裡面。國內一流大學的一流教授都在裡面有授課視頻,那水平,槓槓的。

3、一定得做讀書筆記。

邊讀,邊把書中所寫的或所聽的或所見的,你認為精彩的地方做好標記或者記錄摘抄下來。下次你回過頭看溫習時,你就只需要看你做標記的精華所在了。這就是把書讀薄。

個人推薦「訊飛語記」這個APP給大家,一個極好的記筆記的軟體。當然,你寫在本子上那是更好的了,相當於又重溫一遍。

追夢人,捧起你的書本吧,你的明天一定會因為你今天的決定,插上鯤鵬之翅,扶搖萬裡!

相關焦點

  • 想讀書,但不知道讀什麼,3個步驟教你製作個人書單
    首先,它可以培養我們帶著目的去讀書的意識在我們製作書單的過程中,我們會不得不去想「為什麼要讀這本書」這個問題。同製作書單,我們可以確定自己的讀書目的。比如:讀時間管理書籍,會思考是為了提升自我管理。步驟一,收集書籍信息收集書籍信息有兩種方式:一是主動收集,二是被動收集。如何主動收集書籍信息呢?首先,我們可以通過自我反問得出讀書的想法。例如:時下遇到什麼問題?
  • 如何將讀到的書學以致用,三個步驟教你寫出最強讀書筆記
    你有沒有過和我一樣的煩惱:讀了很多的書,卻沒有真正記住什麼東西,只是走馬觀花的讀了一遍,到頭來卻沒一點收穫。後來在一位朋友的建議下,我開始做讀書筆記,才慢慢地將在書中學到的知識為我所用。做讀書筆記究竟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抄寫文字,也不是為了顯擺自己,而是為了盡最大的可能讀懂書裡的內容,最終將那些知識變成自己的。讀書不是「隨隨便便」地讀,而是帶著明確的目的、充滿主動性地去讀,真正消化書中的信息,使之成為屬於自己的東西。
  • 讀書,怎麼讀才好?
    讀書,除了在學校要讀書,出了校門更要讀書,怎麼讀呢?出了校門,書本就是老師,《論語》中有,「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叢書本中汲取營養,多讀書才能更好的適應,可是有人感嘆,為什麼讀了很多,過後就忘了,為什麼,讀了以後沒有覺得有什麼用處。
  • 讀什麼,怎麼讀?
    讀什麼,怎麼讀?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3.22 星期三     近年來,提倡「閱讀」的呼聲來自四面八方,此起彼伏,與日俱增。
  • 「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丨《讀書讀書》
    但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去讀了原書,把表單裡的書都給讀一遍的,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這樣的表單可不少。我想,其主要原因,可能還在於大家的業餘時間並不多,精力有限,以及快節奏的時代特點。再加上進入大學或出了大學,漸漸感覺到讀書並非那麼迫切了。反而是賺錢養家,學技能,以及積累社會經驗等等,這些才更為急需要解決。2.
  • 讀書,怎麼痛快怎麼讀吧
    讀書,怎麼痛快怎麼讀吧明偉方小時候,母親對我的家教極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是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記得有一次,一家人圍坐著吃晚餐,僅僅因為我沒將放在桌上的碗扶好,母親便一巴掌打在我臉上,厲聲訓斥道:「連吃飯都懶得掌碗,將來肯定是個討飯的命!」儘管母親對我的坐相、站相、吃相等要求十分嚴格,但對我的讀書相卻分外寬容。不管是睡在竹床上看書,還是騎在牛背上、躺在草地上看書,母親都非但不生氣,還滿臉高興地說:「我的伢真是塊讀書的料呢!」
  • 想讀書卻不會讀,這三個方法,讓讀書效果成倍增加
    在昨天的文章《這三個步驟,讓讀書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識框架》中,我們解釋了如何通過讀書來完成知識框架的搭建。有位粉絲在看了之後,在後臺私信我。說自己想讀書,但是不知道該如何讀書。 在私信中,他提到自己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也有了想通過讀書做深入了解的領域。但是問題在於面對這個領域內龐雜的書,不知道該讀哪些書。還有在讀完一本書之後,很快就會忘記書中內容。
  • 像聽音樂一樣讀書,一天輕鬆讀1本,享受讀書之樂
    每個月都要為4家網站撰寫60本書的書評,所以他一年讀700本書也就不奇怪了。 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為大家講述我們怎麼運用這些方法技巧為我們所用。 《快速閱讀術》中,作者指出「多讀」閱讀規律的養成,有3個步驟: 1.養成在「每天同一時間」讀書的習慣 首先,我們要框定讀書時間。這個時間可以是早上、午飯後、睡覺前等。 笑薇老師鼓勵我們在早晨讀書,於是我每天5點起床。
  • 應該怎麼讀書才是沒有白讀?
    應該怎麼讀書? 時常看到朋友圈有人曬書單時說「我這一年讀了多少本書」。但事後,你有問過自己,看了這麼多書,書裡的知識你都吸收了嗎?你都運用了嗎?通過讀這些書,你是否真的比以前進步了?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叫《為什麼你看了很多書,卻依然感覺什麼都沒有學到》,我也對自己過往以來的讀書經歷進行了回顧和梳理,發現了一些自己在讀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 農村俗話說:「讀書讀書讀老鼠」,「讀老鼠」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讀書讀書讀老鼠」是很有趣的一句話,主要是「老鼠」這種人們非常熟悉的動物,讓人聯想頗多。也因為如此,我國農村就有很多種說法,都是各人站在各人的角度來解釋,各地又有各地的說法,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此文就這句俗語在我國民間的不同說法例舉如下。
  • 實用型的書籍該怎麼讀?掌握這3個步驟,讓讀書事半功倍
    只要按照步驟來,在制定的規則之下操作,就可以實現書本的目的。這一類書有很大的實操性,但很少會出現偉大的作品,因為人人可做,人人都可懂。二、閱讀實用型書籍時需要明確的問題我們在閱讀實用型書籍之時必須要明確兩個問題:第一:作者的目的是什麼?第二:他建議用什麼方法達到這個目的?
  • 4個步驟教你如何去讀一本書?解決讀書沒耐心
    我們平時買書的時候,可能各種原因,一是去書店,或者在網上看到別人的文章裡介紹那本書,例如得到、樊登讀書、喜馬拉雅等等經常會給我們介紹一些書。那我們就把它買來放那裡,買來之後不一定馬上讀,可能過一段時間我們有用的時候再讀。如何區別哪些是好的書,哪些是不好的書?
  • 書應該怎麼讀(家長鬚知)丨有卷讀書
    讀書大家都會讀,關鍵是讀什麼書,書應該怎麼讀。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一書未完,不看他書做事最好不要一心二用,讀書亦如此,讀書切忌急讀。如果書中內容興趣缺缺,則可以略讀,跳過不合適的地方即可,千萬不可囫圇吞棗的亂讀下去。而且書不讀完,就不要開始一本新的,最好不要幾本書一起讀,可以用不同的書互相借鑑,但是混搭的方式並不可取。正所謂一心不二用,讀書需專注。讀書講方法和讀書最搭的並非一杯咖啡,而是一支筆。
  • 讀書是讀思想讀精神,不論到什麼時候,都不會發黴的
    讀書是讀思想讀精神,不論到什麼時候,都不會發黴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每個人內心都有自己不想他告訴他人的小秘密,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就看我們自己如何能控制到自己?如果你覺得生活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得你喘不過氣,讓你感到活著沉重,不妨換個活法,讓你輕鬆鬆松的生活。世上沒有如願以償的人生,人最熟悉的是自己,最陌生的也是自己;最親近的是自己,最疏遠的也是自己。讀書,不斷的讀書,讀好書,會讓你的人生自帶光芒,向著光明的那方前行,讓未來的你感謝現在奮鬥的自己。
  • 總有人說你讀書讀傻了?這樣讀書,越學越聰明
    出於好奇我就繼續搜索了一下相似的問題,發現有這個困惑的人還真不在少數,似乎我們周圍有許多人認為「讀書無用」。是什麼造成了這種「讀書無用」的認知?怎樣做才能將我們所學的知識變成有用?《這樣讀書就夠了》給出了答案。
  • 1個月讀10本書和讀1本書,哪個更好?方法不對,怎麼讀都沒用
    其實,只要方法對了,讀多少書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你學到了知識。方法不對,怎麼讀都沒用。(俞吾金教授《哲學隨感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是日本傳媒業出身的奧野宣之寫的關於如何閱讀的書籍,他創造的一元化筆記讀書法涵蓋了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這五個步驟,為讀者提供了一整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
  • 青少年應該讀什麼書?怎麼讀書?文學大咖、語文名師這樣說
    8月16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今年的南國書香節上給青少年讀者們上了一堂特別的「文化自信·青春讀書課」。廣東的青少年閱讀狀況怎麼樣?青少年應該讀什麼書?怎麼讀好書?現場,廣東省教研院院長湯貞敏、廣東省作協主席蔣述卓、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總編輯黃紅麗、廣東實驗中學教學處主任黎小敏,廣東省特級教師、執信中學語文名師曾湖仙等專家同場為在場的小讀者們上了生動一課。
  • 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還是什麼都不會?你缺少一套正確的讀書方法
    文/蘇樂圖/網絡每次只要發個跟讀書有關的朋友圈,就有一大票人問:蘇樂,這是什麼書啊,你讀書好多,是怎麼做到的,可以分享一下方法嗎?甚至每次去平臺講課,課後都會有很多小夥伴問,有沒有比較好的書籍推薦一下!
  • 好讀書 讀好書 書讀好
    高 昌關於讀書,古人留下很多名言,更留下了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等許多千古流傳的典故。那種苦讀書、好讀書的精神令人感動,可是書海茫茫,如果不重視讀書的目的、內容和方法,哪怕讀書破萬卷,也未必都能夠達到開卷有益的目的。
  • 小達人點讀筆用法與點讀包安裝步驟
    ,我已經要求廠家把大部分常用繪本的點讀包全部安裝進去了,而且針對的都是可以直接點讀的繪本(就是拿到筆按照正確的點讀開關就可以直接開始點讀發聲的),誰知道點讀包安裝多了,導致個別人收到的點讀包有些許不完整或者破碎情況,壞掉的點讀包自然無法發聲,所以我們只能自己開幹,重新安裝點讀包,來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