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們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孩子們是一張白紙。他們需要身邊的好嚮導給他們最基本的正確認識,探索大自然的奧秘。而孩子認知能力和習慣形成的最初引導者是父母。父母不是天生成功的,父母也不需要學習。
有些寶寶的行為,讓家長認為這是不好的習慣,其實這裡面大有奧秘,家長們可別不當回事,雖然孩子是白紙,但也別因為孩子是張白紙就隨意"創作"。
以下的行為,爸爸媽媽們可要注意了!
一、打斷發呆寶寶,發呆
大多數家長認為發呆的孩子不聰明。其實,孩子發呆,往往是大腦在對大腦信息進行存儲和排序的過程中。根據研究表明,喜歡發呆的孩子比不喜歡發呆的孩子更聰明。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人類認知專家喬納森·斯莫伍德曾在接受採訪時說:"研究發現,喜歡發呆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擁有更強大的記憶力和大腦容量。"
對於兒童來說,發呆可以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記憶力。如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在發呆時,不要著急打斷,因為這樣會影響孩子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多動"孩子不許動
通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加布裡埃拉·馬德裡斯證明了兒童在運動過程中能夠不斷掌握各種能力和處理問題的不同方法。如果孩子喜歡運動,家長可以在這一過程中,讓孩子可以接觸到有趣味的運動,如跳繩、打球、橡皮筋等,在這個過程中既能滿足孩子對體育的興趣,又能有效地促進智力的發展。
三、對待"話癆"寶寶,家長讓閉嘴
美國心理學家貝蒂·哈特(Betty Hart)對不同家庭的孩子進行了研究,發現:"孩子早年收到的單詞越多,他們的智力往往比同齡孩子高",家長必須注意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多和孩子聊聊天,或者給孩子看一些有關於語言啟蒙書籍,快速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這對孩子智力的發展是有幫助!
在生活中,父母在面對孩子的話癆喋喋不休時,不要不耐煩,家長一定要給予積極引導。通過父母對孩子的不斷提問,孩子們會有目的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好奇寶寶,家長無視寶寶好奇
有好奇心的孩子傾向於探索世界。在探索的過程中,他們的情感和思維也會得到不同的體驗,使孩子的思維得到不斷的發展。當好奇的寶寶探索他們未知的領域時,父母必須及時給予他們一些鼓勵和幫助。
據說,偉大的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是一個小時候對一切都很好奇的孩子。一天,他看見一隻老母雞蹲在院子裡孵蛋。愛迪生蹲在那裡觀察了很久很久,突然,他站起來問媽媽:為什麼老母雞要一直蹲在窩裡?愛迪生的媽媽告訴他:如果母雞想孵出小雞,她應該蹲在上面給小雞取暖。後來,全家人吃晚飯時,他的母親沒有看到愛迪生來吃飯,所以她讓全家人去找他。最後,她在家裡的雞籠裡找到了他。他媽媽問他在做什麼。小愛迪生鄭重地對媽媽說:"我在孵小雞。"
愛迪生從小就對周圍的環境充滿好奇。他想自己理解一切。在家人的引導下,他也經常觀察身邊的事情。當他仔細觀察時,他有無限的想像力,從中他可以學到豐富多彩的知識。因此,家長要注意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觀察力和想像力。
正是由於愛迪生強烈的好奇心和勤奮學習的精神,他成為了一個偉大的發明家。
對孩子們來說,這個世界永遠是新的和未知的。孩子喜歡問"為什麼?"並且有時候他們會問出一些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
不要以為小孩子不需要知道很多知識。事實上,他們比成年人更容易學習。整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是全新的,充滿了無限的秘密,而他們的小腦袋卻充滿了許許多多的問題。
不要低估孩子的學習問題。你可以問問題來讓這個小傢伙開始思考。開始探索,這是智力發展的重要一步!
最重要的是要對待孩子因好奇心而產生的破壞性行為。家長們會非常擔心這些孩子在家裡的破壞性行為。其實,我們應該知道孩子們的好奇心。
我們應該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是探索和學習。其次要培養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引導孩子多觀察、多思考,注意因好奇心而產生的每一個問題和行為。為此苦惱著的家長們,不要著急。家長們可以給孩子看一些故事類的啟蒙書籍,在讓孩子滿足好奇心的同時,又可以讓家中的事物免遭"破壞"。
我家二寶就很喜歡的圖書系列,推薦給大家。《環球國家地理繪本》這套書,一共包含著10冊,2000多個知識點,講述70多個國家的地理知識,讓孩子足不出戶就可以知道環球的不少知識。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的同時又增加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在孩子看過後,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引導性的提問,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
書中的語言十分的風趣幽默,繪圖考究,多國畫師通力合作。不會讓孩子在閱讀時感到枯燥無味,並且圖書包含著配套的視頻講解,可以更加直觀的讓孩子了解到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
父母們可以試試,一套10本,畢竟一本不到20錢,一套也就是媽媽幾片面膜錢,父母最正確的投資就是在孩子身上投資,家長們不妨試試。
喜歡的家長們可以點擊下方的商品卡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