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7日至8日,由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周病學專業委員會主辦,惠州口腔醫院、惠州市口腔醫學會承辦的牙周病學繼續教育項目「牙周規範化診療理念與原則」培訓班在惠州舉行。此次應邀授課的專家有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王勤濤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束蓉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畢良佳教授、武漢大學口腔醫院李成章教授、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付雲教授、空軍軍醫大第三附屬醫院馬志偉副教授、安瑩博士和苗輝醫師。來自江西及廣東中山、珠海、廣州、深圳等地的260餘名口腔醫務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培訓輻射範圍廣,學術影響力大,學員們在享受這場知識盛宴之餘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此次會議由惠州口腔醫院副院長、暨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朱亞橋博士主持,會議促進了惠州地區口腔牙周領域的學術交流和技術交流,為惠州口腔牙周事業的蓬勃發展、為惠州居民的牙周健康做出了卓越貢獻,對提高臨床醫師的診療技術、規範臨床操作具有重要意義。
「健康口腔,牙周護航」
打開診療新思路
在為期兩天的學習班裡,來自國內牙周領域的頂尖專家與學員共聚一堂,共同探討以牙周病學為中心、聯合多學科的口腔疾病綜合診療思維及方法。束蓉教授、王勤濤教授先後就《牙周植骨術的方法和臨床應用與抉擇》《牙周治療中組織減量的利與弊》的主題進行講授討論。有的放矢的理論講解、精彩紛呈的病例展示、火花四射的思想碰撞讓現場洋溢著濃厚的學習氛圍。
據介紹,本次學習班全程圍繞「健康口腔,牙周護航」的主題,強調了牙周與口腔多學科綜合診療思維的重要性,介紹了專業、系統、與國際接軌的臨床理念與診療技術,授課內容的臨床意義和指導性突出,為口腔專科及全科醫生治療口腔疾病打開了診療新思路。
兼具高度與深度
實用型授課獲學員稱讚
「牙周微創再生手術的基本步驟……」在主題授課演講中,束蓉教授對牙周微創再生手術的適應症、基本步驟、切口及翻瓣設計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同時就如何提升口腔醫師對於牙周疾病的診治水平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精彩的病例示範、多維度深入淺出地講述,為同行們展示了牙周診治的先進理念及精湛技術,讓醫生能更規範地開展牙周病治療。
在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周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王勤濤教授帶來的《牙周治療中組織減量的利與弊》的專題分享中,他聲色並茂的演講以及有針對性、實用性的講解,同樣吸引了學員們的注意,學員們求知若渴,現場筆記記錄得熱火朝天。
王勤濤教授表示,牙周病是慢性病、常見病,牙周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牙周組織缺損的再生是牙周治療永遠的追求,牙齦的退縮根本來說是牙槽骨的喪失。此外,他還就「牙周病的病灶和難點是什麼」這一話題進行分享,指出牙周病的病灶在腫起來的牙齦和牙根之間的縫隙,是看不到的,最容易被忽視,也是最嚴重的。「軟組織清創後,骨結構的變化也需糾正,每個人的牙槽骨形態不盡相同,太厚的骨頭,會加大骨與牙齦之間的間隙,增加感染物的滯留,也使得牙齦與牙根貼附不夠緊密。」他分類介紹了多種在臨床上適當捨棄硬組織的情況。
「演講內容非常豐富,特別是關於捨棄牙周硬組織的幾種情況的分析,有高度又有深度,正好解決了我工作中的困惑,真的受益匪淺。」會場內一位口腔門診醫生劉小姐一邊聽課,一邊稱讚。與會學員也紛紛表示獲益良多。
重視牙周病學發展
強化醫療保障體系
近年來,我國牙周病學蓬勃發展,社會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診療技術已實現與國際同步。但在發展中也存在不足,百姓對於牙周病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預防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牙周病學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力度不夠,其他學科醫生對牙周病學重視程度不夠等。
據介紹,牙周病學作為口腔醫學的最基礎學科,牙周病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可能會誘發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等,早期預防可以花小錢阻大病,降低罹患重病的風險。「牙周健康關乎整個口腔健康,在正畸治療過程中,良好的牙周環境可以縮短恢復周期。」王勤濤教授呼籲,希望政府大力支持口腔健康事業,進一步完善醫療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將口腔健康納入常規的居民醫療保障體系;也希望商保體系能夠豐富和細化口腔健康的服務內容,強化老百姓的口腔健康檢查意識。
「只有對牙周足夠重視,口腔事業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廣東省牙周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付雲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據介紹,牙周組織指的是牙齒周圍的軟硬組織,包括牙齦、牙槽骨等結構,牙周健康是口腔健康的基礎。口腔學科包括種植、牙體牙髓、牙周等多個學科,牙周病學是其他學科的基礎。「牙周如同地基,如果牙周不健康,那麼無論是種牙還是正畸,都等於把房子蓋在泥巴上。」付雲教授形象地比喻了牙周之於口腔的重要性。
三分治療、七分預防
要重視「有效刷牙」
「牙周炎不僅導致局部組織的破壞,一系列研究表明牙周炎還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系統狀態密切相關。」談及牙周疾病對於健康的危害,「龍江名醫」畢良佳教授提醒,當牙齦有紅腫、出血時就應該重視起來,儘早到專業口腔醫療機構對牙齒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對症治療,避免病情加重。
「三分治療、七分預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牙周病的診療,目前市場上主要以傳統治療居多。臨床上要求醫生要合理制定診療計劃,對診療的全過程有正確的預估。同時,也要求患者掌握一定的牙周健康護理知識。2018年,中華口腔醫學會提出了「有效刷牙」概念,呼籲廣大市民刷牙要注重質量而非形式。「預防勝於治療,只有這樣,才能減輕牙周患者的治療負擔,減少臨床中的治療難度,達到更好的效果。」畢良佳表示。
博士、碩士領銜
學科建設步入新高地
據朱亞橋介紹,於2007年成立牙周專科的惠州口腔醫院,是較早成立牙周專科的地級市口腔醫院之一。經過12年的建設,科室已發展成為一支擁有近20人的以博士、碩士為主的專業團隊。其中,每個分院都配有以牙周治療為特長的全科醫生,滿足了不同區域的牙周病就診需求。
作為惠州口腔醫院重點建設的專科,牙周專科在擁有一支專業團隊的同時,還具備高精尖的診療技術和先進的醫療設備。惠州地區唯一一臺雙波長雷射設備,滿足了重度牙周病治療的需求;團隊獲得了多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發表了兩篇SCI論文。此外,團隊成員還擔任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周病學專委會委員、廣東省口腔醫學會牙周病學專委會常務委員等,其中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周病學專委會委員,整個廣東省的名額不到10個,充分說明了惠州口腔醫院牙周病學事業發展的實力。
是發展,是理念,亦是追求。發展是途徑,而責任是根本。近年來,為提高惠州市民對牙周病預防治療、定期潔牙的意識,惠州口腔醫院組織了多次進社區、進企事業單位的口腔健康宣講活動。惠州口腔醫院集團代理CEO陳廣表示,將把牙周專科打造成惠州口腔醫院的重點學科,以滿足市民牙周治療的基本需求。「本著社會效益優先的原則,我們積極承辦了此次培訓班,希望以此為契機提高整個區域的口腔治療水平。這也是我們惠口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陳廣稱。
惠州日報記者黃婷 通訊員黃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