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新手爸媽都遇到過一個難題——寶寶積食。積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該如何應對呢?
什麼是積食?
「積食」是一個中醫的概念,是指由於餵養不當等引起的食物不消化,積滯在腸胃內的反應。寶寶們由於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善或是先天脾胃健運功能較差,一旦飲食不節,很容易積食。經常聽醫生說積食是小兒生病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一旦積食就容易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就包括積食咳嗽。
積食咳嗽
積食會導致咳嗽,也就是中醫上說的「食咳」。臨床發現許多小兒出現咳嗽之前存在飲食不節或是消化異常的問題,中醫認為小兒飲食不節,損傷脾胃,上犯於肺,可導致咳嗽,嚴重的容易發生反覆呼吸道感染。
小兒積食引起的咳嗽往往會在進食及夜間加重,喉中痰多且吐黃痰。除了咳嗽,孩子積食還會出現睡不好、易哭鬧、噁心、嘔吐、食慾下降、腹脹、口臭、發熱、精神萎靡等症狀,有些孩子會出現便秘,但是有些排便會增多,而且每次都黏膩不暢,大便乾燥有酸臭味。
小兒如果長期積食會影響消化吸收,造成營養不均衡,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消化不了的食物堆積在腸胃裡,可能發酵產生有害物,導致感染生病。因此孩子出現積食的問題要及時治療。
積食咳嗽如何應對?
1、藉助藥物的力量
患兒半夜老咳嗽、咳黃痰,還經常伴有低燒,說明積食的症狀還是比較嚴重的,單純的靠飲食的糾正是很慢的,還可能加重脾胃的損傷,建議使用消食藥。
用於小兒飲食積滯、痰熱蘊肺所致的咳嗽、夜間加重、喉間痰鳴、腹脹、口臭的兒科要藥。
藥物中的山楂、檳榔,消食導滯;枇杷葉、瓜蔞、桔梗、連翹清肺化痰止咳;葶藶子瀉肺平喘,萊菔子消食化積兼化痰,桔梗祛痰止咳。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從整體出發,脾肺同治,諸藥合用,理肺清熱,止咳消積。
並且小兒消積止咳口服藥屬於純中藥製劑,安全性好,無任何毒副作用,小於1歲的小兒也可用藥一次5ml,大於1歲小於2歲的小兒,一次給藥10ml,3-4歲的小兒一次用藥15ml,5歲以上的小兒用藥20ml,均需要一天三次用藥。
除了治療小兒食積咳嗽外,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還可以作為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輔助止咳用藥,在治療小兒地圖舌、實際便秘、小兒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厭食症等等病症上均有著不錯的療效,同時還適用於成年人及老年人服用。
2、非藥物調節
如果孩子只是出現輕微的食慾下降、咳嗽等積食症狀,可採取飲食調節、運動調節等方式。
多吃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麵湯、麵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多吃山藥、白蘿蔔、山楂等健胃順氣的食物,多喝水。
適當活動可以讓孩子氣血流暢,可以使脾胃健運,減少食積。飯後半小時之後,可進行溫和的活動,比如散步等,以促進腸胃的消化和蠕動。
適當的推拿也是緩解小兒消積的重要手段,捏脊、揉中脘穴、揉按足三裡、摩腹、清大腸經、清胃經、揉板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