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受更能幫助你做出有利的決定

2020-10-03 許添盛心靈動力學

請信任你的感受!


「感受」很重要,你們想要了解自己實相的藍圖,就要開始去學會感受,而不是只學會思考。

舉個例子,大部分父親和孩子說話,都使用理性的語言,不會使用感性或感受的語言。所謂「感受的語言」,就是去說你的感受,然後去體會、同理孩子的感受。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用思考、邏輯、理性來做自己人生的決定,但賽斯哲學思想卻不這麼認為——在《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中提到,「要更注重內心的感受」。

因此許醫師鼓勵你們試著體會心靈的衝動,因為你內在心靈的藍圖,常常會通過一個內心的直覺來引導你。所以,有時候你們跟隨內在心靈的衝動,就會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

我們不僅要使用邏輯和理性的語言,更要學習使用「感受的語言」。你要更加貼近你的感受、信任你的感受,甚至去追隨你內在的直覺要引導你走的方向。

因為,縱使你邏輯的、頭腦的自己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可是你的內我已經告訴你。而這種訊息,有時候是來自夢境的自己。

「夢境的你」其實知道的遠比你還要多,他知道你和周遭所有人生生世世的關係,也會經常告訴你很多事情。因此你可以事先有心理準備,甚至可以提前反應,而不是等事情發生的時候措手不及。

所以,在人生當中,你們可以慢慢開始體驗到一種「遊刃有餘」的感覺;而不是如同大多數人那樣每天辛苦生活,但每當一個打擊過來,都覺得無法應付。

關於創造實相的藍圖和做夢的藝術,你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白日夢,開始學習如何容許自己的腦子有一部分可以去天馬行空地想像,並幻構一個個的故事。


分段睡眠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它能不知不覺地讓夢中的靈感,顯現給醒時的你;你會突然變得有智慧和行動力,變得更加專注,然後你會覺得人生開始不一樣。

分段睡眠能夠幫助你醒時的意識更加知覺到你的潛意識,以及你內在心靈的活動。這樣你就越能夠在你的人生當中,做出對自己有利的正確決定;你也就越能夠以你內在的學習和成長幫助周遭的人 。

每天夜裡我們都至少會做五到七個以上的夢,只是醒來以後忘記了。但是不管你是不是忘記,那些夢都還在影響你。你甚至不用知道夢的含義,因為你的潛意識會知道。

許醫師建議你們要養成記錄夢的習慣,就像你寫日記一樣。當你慢慢去做這件事,甚至因為你僅做這件事,就會幫助你把有意識的自己和內在的自己做聯結,你的預知能力或創造實相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所以,信任你內在心靈的衝動,用感受幫助你,讓它成為你人生中最好的指導老師。


作者|許添盛

摘自|有聲書《調整心靈DNA》

作者簡介:許添盛【臺灣】,世界知名心理學家暨精神科醫師,心靈動力學的創始人及全球傳播的使者,著作等身的心理學作家、慈善家、企業家。

☟ 點擊「了解更多」,閱讀許醫師關於「心想事成」的文章合集

相關焦點

  • 這7種情況下,你的說法決定孩子的感受,更決定他聽不聽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有時候一個標點符號,一個字的位置都可以決定整句話的意思。常常有媽媽跟我抱怨,有時候自己說的口乾舌燥,他怎麼都聽不進去,而且還唱反調。更可氣的是,明明是為了他好的話,他能聽出不同的意思,心累有木有?
  • 當機立斷:如何在工作中快速做出正確決定?
    他以決斷力著稱,公司也頗具大膽與創新精神,有人希望他傳授快速準確做決定的方法,於是他寫下了這本書。出口治明在本書中結合實例,主要講述了人們為何總是做不出正確決定,如何運用「數字·事實·邏輯」思考方法,在工作中快速做出正確的決定,同時還講述了如何依靠直覺做決定,如何將決定變成行動的方法,對於我們提高決斷力和直覺思維能力很有啟發和幫助。
  • 《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 敏捷思維,助你做出好決定
    兩者的相同之處在於鼓勵學會監控自己的思考,去分析問題和觀點,以及進行自我反思;而不同點在於:敏捷思維關於創造新想法,創造新概念,為問題設計解決方法,得出新觀點,評估風險,並做出你自己的決定做出決定,是一個變輸入為輸出的過程。
  • 美研究表明用外語思考可讓人做出更理智決定
    環球網記者朱曉磊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6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人們用外語思考時所做出的決定更加理智,風險性也更小。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博阿茲•凱薩爾(BoazKeysar)組織並實施了這項系列實驗,科學家們相信「使用外語減少做決定的偏見」。
  • 哪一個更合適?在兩個男人之間,用20個問題來幫助你選擇
    這對於決定你是否能夠在長期的情況下和他們在一起是至關重要的。你可以和一個人相處幾個小時,但是當你整天和他們在一起時會發生什麼呢?你生氣了嗎?還是和他們在一起更快樂?從長遠來看,這將幫助你決定自己能和誰在一起。 6、考慮一下你的感受。
  • 所羅門悖論:用第三人稱化解生活中的難題,做出更好的決定
    所羅門王以智慧和賢明而聞名,卻無法使自己避免做出導致其王國滅亡的災難性選擇,心理學家伊戈爾·格羅斯曼(Igor Grossmann)將這種現象稱為「所羅門悖論」。格羅斯曼在他的研究中發現,「人們思考別人的社交問題比思考自己的社交問題更明智。」
  • 西甲球員復訓感受:沒有方向,復訓決定是根據金錢做出的
    他們本該給我們進行一次清晰的解釋,因為我可以向你保證,我的隊友們和我都沒有完全讀完那份手冊,手冊內容無法看懂。在封城期間,我們球員都沒有與外界接觸,腦中都是關注著其他的事情,而且很緊張。球員們現在非常困惑,如果我們是要每48小時就踢比賽的話那將會更加困惑,但是我們現在認為這些決定都是他人為我們做出的,他們並沒有考慮我們。現在一切的處理都是即興的,非常不成熟。
  • 孩子聽話卻"無能","魚缸法則":放手,對孩子成長更有利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為乖寶寶,對自己言聽計從。轉眼間妙妙三歲了,媽媽天天在女兒面前說得最多的就是:"你要乖、要聽話,要懂事,你如果不聽話,我就不愛你了。"本來妙妙沒有把這些話放心上,直到有一天,妙妙把媽媽的香水打翻了,那瓶香水很昂貴,媽媽平時都捨不得用。媽媽頓時大發雷霆,對著女兒就是一頓打,打完女兒,還將她關在房間裡,也就是傳說中的"小黑屋"。
  • 心裡測試:將幫助您確定更接近您的感受或原因
    在生活中,做出任何可能的決定時,習慣上都由一件事來指導-感覺或理性。通常,當問題在物質層面上時,頭腦就會發揮作用,在選擇朋友,親人等問題時,他們會傾聽自己的內心。但是有些人習慣於依賴一件事,無論任務是什麼。圖片測試將幫助您確定更接近您的感受或原因。
  • 當你做出決定時,多巴胺發生了什麼?
    當你做出決定時,多巴胺發生了什麼?因此,對這些大腦化學物質在人體中的實際作用更清楚的了解,將有利於改善治療帕金森氏症、藥物使用障礙或抑鬱症等疾病的藥物或治療方法。
  • 大數據能幫助美國企業做出更合適的衣服
    大數據能幫助美國企業做出更合適的衣服 2017-04-14 10:15:09 來源:亞洲紡織聯盟    一項於本(2017)年3月27日所公布的新戰略夥伴關係
  • 遵從你的內在權威,做出更有智慧的決定
    當你輸入你的出生信息,你跑出自己的human design人類圖之後,裡面有一欄寫著:內在權威。那到底這個【內在權威】是什麼鬼呢?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講,內在權威是你身體內的一個定義的能量中心,它非常可靠,你可以依靠它給你的感覺或直覺或說出的話,來做出智慧的決定,並不需要依靠經常讓我們陷入兩難境地的頭腦來做決定。
  • 選擇大於努力時,學會做出好決定,就是一種高階努力
    來自美國的史蒂芬P羅賓斯教授,管理學和組織行為學大家,百萬級暢銷書作家,在這本《做出好決定:案例版》一書中,提煉千餘篇行為決策研究,運用大量的分析和案例,來幫助我們找出影響我們做出理性決定的諸多因素,有針對性地幫助我們避免失誤,自如決策。(三)一個受我們控制,且進行理性分析的好決定,是怎麼做出來的?
  • 理智vs 直覺:9個方法幫你做出更好的決定
    可能直到現在,我們仍然會為之前做出的一個很小的決定而煩惱。我們不願意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上浪費一點兒時間,哪怕五分鐘。一般人一天要做3萬到7萬個決定,有時候我們會被一些無聊的事情困擾,比如去哪裡吃晚餐。或者有時候要做比較大的決定,比如買一輛車。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做出更好的決定呢?下面有一些策略可以幫助你。
  • 如何在壓力下做出更好的決定?
    呼吸幫助你管理你的神經系統 當下自我管理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呼吸,如果做得好,你將能夠讓自己回到平靜的狀態,這樣你可以再次做出正確的決定。 特別是關於有節奏的呼吸。要做到這一點,一種方法是「三角呼吸」,即吸氣3次,按住3次,呼氣3次。
  • 天道:格局有多大,就註定了你能看多遠,也決定了你能賺多少錢
    而這次退股就是葉曉明因為格局小而做的錯誤決定,因為格律詩勝訴了,而他也徹底失去了賺大錢的機會,好像格律詩的一切都像是一場夢破滅了。為什麼葉曉明會做出錯誤判斷?根本原因是在於他的格局太小。葉曉明格局小影響到了他對事物的認知,他無法看清楚丁元英這波商業操作背後的本質,在他有限的認知範圍內他能做出的決策就是權衡利弊,找出目前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法,所以葉曉明會退股正是因為他永遠無法賺到超過自己認知的錢。
  • 哪個更有利?該怎麼辦?
    由於兩種不同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同學們今後個性的發展以及一些習慣的培養,因此在方式的選擇上,家長通常會比較慎重,到底哪種方式對孩子更有利呢?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如果從初中算起的話,加上大學要住校10年,就算從高中算起,也將面臨7年的住校,更不要說一旦考研、讀博,甚至在外地安家……三、走讀的利1、營養均衡,學校裡的夥食畢竟比不上自己家裡的,所以對走讀的學生來說,放學回家能吃到熱乎的飯菜,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 你的感受是無法用思考獲得的
    現在,人人都是思考的高手,但遺憾的是,我們在對問題窮追不捨的思考過程中,卻喪失了心靈感受的能力;我們雖然找到了貌似正確的答案,卻對奧妙和難以控制的事物失去了耐心。於是,我們越思考,焦慮和痛苦就越多越深。它們猶如游離心頭的鬼魅,招之即來,揮之不去。面對這樣的困惑和傷感,我們將何去何從?唯一的辦法就是放棄思考,用心感受。
  • 心理學:當你無法看清自己真實需求時,就會做出錯誤決定
    就在輾轉反側之下,我意識到自己還是更喜歡後者,而不是被前者束縛。人們有時候會因為匱乏,過分誇大自己對某事物的需求。只有當你真正擁有它的時候,仍然能夠保持最初的熱情,才足以證明這是你的生活目的。
  • 美國法院做出重要決定!拜登坐收漁利,川普:只是因為有利可圖
    這意味著,在最高法院對起訴做出裁決時,拜登已經宣誓就職了。屆時,最高法院可以直接拒絕審理此案,稱他們解決此案已沒有意義。那麼對於拜登來說,川普現在的舉動就毫無意義了。美國國會將在2021年1月6日召開會議,清點選舉人團票,並確認下一任總統。美國總統就職委員會此前已宣布,拜登和哈裡斯將於2021年1月20日宣誓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