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帶孩子去遊樂場或者是超市都是讓人頭疼的一件事,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總會纏著你讓你買。
這件玩具可能家裡都有好幾件了,但是他不會管這麼多,不給我買就撒潑不起來。這種情況最讓家長頭疼,就算是有三寸不爛之舌也沒辦法改變他的心意。
可若是總是這樣隨著孩子的心意買東西,家長又會擔心會不會太溺愛孩子,將來孩子會不會是敗家子,會不會是啃老族。
針對這個情況,我的一個閨蜜給我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或者是想法。她說孩子有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對金錢是沒有概念的,應該讓他們對金錢有概念就會改善這種情況。
我的閨蜜接著和我說了一些她是怎麼培養孩子對金錢產生概念的一些做法,首先就是要給他們零花錢。
我聽的是一頭霧水,給他們錢花那不是讓他們更加的肆無忌憚了麼。我的閨蜜笑一笑說恰恰相反,給他們零花錢才是培養金錢觀念最有效的辦法。
接著她和我講述了她的一些具體的做法,固定孩子的零花錢,每周給孩子一次零花錢。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就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是你這一周的零花錢,沒有錢了不許和媽媽要。
當你帶孩子去遊樂場或者超市的時候,就讓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消費。孩子要買什麼玩具,就和孩子說自己花自己的零花錢。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肆無忌憚地買自己喜歡的玩具,可是當他們再次需要錢買玩具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花光了這一周的零花錢。
這就會讓孩子明白錢非常有限,不是隨便花隨便買都用不完的。上次買了玩具,這次錢不夠就不可以買了。
以後孩子在買玩具上也會比以前更加慎重了,不會再出現家裡已經有這樣的玩具,自己還會總是購買的情況了。
他會知道自己不該輕易地把錢都花掉,只有遇到自己特別喜歡的玩具才會去購買。這個過程可能比較難熬,家長一定要在這個過程慢慢地引導孩子對金錢的使用。
孩子這周的零花錢花完了不可以再隨意地給孩子零花錢了,如果孩子實在是想要零花錢,就引導出了下一個步驟。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孩子覺得零花錢不夠花,可以讓孩子自己掙零花錢,這也加深了孩子對金錢的看法。
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清單,把每一項家務都賦予一定分數,孩子做了這項家務就可以給孩子加上這項分數,當分數達到一百分的時候就可以換取相應的零花錢。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明白零花錢來得非常不容易,花錢的時候也會考慮一下,不會亂花自己來之不易的零花錢。
閨蜜的做法讓我豁然開朗,決定自己馬上就把她的做法複製過來,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刻不容緩。
中國的父母總會時不時地在孩子面前抱怨賺錢不容易,但是收到的效果好像並不十分理想。孩子總是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是因為孩子總是聽到的並沒有感受到。
還有一個弊端就是父母說自己賺錢不易等話,或者說咱們家經濟條件不好,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這不是樹立孩子金錢觀念的正確做法。
這個話題還是挺有爭議的,父母到底應不應該和孩子談錢,會不會感覺彼此之間的關係太冷漠。
閨蜜的做法雖然令我驚訝,但是得到的成效卻是令人滿意的。孩子對金錢有了新的概念,懂得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了,小編覺得這就很好。
對於給孩子樹立金錢觀念,你還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