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第一本哲學書——該不該和孩子談錢?怎麼和孩子開口談錢?

2020-10-04 香媽的育兒經

作為一名閱書無數的童書愛好者,一個陪讀5年的寶媽,我在挑選童書過程中,也非常注重考察書籍的這一特性。


如果要問我,世界上好的童書是什麼樣的?


我會覺得它一定是能夠啟發孩子獨立思考,用更多元和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養成思辨思維,就是給孩子閱讀童書的高境界。


當孩子有了思辨思維,就會學會多角度看待問題。


碰到難題時,會試著嘗試多角度解法;遭遇挫折時,也不容易被負面情緒控制。


尤其格局和眼界更高的孩子,不管做閱讀理解還是寫作文,都會比其他孩子理解更深刻,立意點更高明。


最近,我就發現了一套思考大於閱讀、探討大於敘述,比起傳輸知識,更注重啟發孩子思考和探索的哲學繪本——


《孩子你在想什麼——15堂極簡哲學課》,
全套共15冊,探討家庭、金錢、愛和死亡等15個主流問題,適合4~12歲的孩子。


哲學被為」一切科學的基礎「。在英國、美國、法國、加拿大、德國,兒童哲學教育已經相當普及。


哲學也是世界公認大腦有效的方式之一。

英國教育基金會曾給48所小學的孩子上哲學課,數據證明,參加哲學課的孩子,數學成績、閱讀和寫作水平都大大提升。


作為「兒童哲學」發源地的美國,更是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上哲學課,為的就是提升孩子思維能力和智商水平,為其他學科打下基礎。


我們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兒童哲學」課程,「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近期北大舉行的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透露:


「高考的閱讀面正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要有。」


也就是說,只看所謂的課內教材遠遠不夠,別說高考語文,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

情緒處理:《尊重是什麼》、《感覺是什麼》、《平和是什麼》

人際關係處理:《家庭是什麼》、《愛是什麼》、《朋友是什麼》

區分真實和虛幻:《夢是什麼》、《真實是什麼》

金錢觀:《錢是什麼》

如何做判斷:《正確是什麼》

如何面對失去:《死亡是什麼》、《上帝是什麼》

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美是什麼》、《健康是什麼》、《有趣是什麼》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下最近我和孩子天天讀的《錢是什麼》,5歲的Kelly開始對手機付款很感興趣,覺得好像只要有手機,錢就用不完。


開篇,首先像聊天一樣,提出了「為什麼每個人都覺得錢很重要」,引導孩子展開思考。



然後通過用有價的「冰淇淋」、「枕頭」、「小狗」和無價的「冰山」、「雲朵」和「愛」做對比,讓孩子自然而然得出「金錢不能買到一切」的結論。


講述了金錢的由來和作用之後,作者又提出了孩子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如何獲得零花錢」:


讀到這裡,就順理成章地提問:有的爸爸媽媽沒有那麼多錢,沒辦法滿足孩子的需要。是為什麼呢?


讀到這,萌萌就明白了。原來錢是爸爸媽媽付出了辛勤勞動換來的。每一分錢都值得好好珍惜。


再去超市時,她不僅只挑了一包小零食,還反覆對比了價格,效果立竿見影。


除此之外,這冊書還講到了老闆和員工的區別、銀行有什麼作用、以及不需要花錢,也能獲得很多快樂。


讀完之後,我就問Kelly,如果沒錢買玩具,還會覺得快樂嗎?她想了想,掰著我的手說,沒有玩具,還可以聽媽媽講故事呀。


哈哈,這套書互動性真的特別強,每一頁文字都不會很多,都是通過詩歌般的短句,溫和親切地跟孩子交流,閱讀氛圍非常好。


而且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從金錢的定義、由來、作用,講到與之相關的公司、老闆、銀行、借貸等概念,讓孩子對金錢有了更豐滿的認知。


除了對金錢之外,Kelly對「死亡」的話題也很好奇。尤其是鄰居奶奶去世之後,她常常問我,她去哪裡了。


我很贊同「死亡才是對生命精準的教育」,但大多數中國家長,都不太擅長這個話題。

而這套書裡也有關於死亡的解釋,很好地幫助家長解決了這個問題。

讀哲學書,能讓家長可以像聊天一樣跟孩子閱讀討論;當碰到孩子提問的棘手問題時,哲學書作為家長的「成長問題小百科」也非常合適。

快快讓孩子看起來吧!

相關焦點

  • 《小狗錢錢》:早早地和孩子談錢,真的很重要
    對於中國的家長而言,我們總會對孩子說「這個玩具太貴了」、「家裡已經有一個一模一樣的玩具了,不能再買了」,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告訴孩子:錢很重要。卻很少跟他們談論錢。告訴孩子,錢是怎麼來的?又應該要怎麼花出去?為什麼會這樣?害怕談錢,擔心如果過早地和孩子談錢會導致孩子功利、貪婪。
  • 父母該不該和孩子談錢,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頂禮膜拜
    我的閨蜜接著和我說了一些她是怎麼培養孩子對金錢產生概念的一些做法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就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是你這一周的零花錢,沒有錢了不許和媽媽要。當你帶孩子去遊樂場或者超市的時候,就讓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消費。孩子要買什麼玩具,就和孩子說自己花自己的零花錢。
  • 巴菲特和芒格的兒童財商教育:學會談錢,是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每次逛商場的時候,總能看見一些父母,面對拿著玩具的孩子,先是好言解釋、繼而斷然拒絕、最後無奈妥協。出現這樣的情況,多是家長沒能正確的和孩子談錢。為省錢而談錢,談錢傷感情;為育兒而談錢,談錢長感情。他的媽媽是一位單親媽媽,平時以賣菜為生,艱難地拉扯兩個孩子長大。因為忙於生計,許多父母忽視了和孩子談錢的重要性,孩子不懂得賺錢的不易,更不知道該怎么正確的花錢了。最終,承擔苦果的還是他們的父母。古話常說「富不過三代」,說的就是富人家的孩子到了第三代的時候往往沒有了祖上富裕。
  • 優秀的父母,不會避諱跟孩子談錢!好的教育,一定要和孩子談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前段時間,關於孩子花錢的兩條熱搜。一個是三個小學生一起去餐館吃飯,點菜時用計算機精打細算算價格,看看自己帶的錢夠不夠;另一個則是,一對姐弟網貸欠下30萬巨款,當保安的父親,拿出6萬積蓄,仍然杯水車薪。
  • 讓孩子受益一生的財商教育:一定要和孩子談錢
    現在很多家長們很避諱和孩子談錢,一個是害怕孩子之間會對家長的收入進行比較,對一些中低層收入者來說這會很尷尬和羞愧,另一方面,家長們覺得孩子還太小,不需要關心錢,需要的話會幫他買,防止他養成過度物質主義的習慣。
  • 如何和孩子談錢?巴菲特:一不哭窮,二不炫富,細節掌控金錢觀
    這也足以說明和孩子談錢要趁早,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思維模式,更有助於他們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講,金錢在他們的腦海裡是完全沒有任何概念,更直接的感受是微信、支付寶一個個付款的軟體,錢也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並沒有直接概念。所以我們更要從小引導孩子對金錢的態度,讓他們知道錢是怎麼來的,又該用作何用。
  • 生活中80%的問題都與金錢有關,那該如何和孩子談錢?
    ,培養孩子對金錢的正確態度傳統中,我們一般不談錢,認為談錢很俗,在許多家庭,談錢甚至是一個禁忌。既然對金錢有這些負面的認識,最好避而不談。不談錢成了一種慣例。但不談錢並不表示就沒有金錢問題。如果家庭故意掩蓋由於缺錢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更糟糕。我們需要改變對金錢的認識。有了錢,我們可以做很多美好的事情,比如,和家人度假、購買健康的食物、更多的自由、僱傭別人做自己不擅長或不願意做的事、更多的時間與朋友在一起、更多的時間用來閱讀和寫作等。
  • 「巴菲特」指出:孩子上幼兒園後,可以和他談錢,談晚了沒好處
    和孩子談錢,是讓很多家長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有的時候覺得孩子還小,和他談錢不太合適,他們也不太了解什麼是錢。但有的時候覺得孩子雖然小,也知道要玩具了,有的玩具實在是太貴了,家裡承受不來可怎麼辦呢?究竟什麼時候和孩子談錢才合適呢?和孩子談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比之下,教會孩子如何用錢,不如教會孩子怎麼將錢用的有意義。
  • 「巴菲特」指出:孩子上幼兒園後,可以和他談錢,談晚了沒好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和孩子談錢,是讓很多家長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有的時候覺得孩子還小,和他談錢不太合適,他們也不太了解什麼是錢。
  • 你敢和孩子談錢嗎?兒童財商教育-1
    01 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我同學她說她從小父母就跟他談錢,告訴他什麼東西多少錢,什麼東西要買,什麼東西不買,每次帶她去買東西之前都會先列清單和預算,買完後教她記帳。所以她花錢就很有計劃。而我呢?從小隻要和父母一談錢,比如說我們家到底有多少錢?這個東西是多少錢?那個東西是多少錢?就一定會被我們爸媽訓一頓,我爸媽會說:」你小孩子問這些事幹嘛?跟你有什麼關係?」
  • 如何科學地與孩子談錢,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錢,家庭中最難討論的話題之一,80%的孩子在上大學前從未與父母討論過「錢」。錢從哪裡來,怎麼賺錢,如何花錢,什麼是債務。同時,要告訴孩子錢也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二是讓他們明白,錢要通過辛苦勞動才能獲得。要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貪不義之財。三是告訴孩子錢要怎麼用,要教會孩子合理的分配自己的零花錢,這對孩子形成理財的思想很有幫助。
  • 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談錢?猶太人給孩子看的這套繪本,值得父母看看
    很多爸爸媽媽也從不和自己的孩子談錢每本繪本,都通過5個部分,分別為孩子介紹花錢、賺錢和存錢的概念。不能全都買的話,該怎麼選擇呢?而本書譯者、知名童書作家餘治瑩老師也十分認可該系列,她說:《小兔子學花錢》系列,故事幽默有趣
  • 反溺愛: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_翻書黨_澎湃新聞-The Paper
    《反溺愛》一書的作者羅恩·利伯試圖糾正一個認知偏差:家長以為錢最容易成為寵壞孩子的幫兇,同時又困惑如何教孩子花錢,也多少迴避與孩子談錢——但其實錢是中性的,作者認為錢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工具,可以用來培養孩子的價值觀。本文摘編自該書,由澎湃新聞經中信出版集團授權發布。2011年年中的某一周,我同時了解到兩對父母的故事,他們都因為金錢問題而感到不自在與煩惱。
  • 小孩子不能談錢?不想孩子「走歪路」,就得和孩子好好談談錢
    換句話說,他們根本就不明白金錢的價值意味著什麼,怎樣的金額算多,怎樣的金額是少。同樣的問題也在今年大熱的網絡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中體現出來:朱朝陽與玩伴普普和嚴良爬山遊玩時,偶然拍下了少年宮數學老師張東升殺人的證據。為了要挾張東升,同時幫助弟弟生病的普普儘快籌到為親人看病的錢,三個孩子決定向殺人犯張東升進行勒索。他們決定利用手中的錄像帶,向張東升提出用金錢擺平的方案。
  • 給孩子談錢就很俗?財商教育缺失,才是家長和孩子最大的悲哀
    「財商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而言,可以說是很重要的一課,遺憾的是很多家長卻不以為然,他們的觀念裡甚至感覺和孩子談錢很俗。看過這樣一則故事有個小女孩每天問媽媽要零花錢,可從不舍的花掉。而是自己一點點積攢著,然後在媽媽生日當天拿出自己攢下來的錢去商店,和店員經過一番談價還價之後,最終用自己平時積攢下來的零花錢給媽媽買了蛋糕和生日禮物。
  • 從小樹立孩子正確價值觀,用經濟學了解如何跟孩子正確的談「錢」
    導語: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避諱和孩子談「錢」,認為孩子不該過早的染上「金錢的銅臭」,進而忽視了對孩子正確金錢觀、價值觀的培養,反而更加重視孩子的學習、身體、生活方面的提高。但是,很多「學習精英」和「三好學生」在邁入社會以後,由於缺乏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要麼走上歧路,要麼成為「啃老族」、「月光族」。
  • 如何教育喜歡談「錢」的孩子
    萬事萬物變化多端,現在的孩子的思維已經與以前不同啦。可能是受多種因素影響,喜歡把許多事情和金錢掛鈎。 其一,假期快結束時朋友上高中的孩子(小雨)特別高興,因為她有一筆很可觀的收入了!我悄悄一打聽,原來開學前許多同學借她的作業去「瞟一眼」——抄答案,每科每人20元一次。其中一位同學借了三科,小雨那天很輕鬆的掙60元。
  • 你有沒有跟孩子談過「錢」?家庭裡缺失金錢教育,孩子容易栽跟頭
    在孩子面前,大人總是羞於談錢,總覺得「金錢是萬惡之源」,家長不想讓孩子過早接觸這萬惡之源,所以關於錢的問題,家長總是躲躲閃閃。這讓孩子不知道錢是什麼,錢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沒的。在他眼裡,錢只是一個數字,跟爸爸媽媽的付出,跟衣食住行沒有任何關係。所以他才會在他能支配金錢的時候隨意揮霍,打賞給素不相識的主播,只為了博紅顏一笑。
  • 和孩子談錢:物質豐富不等於金錢富裕,如何建立孩子財商?
    如何正確的告訴孩子錢是怎麼來的,教育他們如何正確的花錢?建立一個人的金錢觀很大程度上是從他們小時候開始的,生活在一個物質豐富的年代中,如何與孩子談論正確的金錢觀是很多家長需要學習並且知道的。正確的金錢觀就是要讓孩子懂得克制欲望,懂得珍惜,孩子喜歡什麼不能無限制的滿足,如果孩子產生了「反正錢是自己的,怎麼花自己說的算」的想法,家長要如何應對呢?這個時代的孩子可以說是要什麼有什麼,所以傳遞正確的金錢觀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孩子無法意識到錢的重要性,就很容易造成不懂得控制欲望和亂花的現象。
  • 我如何跟孩子談錢?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童行學院(ID:tongxingplan) 童行學院是為3-12歲孩子提供系統性通識教育的課外學院,致力於成為兒童通識教育的引領者。中國人很少談「錢」,尤其認為和孩子談錢是件粗俗的事情。坊間流傳的說法是,不希望孩子從小太看重金錢,以免日後變得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