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正華診療喉痺經驗

2021-03-04 杏林學苑


杏林課堂改版了,視頻可以點播看

為了方便廣大杏林學苑用戶觀看學習課程,杏林學苑技術團隊特地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在線學習課程,大家可根據自己特長選擇相應課程學習,隨時隨地點播學習每周一會上傳新視頻,祝您高效快速的提高診療技術。

觀看方法:點擊文章最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系統,選擇相應課程進行

⊙作者:吳嘉瑞,張冰

⊙指導:顏正華

⊙編輯:杏林君

顏正華(1920-),男,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醫大師。臨床中藥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學科帶頭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從事中醫藥工作70餘年,參與創建新中國高等教育中藥學學科,為我國首批中醫藥學教授與研究生導師。曾發表論文20餘篇,著作23部。

喉痺是以咽部紅腫疼痛、異物感或咽癢不適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咽部疾病。國醫大師顏正華教授是當代著名中醫臨床學家和中醫藥教育家。他治驗甚眾,尤擅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心腦血管病證的診治。現將其診療喉痺之臨證經驗整理介紹如下。

喉痺之名最早見於《五十二病方》中。歷代文獻根據喉痺發病的緩急、病因病機及咽部色澤形態之不同,記載有「風熱喉痺」、「風寒喉痺」、「陰虛喉痺」、「簾珠喉痺」、「紫色喉痺」、「白色喉痺」等不同的病名。《黃帝內經》認為,喉痺的病因病機主要為陰陽氣血鬱結,瘀滯痺阻。如《素問·陰陽別論》云:「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痺。」《雜病源流犀燭》云:「喉痺,痺者,閉也,必腫甚,咽喉閉塞。」《醫學心悟》說:「喉間腫痛,名曰喉痺,古人同用甘桔湯主之。然有虛火、實火之分,緊喉、慢喉之別,不可不審。虛火者色淡,微腫,溺清,便利,脈虛細,飲食減少。此因神思過度,脾氣不能中護,虛火易至上炎,乃內傷之火……」。顏老師認為,喉痺的發生常因氣候變化,起居不慎,風邪侵襲;或外邪不解,壅盛傳裡,肺胃鬱熱;或久病勞傷,臟腑虛損所致。

基於以上認識,顏老師認為,本病治療應以疏風清熱,瀉火解毒,化瘀消腫為主。

以咽部乾燥灼熱疼痛,吞咽不利並有異物感為主症,伴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咳嗽有痰。舌質淡、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或浮緊。對風熱者,治以疏風清熱,消腫利咽,顏老師常用疏風清熱湯加減。方中荊芥、防風疏風解表;金銀花、連翹、黃芩、赤芍清熱解毒;玄參、浙貝母、天花粉、桑白皮清肺化痰;牛蒡子、桔梗、甘草解毒散結,清利咽喉。對風寒者,治以疏風散寒,宣肺利咽,可選用九味羌活湯加味。

3.2  熱毒入裡型

以咽部疼痛較劇,吞咽困難,咽喉梗阻感為主症,兼有高熱,頭痛,口渴喜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脈洪數。治以清瀉肺胃,消腫利咽。顏老師常用清咽利膈湯加減。方中荊芥、防風、薄荷疏風散邪;金銀花、連翹、梔子、黃芩、黃連瀉火解毒;桔梗、甘草、牛蒡子、玄參利咽消腫;大黃瀉熱通便。若咳嗽痰黃,可加射幹、山豆根、魚腥草;高熱者,可加水牛角、大青葉。

3.3  肺腎陰虛型

以咽幹少飲,灼熱感,隱隱作痛不適,午後較重,或咽部不利,乾咳痰少而稠,或痰中帶血為主症,兼有手足心熱,午後唇紅顴赤,腰膝酸軟,耳鳴眼花。舌幹紅少津,脈細數。治以滋養陰液,降火利咽。對偏肺陰虛者,宜養陰清肺,顏老師常用養陰清肺湯加減。對偏腎陰虛者,宜滋陰降火,顏老師常選用六味地黃丸加減。若咽部乾燥焮熱、虛煩盜汗、骨蒸勞損、虛火亢盛者,可用知柏地黃湯加減。

3.4  脾氣虛弱型

以咽部幹灼不適,微痛,痰黏不利,異物感為主症,兼有脘腹脹悶,納呆便溏,少氣懶言,氣短乏力,四肢倦怠。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薄白,脈弱無力。治以益氣健脾,升清利咽。顏老師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若咽部充血嚴重者,可加丹參、鬱金以活血行氣;痰黏者可加浙貝母、香附、枳殼以理氣化痰、散結利咽;咽幹較甚少津者,可加玄參、麥冬、沙參、百合等以利咽生津;易噁心、呃逆者,可加法半夏、旋覆花、佛手等以和胃降逆;若納差、腹脹便溏、苔膩者,可加砂仁、茯苓、薏苡仁、(炒)麥芽等以健脾利溼。

3.5  痰凝血瘀型

以咽部異物感、黏著感、焮熱感,咽微痛,咽幹不欲飲為主症,兼有噁心嘔吐,胸悶不適等症。舌質暗紅,或有瘀點,苔白或微黃,脈弦滑。治以祛痰化瘀,利咽散結。顏老師常用方藥為貝母瓜蔞散加味,方中貝母、瓜蔞清熱化痰潤肺;橘紅理氣化痰;桔梗宣利肺氣、清利咽喉;茯苓健脾利溼。若咽部刺痛、異物感、胸脅脹悶者,可加香附、枳殼、綠萼梅等。

例1:厲某某,女,58歲,2009年8月15日初診。主訴:咽幹痛、音啞1個月。患者咽幹痛、音啞1個月,晨起有黃痰,兼胃脹呃逆20天。大便不成形,每日二三次。睡眠時好時差。右足腫脹疼痛半月餘。舌暗紅、苔黃膩,脈弦滑。辨證:氣鬱痰阻,血熱蘊結。

治法:理氣活血,宣肺利咽。

處方:蟬蛻6g,(制)僵蠶10g,桔梗6g,牛蒡子10g,枳殼10g,陳皮10g,香附10g,赤芍15g,當歸5g,茯苓30g,薏苡仁30g,萆薢15g,忍冬藤30g,夜交藤30g。14劑,水煎服,每日1劑。

2009年8月29日二診:患者訴音啞明顯好轉,現咽乾咽紅。右側腰腿痛,怕涼。睡眠改善,大便不成形,每日一二次。舌暗紅、苔黃膩,脈弦滑。

處方:連翹10g,桑枝15g,蟬蛻6g,桑寄生30g,(制)僵蠶10g,桔梗6g,枳殼10g,陳皮10g,香附10g,赤芍15g,當歸5g,茯苓30g,薏苡仁30g,萆薢15g,忍冬藤30g,夜交藤30g。14劑。水煎服,每日1劑。藥後咽幹、音啞均釋,餘症亦明顯好轉。

:本案患者脾虛肝鬱。脾虛不運,痰溼內蘊,肝鬱氣機不暢,痰氣交阻於咽喉,久則鬱而化熱,故見咽幹音啞;痰溼阻滯於胃,胃失和降,則胃脹呃逆;痰溼下注於腿足,筋脈不舒,則腫脹疼痛。故治以理氣活血,宣肺利咽。方中枳殼、陳皮、香附疏肝理氣,使氣順痰消;茯苓、薏苡仁、萆薢健脾利溼,使溼濁從小便而走;蟬蛻、(制)僵蠶、桔梗、牛蒡子疏散清利,宣肺利咽;赤芍、當歸涼血活血;忍冬藤舒筋活絡,為右足腫痛而設;夜交藤養心安神,以改善睡眠。二診患者咽乾咽紅,熱象明顯,去牛蒡子,改用清熱解毒力強的連翹,同時考慮右側腰腿痛,怕涼,故加桑寄生與桑枝以補肝腎、強筋骨、通經絡。諸藥相伍,氣機宣暢,氣血調和,痰化溼去,咽幹音啞自復,餘症亦解。

例2:王某某,男,54歲,2009年7月18日初診。主訴:咽幹疼痛,有痰2個月。患者2個月來,咽幹疼痛,有痰,量少,畏寒,惡風,自汗,口苦。大便正常,小便黃,納眠可,腰部酸痛。舌紅、苔薄黃,脈弦細。

辨證:風熱上擾,痰瘀交阻。

治法:疏風清熱,化痰散結。

處方:菊花10g,蒺藜10g,黃芩10g,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20g,決明子30g,枳殼10g,赤芍、白芍各15g,(懷)牛膝15g,益母草30g,桑寄生30g。10劑,水煎服,每日1劑。

2009年8月1日二診:患者訴咽幹疼痛緩解,仍畏寒,惡風,怕熱,痰已很少,口不苦,手足心熱,易汗,受涼後胃部不適,心煩,大便不成形,每日1次,腰酸。舌紅、苔薄黃,脈弦滑。

處方:菊花10g,蒺藜10g,黃芩10g,陳皮10g,茯苓20g,決明子20g,枳殼10g,赤芍、白芍各15g,(懷)牛膝15g,益母草30g,桑寄生30g,石決明30g,制何首烏15g,澤瀉12g。14劑,水煎服,每日1劑。藥後症狀明顯改善。

按:本案證屬風熱上擾,痰瘀交阻。治以疏風清熱,化痰散結。方中菊花、白蒺藜疏散風熱;黃芩清上焦熱毒;法半夏、陳皮、茯苓、枳殼理氣健脾、燥溼化痰;決明子清瀉肝火;赤芍、益母草活血化瘀;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懷)牛膝引上部火熱下行,合桑寄生又能補肝腎、強筋骨。二診痰已很少,故去法半夏;大便不成形,故將決明子減至20g;並加澤瀉利水溼,以實大便;此外,加石決明清肝平肝,加制何首烏補益精血。證症合參,靈活配伍,終收佳效。

參考文獻:略。

湖南時代陽光藥業生產的喉咽清口服液,是全國獨家品種、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國家重點新產品,對肺胃實熱證所致的發熱、咽部腫痛具有良好效果,現已被納入國家醫保和各省醫保範圍。喉咽清口服液的藥物組成有土牛膝、馬蘭草、車前草、天名精,組方精當,療效確切,對小兒肺炎引起的臨床不適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且可縮短病程,為值得臨床推廣的安全放心藥。



本文來源:《中醫雜誌》2012年7月第53卷第13期。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並註明轉自杏林學苑(xinglinxy)。本微信所發布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點擊閱讀原文,直接進入杏林課堂

相關焦點

  • 虛火喉痺能吃西洋參嗎? 虛火喉痺的症狀
    原標題:虛火喉痺能吃西洋參嗎? 虛火喉痺的症狀   喉痺是中醫的叫法,西醫稱喉痺為咽喉炎。有很多的人在早上的時候會出現喉嚨癢、喉嚨痛、喉嚨幹,而且感覺喉嚨經常不適,有異物感,這其實就是咽嚨有炎症的原因導致的,也就是體內的虛火引起的咽喉炎,這是一種比較難以根治的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慢性咽喉炎。
  • 國醫大師顏正華:中醫隨證變法,治慢性支氣管炎
    今天小師妹整理國醫大師顏正華教授,臨床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醫案3則。 讓我們用5分鐘的時間讀完文章,向國醫大師學習中醫如何有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按語 本案屬於實喘,初診證屬痰氣交阻,肺失宣降,熱象不著,所以顏正華教授用射幹麻黃湯合溫膽湯加減為治。 分析全方用藥,藥多辛溫宣降,而少苦寒,旨在宣肺降氣,化痰平喘。
  • 國醫大師顏正華的方子,化痰助眠,請學習
    前些年 ,我國首屆國醫大師評比工作結束後,對這些前輩的臨床經驗研究,迅速開展起來。其中,有一則顏正華先生的驗案,令我印象深刻。顏師,1920年生人,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 這個教師節,只想和你說說「喉痺」
    該病屬於中醫學「慢喉痺」範疇,多為肺、脾、腎三髒虛損、虛火上炎、咽喉失養、痰瘀痺阻所致。最早見於《內經》,如《素問.陰陽別論》中記載,陰陽結,謂之喉痺,以「虛火喉痺」居多。古籍說:「咽喉病」,儘管其證候雜亂,一般歸因於火,但火又分虛火和實火。虛火症見舌苔白薄,痰白稀,則以滋陰清肺為主;實火症見舌苔黃,痰黃膩,厚濁,則以辛涼發散為主。
  • 治療喉痺的民間驗方,方法簡單,取效快捷,屢用屢效
    《素問·陰陽別論》曰:「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痺。」痺者,痛也。喉痺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急慢性咽炎,是由於外邪侵襲,邪滯於咽,或臟腑虛損,咽喉失養,或虛火上灼所致咽部紅腫疼痛,或以乾燥、異物感、咽癢不適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咽部疾病。筆者通過查閱文獻發現,對於喉痺的病機「一陰一陽結」歷代各醫家理解不同,針對「一陽」歷代醫家多認同少陽,針對「一陰」的認識,醫家存在分歧,主要集中在厥陰和少陰之爭。
  • 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發表 推動規範化診療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董子暢)中國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簡稱指南)日前正式發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常務副院長張羅8日在專家解讀會上表示,指南匯集了中國最新的診療經驗和學術成果,對於改善醫生臨床操作、推動疾病規範化診療、對接國際診療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當日,指南專家解讀會在北京同仁醫院舉行。多位參與指南編纂的權威學者到場,共同探討指南出臺的重要意義和過敏性鼻炎的規範化綜合治療理念。
  • 用於溫毒發斑、血熱吐衄、口瘡、痄腮、喉痺
    用於溫毒發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痄腮,喉痺,小兒驚癇。《中華本草》味苦;辛;性微寒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主溫病煩渴;發斑;吐衄;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丹毒;痄腮;癰腫;瘡毒;溼熱瀉痢;夏季熱;熱痺;肝炎;鉤端螺旋體病;蛇傷【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或代茶飲。外用:適量,搗敷煎湯洗。【注意】孕婦慎服。
  • 北京腫瘤醫院國際診療中心開業 打造國際化診療平臺
    2014年12月21日,北京腫瘤醫院國際診療中心(北京新裡程腫瘤醫院)開業典禮暨腫瘤外科學術論壇隆重舉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季加孚院長、新裡程醫院集團周玉成董事長共同為"北京腫瘤醫院國際診療中心(北京新裡程腫瘤醫院)"開業揭牌。
  • 提升基層婦產科診療水平
    南方日報訊 (記者/焦瑩 通訊員/朱榮敏)12月19日上午,清遠市繼教項目「英德市婦產科診療能力培訓班」在英德市人民醫院舉行。省人醫教授何善陽等4名專家進行主題授課,英德市醫共體成員單位的100名醫務工作者參加培訓。
  • 楚蘭菊:最新精神心理疾病診療方案
    著名中醫精神科疑難病專家楚蘭菊現任——北京廣安門中醫醫院客座教授,從事中醫診療疑難型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失眠症、焦慮症等已經有超過60年的經驗。她家學淵源,自小就養成了做事,做人的好習慣和優秀的品質。  憑藉著多年的經驗與成就,楚蘭菊主任多次應邀前往美國、德國、日本、上海、香港等地參與學術交流高峰論壇,她發表了很多對精神疾病的看法和觀點,以及總結出來的臨床經驗都非常有參考價值,贏得了各界醫學者廣泛認可。
  • 北京兒童醫院清華長庚診療中心、首都兒科研究所同仁診療中心正式...
    6月14日,北京兒童醫院清華長庚診療中心、首都兒科研究所同仁診療中心正式籤約掛牌,標誌著北京市第二批緊密型兒科醫聯體正式啟動。這是2019年北京醫耗聯動綜合改革中,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增強群眾獲得感的一項重要舉措。
  • 《風溼病中醫臨床診療叢書》出版發行
    為了提高風溼病診斷和治療水平,突出中醫藥特色和優勢,滿足患者的需求和臨床工作者的需求,本套《叢書》不僅匯集了西醫風溼病最新的前沿動態,還摘錄了古代名醫名家的經驗用藥;同時又有當代風溼病學大家、名家的經驗總結。本套《叢書》編委會陣容強大,王承德擔任總主編,北京協和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董振華教授擔任主審;路志正和王永炎院士及晁恩祥國醫大師為之做序。
  • 首都兒科研究所垂楊柳診療中心啟動運行 提升朝陽區南部兒科診療水平
    2019年6月29日,「首都兒科研究所垂楊柳診療中心」正式籤約掛牌,標誌著北京市市、區兩級醫院共建緊密型兒科醫聯體正式啟動運行。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為緩解兒科看病難、將優質兒科資源向下延伸、讓更多患兒能夠就近就醫而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
  • 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推出
    我國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近日在國際期刊正式發表。專家表示,新版指南匯集了我國最新的診療經驗和學術成果,對改善醫生臨床操作、對接國際診療水平、提高公眾疾病認知具有重要意義。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主任委員、同仁醫院常務副院長張羅介紹,近年來中國的過敏性鼻炎發病率快速上升,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 趙銳:杭州如何破解分級診療倒三角
    點擊查看 搜狐健康 文/吳施楠「杭州一直以來都是先進經驗的發源地,我們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也持續關注杭州醫改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趙銳在近日舉行的杭州特色醫改工作成果溝通會上對杭州醫改工作給予了較高評價。
  • 劉政主任:《臁瘡病中醫診療方案解讀》
    杏林課堂改版了,視頻可以點播看為了方便廣大杏林學苑用戶觀看學習課程,杏林學苑技術團隊特地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在線學習課程,大家可根據自己特長選擇相應課程學習,隨時隨地點播學習,每周一會上傳新視頻,祝您高效快速的提高診療技術
  •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發布英文版「新冠病毒診療方案」
    原標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發布英文版「新冠病毒診療方案」深圳特區報2020年02月28日訊 昨日,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發布了英文版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二版
  • 【醫課堂】從細分到整合:MDT診療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語多學科協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診療是當前大型綜合醫院開展的新型診療模式,無論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還是復工復產後對疑難患者的診療工作,很多的醫療機構都在探索MDT。
  • 膽大妄為的抑鬱症「診療」是在謀財害人
    瞎診斷,胡亂扯,猛要錢,抑鬱症診療陷阱「向錢看」抑鬱症潛伏在我們身邊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由於我國過去對抑鬱症關注度不夠,專業醫生經驗有限,2011中國「首屆抗抑鬱藥物論壇」公布的一個數據顯示,全國地市級以上非專科醫院對抑鬱症的識別率不到20%,抑鬱症誤診率高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