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教齡的小學老師提醒:小學前三年養成以下習慣,以後妥妥學霸

2020-08-10 小屁孩兒

文|文兒

我家樂樂秋季就要上小學了,意識到孩子之間真正的戰爭和比拼才剛剛開始,作為老母親心裡挺恐慌的。同時也有點茫然無措,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覺。

一直在小學深耕30年的特級教師姑姑,知道我的情況後,就和我談了很多關於孩子上小學後學習方面的事情,姑姑強調的一點,好習慣比分數重要,那些成績穩定提升,能在競爭激烈的考試中脫穎而出的學生,一定是先前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基礎。孩子一到三年級,家長多費些心,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以後孩子學習輕鬆,成績差不到哪裡去,家長輔導省心。30年教齡的小學老師提醒:小學前三年養成以下習慣,以後妥妥學霸。

好習慣一:讓孩子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好習慣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是從一年級開始就要養成的學習習慣,也是適合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方法。

課前預習是課堂學習的基礎,可以讓孩子把不明白的地方提前標註出來,發現一些問題和疑難點。這樣有利於提高聽課質量,更容易跟上老師的節奏和思路。家長在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當孩子完成當天的作業時,提醒他預習明天的課程,不要求全部弄懂,只是心中要有個大概。

課後複習

知識需要反覆記憶,如果家長和孩子都不重視課後複習的階段,那麼孩子很快就會把所學的知識忘掉,而且知識都是系統性的,忘了一點,其他的學習就會更吃力,以後慢慢都跟不上,很多孩子就是這樣慢慢落後的。常言道「溫故而知新」,複習是孩子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小學階段的孩子學習新知識的速度很快,但遺忘的也很快。如果孩子不及時複習,反覆複習,學的知識很容易就忘掉。所以家長應該督促孩子經常複習學過的知識,加深孩子對知識的記憶。

長期堅持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好習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孩子靠譜的品質。比如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可能就是從小有這樣好的學習習慣的孩子。

好習慣二:讓孩子養成多讀多寫的習慣

上小學後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孩子偏科嚴重,明明數學成績很好,但語文和英語嚴重拖後腿,給孩子報各種作文班英語班,但收效甚微,家長很焦急。

別把英語和語文想的那麼多,這兩門的共同點都是詞彙量是基礎。學習英語和語文的方法一樣,都是多讀多寫,別無他法。只要詞彙量夠了,都不是難事。

我上小學的時候特別愛看書,所以我的作文寫的很好,其他同學寫作文湊字數,我呢輕易就寫出長篇大論,經常得到老師表揚,語文成績一直是班裡的第一二名。

所以小時候多讓孩子看書,孩子想讀什麼書,可以讓他自己選,先養成讀書的習慣。還有花錢給孩子報作文班的,純粹是燒錢,還不如多給孩子買點書。

好習慣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作業,試卷的好習慣

很多學生的丟分題不是他不會的題,而是他認為太簡單,粗心大意的題。作業也是如此,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作業、試卷的好習慣,更長教訓。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相關焦點

  • 班主任坦言:7歲之前,「逼」孩子養成以下習慣,上小學會很省心
    一句「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7歲前就撒開歡玩!但上小學以後問題就開始層出不窮,孩子坐不住板凳、適應不了團體生活、沒有學習習慣……讓家長焦頭爛額。 一位從教10餘年的班主任朋友曾坦言:「父母再愛孩子,7歲前也要狠心逼娃一把!」
  • 耶魯大學40年研究:孩子9歲前,養成以下習慣,離學霸之路不遠了
    耶魯大學格賽爾,經過40年的跟蹤調查研究得出結論:人類行為的成長模式十分有規律,而9歲成為孩子學習力發生大變化的關鍵一年。所以說,9歲之前,家長要下功夫督促孩子養成以下習慣,那麼孩子離學霸之路就不遠了!
  • 小學階段,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習慣,不要忽視孩子的黃金六年
    小學階段是孩子為學之初,孩子學習成績和能力的高低可以說取決於小學六年養成的習慣,很多高中生的好習慣都是在小學期間的黃金六年養成的。父母做好科學陪伴,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至關重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學得輕鬆,走得更遠。
  • 耶魯大學40年研究:孩子9歲前,養成這些習慣,成為學霸就不遠了
    因此,在9歲前,家長要儘可能幫孩子養成以下這些習慣,成為學霸就不遠了。01: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在老師們之間,會將小學一二年級叫做「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這是因為孩子還沒有自主學習的概念,學習上處於完全依賴家長和老師的階段。這兩年如果沒有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三年級後自主意識的提升,孩子想要自主學習卻無法擺脫對家長的依賴,就會產生嚴重的矛盾心理,從而影響學習。一二年級孩子對父母的話幾乎是言聽計從,但三年級後總是頂嘴,到時候你想管都管不了。
  • 陳爸爸談及家庭教育:學霸養成關鍵在小學
    小學一年級,開始接受正規教育,此時家長開始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大腦更容易保留那些在養成好習慣過程中受到刺激的神經元,這對孩子良好性格與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當孩子行為有差錯時,家長應當言簡意賅地地提醒孩子,千萬別一句話說幾遍!多留意孩子的心理變化並在適當的時候進行疏導。想孩子成才,狠抓孩子這2點,將來上初中高中更輕鬆:時間管理能力今年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的生活作息表,一度刷屏網絡,學霸的養成跟超強的時間管理能力分不開!
  • 20年教齡的一線教師,鄭重提醒您:別忽視孩子小學的黃金6年
    在這幾年中,孩子的思維中開始形成守恆概念,思維逐步具有可逆性,能進行具體的邏輯推理,逐步具備多維思維能力,同時願意去遵守規則,並逐步實現社會化。在這個階段的認知發展,將影響孩子11歲以後的「形式運算階段」的認知發展,並對一生的認知水平造成影響。
  • 擁有20年教齡的一線教師,鄭重提醒您:別忽視孩子小學的黃金6年
    在這幾年中,孩子的思維中開始形成守恆概念,思維逐步具有可逆性,能進行具體的邏輯推理,逐步具備多維思維能力,同時願意去遵守規則,並逐步實現社會化。在這個階段的認知發展,將影響孩子11歲以後的「形式運算階段」的認知發展,並對一生的認知水平造成影響。
  • 為何孩子進入小學三年級開始掉隊?培養好習慣,比單純提分更重要
    大多數孩子的智商都屬於普通水平,或高一點,或低一點,差異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孩子們之所以會出現分化,更多是跟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養成密不可分。小學低年級,功課比較簡單,基本上,靠著時間的累積,就能把成績搞上去,好習慣帶來的差異並不明顯。但隨著功課加重,學習難度加大,僅靠時間上的累積,已無法確保跟上進度,這個時候,好習慣的優勢就會特別突出了。
  • 學霸和普通孩子是如何拉開差距的?學霸媽媽說出答案,小學很關鍵
    而6,7歲的時候,正是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所以開心爸爸才會說,小學才是孩子養成好習慣,變成學霸的關鍵時期。那麼,爸爸媽媽該如何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呢?‍,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上課要認真聽講的習慣,以及寫作業要按時不磨蹭的習慣等,這些習慣都或多或少的影響著孩子的學習,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 班主任提醒:學霸的培養,離不開習慣的養成!家長要重視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是學霸,家長很是羨慕。其實,想要培養一個學霸,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家長要知道,習慣是學霸養成的關鍵,想要孩子成為學霸,習慣的培養家長要重視,要做好!因此,家長要重視孩子這種習慣的養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有效地利用時間。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養成孩子自覺學習做事的習慣。
  • 小學學霸作息時間表公開,老師看了豎起大拇指,家長看了好心疼
    家長為學齡期的孩子制定一份日常作息表,並嚴格執行,可助孩子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成績,還能夠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可謂多全齊美,親愛的家長朋友你給孩子制定了日常生活作息時間表了麼?很多老師在放暑假或放假前都會布置這樣一份作業,要求孩子制定一份寒暑假計劃表,每個時間段做什麼一一寫清楚,其實老師之所以布置這項作業,是有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引導孩子勿虛度假期。
  • 一張清華學習計劃表格,揭開了學霸姐妹花的養成:好孩子源於小學
    大學階段,入學三年就獲得了清華本科生的特等獎學金,姐妹倆包攬了五個名額中的前兩名。學分績點班級第一,綜合素質測評班級第一。你以為這樣就夠了嗎?這姐妹倆才不是人們想像中只會讀書的「酸秀才」。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好從小學階段就開始鋪墊了馬冬晗和馬冬昕的爸爸媽媽一直在教育系統工作,對於孩子的教育,他們從姐妹倆上一年級的時候,就提出來這樣的十字方針: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就好。
  • 班主任提醒:學霸的培養,離不開習慣的養成!家長一定要重視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是學霸,家長很是羨慕。其實,想要培養一個學霸,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家長要知道,習慣是學霸養成的關鍵,想要孩子成為學霸,習慣的培養家長要重視,要做好!因此,家長要重視孩子這種習慣的養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有效地利用時間。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養成孩子自覺學習做事的習慣。
  • 她是2020年「三元及第」的學霸,父親笑談心得:從小學就要狠抓
    她是2020年「三元及第」的學霸,父親笑談心得:從小學開始就要狠抓補課不如補習慣,沒給女兒報過補習班。 —— 2020重慶高考狀元謝新穎爸爸很多孩子平時上完課,周末還要上補習班,寒暑假也不例外。家長普遍認為,上了補習班,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就能考出好成績。
  • 中考高考丨狀元和我無關,但我想知道學霸的小學是怎樣的
    各地狀元榜發榜,學霸們讀小學就擁有「超能力」?2019年上海高考狀元許東,從小喜歡打遊戲,但無論玩得多麼入迷,和媽媽約定的一小時到了,無須旁人提醒就自動關機,不會允許自己多打一分鐘。而這種自控力,在他還是小學生時,就已經培養起來了。
  • 如何學好小學數學?30年教齡老教師總結5條經驗,乾貨
    一直教小學數學,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學生。有些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非常輕鬆,老師一點就通,即使再難的數學題,也能根據自己的獨特方法,找到解決路徑。而有些學生呢,在數學學習方面,卻一竅不通,非常吃力,基本的運算都成問題。區別為何這樣大呢?
  • 小學數學差要如何補救?養成這5個好習慣,分分鐘趕超學霸!
    關於「小學數學差要如何補救」這個問題,今天老師不想再講一些眾所周知的學習方法,而是想向大家分享5個好的學習習慣!養成這5個好習慣,分分鐘趕超學霸!小學數學差要如何補救?要知道,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因此,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小學階段教學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那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培養孩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接下來,讓老師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韓國首席媽媽」全惠星,學霸養成記,公開秘籍,小學六年是關鍵
    要想孩子成績好,將來事業有成,打好基礎很重要,而小學的六年,就是關鍵,做好以下這幾點不容忽視:一:課外閱讀書本是知道的海洋,學海無涯,孩子從小養成閱讀課外書籍的好習慣,有利於詞彙的積累、文章的寫作。家長引導孩子制定預習複習的學習計劃,可以加深理解課堂的知識,上課時會更容易跟著老師的步伐走。三、交友習慣如今人們想要在社會立足,不僅智商高,還要情商高,處理良好的人際關係,需要高情商。從小養成良好的交友習慣,有助於孩子在處理事情方面,擁有高情商。而小學六年,就是孩子學習的黃金時段,我們要抓緊注重。
  • 曾經小學一路領先的學霸,初中後成績反而下降,謹防「偽學霸」
    小學時的學霸,初中後反被「學渣」超越莎莎和李強是同班同學,兩個人還坐同桌。莎莎是老師公認的好學生,學習成績優異,很聽老師的話;而李強則是每天上課睡大覺,也常常因為打架被老師批評,是所有學生眼裡的「學渣」。
  • 韓國博士牛媽,培養6個子女全上耶魯哈佛,學霸養成關鍵在小學
    在小學時,自己認真學習的孩子可能比不上父母坐在一旁檢查練習題的孩子,但是被父母強求著做功課的孩子在小學畢業以後就不行了。 到了中學,會出現父母輔導不了的內容,加上孩子也長大了,不再乖乖聽父母的話了,父母的強求方法也不會再起作用了。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學習的熱情,孩子很難把知識轉化成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