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的本質是什麼?99%的底層人都不清楚。其實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後的回報。這就是賺錢的底層邏輯,這就是自然法則,這就是你活在這個世界上賺錢的規律。如果不按照這個規律行事,你永遠掙不到錢。
所以錢不是掙來的,你越是想掙錢,越是掙不到錢,你最應該做得就是冷靜下來,想一想自己能夠為別人解決什麼問題,你所提供的價值在哪?
如果說得再通俗一點,那就是要搞清楚供需關係,無論是炒股,炒期貨,還是做生意,做服務,都要明白自己所做的事一定要有用。
就拿《天道》這部電視劇中的發燒友來說,為何三個人同樣是發燒友,為何人生境遇相差這麼大,馮世傑成為股東,葉曉明原地打轉,劉冰卻下了地獄。
很顯然,馮世傑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馮世傑能夠把王廟村的村民籠絡起來,馮世傑可以讓大家信任,馮世傑可以帶著大家繼續搞生產。
這個就是馮世傑的價值,所以當格律詩勝訴以後,王廟村與格律詩之間需要有一個人作為紐帶,繼續輸出廉價勞動力,很顯然馮世傑是非常合適的,所以退股的馮世傑又重新加入到了格律詩。
葉曉明雖然非常聰明,但是葉曉明的價值有可替代性,他的聰明才華,在丁元英那裡不值一提,他的經營頭腦跟肖亞文一比,又是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一個容易被替代的人,自然是個價值很低的人,所以當葉曉明離開格律詩以後,自然就沒有必要再給出優厚條件讓他回來。他的工作,肖亞文完全可以勝任,而且綽綽有餘。
至於劉冰就更不用說了,劉冰僅僅是個發燒友而已,他會的東西,僅僅是會開個車,介紹一下產品,開個店,跑跑腿而已。
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劉冰不能夠輸出價值,不能夠帶領格律詩前進,自然拿不到總經理的待遇。所以,劉冰是三個人結局最慘的。能力最差,欲望最大,必然導致欲壑難平,誤入歧途。
我們很多人終日都在忙碌,覺得很累,覺得賺不到錢,其實就是沒有抓住賺錢的本質。
一個做業務員的,整天在公司待著,不去拜訪客戶,不能夠為公司銷售產品,你自然賺不到錢。
一個做服務員的,整天板著臉對著客戶,甚至還對顧客吹鬍子瞪眼,老闆會留你才怪!
一個做老闆的,如果整天只知道催著員工工作,不會找適合公司的項目,不會挖掘人才,不會拉來投資,那你不破產才怪!
其實,這就是底層人一直忙活,卻不掙錢的原因,你忙是忙了,但是沒有忙到點子上!賺錢的本質就是,把供應方的東西給到需求方,這樣你就成功了。
所有會賺錢的人,都是圍繞著這個點做工作的,如果不是,那就是走歪了!
最後的話:賺錢的本質就是搞定供需關係,在這個供需關係中讓自己有價值,然後你就賺到錢了。很多人忙碌一生,都沒有抓住這個底層邏輯。但是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把這個玩得爛熟,這就是階層差距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