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思維:賺錢的本質是什麼?底層人永遠不明白

2021-01-07 獅子讀書

賺錢的本質是什麼?99%的底層人都不清楚。其實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後的回報。這就是賺錢的底層邏輯,這就是自然法則,這就是你活在這個世界上賺錢的規律。如果不按照這個規律行事,你永遠掙不到錢。

所以錢不是掙來的,你越是想掙錢,越是掙不到錢,你最應該做得就是冷靜下來,想一想自己能夠為別人解決什麼問題,你所提供的價值在哪?

如果說得再通俗一點,那就是要搞清楚供需關係,無論是炒股,炒期貨,還是做生意,做服務,都要明白自己所做的事一定要有用。

就拿《天道》這部電視劇中的發燒友來說,為何三個人同樣是發燒友,為何人生境遇相差這麼大,馮世傑成為股東,葉曉明原地打轉,劉冰卻下了地獄。

很顯然,馮世傑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馮世傑能夠把王廟村的村民籠絡起來,馮世傑可以讓大家信任,馮世傑可以帶著大家繼續搞生產。

這個就是馮世傑的價值,所以當格律詩勝訴以後,王廟村與格律詩之間需要有一個人作為紐帶,繼續輸出廉價勞動力,很顯然馮世傑是非常合適的,所以退股的馮世傑又重新加入到了格律詩。

葉曉明雖然非常聰明,但是葉曉明的價值有可替代性,他的聰明才華,在丁元英那裡不值一提,他的經營頭腦跟肖亞文一比,又是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一個容易被替代的人,自然是個價值很低的人,所以當葉曉明離開格律詩以後,自然就沒有必要再給出優厚條件讓他回來。他的工作,肖亞文完全可以勝任,而且綽綽有餘。

至於劉冰就更不用說了,劉冰僅僅是個發燒友而已,他會的東西,僅僅是會開個車,介紹一下產品,開個店,跑跑腿而已。

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劉冰不能夠輸出價值,不能夠帶領格律詩前進,自然拿不到總經理的待遇。所以,劉冰是三個人結局最慘的。能力最差,欲望最大,必然導致欲壑難平,誤入歧途。

我們很多人終日都在忙碌,覺得很累,覺得賺不到錢,其實就是沒有抓住賺錢的本質。

一個做業務員的,整天在公司待著,不去拜訪客戶,不能夠為公司銷售產品,你自然賺不到錢。

一個做服務員的,整天板著臉對著客戶,甚至還對顧客吹鬍子瞪眼,老闆會留你才怪!

一個做老闆的,如果整天只知道催著員工工作,不會找適合公司的項目,不會挖掘人才,不會拉來投資,那你不破產才怪!

其實,這就是底層人一直忙活,卻不掙錢的原因,你忙是忙了,但是沒有忙到點子上!賺錢的本質就是,把供應方的東西給到需求方,這樣你就成功了。

所有會賺錢的人,都是圍繞著這個點做工作的,如果不是,那就是走歪了!

最後的話:賺錢的本質就是搞定供需關係,在這個供需關係中讓自己有價值,然後你就賺到錢了。很多人忙碌一生,都沒有抓住這個底層邏輯。但是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把這個玩得爛熟,這就是階層差距的根本原因。

相關焦點

  • 《天道》驅使人做出行動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存在決定意識嗎?
    人生的普遍意義就是娶妻生子,養家餬口,這只是人生意義的一種表現形式,很多明星、藝人科學家不結婚,不生育,未必就沒有意義,從小圈看大圈,本來就是一種愚昧,更愚昧無知的是這樣的觀念形成不是一天兩天,道德綁架和雙重標準是人世間的人,最樂此不疲的活動項目。《天道》驅使人做出行動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存在決定意識嗎?
  • 《天道》裡的大道理:用「見路不走」解讀丁元英的「天道思維」
    葉子農在解釋「見路不走」這四個字時,先用了大家都掛在嘴邊的四個字:「實事求是」,可沒人明白。於是在老九的要求下葉子農用擀麵條舉了個例子:普通人都覺得麵條是手擀的比機器壓的好吃,但讓一個不會擀麵條的人擀出的就不一定好吃,因而好吃與否本質並不是手好和機器好的問題,是和面時達到的韌勁兒,擀麵時的力度等決定的。
  • 師瑾:2大底層邏輯,讓你掌握流量思維,從此永遠不缺流量
    沒有流量,你想賺錢是絕對不可能的,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所以無論是企業還是個體創業者,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學會搞流量的能力!可是你是不是在引流之前,也從來沒有思考過引流的底層邏輯,而是直接去開幹呢?結果是又忙又累可是還是缺流量……因為沒有系統思維,布局思維是無法做好任何事的!
  • 社群營銷賺錢實操(4)—搞清楚思維的本質成為千裡挑一的人性大師
    這一篇重點帶你走進思維的核心,讓你對思維有一個完全不同的認識,你就可以真的用思維來指導你的行動,否則你永遠只停留在思維的迷障裡。什麼叫思維?就是你腦子裡怎麼想的,客戶腦子裡怎麼想的,團隊怎麼想的,你腦子裡怎麼想的,所有人腦子裡怎麼想的,統稱一個詞叫思維,腦子裡怎麼想的決定你怎麼去行動。那如何劃分呢?
  • 人類社會的核心本質就是:一個人的賺錢能力
    有人無法出門工作,沒有收入來源,銀行貸款外債壓的喘不過氣來,卻又無奈無何。有人開始精打細算過日子,分配每一天的口糧。有人卻利用這難得的時機,拼命賺錢。賺錢之道的核心本質:就是價值交換。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交換?好酒一會怕巷子深,一會好酒不怕巷子深,時機不同,年景不同,價值交換的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
  • 《天道》:他永遠不會跟你吵架,了解丁元英思維,你也會變得淡然
    在生活中,往往都會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搞得以悲劇收場,給彼此都造成很大的痛苦,而作為本人我們又不自知,沒有能及時的察覺和辨別並制止。大道理說的時候都明白,關鍵是當真正面對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去做到?只有懂得換算的人,理性思考後,自己就會放下,大道理在那一刻是沒有用的,只有自己從心底裡算明白才行。
  • 如何在網際網路上輕鬆賺錢創業?你只要搞明白一個簡單思維觀念
    回憶和懷舊是沒有用,也沒有市場的,人總要向前看,看向未來才有發展。汝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汝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則就來源於我們的思維和信息差,看透規律的眼光,境界和能力!當知信行者從兒童時代長大成人之後,經歷一些見聞,也經歷過一些事情,曾經朦朧,曾經懵懂,也曾經懷疑,初識社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當具有自己獨立自主的分析判斷思維後,警然發現,看山早已不是山,看水亦也不是水。只有當自己真正掌握,布局自己人生的時候,知道每天應該要做什麼?
  • 比勤奮更有用的是擁有底層思維?不!底層思維會害了你~
    (一)先來看看,對人的發展而言,什麼是底層思維:不斷的對外界環境做出應激性的反應,不能長期維護自己的核心目標並據此行動,將工具混淆為目的,以慣性代替思考應激性反應,隨波逐流式努力,混淆工具與目的,習慣性放棄思考,這是底層思維的四大特徵。而這些其實與出身或者有沒有錢無關。
  • 《天道》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喜歡佛教禪宗的一句話,沒有拿起,談何放下,既然無所適從,又從何說起,無以為憑正是一憑,禪宗講究悟性,不講究文字傳達智慧,事實上想要讓文字承載不能承載的東西。有人問,能力是什麼?人需要最重要的能力有哪些,為什麼有人出眾,有人憨厚善良,有人左右逢源,有人前倨後恭,有人溫文爾雅,有人附庸風雅。
  • 馬雲原來不讀書!職場運營人必學的十大底層思維之一:讀書思維
    為何白巖松又說讀書少,不成勢;讀書多了,才能成勢,這樣才能贏呢?我們運營人在成長的道路上,到底應該如何讀書呢?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讀書抓住本質才最有效。沒抓住本質的讀書都是無根浮萍,隨波而散,毫無意義。瞎讀書、死讀書、空讀書,都將一事無成。
  • 天道:能看破天機的人,不是僅僅是智商高,而是能夠明白這2件事
    天道:能看破天機的人,不是僅僅是智商高,而是能夠明白這2件事一、中國傳統文化在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說了無數次文化屬性,可是我們都不明白文化屬性這個詞語,其實丁元英已經透露出來,二、人性的弱點什麼是人性?趨利避害,做什麼事都沒有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就想有迅速的回報給自己,期盼天上掉餡餅的神話,天道電視劇中三位發燒友就有此思想。
  • 天道:如何擁有高人的思維方式?不妨看一看丁元英的逆向思維
    世界上最強的不是招數,不是策略,不是金錢和權力,而是一種思維方式,掌握他的人都是商界高手或者政界精英,明白這些思維方式的的人都可以倍增時間,倍增效率,並且能讓你看清一切布局中隱藏的秘密……在一次私信當中,有位朋友問我
  • 《天道》普通人想要在資本市場賺錢,最重要的三個能力是什麼?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豆豆的三部曲,《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針對特殊領域的現象背後規律的揭示,讓我們明白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重要性。股市最不缺的就是錢和風險,所以對於經營和管理風險的人來說,經營才是重中之重,很多職業經理人操盤、建倉、買入賣出獲得收益。
  • 《天道》什麼才是真正正確的價值觀?丁元英如是說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主線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之間的愛情故事,側面反映了不同社會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以及對於人性、文化、制度、生產力、科學、藝術等意識形態方面的反思。
  • 人人都渴望擁有財富,財富的底層密碼是什麼?
    說明賺錢要了解道,道很特殊、關鍵。且要掌握大道,這樣財富就會源源不斷流進你的口袋來。一、 古聖先賢們智慧非凡,提煉出大道一一天道、地道、人道。這方面事例不列舉了,你們也清楚,過往今來,許多帥哥美女獲得了巨額財富,最後卻人在天堂,錢在銀行。4、戰勝自我。人生最大對手是誰?人最需要戰勝的敵人是自己,自身的行為習慣、思維模式、懶隋、情緒等。俗話說的好,江山易移,本性難改,改變自己特難,但我們仍然要知難而上,時常反省自己、檢視自己。這樣長期良性循環下去,久而久之,發生了脫胎換骨的改變、精進。到時某一回頭,傲視群雄。
  • 「夜讀」優秀的人學習思維模型,頂級優秀的人思考底層邏輯
    頂級的思維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並幫你避免失敗。」的確,思維模型是一種很好的、能幫我們解釋問題、解決問題以及預測問題的東西。然而,它究竟是什麼?到底什麼能被稱之為思維模型?相信這是一個大多數人都無法回答的問題。
  • 《天道》窮人和富人思維方式為什麼不一樣
    丁元英一般不帶人玩,因為帶人玩有個前途,就是所有參與者有利可圖,沒有實際的利益關係,誰都經營不好人脈和圈子,因為人脈和圈子的立場是共同利益,是能夠用得上,不然參加圈子的意義在哪裡。丁元英用上帝視角告訴我們很多道理,我們自己能幹成什麼和想幹成什麼是兩回事。富人有富人的智慧,思維和格局,富人自強不息,窮人等靠要。
  • 天道思維:一個人要想成大器,要儘快遠離這2種人,不然會被拖累
    而只會利己的人只注重短期收益,試想一下一個有好東西只會獨享的人,你會喜歡他嗎?最能體現「利他」的,有一部顛覆三觀的電視劇《天道》。《天道》中葉曉明,為人精明,善於揣度,北京格律詩初創時,在葉曉明的帶動下,迅速打開局面,一票同行都敬他三分。
  • SEO思維:賺錢的本質是打造格局
    銀行卡上有一億的人與支付寶存款只有100塊的人,區別在於大腦。賺錢必備格局,格局是賺錢的必要條件。見過世面的人,才能打開思維高度,有了思維高度就能玩後端,沒有一定經歷和底氣你玩不動,因為後端就是格局。盧松松正兒八經草根出身,父母都是普通人,和我們大部分人都一樣,沒有什麼資源和人脈,父母也給不了他什麼,本身資質平庸,但靠著個人博客起家早,拼命堅持這一點就打敗了同時期的很多人,笑到了最後。
  • 《天道》:破格獲取下的弱勢文化追求,本質上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學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天道》詮釋的文化非常深刻,小丹與王明陽的審訊室的論道也是在《天道》中非常出彩的一個地方。我們在學習的過程,更多的是讓自己找一個心不苦的地方。找一個前途給自己,找一個歸宿給自己找一個靈魂可以幹站著的地方。可能我認為人最難的是活個明白,因為活個明白才知道有些事該怎麼做,有些心願應該怎麼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