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破格獲取下的弱勢文化追求,本質上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學

2020-12-20 八零後農民工小哥

我是石頭,一個85後,酷愛解讀《遙遠的救世主》。

在這裡每日一更。

如果可以,請給個關注。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

《天道》詮釋的文化非常深刻,小丹與王明陽的審訊室的論道也是在《天道》中非常出彩的一個地方。

如果一個人武斷地認為《天道》不過如此,我想他肯定是沒有看懂這些地方。#遙遠的救世主#

假如他看懂了,他絕對不會說不過如此這樣的話,因為太不自量了。

這場審訊室的論道中引出了弱勢文化與強勢文化極致的論斷。

什麼是弱勢文化,什麼又是強勢文化,對我們普通人而言,你可能連這個基本的概念都不存在。

如果把文化概念換成改變命運的追求,可能對我們普通人而言更好理解。

這就是我們所謂經常掛在嘴邊說,要改變命運,但我們改變的是什麼命運。

01

什麼是弱勢文化,什麼又是強勢文化?

在詮釋這個概念之前,我提個醒。

當我們在學習某種概念,在閱讀某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建議我們是如是觀照的心境去看,而不是揣著自己的知見去辨別某一篇文章的深淺對錯。

有些境界與你無關,有些人生你體會不到。

當初我自己在看《天道》的時候,看到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概念,我是大驚失色。如果文化也分強勢與弱勢的話,那我們自身的文化是弱勢文化還是強勢文化?

什麼是文化,就已經讓一個普通人摸不著頭腦,更何況還要在文化裡面論一個文化。

小丹問丁元英說:什麼是強勢文化,什麼又是弱勢文化?#天道#

丁元英說: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附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秘籍,而弱勢文化由於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什麼樣的文化成就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文化成就什麼樣的命運。

不在於你吃多少苦,不在於你受多少累,吃苦受累,只是你的人生境遇的選擇與改變命運沒有關係。

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惡果者,有信無證,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

如是修行,雖然挺苦,這種修行與究竟還很遠。

02

無所用,活個明白也行,無所不用,那是為了什麼?

如果文學影視的創作能夠破解更高思維空間的文化密碼,那麼它的功效就是啟迪人的覺悟,震撼人的靈魂,這就是眾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場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力,與dupin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

而且不必像毒販那樣耍花招,沒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風險。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更多的是讓自己找一個心不苦的地方。找一個前途給自己,找一個歸宿給自己找一個靈魂可以幹站著的地方。

可能我認為人最難的是活個明白,因為活個明白才知道有些事該怎麼做,有些心願應該怎麼求。

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即強勢文化。明白什麼是規律,你才知道怎麼去做。

恰恰我們並不明白什麼是規律,什麼是規律如來,不容思議。

覺性本身的覺性並無染汙,妨礙的是我們的妄念太多。

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顆平常心。

而我們參的卻是一個心之苦。說有所覺,說有所悟,都是妄語。

文化即文化,文化並本無分別。有分別起作用的是人的心。

恰如風未動,幡未動,是仁者心動而已。

03

沒有主,主義,主意,從哪兒來?主無處不在,無處不顯

有時會想,如果這個主,無處不在,那弱勢文化和強勢文化的分別還存在嗎?

我認為丁元英是把弱勢文化與強勢文化的提法提出來,本意是讓大眾明白你是屬於什麼樣的文化。

而之後又突然話鋒一轉,提了一個主。

是由人的主決定眾生的行為。

主,這個概念,我們很容易把它歸納為上帝。但如果我們把主,替換成為文化屬性,可能我們便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到了。

文化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即規律如來,不容思議。掌握了那個主,便掌握了一切事物的先機。

像是剝離了一切迷霧之後,看到了真正的事物規律本質是什麼。

我認為這個觀點特別像《金剛經》中提到的: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便不住人相,我相,眾生相,善惡相,以出離文化的文化,即道法如來不可思議。

什麼是主?主即為覺。

覺性非人,人人都有覺性不等於覺性就是人。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

有了覺性才能打開更高層次的思維密碼,才能看到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事物。

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所以覺才有了價值,覺悟天道是名開天眼,那就是財富,是金錢,那就是名利。

但主無處不在,只要你起心動念。你就找不到它,所以覺悟不是你想覺便能覺了。

說覺說悟,如果這麼簡單,我們人人都有覺性,那文化又何來弱勢文化和強勢文化之別了?

眾生因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文化有了弱勢文化與強勢文化的概念。

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這個境界雖然高級,但與眾生無關。

相關焦點

  • 王志文代表作《天道》,值得多次觀看的經典電視劇,你看了幾遍?
    如果一定要推薦一部商戰經典作品,那絕對推薦《天道》這部經典電視劇,取名更是意境高遠,劇中探討人性的玄妙、文化屬性的窺探,只能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次觀完總有不同思想感受!那麼我們就來講講劇中的主角,商界怪才丁元英詮釋的人物吧?
  • 好奇:把電視劇《天道》當心靈聖經看的觀眾是一些什麼樣的人呢?
    彈幕上很多人評論說:凡是對這部劇看不懂、看不進去、說不好的,都是因為你的文化水平太低,理解不了這部劇中所說的哲學、階層、文化屬性等問題的高度。如此看來,我的確是個純純的俗人,而且我的文化水平有相當大的問題。不可否認,男主王志文和女主左小青以及配角演得都確實還不錯。
  • 王志文:天道高人價值百萬的《遙遠的救世主》經典語錄
    王志文《電視劇》天道第1段:丁元英(王志文 飾)說:「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天道》丁元英15句經典臺詞,字字珠璣,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 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5、強盜的本質是破格獲取,破格獲取和直接獲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你們沒有自信與強者在同一個規則下競爭,這只能說明你是弱者,因為弱勢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價值就是破格獲取。
  • 《天道》原著經典語錄,句句人生哲理,成年人都應好好讀讀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4、如果養兒就是為了防老,那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了,您養來養去還是為了自己,那是交換。(這句話說出,他的家裡人都不能接受,老母親也氣得語無倫次,畢竟一般人還沒達到他的這種境界)。
  • 《天道》弱勢文化「擁躉者」的命運,個體文化屬性與命運因果關係
    01楔子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由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講述了不同文化屬性與命運的因果關係,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在電視劇《天道》中,強勢文化的代表沒有看見,看見的全是底層群眾改變命運的鬥爭,即使丁元英,也因為德國綠卡,在德國「苟延殘喘」的過了9年,人生有幾個十年。我們首先要承認自己弱,我們才能變強,因為窮,所以要變,變的是思維,變的是我們認知世界的邏輯,不期望破格獲取的快感,但一定要有直接獲取的鬥志和自信。
  • 《天道》|論強者的邏輯與強盜的邏輯(深度哲文)
    不論是強者還是強盜都有其謀生的邏輯,生存的天道。強者的邏輯,就是公平公開地競爭,鬥智鬥勇,用陽謀獲取勝利,本質是直接獲取。強盜的邏輯,直接獲取,冒險,刺激,本質是破格獲取。今天,我們的社會一味地宣揚成功文化,這恐怕就是一種無道的強者邏輯,而我們看到的不是為善為德得強者,而是越來越多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強者佔有充足的社會資源,個人優勢,因此,他們是直接獲取,而非破格獲取。強盜邏輯是從弱者中生成的。強盜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強者邏輯下產生於弱者的。
  • 《天道》丁元英40句經典語錄,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電視劇《天道》改編於暢銷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由張前執導,王志文、左小青、曾紅生及石爻領銜主演。《天道》是一部中國電視劇史上難得一見的奇劇。毫不誇張的說,沒點中國傳統文化打底的老外是很難理解丁元英這個人的,尤其他那些奇特的思想。
  • 《天道》40句經典名句:覺到,悟到,才能做到!
    充其量掙幾個打發凡夫俗子的銅板,你要求的是一種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為你沒有說出來而裝作不知道,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種高度,我沒有這個自信。」3.「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 技術、 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 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得意志為轉移。」4.
  • 《天道》文化屬性和命運的因果關係
    最經典的一段話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天道》什麼才是真正正確的價值觀?丁元英如是說
    殺富濟貧說明上帝視角下,窮富只是狀態,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多寡,和事實上物質供需和精神供需不相適應背後的矛盾,殺富濟貧是天道獨有的「神技」還是普通人可以逆天改命的文化密碼,見相非相,怎麼做都合適,怎麼說都不對。
  • 從《天道》分析「文化屬性」對價值觀的指引
    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被拍成電視劇《天道》以後 ,裡面創造了一個最火熱的名詞「文化屬性」。然後在這十多年裡,「文化屬性」一詞便被廣為流傳和被無數人開始解讀。豆豆似乎為我們的思維提供了另一種思考方式,以及對生命更深層次的思考。
  • 《天道》:芮小丹在王明陽身上驗證丁元英的思想,果然是高人
    《天道》主要驗證了文化屬性問題,尤其是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區別,弱勢文化期望的是救世主,而強勢文化遵循的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其結果和命運是不一樣的。丁元英遵循的就是強勢文化。第二次,芮小丹主動請纓審訊王明陽,為這次審訊芮小丹準備了好多天,也是想驗證丁元英的文化屬性是否正確。丁元英說:王明陽需要靈魂歸屬感,需要一個句號。芮小丹審訊王明陽時,因為兩人都是生死場上交鋒過的人,都印象深刻也彼此熟悉。
  • 天道:怎樣才能看透事物背後的本質?不妨學學丁元英的2點秘訣
    【天道】這部電視劇,越來越火,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不停的在討論一個事情,那就是怎樣才能通過表面看本質。還有一個特別稀有的詞語就是文化屬性。丁元英第一次和韓楚風在酒店談論民族傳統文化,第一次和芮小丹吃火鍋探討文化屬性,以及後面發生的格律詩逆襲樂聖公司的事件,充分的反應了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差別。丁元英解釋說:弱勢文化是一種皇恩浩大的文化,它的實用是以皇天在上為先決條件。有人為什麼窮?
  • 天下之道論到極致,百姓的柴米油鹽,總結豆豆筆下的生存哲學
    電視劇《天道》裡面丁元英講過的一句話:天下之道論到極致,百姓的柴米油鹽;人間冷暖論到極致,男人和女人的一個情字。這說的是生存的一個區間,物質基礎和精神追求。而今天我們要講的主題是生存哲學,生存哲學的基礎是物質生活的保障。
  • 《天道》丁元英的信仰是自強不息,相信自己,厚德載物
    2005年上映的電視劇《天道》並不受歡迎,因為大眾接受信息和思維觀念轉變還接受不了這麼超前的內容,以及這麼深度的內容,人們在接受資訊和信息的時候,首先最喜歡接受是自己容易接受的,而不容易接受的很容易被自己「摒棄」。
  • 《天道》揭開:5個生存層次,你活在哪一層?
    後又以此證據,要挾格律詩的股東歐陽雪,讓他成為格律詩的股東,並且想坐上總經理的位置,但是卻遭到歐陽雪的痛罵。而後,他本來想把證據公布於眾來個魚死網破,結果卻是一張張白紙。丁元英早就看透劉冰是心術不正的真小人了,最後才用白紙設套,給他一個既能上天堂,也能下地獄的選擇。
  • 《天道》這2個經典思維,反覆琢磨,改變你的認知,提升你的格局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 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遙遠的救世主》《天道》作為06年的神劇,劇中通過精彩的故事演繹著對經濟,文化,制度的透視,通過「似魔似神」的丁元英身上可以學到高層次的智慧。一部劇中貫穿著對「文化屬性」一詞的解釋。
  • 《天道》天道思維之「社會達爾文主義進化論」優勝劣汰,勝者為王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如何順勢而為,如何因勢利導,如何將天道思維應用到生活的細節中,天道思維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那麼社會達爾文主義進化論是不是一種特殊立場下的規律。在豆豆的另一篇長篇小說《背叛》由巍子和許晴扮演,宋一坤和夏英傑在面對生活、世俗、貧窮背後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