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易有別 凸顯學科核心素養

2020-12-13 山西青年報

難易有別 凸顯學科核心素養

  本報記者 田鳳鳳
  物理 設置空間 考查學生綜合能力
   2019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試題,大家都反映難,得分不容易。太原志達中學物理備課組組長武金芝作了一個簡單分析。
  開放性試題力度進一步加大
   開放性試題既考查學生思維的發散程度,又考查學生有沒有良好的思維品質。符合中考命題思路,每年受到命題人的青睞。今年的物理試題相對前幾年,繼續加大開放題的比例,比如:實驗31(3)、33(3)、34(3)、35整 題 ,38(2)、39(2)、40(2)等。這些試題從思維過程以及結論等方面不同程度給學生設置了足夠的思考空間,儘量讓考生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實力,贏得中考。
   但是從閱捲來說,不僅對閱卷教師的學科素養以及知識儲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這麼多開放性試題如何確定標準答案,所有閱卷教師能否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每個學生的答案,這關係到中考閱卷的公平與公正。
   實驗探究類對學生能力要求更高
   實驗探究是科學素養的核心,實驗探究基本貫穿初中物理教學的全過程。實驗探究每年中考必考。相對前幾年,2019年的中考物理試題實驗探究題的個數沒變,分值也沒變,一如既往地考查教材的3個典型實驗,光學的凸透鏡成像規律、力學的滑動摩擦力、電學的電流與電阻的關係;1個新情境實驗,探究不同材料的隔熱性能;1個設計實驗,利用密度知識解決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科學探究題從科學探究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全方位考查,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更高。31(3)考查學生的評價能力,33(2)考查學生分析處理數據能力,會描點作圖像、會結合數學知識分析圖像得出結論、並正確規範表述結論的能力。34題考查控制變量法、轉換法,也考查了學生設計實驗數據表格、評估實驗方案的能力。
  質疑評價類知識點更隱蔽
   批判、質疑是社會發展對教育的呼喚。近幾年的各種試題命制包括期中期末考題都有質疑、評價類試題。這類試題換了一種呈現方式,而且給出的文字材料和圖片都含混,考查目標不夠明確,導致考查的知識點不能一眼看出。2019年中考物理試題38題,讓學生分析評價設計方案是否可行,並說明理由。很多學生都能答出不可行,但他們是從能量守恆角度考慮的,根本沒想到連通器。
  模型建構類需要厚重知識儲備
   模型建構是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模型建構要求學生能根據所研究問題的需要,把影響事物的各個因素加以分析,忽略對問題影響較小的次要因素,突出對問題影響較大的主要因素,抽象成一種簡單的、直觀的、近似的模型,進而運用相關的物理知識對問題作出解答。這類試題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更高。
   2019年中考物理試題中讓眾多學霸都犯難的第44題,兩軸貨車前後輪單獨開在地磅上稱重,讓學生通過計算分析貨車是否超重。這個題就需要學生先抽象出槓桿模型,再利用槓桿原理分析求解。貨車前輪單獨開上水平地面上設置的地磅秤稱重時,看作槓桿列一個平衡式,貨車後輪單獨開上水平地面上設置的地磅秤稱重時,看作槓桿再列一個平衡式,兩式聯立求和就0K。其實這類題在初二學槓桿知識時各學校肯定都訓練過,只是近段複習過程中可能沒有再反覆訓練。
   總之,要在2019年物理取得好成績,需要個人很厚重的知識儲備且得有很強的物理能力。
  
  化學 題目靈活 升華科學素養
  總體評價
   2019山西省中考化學試題繼續「穩中求變,穩中求新」,堅持立德樹人,把脈課程標準,依據六個維度,升華學科素養。志達中學化學備課組組長馬永平分析說,考試題目靈活、略顯難度,但有層次有梯度,知識性、技巧性試題減少,開放性、探究性試題增加,更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具體評析
   選擇題:注重化學基礎知識的考查(1-6題),主要考查了物質的變化(2題)化學用語(3、4、5題)燃燒與環境(1、6題)。7、8題難度略大,要求學生有理性的思維,認真分析與判斷,9、10題延續了以往的傳統考查了鑑別除雜和圖像,但圖像題有所創新,整合了基礎實驗中的誤差分析,難度適中。
   生產生活應用題:充分體現化學學科的價值,引導學生關注生產生活實際,關注社會發展,同時很巧妙地結合了化學重點知識的考查,有個別問題不太常見,答題有一定的難度。
   21-24題貼近生活,難度適中,體現命題的真實化、生活化。
   25題結合了溶液和酸鹼鹽中的重點,創新開放,關注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能力的考查。
   科普閱讀: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篇幅長短適中,難度適宜,屬於簡單題。但其他很多題目滲透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相比往年增大了閱讀內容的篇幅,更加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物質的組成和變化分析題(推斷):題目信息較少,難度較大,充分體現了開放性原則。
   實驗探究:體現創新,注重閱讀,既聯繫生活實際又考查基本知識和概念以及分析判斷能力,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科學探究。與以往命題不同,既要求學生有紮實的基礎又要認真閱讀結合素材中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斷,綜合難度較大。
  教學建議
   (一)抓基礎,重主幹,並且側重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二)研究課標,挖掘「活動探究與建議」中的素材及家庭實驗。
   (三)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
  
  歷史 穩中求變 在繼承中創新
   2019年山西省文綜歷史中考試題依然秉承「穩中求變,變中求新」的理念,繼續強化家國情懷下對價值觀的考查,繼續加強對歷史核心素養的考核,加大對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力度。志達中學歷史備課組組長張俊芳分析說,試題穩中沒變的是中考各部分內容比例:中國歷史60%,其中古代史大約25%,中國近現代史35%(山西地方史隱含其中);世界歷史40%,其中世界古代史相對佔比較少。中考題型、分值保持基本不變。選擇題 (共30分)和非選擇題(共45分)簡答題、材料解析題、探究題。但呈現形式會相對靈活。如探究題第(5)問新增150字左右的歷史小短文。除此之外,試題在以下三方面體現了 「在繼承中創新」的理念。
  突出家國情懷
   如試題16題(1)問,通過考查黃帝陵、孟子故裡、張仲景祠、曹雪芹故居承載的歷史價值體現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人文素養和人文情懷,形成文化認同。試題16題(2)問考查從兩則材料中感受民族精神。以此增強學生的民族凝聚力,強化歷史責任感和個人使命感。19題的(5)問根據材料信息結合相關史實以「河·和·合」為題寫小短文體現了人類社會歷史從分散逐漸形成一個整體發展的基本趨勢及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向世界的視野和意識。
  堅持課標唯一
   2019年我省的考生是使用統編教材的第一屆,今年的中考命題突出了以課標為唯一依據,新舊教材與課標一致的內容、圖文史料,新教材的理念等都在考查的範圍。
   如選擇題的第9題以新教材課本原文為材料考查論從史出的能力;選擇題的13題加入了新教材中新增的「甘地」突顯了課標要求「知道甘地領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題的第(4)問,保障民權,美國歷史上的法律文獻 (部分)新增了《社會保障法》等也與課標要求「知道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相一致。
  注重創設情境
   從今年選擇題的命題特點來看,記憶性和技巧性的試題越來越少,開放性和探究性的試題越來越多。故設置問題情境、角度多元、探究綜合的試題呈上升趨勢。創設簡單的學科情境(學習情境),考查解讀圖文信息的能力。如選擇題的第(10)題;複雜的真實情境(生活情境),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選擇題第(14)(15)題。
   在學科素養考查方面:運用時間軸、年代尺等直觀方式,考查構建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繫能力。如16題第(3)問,通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理論形成和實踐探索的年代尺的呈現凸顯歷史時空觀念的考查。如18題第(1)問,畫出三國鼎立局面的方位示意圖,主要培養學生繪製簡單的歷史示意圖的能力。如19題的第(2)問,概括文藝復興和新文化運動的共同影響,主要考查學生對同類歷史事物進行初步比較、概括和綜合,初步運用材料對歷史進行分析、論證等的能力。
  
  道德與法治 回歸本位 於無聲處聽驚雷
   六月驕陽似火,如荼中考終於落下帷幕,但落不下的是廣大考生、家長、老師對這場中考的熱情與熱議,又給這個六月平添了一些熱度。尤其是政治中考,出其不意地送給了所有考生一個大大的笑臉。
   認真品味今年的中考題,還是能給我們不少思考與啟迪。志達中學道德與法治備課組組長蘭春燕分析說,從試卷整體來看,首先,繼續貫徹了以立德樹人為主線的考改大方向,突出強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與滲透,繼續堅持山西中考的 「六個維度」及核心素養 「四大抓手」,重點落實核心知識的考查,將新教材帶來的挑戰變為了新時代山西中考的發展機遇。其次,試題命制風格上集生活性、閱讀性、思想性、教育性、實踐性為一體,較好地體現了考改的要求,更貼近學生的生活與認知實際。
   具體來說,今年山西道德與法治中考呈現以下特點:
  整體難度降低
   試題整體考慮了不同學情,在去年成功降低客觀性試題難度的基礎上,繼續全方位適度降低難度,回歸學科本位,重視課本知識落實。例如,選擇題第 6題對法律知識的考查,既具有實踐性,又更加遵循新教材。
   主觀題也更加符合多數學生認知水平,學生答題比較得心應手,整體呈現出一種答題的舒適感。例如,16題考創新,實際比去年的難度有所降低。如果讓學生畫出來,能力要求就比較高了,但試題給畫出來讓考生評價,就既考查了創新精神和能力,又降低了難度,讓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下筆答題。
  大方向不變
   繼續遵循以往的考查方向,依舊以核心知識、核心素養四大手段、六個維度、五大思維為考查重點。例如,18題,體現真實任務情境,讓學生置身情景中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16題,繼續考查創新精神;18題(2)考時差,體現跨學科整合;18題 (5)選作題二,羅浮宮,考查質疑、批判;10、17題,考查五大思維。
  更重視分值區分功能
   試題整體難度降低,但主觀題更注重細節,更注重答題層次的不同。整份試題,看似簡單,但不一定能得分。
   試題感覺都能下手,給了各個層次學生學科歸屬感,但不是答了都能得分,更不是答了都能得滿分,主觀題通過答案層次拉開區分度。例如,15題(2),只答出人大三大職權和有理有據、結合材料答題,得分不一樣,這也正是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正所謂於細節處見高低,與無聲處聽驚雷。再如,17題,首次對組織化答題進行賦分,體現了較高的能力要求。

相關焦點

  • 「高效樂學」示範課:凸顯「核心素養」,縱論「課堂變革」
    本次活動共有9位教師參與,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等所有高考統考學科;高中部90餘位教師積極參與並精彩評課。參加「高效樂學」示範課的9位老師,均是本學科的教學大咖或業務能手,他們立足「新高考」,凸顯「核心素養」,滲透「立德樹人」,變課堂為學堂、練堂,師生高度融合。用「示範課」縱論新高考背景下的課堂變革,把「核心素養」落實為「校本化」的「高效樂學」表達。
  • 文綜:題型新穎 注重考查學科核心素養
    政治增加了一道大題,答題不難,但要寫全面卻不容易。政治:難易適中 試題結構穩中有變烏魯木齊八一中學高三政治備課組長馬豔霞在分析政治試題時說,今年政治試題總體上難易適中,突出了對基礎知識、主幹知識和能力的考查。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及學科核心素養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 數學抽象 、邏輯推理 、 數學建模 、 直觀想像 、 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
  • 聚焦核心素養 凸顯時代命題
    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命題專家及部分地理、思想政治、歷史一線教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高考文綜試題充分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強調把學科核心素養與素質教育要求相結合,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崔慧娟舉例說,全國Ⅱ卷第40題我國雜交水稻的研發推廣如何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全國Ⅲ卷第38題人工智慧對中國製造的影響,全國Ⅰ卷第39題憲法修改如何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全國Ⅰ卷第40題就如何發揚小崗村的創新精神提出建議等問題設計,突出考查了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的學科核心素養,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價值取向。
  • 建設鼎新課程體系,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科大附中「建設鼎新課程體系,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研討會的主旨為深化課程改革,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設計的依據和出發點,重構課程體系,課程的建設和實施直指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 核心素養對學科中心的挑戰
    「核心素養」一詞目前已成為基礎教育界的熱詞,網上搜索一下,會有近百篇文章映入眼帘,教育部正在修訂的高中新課程標準,也已把核心素養確定為主導思想。可是,高等教育對核心素養的關注遠沒有基礎教育那麼高,甚至顯得有些隔膜。其實核心素養對高等教育來說更重要、更急迫,也更具有培養條件。
  •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反映數學本質與數學思想,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綜合性、整體性和持久性。數學核心素養與數學課程的目標和內容直接相關,對於理解數學學科本質,設計數學教學,以及開展數學評價等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 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依託
    新課標更關注育人價值王康(義烏市教育研修院副院長兼教研部主任):新課標最大的亮點是新增學科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要求兩個部分,其內容更為全面,結構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注重引導學科教學更加關注育人價值。新課標提煉了每一學科的核心素養,揭示了核心素養與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繫;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精選、重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並提出考試評價的建議。這種變革將切實促進學科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科思維方式、情感態度等方面,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新增「學業質量」部分,以新的質量觀為標杆研製學業質量標準,把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水平,既有利於因材施教又有利於考試評價的科學化和人性化。
  •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
    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英語學科關鍵能力(一)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進入21世紀,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始進入全面深化的階段
  •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與地理學科的四大傳統
    地理核心素養與地理學四個傳統的關係和價值[1][摘要] 該文簡單介紹了地理核心素養的提出、基本內容和影響,以及地理學四個傳統的內容和後來的討論和發展,最後歸納了地理核心素養和地理學四個傳統的關係,強調了這種認識在高中教學,特別是高三備考複習過程的實際指導意義。
  •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物理物理教材封面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領域的一門基礎學科>伽利略在佛羅倫斯王宮 高中物理課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學領域的一門基礎課程,旨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天問一號回望地球,拍下了地月同框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
  • 【關於學科核心素養】單元如何設計和高考試題,是如何落實核心素養的
    第一個問題,目標變了,從雙基到核心素養了;第二個問題,素養來了,如何組織教學,需要單元;2017 年高中新課標明確提出目標的新範疇:從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公民素養,不是指學科專家的素養。
  • 新課標解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和整個核心素養體系的關係
    對於《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解讀,我們將從以下七個方面展開:1.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和整個核心素養體系的關係;2.語言能力在「新課程標準」中的解讀及在課堂中的實施;3.文化意識在「新課程標準
  • 銅川市耀州中學教師付偉:從學科核心素養到核心素養
    從「素養」到「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到「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再到「素養」。這一條路是一條先認知、再學習、然後培育、最後養成的路。如果關於「核心素養」的認知我們還僅僅停留在「要變教案上的三維目標為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教學目標」、抑或是「課堂小結部分必須加上本節課培養了哪些學科核心素養」,再或者「核心素養」只是自己並未與教學時代脫節的證明而已。這樣的淺薄的認知必然會成為日後教育教學的「掣肘」。
  • 鄭州57中進行集中主題教研,讓學科核心素養成為教學落點
    各備課組圍繞「學科核心素養」進行研討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研究,加快教師專業發展,落實培養「核心素養」的教育指導方針,3月21日,鄭州57中圍繞「聚焦核心素養 落實立德樹人」這一主題,通過集中研討的形式對全體一線教師進行從
  • 在課堂中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老師,您準備好了嗎?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英語學科教研員,上海市英語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湯青近年來,隨著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頒布,老師們越來越多地聽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這個字眼,但在英語課堂中究竟如何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大家也產生了許多困惑,如: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 以「單元學習」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時代,課程發展的著力點在哪裡?關於這個問題,我曾請教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崔允漷,他認為是「單元學習」,這裡的「單元」不是內容單位,而是一個學習單位。單元目標是大目標,要與學科核心素養對接。因此,在敘寫單元目標時,要把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放在手邊,使單元目標與學科核心素養內容能夠精準對接。可以看出,「單元學習」是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最小課程單位,課時目標是單元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不一定直接對接學科核心素養,但「單元學習」必須對接學科核心素養。也正因此,學科核心素養才被稱為學科教學的「家」。
  • ...名師點評高考文綜歷史:試題難度較為平穩 重在對學科核心素養的...
    試卷既呈現了原汁原味的歷史知識,體現了歷史學科所獨有的真實性、過去性、廣博性的特點,又充分凸顯了歷史學科在培育新時代公民所必備的民主意識、愛國主義、全球視野等公民素養方面的獨特價值。歷史試卷在確保試卷結構、內容和難度穩定的基礎上,力求有所創新突破。
  • 在學科教學中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我們知道,核心素養是跨學科素養,任何核心素養的培養都不是一門單獨學科可以完成的,任何學科都有其對於核心素養發展的共性貢獻與個性貢獻。學科的育人價值主要在於對特定核心素養的貢獻,這需要一個不斷明晰的過程。只有明晰本學科在特定核心素養形成和提升上的教育意義,揭示學科與核心素養的內在關聯,才能發現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
  • 學科核心素養:基於國情的理論創新
    為此,本刊特邀請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楊向東開設「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學校課程改革」系列,對此作深度解讀。「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是基於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現實的慎重選擇。相比之下,多數發達國家的課程標準則更強調跨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在杜威、皮亞傑、布魯納等學者的啟蒙和影響下,西方發達國家逐漸完成了課堂學習方式的變革和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