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成都東進文化要素的集中代表

2020-12-20 大眾網

  洛帶風光

  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方案公布,贏得了省內多名客家文化研究專家點讚。四川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振之認為,「客家文化」正是成都東進文化要素的集中代表。省社科院研究員、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陳世松說,客家文化節就是客家文化的活態再現。客家文化研究專家陳世松:

  客家文化節是活態的文化再現

  省社科院研究員、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陳世松研究客家文化超過20年,參加過各類客家文化活動。在他看來,華僑城「中國客家文旅小鎮」的靈魂就是客家文化,而通過文化節的方式宣傳客家文化,就是活態的再現。

  陳世松認為,四川的客家文化用文化節的形式來承載,相比較其他形式而言,更為直觀、生動,能有效把客家的生存方式、精神內涵展示出來,是一種活態的文化再現,對傳承和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具有一種倡導作用。

  陳世松說,要把客家文化作為主導文化,來引領經濟、文化發展。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也更能激起客家人的文化自信,在此基礎上,再講弘揚、發展才更為可行。著名畫家邱笑秋:

  文化節讓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香格裡拉彩墨畫研究院院長、著名客家畫家邱笑秋的作品中,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不在少數。邱笑秋認為,華僑城作為名牌央企,落子洛帶,充分體現了對弘揚客家文化的熱情,「中國客家文旅小鎮」項目,是客家文化傳承、創新的好載體。

  邱笑秋介紹,洛帶作為「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附近有20多萬客家人聚居,他們保存了很多客家傳統文化。藉助客家文化節,客家文化中的山歌、擂茶、舞龍甚至是語言,都可以得到充分展示和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到客家文化。旅遊文化專家楊振之:

  客家文化是一張重要文化名片

  「世界的洛帶,永遠的客家。」多年後再次回顧主持洛帶古鎮旅遊發展總規劃,四川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振之依然感慨著客家文化於四川的重要意義,「客家文化是四川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

  「語言、風俗和民情,這些都是天然的紐帶,讓居住在四川的客家人與全球華人圈聯繫起來。」當前,成都正在建設「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旅遊名城」,在楊振之看來,「客家文化」正是成都東進文化要素的集中代表,擦亮「客家文化」這張名片,正是打造中國西部文創中心的重要舉措。

  「客家人有太多文創元素了,比如餐飲、服飾、手工藝等。」楊振之建議,成都在「東進」發展中,應當傳承好客家文化,與原住民攜手打造客家文化品牌。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田雪皎王祥龍秦怡

推薦閱讀

  • 1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意見》對外公布。對壟斷原料市場和推高藥價導致藥品短缺,涉嫌構成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依法開展反壟斷調查,加大懲處力度。[詳細]

  • 浙江在線9月2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婕)昨天,在港交所交易大廳,美團點評在創立8年後,終於迎來上市的日子,成為繼小米之後登陸港交所的又一網際網路小巨頭。昨天上午,王興帶領管理團隊和美團外賣一位85後女騎手仇雪雪、商戶和用戶代表共同敲響了開市鑼,開盤72.9港...[詳細]

  • 很多人會定期洗牙,讓牙齒亮白,認為這是保護牙齒的做法。金明建議,牙周病人應在口腔專業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地使用治療性漱口水。誤區1 老人牙齒鬆動脫落是自然現象,防也無用,治也無益。[詳細]

  • 在正式施工前還要進行工匠培訓,最終考試取得資質的人,才能「持證上崗」,進入故宮文物修復保護的工地。資料圖:「清平福來——齊白石藝術特展」在北京故宮午門和西雁翅樓展廳開幕。[詳細]

  • 納吉布再被捕。調查稱超6億美元進入其個人帳戶馬來西亞反腐敗委員會19日說,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拉扎克當天下午被拘押並在次日面臨與「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一馬公司)案件有關的數項指控。[詳細]

  • 巴基斯坦前總理謝裡夫獲釋伊斯蘭瑪巴德高等法院19日以證據不足為由,下令釋放巴基斯坦前總理納瓦茲·謝裡夫和女兒瑪麗亞姆,這對父女因腐敗罪正在監獄服刑。巴基斯坦反腐敗法院7月6日判處謝裡夫10年監禁、瑪麗亞姆7年監禁,理由是謝裡夫及其家人沒能說明購買英國首都倫...[詳細]

相關焦點

  • 客家文化——極具特色和活力的族群文化客家文化
    在飲食文化方面,廣東客家人和廣府、潮汕人的飲食習慣也互相交融。    客家文化覆蓋國內10多省並遠播到海外數十個國家,全球客屬懇親大會已召開了20屆,不僅在祖國大陸和臺灣召開,而且在東南亞和美洲都召開過,這說明客家文化已成為具有世界性的多元文化的一元。數以百萬、千萬計的客家人移居海外,使客家文化中融入了異國文化元素,顯得更加異彩紛呈。
  • 近千人共奔跑 深度體驗客家文化
    成都日報2020-12-28 07:15「2020成都洛帶·HAKKA50越野賽」吸引了四川眾多越野跑愛好者跑者在賽途中補充能量昨日,2020成都洛帶·HAKKA50越野賽在洛帶五鳳樓廣場起跑開賽。50公裡組(男子)選手柒月表示,此次賽道硬化路設置多,對選手很友好,客家美食、客家文化也隨處可見,是一次愉快的鍛鍊、娛樂之旅。據主辦方介紹,本次賽事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結合洛帶的「西部客家第一鎮」歷史文化底蘊,參賽選手在「品山賞水觀人文」中完成比賽,賽事主會場配套提供了客家鑼鼓、客家婚嫁習俗表演等節目和客家壩壩宴,選手在進行越野比賽的同時,也參與了一次深度的客家文化之旅。
  • 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開幕 千年洛帶「綻放」客家風情
    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開幕 千年洛帶「綻放」客家風情  9月30日上午十點,由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龍泉驛區委宣傳部、龍泉驛區文體廣新和旅遊局、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主辦,龍泉驛區洛帶鎮人民政府、成都洛帶華僑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我心歸處·洛帶為安」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正式啟幕,千年客家古鎮迎來又一次文化盛事。
  • 客家文化,梅州旅遊業的關鍵詞
    由全球客家人的集中地區——粵、閩、贛3省多市聯手打造的「重走客家遷徙古道」之旅首發團近日凱旋廣州。此次活動再次攪熱了客家地區旅遊市場,進一步推動了以客家文化為依託的主題旅遊品牌的打造。最注重客家文化旅遊品牌的城市,還數全球客家人的集中地——梅州。如今,該市已成為客家文化旅遊的策源地。
  • 土樓是客家文化的象徵
    土樓是客家文化的象徵客家文化是土樓的靈魂規模宏大的客家土樓,不僅是山區民居建築類型中的「巨無霸」,稱得上是古代民居建築中的「航空母艦」。其文化內涵也如土樓的群體一樣凝重厚實。承載著厚重的客家文化的福建土樓·永定客家土樓,其產生、發展與客家民系的源流發展息息相關。
  • 首屆客家文化藝術節隆重開幕
    主題:融匯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全市106個項目集中進行籤約、動工、投產,計劃投資總額1328億元,逾8成投資額為幸福導向型產業  在舉國上下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時刻,11月23日上午,由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梅州市委、市政府承辦的首屆客家文化藝術節在梅城隆重開幕。
  • 大眾傳播時代的客家文化傳播策略
    至此終於形成一個世界性的客屬社團,一個把大大小小各種血緣、地緣、族緣和業緣集中在一起的社團。世客會自舉行以來,已在亞、美、非三大洲10個國家和地區共22個城市舉辦過24屆,規模逐漸擴大,已由單純的懇親聯誼發展為融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和學術研討於一體的活動載體。
  • 當「新客家人」遇上客家文化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從景德鎮陶瓷學院畢業來到梅州,兩人就一直致力研究用陶瓷藝術來展現客家文化。在熊青珍看來,這是天作之合。首先,客家文化是一種遷徙文化,是千百年來客家先民艱苦卓絕奮鬥的真實寫照。 在深入基層的過程中,熊青珍還對客家女性服飾、客家女性品德等進行深刻挖掘,並將其與陶瓷青花裝飾結合以展現客家生活風情,讓客家文化呈現出時尚的「小清新」;她多年研究客家歷史和文化的基礎上,她更將客家民俗中的神話傳說、節令慶典、祭祀儀式等作為陶瓷雕塑的素材,形成完整的《陶說客史》系列,讓千百年的客家文化變成了凝固的雕塑,真實可觸,歷歷眼前。
  • 從客家民性管窺客家文化特點
    從客家民性管窺客家文化特點 2015年10月12日 08:4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侯秋霞 字號 內容摘要: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漢文化為主體的移民文化,它不僅具有中原文化的精髓
  • 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匯聚客家文化,建築堪稱「古建奇葩」
    成都是一個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這座千年古都,匯集燦爛的古蜀文明金沙遺址,馳名中外的熊貓基地,歷史悠久的三國遺蹟武侯祠。 當然,除此以外,還有數不勝數的人文古鎮。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客家小鎮,被世人稱為「天下客家」,它就是洛帶古鎮。
  • 洛帶鎮舉行「弘揚巴蜀文明、傳承客家文化」系列活動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劉雨 攝影 劉傑)6月12日報導  為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建設蜀風雅韻的歷史文化名城,今日,洛帶鎮「弘揚巴蜀文明、傳承客家文化」系列活動在洛帶文軒廣場舉行。不僅邀請到四川文學雜誌社創作基地及立足傳統文化的「客家老堂會」正式落戶,還將舉行著名雕塑藝術家、收藏家趙樹同作品展及甑子場客家文化講壇。活動中,四川文學雜誌社創作基地落戶洛帶,將定期舉行文學活動,作為四川文學雜誌社在洛帶開展活動的載體和窗口,同時利用《四川文學》雜誌社的資源,在《作家文匯報》、四川作家網刊登洛帶鎮文化的相關新聞。
  • 梅州客家文化
    客家人都關注, 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是我國漢族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素有「世界客都」之稱。毛澤東主席的詩詞《詠梅》、葉劍英元帥的《梅》很好的詮釋了梅花的精神。梅州的市花「梅花」古人很久以前就用智慧的結晶創作了「梅花篆字」。
  • 樂享家門口的文化大餐 成都市龍泉驛區第14屆市民文化藝術系列活動...
    「成渝地 巴蜀情」 共建雙城經濟圈 成渝兩地文化交流 文藝晚會  時 間:9月28日 19:00  地 點:萬達廣場  3.四川省2020年「萬人賞月誦中秋」集中展演—成都市龍泉驛區分會場 「萬人賞月誦中秋 客家歌舞迎國慶」 文藝晚會  時
  • 20世紀「客家文化」概念的起源、運用及其建構
    (旅遊)學院博士生,四川 成都 610065  原發信息:《學術研究》第201710期  內容提要:「客家文化」作為一個概念,最早出現於1930年。民國時期的學者雖然關注和研究客家的方言、文學、民俗和民性,但卻較少運用「客家文化」的概念來界定和分析。客家學奠基人羅香林在《客家研究導論》中最初擬用「客家的文化」,但正式出版時則改成了「客家的文教」。「客家文化」概念於中國改革開放後開始流行,其界定、內涵和特徵確有較多當代建構的成分。
  • 客家圍屋,最具科學性和藝術感的中國古建築代表,客家文化之一
    中國建築文化博大精深,經過幾千年發展璀璨奪目,從尋常百姓家到王公府邸,建築藝術發展到了極致。其中的推動者就是隱藏在中國各地的民間工匠,正是他們的智慧和技藝傳承讓中國的古建築藝術發揚光大。客家民居,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建築。
  • 中央蘇區紅色設計對客家文化的影響
    與此同時,客家文化也以積極的、開放的姿態,儘可能地將優秀的紅色設計基因融入其中,反映時代氣息,體現時代精神。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中央蘇區開展的蘇維埃革命,以及在這次革命中開展的紅色設計運動,既是對客家精神的檢閱,也是客家精神一次最集中、最生動的體現。客家籍與非客家籍紅色設計師獻身革命,根本上是為了謀求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因此,紅色設計內聚的革命精神與客家革命精神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 客家人和客家文化
    16日上午,由三明市客聯會、寧化石壁客家宗親聯誼會、馬來西亞居鑾客家公會等社團組織共同主辦的第26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寧化舉行。來自省內外58個客家社團的代表齊聚祖地,尋根謁祖,共話發展。
  • 畫家曹知博用繪畫展現傳承客家文化
    一間10多平米的屋子,被裝裱的油畫佔據大半,細看畫作內容,都是客家地區的山水建築,曹知博就在這裡辦公。通過對客家文化的探索,並以藝術的手法加以表現,曹知博先後出版了六輯《中國客家風情畫叢》,採用不同繪畫形式系統展現了客家文化的風採。
  • 評論:如何看懂成都 「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這手牌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的「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城市空間新格局不僅引起了代表們的關注和熱議,也激起了網友的好奇心,成都未來的黃金五年規劃裡有我家嗎?  為什麼要構建城鎮空間四級城市體系,打造「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城市空間格局?怎麼樣才能城市空間布局這盤大棋下好,讓百姓安居與城市發展水乳交融,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 朱小丹宣布首屆客家文化藝術節開幕 吳伯雄等致辭
    葉克冬代表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對藝術節的開幕表示祝賀,對與會嘉賓尤其是來自臺灣的鄉親表示熱烈歡迎。葉克冬說,黨的十八大報告為發展兩岸關係指明了方向,充分展示中國大陸對臺工作的延續性,展現了兩岸和平發展更加美好的前景。相信在廣東省委、省政府努力下,在全世界客屬鄉親支持下,客家文化藝術節一定能夠成為聯繫兩岸鄉親、推動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