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興股份子公司法人涉嫌合同詐騙被立案批捕 泉州銀行共管帳戶形同...

2020-12-23 同花順財經

中國網財經9月23日訊(記者裡豫楊濱宇)近日,「拉鏈第一股」潯興股份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法人兼總經理甘情操涉嫌合同詐騙案,已被立案偵查。無獨有偶,在此一個月前,潯興股份實際控制人、原董事長王立軍也因涉嫌內幕交易罪被重慶市公安局實施逮捕,其母子公司高管接連被公安機關立案、批捕。

曾斥資10億尋求轉型卻以巨額虧損告終,實控人內幕交易被捕引起一地雞毛。潯興股份究竟發生了什麼?

「拉鏈大王」斥資尋轉型

9月15日,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潯興股份」)發布公告稱,於9月12日收到福建省晉江市公安局出具的《立案告知書》,被告知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價之鏈跨境電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價之鏈」)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甘情操等人涉嫌合同詐騙案,已被立案偵查。

兩年前的2017年6月,潯興股份發布《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出資10.14億元購買價之鏈65%的股權。在這筆買賣的眾多交易對手中,甘情操、朱玲夫婦佔比最高,總計轉讓了28.9%的股份,約定轉讓價格為4.68億元。

據價之鏈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2006年,年僅25歲的甘情操便就職於廈門歐樂德貿易有限公司,任總經理。2年後,甘情操創辦了深圳歐樂易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也就是價之鏈的前身。2016年,價之鏈掛牌新三板。

公開資料顯示,價之鏈是一家以「品牌電商+電商軟體+電商社區」為主營業務的跨境出口電商企業。這引起了當時正在尋求轉型的潯興股份的注意。

潯興股份成立於2003年,是國內最大的拉鏈生產商,也是國內唯一能與國際巨頭抗衡的拉鏈企業。按照時任潯興股份董事長的王立軍的設想,公司作為國內拉鏈龍頭企業,交易完成後,可在原有B2B業務基礎上新增B2C業務,自然而然形成拉鏈+跨境電商雙主業,進一步提高公司估值。

2006年上市之後,潯興股份盈利能力保持穩定,並於2016年達到頂峰,公司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1.8億元、1.18億元。2017年7月,潯興股份推出重大資產購買方案,即以現金10.1399億元對價收購甘情操等21名股東持有的價之鏈65%的股權。

業績承諾化為一紙空文

股權轉讓的同時,潯興股份與甘情操夫婦籤署了《盈利補償協議》。按照約定,甘情操夫婦承諾2017年-2019年的淨利潤將分別不低於1億元、1.6億元、2.5億元。若3年累計淨利潤低於5.1億元,業績承諾方需向上市公司支付現金補償。交易後,王立軍擔任價之鏈董事長。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股權轉讓的資金支付事項中,潯興股份安排了「共管帳戶」模式,確保甘情操夫婦的業績承諾能夠有效得到履行。

專業人士稱,在併購過程中,為了保證「業績承諾協議」的有效履行,通常併購的雙方當事人會與銀行共同籤署一份《三方資金監管協議》。出資方將款項打到監管專用帳戶,由銀行進行監管,按照承諾的利潤完成情況,分批次劃款給被併購方的股東,未完成承諾則扣回。

這次併購也不例外,潯興股份將併購款1.6億元劃入了共管帳戶中。按照約定,價之鏈在完成了2019年度業績承諾後,將解除資金的共管。

然而現實給了潯興股份一計猛擊。

價之鏈2017年度實現淨利潤9796萬元,勉強算是摸到了合格線。然而2018年度,價之鏈淨利潤直線下降,虧損7589萬元。導致兩年間的實際業績與承諾業績差額超過2.36億元,業績承諾化為一紙空文。

潯興股份不得已在2018年度對此次收購所產生的商譽計提了7.48億元的減值準備,這直接導致了潯興股份2018年度淨利潤虧潤6.49億元。這是潯興股份自2006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2018年10月,潯興股份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仲裁請求價之鏈相關負責人支付業績補償款10億餘元。

當年11月,潯興股份再度停牌,啟動重大資產重組。兩個月後的2019年1月,重組事項發生變更,從購買資產變為資產處置,要將價之鏈資產以12億元轉讓給原控股股東潯興集團。

隨後又出現價之鏈的公章、財務專用章、出納章、銀行Ukey、相關內部權限等均由甘情操夫婦控制,拒絕潯興股份推薦的財務人士接觸,導致財務人員無法履職,潯興股份也無法對價之鏈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資產資金安全形成有效監管等鬧劇。

銀行共管帳戶形同虛設

更令人意外的是,雙方共管帳戶中的資金也被挪用。

據潯興股份公告稱:「2017年9月,我公司聯繫泉州銀行龍湖支行開立共管銀行帳戶,採用在甘情操個人帳戶預留雙印鑑(一個印鑑為甘情操印章、另一個印鑑為我公司董事長王立軍印鑑)的帳戶共管模式,該帳戶設立後三方(甘情操、王立軍、泉州銀行)本應籤訂三方共管協議,但甘情操不配合籤訂。該帳戶目前不能實現《股權轉讓協議》約定共管的目的。」

隨後,潯興股份稱,甘情操自行前往泉州銀行單方面動用了該帳戶的資金:「2018年9月4日,甘情操到泉州銀行龍湖支行,擬通過掛失預留印鑑方式單方面動用上述帳戶資金,並以起訴、投訴威脅銀行工作人員將全部資金轉入其與其他個人銀行帳戶相關聯的證券帳戶。」以及「甘情操、朱玲利用控制價之鏈公章、財務章、銀行Ukey便利,直接實施了提前償還銀行貸款解除甘情操個人銀行存單質押;隨即,甘情操惡意掛失質押存單對應的共管帳戶,將帳戶中的53,274,039.54元共管專項資金轉入其個人帳戶據為己有。」

既然是共管帳戶,即意味著應當由開設帳戶的各方採取一致行為,才能實現對該帳戶及其所含資金的變動。正常情況下,在類似事件中,即使是甘情操與朱玲擁有控制價之鏈公章、財務章、銀行Ukey的便利,也不應具備單方面轉帳的權利。

蹊蹺的是,銀行共管帳戶理應在共管各方的共同授權下才能調動資金,此案的這個細節疑點重重,泉州銀行的內控制度似乎成了「擺設」。中國網財經向該共管帳戶的開設機構泉州銀行發送了採訪函,就該銀行的共管帳戶開設流程、涉案帳戶狀態、銀行內部風控制度進行了詢問。截止發稿,未收到回復。

對此,中國網財經將持續關注。

來源: 中國網財經

相關焦點

  • 南寧百貨合同糾紛訴訟進展:共管帳戶目前已解除共管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2017年10月,南寧市標特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就與南寧百貨、第三人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合同糾紛事由向南寧市興寧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8年12月,南寧百貨收到南寧市興寧區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判決書》,判決被告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出具解除共管帳戶手續,第三人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協助原告南寧市標特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解除該共管帳戶;被告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原告南寧市標特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違約金。截至2020年4月,南寧百貨根據一審判決總共計提預計負債約790萬元。
  • 您還不懂「共管帳戶」?你out了!併購、商貿、工程……通通搞定!
    什麼是共管帳戶?顧名思義,由雙方或多方共同管理的銀行帳戶。這個帳戶的開設流程,使用場景,注意事項且聽輝哥逐一描述。三、開設流程1.A公司(監督方)向銀行申請開立銀行帳戶,銀行收到A公司資料後審批同意2.A公司、B公司、銀行籤訂三方共管帳戶協議3.B公司(使用方)持相關資料到銀行開立共管帳戶
  • 19歲就當了5家公司法定代表人?|電信網絡詐騙|對公帳戶|銀行|...
    直到警察找上門,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一家飯店幫工的趙鑫鑫才得知,自己和詐騙扯上了關係。年僅19歲的他在5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名下有多個對公帳戶銀行結算卡,每張卡的流水都高達成百上千萬元。然而,根據公安機關的調查,這些資金並不屬於正常經營範疇的營業額,甚至還涉嫌犯罪。接受警方訊問時,趙鑫鑫對公司背後的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一無所知。
  • 老人被詐騙損失3000萬 報警11個月後被告知不予立案
    一個立案決定要多久?11個月!——深圳七旬老人被詐騙損失3000萬元案件追蹤  一位七旬老人遭詐騙數千萬元報警後,深圳警方從接到報警到出具不予立案通知書,間隔時間長達11個月。詐騙行為是否成立?立案與否標準和期限是否有法律限制?對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 涉嫌非法吸儲,北京通金所公司法人被刑拘
    據@海澱公安分局1月11日消息,2019年8月12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依法對北京通金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金所公司)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近期先後對該公司法人楊某某等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目前,專案組正加大對案件的偵辦力度,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 偽造易烊千璽代言合同詐騙2300萬!如何預防合同詐騙呢?
    偽造易烊千璽代言合同詐騙2300萬!如何預防合同詐騙呢?近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對易烊千璽代言合同詐騙一案作出宣判,判處宋某有期徒刑14年,並處罰金60萬元。案件經過:2018年,某化妝品公司想籤約易烊千璽作為廣告代言人。案中,宋某與化妝品公司曾經是合作關係。宋某向化妝品公司出示了自己公司與易烊千璽所屬公司籤訂的合同,約定由宋某負責操作代言事宜。
  • 地產收併購中,共管帳戶到底有沒有風險?
    理想型的共管帳戶,就是登山哥把錢交由銀行保管,登山哥和長跑哥擬定合同,確定支付節奏。銀行根據合同的完成情況,對應付款。02國內「類似共管帳戶」其實,理想型的共管帳戶,在歐美確實是非常常見的一個支付產品。銀行收取管理費,嚴格監督項目進展。
  • 銀行排查對公帳戶 帳戶性質、資金流向引關注
    「我行最近加大了對公帳戶自查,對於無法核實到經營情況的對公帳戶將凍結處理。」某城商行上海分行人士告訴記者。上述國有行寧波某支行工作人員表示,銀行核查的內容主要包括核實公司經營範圍、實際經營地址、帳戶流水記錄等。對於法人為年紀偏大或未實際接觸公司實際經營的代理法人的公司,需由實際經營人回答相關問題等。
  • 揭秘銀行對公帳戶買賣「產業鏈」
    犯罪團夥利用非法買賣獲得的對公帳戶,可偽裝成正規公司,一方面讓普通市民難以辨別電信網絡犯罪,另一方面使資金流轉更具隱蔽性,也增加了警方偵查辦案的難度。 某國有大行一支行行長向記者舉例分析稱,如犯罪團夥利用買來的空殼公司與境外公司籤訂服務貿易合同,合同內容為設計軟體。
  • 或因涉嫌傳銷被立案調查,公司帳戶資金凍結!
    小編從自媒體同行那裡得知,秘樂公司因為涉嫌傳銷性質,被浙江省警方立案調查,據說有11個分局參與了此次調查。公司目前已經被貼封條了,而且公司200多名員工全部被帶走做筆錄,協助警方調查。據說小道消息,目前公司管理層依然在裡面配合公安調查,公司帳戶資金暫時已經被警方凍結,具體情況要看調查進度。
  • 為電信詐騙洗錢的個人銀行帳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研究
    近一段時間以來,筆者發現,被騙的人即受害者的資金流向全部是個人帳戶,對公帳戶都少了很多。之前的時候,電信詐騙的資金流向多數是第三方支付公司,自從去年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拒絕為網賭、遊戲、外盤期貨等提供資金通道之後,現在很少有電信詐騙是走第三方支付通道的了,現在多數是直接去了一些個人帳戶。如果資金流向是個人帳戶,那麼如何維權呢?這些個人帳戶要承擔責任嗎?筆者對此發表以下觀點,以供受害者參考。
  • 買賣對公帳戶涉嫌犯罪
    「招聘法人,工資當天結算,一天八百到一千五」,用自己的身份證申辦營業執照、註冊對公帳戶就能賺錢,這「生意」表面看是「真香」, 殊不知自己成了電信詐騙犯罪的幫兇,成為不法分子洗錢的工具。自2020年1月22日公安部關於集中開展對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銀行帳戶黑灰產進行打擊整治工作以來,長春市公安局堅決打擊,重拳出擊。
  • 對公帳戶成洗錢詐騙工具 22家銀行開戶資格被暫停
    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及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為,人行近期監管升級,各商業銀行按要求配合公安部門,核查電信詐騙帳戶,全面排查所有企業對公帳戶!近期,企業負責人要留意接聽銀行電話,拒接或不接將被視為無法聯繫,凍結帳戶!銀行嚴查對公戶,千家企業帳戶凍結各家銀行已加強監測,尤其加強客戶身份識別,持續關注客戶日常經營活動及金融交易情況。
  • 上海巧恩兒童美語涉嫌合同詐騙,負責人已被批捕
    警方調查後認為,該機構並非因「經營不善」導致門店關閉,而是用欺瞞手段非法佔有,涉嫌合同詐騙,浦東檢察院已於11月初對機構負責人李某某批准逮捕。無證+外教無資質,「借新還舊」 填補客戶退款據芥末堆此前報導,今年5月份,上海巧恩兒童美語多家門店關閉,老師和員工的工資未能及時發放,近千學生上課受影響,家長損失或達千萬。
  • 江蘇經緯房產老總被批捕 大量借款欠款10多億
    近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該公司法人代表安某已被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檢察院批捕,罪名是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承諾年利20%大量借貸75歲的錢先生是南京某高校的退休教授。2013年,經緯公司一名項目經理告訴錢先生,經緯公司因業務發展需要,對外籌集資金,年利率達20%。錢先生拿出多年積蓄102萬,借給經緯公司,借期一年,年利20%。
  • 嚴打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海口1652人被懲戒 5年內名下銀行帳戶被限用,涉嫌犯罪的將被追刑責
    海口市公安局近期聯合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開展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嚴厲打擊買賣銀行帳戶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對1652名出借、出售銀行卡或企業銀行帳戶的個人實施懲戒,涉嫌違法犯罪線索公安機關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據警方介紹,相對於個人帳戶,企業對公帳戶的資金流動量大,流轉資金更為便利,因而受到電信網絡詐騙作案人員的青睞。
  • ...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拉夏貝爾|廈門|潯興股份|中華映管|破產|華...
    潯興股份暴雷9月15日晚間,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潯興股份)發布一則公告,公司在2019年9月12日收到福建省晉江市公安局出具的《立案告知書》:甘情操等人涉嫌合同詐騙案,已被立案偵查。潯興股份子公司總經理被立案偵查商譽大幅計提7.48億元。
  • 偽造境外銀行巨額存單行騙 合同詐騙慣犯在武漢被逮捕
    武漢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通報,經過近兩年縝密偵查,破獲一起特大合同詐騙案。嫌疑人偽造了境外銀行數十億美元的存款證明,謊稱可以此做抵押在國內銀行貸款,騙走武漢某公司法人1500萬元人民幣的貸款「手續費」。14日記者了解到,這名嫌疑人已被批准逮捕。2011年,武漢某房地產開發公司法人韓先生來北京出差,認識了一家國際石油天然氣進出口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時某。
  • 網上公開售賣對公帳戶 詐騙團夥「升級」手段務必警惕
    「要查明開戶企業及法人信息、資金流向,需要到開戶行查詢,而詐騙分子使用的企業對公帳戶分布於多個省份,查明相關信息及資金流向,需要花費大量成本。」辦案民警告訴記者。在福建泉州,今年以來,公安機關偵辦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企業對公帳戶轉移贓款的有300多起,同比增長70%以上。
  • 刑民交叉典型案例:借款+犯罪=合同無效?|天同碼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銀行法定代表人以銀行名義對外籤訂借款合同或擔保合同時,即使其加蓋的銀行印章為其私刻,但無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時,銀行應對法定代表人行為承擔法律後果。銀行以法定代表人無權從事該行為進行抗辯,應舉證證明對方當事人明知法定代表人無權代表或存在其他重大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