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淦菊保的求學夢:考取博士學位是我的追求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選擇了重新讀書,考取博士學位就是最高目標,也許我一輩子都完成不了,但這是我的追求。」52歲的「淦叔」與中新社記者如是分享他的求學夢。

  「淦叔」原名淦菊保,是江西南昌人,剛剛考取了江西中醫藥大學2015級研究生。年輕時,他做過獸醫、銷售員、圍棋老師,開過公司。

  2008年,為激勵兩個兒子用功讀書,淦菊保與大兒子一起參加高考。儘管分數達到專科錄取線,但他沒有填志願。2009年,他再次同小兒子一起踏入高考考場,被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錄取。

  拿到錄取通知書後,淦菊保欣喜萬分。年輕時,他參加過兩次高考,但都與中醫院校無緣。他稱,「學醫的夢想要實現了,我肯定要嘗試。」

  對於淦菊保的決定,家人雖不能理解但支持。二兒子淦南雲說,「老爸跟我們一起複習,晚上十二點,他還有精力。他為自己的夢想付出,我佩服。」

  2009年,淦菊保帶著對生活、對成功與失敗更深刻的認識重返校園。由於年紀比較大,他被同學稱為「淦叔」。

  面對同班同學驚訝、質疑的眼光,淦菊保在開學第一節課上說,「今天我站在你們面前首先是一種失敗,從某些意義上來是一種成功。失敗的是,我的同學現在有些是博導,有些是知名企業家,跟他們比,我是失敗。但成功的概念不是用錢、名氣和榮譽衡量,我覺得成功只要他認識到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他又能夠身體力行地去做。」

  而伴隨著年齡增長,淦菊保記憶力遠不如從前,學習效率不如他人。面對困難,他選擇勤奮並尋找方法。

  「我學習的風格是,只要打開眼睛就一定在看書。」淦菊保說,晚上看書到一點多才睡覺,兩三點鐘醒後用手機燈光看書,四五點鐘又睡著,七八點鐘起床繼續看。

  淦菊保英語基礎薄弱。為克服難題,淦菊保尋找每個英語單詞的關係,總結出活記單詞的方法。

  「從詞源的角度記單詞,從詞根的角度記單詞,詞根也是活記。」解決了詞彙問題,淦菊保如釋重負。

  除學習壓力,淦菊保還有經濟重擔。2009、2010年兩年期間,淦菊保一家四口,父子三人同時在讀書,一年三個人大概要五萬塊錢,一家生計靠妻子一人。

  為緩解經濟壓力,淦菊保到少年宮兼職教圍棋,妻子李慧蘭賣小吃,到火鍋店打工。李慧蘭說,「煩的時候累的時候都有,但覺得他讀書比較辛苦,他既然想圓自己的夢,只有默默支持。」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淦菊保通過專升本考入江西中醫藥大學,成為校園裡的勵志人物。

  然而,面對校園裡那些年輕人,他時常有一種與他們交流的衝動,但無形中卻仿佛總有一道心牆。

  「有大部分學生不會主動和我交流,願意交流的比較少。」淦菊保稱,「我怕自己不受歡迎,總覺得還沒有足夠的勇氣主動聯繫他們。」

  如今,「淦叔」已基本融入學生群體。平常跟他走得近的學生都佩服他。劉奇超是淦菊保的大專同學。多年來,淦菊保的鼓勵讓他受益良多。

  在劉奇超的印象中,「淦叔」從不浮躁。「他報了5000米長跑,我們年輕人剛開始跑得很快,但到後面就筋疲力盡跑不動,大叔開始沒我們跑得那麼快,但他的步伐不疾不徐,5000米他能完全跑下來。」

  2014年,淦菊保參加考研,因英語差3分失去機會。2015年,淦菊保的考研初試成績超出國家線11分。但考研不是他的最終目標,博士學位才是他想達到的高峰。

  記者在他的寢室看到,桌子上堆放了醫學專業英語術語用書、日常臨床英語口語、英語字典等書籍。

  「這些書是我的寶貝,是為考博做準備。」他翻開臨床英語口語書,告訴記者,讀碩士第一目標是攻下專業英語。「不把專業英語拿下來,考博難度很大。」

  談及未來的就業,淦菊保笑著說,本領學好了,好工作自然會找你。「將來不管是哪個行當,只要能勝任,我就很開心。」(作者 蘇路程 姜濤)

相關焦點

  • 55歲「淦叔」用9年從專科讀到了研究生畢業:還將繼續考博
    「60後」研究生淦菊保和他的「90後」同學一起畢業了。半個多月前,江西中醫藥大學在學校禮堂舉辦了2018屆研究生畢業典禮。頭髮斑白、眼角皺紋橫生的55歲應屆畢業生淦菊保穿著印有「青春不散場」字樣的T恤,站在來往同學中。有不少人認識淦菊保,打招呼時叫他「淦叔」。
  • 盤點高考中那些高齡考生,年齡最大的已經88歲!
    第一名:年齡最長者考生汪俠這位老人出生於1929年,今年已經88歲,是位網絡紅人,從2001年開始參加高考,至今已經參加了18次高考。老人耄耋之年還要參加高考,圓自己一個大學夢,真是精神可嘉。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謝啟祚不顧家人的反對,報名參加了鄉試,時年98歲,一舉成名。道光六年(1826年),廣東三水縣舉行會試,103歲的舉子陸從雲參加考試的時候,打破了歷史上參加考試年齡的全國記錄。
  • 馬來西亞63歲中醫考取博士
    中新網11月12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已有37年從業經驗的馬來西亞中醫師許海,雖已年過六十,但沒有規劃退休,而是赴中國南京進修中醫藥博士學位。近期,完成了3年的學習後,他如願在自己的專業更上一層樓。他說:「之所以考取博士學位,不是為了學歷,而是希望往專業更深入專究。」
  • 103歲的「高考生」,你還有什麼資格不努力?
    2001年,高考取消考生「未婚、年齡不超過25歲」的限制,高考年齡和婚姻限制徹底放開,任何年齡段的考生都有機會一圓自己的「大學夢」。於是,每年我們都能看到考場裡,一水年輕學生中,零星大爺大媽、爺爺奶奶的出現。
  • 如何在30歲之前獲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至少博士畢業!
    作為一名1990年出生的90後,我深感寫這樣的文章有點心虛,畢竟此時的自己連博士都沒有考上,還在這裡寫博士生導師。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深知在當下這個社會,越早取得博士學位,拿到高校的offer,我們才有足夠的耐心去開展我們想進行的學術研究。不然你就會像我一樣,每天擔憂著明天怎麼過?我還有逆襲的希望嗎?如何學習英語?還要考六級嗎?如何面對三十而立?
  • 馬來西亞63歲中醫考取博士 堅持「活到老 學到老」
    中新網11月12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已有37年從業經驗的馬來西亞中醫師許海,雖已年過六十,但沒有規劃退休,而是赴中國南京進修中醫藥博士學位。近期,完成了3年的學習後,他如願在自己的專業更上一層樓。他說:「之所以考取博士學位,不是為了學歷,而是希望往專業更深入專究。」
  • 35歲留學日本,49歲圓博士夢,卻被騙400萬妻子洗碗養家錢
    他那種九死不悔的求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拼搏精神,以及追求人生理想時不服輸、不放棄的悲壯,確實值得所有人思考和學習。可是,他的成功也一度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因為他走向成功的過程過於悲壯,為了那一紙文憑帶給了家人太多難以承受的痛苦。
  • 空軍59歲高級工程師張鴻元考取清華大學博士
    空軍裝備研究院59歲的高級工程師張鴻元,僅用一年時間,就以優異成績通過了6門博士必修課程的考試。他的導師、清華大學信息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李衍達院士評價他說:「你刻苦學習的毅力,體現了軍人的頑強精神!」   張鴻元1947年出生,是「文革」期間的「老三屆」知青。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時,他以河北張家口地區排名第一的好成績,考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這時,他已經30歲了。
  • ,「我18歲」,「我88歲!」
    高考作為廣大學子圓夢大學的主要途徑,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段曾經的高考記憶,因而,一到每年的高考季,總會引起一波「回憶殺」,因為大部分人的高考都是在十七八歲的年齡,青春、緊張甚至於壓力,構建成為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 22歲女生考取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
    本報訊(實習記者張航)5歲上小學,16歲上大學,22歲成為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名博士研究生。近日,人民大學研招辦公布了2011年擬錄取博士研究生名單,22歲的王明哲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記者在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網站中的「中國人民大學2011年擬錄取博士研究生名單」中找到王明哲,她被馬克思主義學院錄取。
  • 誰能告訴我「淦」到底是什麼意思?
    誰能告訴我「淦」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0-10-13 0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博士
  • 最強「虎媽」:23歲守寡沒學問,卻培養出獲得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說起胡適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胡適一生獲得過博士學位(包括榮譽博士)多達35個!這樣一位高山仰止的學術大家,出生於一個沒落的鐘鳴鼎食之家,幼年喪父,在家庭教育上能依賴的唯有一位不識字的寡母。
  • 4歲上小學,24歲獲博士學位,26歲成985博導,這位後浪才貌雙全
    4歲開始上小學,24歲獲得博士學位,26歲成為985博導,這是學霸常見的成長曆程,而這位後浪才貌雙全!夏娟94年出生,今年26歲,現在已經是電子科技大學的特聘研究員(等同教授)和博導,可謂年輕有為。殊不知,這麼優秀的女博導,其實在求學之路上也吃了不少苦頭,如今光鮮靚麗的外表下,背後也經歷了心酸苦楚,甚至有過退學的念頭。
  • 4歲上小學,24歲獲博士學位,26歲成985博導,這位後浪才貌雙全!
    4歲開始上小學,24歲獲得博士學位,26歲成為985博導,這是學霸常見的成長曆程,而這位後浪才貌雙全!夏娟94年出生,今年26歲,現在已經是電子科技大學的特聘研究員(等同教授)和博導,可謂年輕有為。殊不知,這麼優秀的女博導,其實在求學之路上也吃了不少苦頭,如今光鮮靚麗的外表下,背後也經歷了心酸苦楚,甚至有過退學的念頭。
  • 28歲當教授,41歲成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以碩士論文獲博士學位資格
    曹雪濤1964年7月出生於山東濟南,現在是南開大學的校長、黨委副書記,南開大學的學生應該是比較了解的,而他年輕時候的求學經歷是非凡的。他17歲的時候就讀的是第二軍醫大學海軍醫學系,由於在大學裡成績優異,而且表現突出獲得了免試保送研究生的資格。
  • 虹野:不僅翟天臨博士學位應該取消,所有藝術類博士都應該取消
    一是翟天臨在沒有發表學術論文的基礎上獲得了博士學位對於其他苦讀的博士來說不公平;其二則是翟天臨一路碩士、博士、博士後求學下來存在的潛在的腐敗問題;其三則是希望主管部門和紀檢部門及時追責;其四則是對教育公平的擔憂。這四點都是基於「學歷教育」為背景的訴求。
  • 臺灣青年到大陸兼讀碩士博士學位數量激增
    新華網臺北7月22日電(記者劉暢 林楠)家住臺北的大學教師張瑞菁不久前把戶口遷到了金門,原因只有一個——正在廈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她,這樣就能夠經由廈門至金門海上客運航線去廈門上課。     近年來,像張瑞菁這樣一邊工作一邊到大陸兼讀碩士、博士學位的臺灣年輕人數量激增。
  • 常德56歲「媽媽學姐」收到博士錄取通知書
    常德日報·常德融媒客戶端7月2日訊(記者 吳紫欣)7月1日下午,56歲的周亞松收到了韓國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博士錄取通知書。對此,周亞松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非常驚喜!」周亞松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電子檔。周亞松,原在常德某單位從事檔案管理工作。只有高中學歷的她,後通過函授、自考,取得了大學本科文憑。2015年,51歲的她陪女兒考研,卻先一年考上了華中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的碩士研究生。
  • 89歲金庸獲北大博士學位 畢業證書曝光
    89歲金庸獲北大博士學位 畢業證書曝光   「金庸先生的博士畢業證書是我蓋的章!」4日,有自稱北大學生的網友在人人網上傳了一張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的照片,而證書的主人正是查良鏞(金庸原名)。記者從北大得到證實,金庸先生確實從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在北大攻讀博士學位,導師是袁行霈教授。看到這張照片,很多網友好奇:89歲高齡的金庸先生是如何修滿學分,完成博士學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