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近年來,寶媽群體中興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嬰兒遊泳」熱潮。各種嬰兒遊泳館、體驗館如雨後春筍一般,一夜之間開遍各個城市,就連我們平時刷朋友圈,都能經常刷到朋友秀自家寶寶遊泳的小視頻。
在這些小視頻中,小寶寶們或和小夥伴合用一個大浴缸、或自己獨立擁有一個小浴缸,小腳踩水小手撲騰,配上脖子上的卡通脖圈和頭頂的小鴨子小玩具,別提有多可愛了。
可是,又有誰能想到,如此火爆的嬰兒健康項目,卻在人們的眼皮底下奪走了一條又一條小生命。
痛心,如火如荼的「嬰兒遊泳」又帶走了一條小生命
這幾天,湖南一位滿月寶寶的不幸遭遇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這位小寶寶是個剛滿月的小公主,在家長的陪護下體驗了嬰兒遊泳項目。令人痛心的是,即便有家長在一旁看護,小公主仍在過程中缺氧發生了意外。
如果在搜尋引擎中輸入「嬰兒遊泳」「窒息」這兩個關鍵詞,我們就會發現類似的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
被家長們趨之若鶩的「嬰兒遊泳」,究竟能夠幫助孩子茁壯成長,還是會成為人們看不見的「殺手」?
被商家吹上天的「嬰兒遊泳」,到底有沒有好處?
嬰兒遊泳的概念起源於國外,其原理是通過水流模仿媽媽子宮中羊水的環境,起到讓寶寶活動身體的作用。
同時,國外的嬰兒遊泳大多都是由爸爸媽媽陪同寶寶一起的親子遊泳,這種親子遊泳在幫助寶寶活動肢體和生長發育的同時,也能夠增進親子間的親密感。
這樣看來,「嬰兒遊泳」應該是一件很有利於寶寶的運動才對,那麼為什麼國內引進嬰兒遊泳後,會頻頻發生安全事故?
「智商稅」還是「益智運動」?專家揭開「致命」嬰兒遊泳背後真相
為何火爆的「嬰兒遊泳」屢屢致命?有專家指出「罪魁禍首」竟是這5點:
1. 「嬰兒遊泳」大火,離不開商家的過度吹捧和病毒營銷
「嬰兒遊泳」的概念之所以近年來在國內大火,離不開相關商家一直以來的過度吹捧和病毒式營銷。
「促進智力發育」「提高免疫力」「促進心肌發達」等等,隨意打開一家嬰兒遊泳館的宣傳廣告,我們都能夠看到類似被包裝得天花亂墜的宣傳語。
在這些商家的宣傳中,「嬰兒遊泳」如同萬金油一般,能夠幫助到寶寶的方方面面,仿佛寶寶只要遊上一次,就擁有了金鐘罩鐵布衫一樣。
而現在人們養娃的成本越來越高,焦慮也越來越重,這種被包裝後的嬰兒健康項目剛好切中許多新手爸媽的痛點,難免就會有心動的父母想要帶著孩子嘗試。
時間一久,人群的消費習慣就漸漸被培養了起來,有的人甚至認為「嬰兒遊泳」是寶寶出生後的必做項目。
2. 「脖圈遊泳」為國內首創,並一直被專家抨擊
儘管商家在宣傳嬰兒遊泳時宣稱這一理念是從國外引進的,但據專家考證,「脖圈遊泳」的方式是我國國內首創的,而非國外引進。
而「嬰兒遊泳」最大的安全隱患,也正來源於寶寶遊泳時所佩戴的「脖圈」。
「充氣脖圈」原本是為了維持寶寶在水中的平衡,為了保護寶寶的安全所設置的,但在實際使用中,它卻存在著許多問題。
首先,大部分脖圈採用塑料製成,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在遇水並與這種材質接觸後,很容易引起皮炎。
其次,許多專家都指出嬰兒的身體還未發育完全,佩戴「脖圈」遊泳時全身的重量都壓在頸椎上,這樣很容易對嬰兒的脊椎造成傷害,甚至引發窒息。
事實上,大部分嬰兒遊泳中出現的意外事故,都是由寶寶佩戴的「脖圈」所引起的。
3. 缺乏相關監管,專業性存疑
目前,嬰兒遊泳這一行業還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和資質,家長們在為孩子選擇遊泳館時,也大多只能依靠購物網站的點評和身邊朋友的推薦來「碰運氣」。
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很多嬰兒遊泳館的浴缸、水質和用具,其清潔和安全程度都令人存疑。而指導寶寶進行遊泳和為寶寶做撫觸的所謂「專業人士」,也不一定具備相關資質。
在這種情況下,寶寶發生意外的機率當然大大提高了。
4. 嬰兒遊泳需考慮到寶寶年齡和身體發育狀況
美國兒科協會曾向家長建議,不要帶1歲以下的嬰兒嘗試遊泳。兒科專家張思萊醫生也認為,孩子真正學習遊泳至少應該在3歲以後,3歲以前都只能稱為「戲水」。
家長在帶孩子體驗嬰兒遊泳之前,務必要向專業人士諮詢寶寶的年齡和身體狀況是否適宜這個項目,避免發生意外。
5. 如需嘗試,務必在專業人士陪同下進行
沒有專業資質、缺乏專業監管、採用「脖圈遊泳」這種十分危險的遊泳方式,這三點是造成嬰兒遊泳意外事故的「罪魁禍首」。
而專家也曾建議過,家長如果想讓寶寶體驗這個項目,可以採用親子遊泳或讓寶寶戴胸圈的方式,這樣對寶寶來說更加安全。
所以,如果家長想要帶孩子嘗試和體驗這個項目,一定要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由真正意義上的「專業人士」陪同指導和進行。
科學的「嬰兒遊泳」本是一件有益於親子關係和寶貝身體健康的好事情,卻因為行業的種種亂象被蒙上一層陰影。
各位家長們在面對商家鋪天蓋地的營銷和吹捧時,也需要擦亮雙眼,保持理智,選購真正需要和足夠安全的商品或服務。
各位寶爸寶媽對於嬰兒遊泳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