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中暑小知識

2020-12-20 澎湃新聞

高溫中暑小知識

2020-06-18 0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暑是指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或在炎熱環境中進行體力活動引起機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組臨床症候群,以高熱、皮膚乾燥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為特徵。中暑一般有幾個條件:高溫、高溼、長時間、沒有及時補充水分。」

中暑的症狀按輕重可分為

1、先兆中暑:在高溫或日曬下,出現頭昏、耳鳴、胸悶、出汗、口渴、噁心等症狀,這時只要改善環境,充分休息,症狀很快會改善。

2、輕度中暑:體溫高於38.5℃時,除先兆中暑症狀外,可有呼吸及循環衰竭早期症狀。經及時處理,也會很快好轉。

3、重症中暑:除上述症狀,體溫可高達40℃,並有昏迷、痙攣及呼吸、循環衰竭,還可以出現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

什麼是熱痙攣?

熱痙攣是突然發生的活動中或者活動後痛性肌肉痙攣,通常發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肌肉痙攣可能與嚴重體鈉缺失(大量出汗和飲用低張液體)和過度通氣有關。熱痙攣也可為熱射病的早期表現。

熱衰竭是由於大量出汗導致體液和體鹽丟失過多,表現為:大汗、極度口渴、乏力、頭痛、噁心嘔吐,體溫高,可有明顯脫水徵如心動過速、直立性低血壓或暈厥,無明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表現。熱衰竭可以是熱痙攣和熱射病的中介過程,治療不及時,可發展為熱射病。

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症,分為兩種類型:勞力性和非勞力性熱射病。

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內源性產熱過多,它可以迅速發生;

非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引起散熱減少(如高溫環境中沒有空調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數天之內發生。表現為:高熱(直腸溫度≥41℃)、皮膚乾燥(早期可以溼潤),意識模糊、驚厥、甚至無反應,周圍循環衰竭或休克。

如何預防中暑?

1、避免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下。

2、多喝水,少量多次,適量補充鹽水或者運動型飲料。

3、清淡飲食,保證充足睡眠。

出現中暑現象後的治療方法

首要原則是降溫。首先將病人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平臥(頭部不要墊高),最好開著冷空調的室內,解開衣領,同時用浸溼的冷毛巾敷在頭部,並快速扇風。除上述降溫方法外,還可用冰塊或冰棒外包衣物或毛巾敷其頭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溝處以幫助降溫。

以上是表現比較輕的中暑的治療方法,對於比較嚴重的中暑,請大家到醫院及時就醫。

來源:醫學科普微課堂(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高溫中暑小知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高溫中暑防病小知識,你get了嗎?
    高溫中暑防病小知識,你get了嗎?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氣溫過高、溼度大、風速小、體弱、對熱不適應、勞動強度過大和時間過長、過度疲勞等都易誘發中暑。02、如何識別中暑的症狀?03、中暑發生的原因?
  • 秋天還是高溫,中暑怎麼辦?快來PICK防暑小知識
    導語:秋天剛來臨的時候,溫度還是很高的,這個時候除了可以穿上美美的小裙子,展現自己的曲線,隨之而來的還是高溫的肆虐。這種情況下,防暑就顯得格外的重要。畢竟,中暑的滋味可不太好受,而且想想秋天你還得裹緊你的小被子,想想就特別的不划算。
  • 上海高溫多人中暑死亡 中暑急救小妙招
    最近中暑事件刷爆了網絡,受到高溫的影響,到處都是中暑的新聞。那麼高溫下如何預防中暑呢?萬一中暑了如何急救呢?  上海高溫多人中暑死亡  7月25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部分醫療機構獲悉,最近中暑病人主要集中在郊區,老年人居多,其中不乏90歲以上高齡老人,有些患者最終因熱射病死亡
  • 《高溫中暑事件衛生應急預案》
    四、各地衛生部門要認真做好高溫中暑病人的醫療救治工作和各類因高溫氣象條件引發的危及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衛生應急處置工作。五、各地衛生、氣象部門要積極採取多種形式宣傳高溫中暑以及其它與高溫中暑氣象條件密切相關疾病的防治知識。一旦發生高溫中暑事件,要及時、有效地落實各項應急響應措施。
  • 高溫來襲,中暑咋辦?
    今年的夏天高溫7月交了白卷八月份卻沒有缺席,你準備好了嗎?這才是如假包換的三伏天~,氣溫較高,空氣溼度大,人體悶熱感較強,稍不注意,就會出現中暑,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今天,我們邀請急診科醫生,共同來了解一下中暑急救方面的相關知識。【專家介紹】劉慶寶安徽靜安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擁有二十多年臨床工作經驗。
  • 冒高溫排隊孕婦中暑倒地 孕婦如何預防中暑
    現在三伏天已經過半了,然而高溫依然不散。據了解,自從進入伏天之後,不少地方的溫度都是38到40之間,嚴重的是連續好幾天。因此中暑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有些人還因為中暑死亡。中暑在夏季是一個必談的話題,那麼你知道高溫來襲我們應該怎麼去防暑嗎?畢竟經常呆在空調裡面也不是什麼好的方法。
  • 高溫中暑 重在預防
    本文轉自【人民政協報】;盛夏時節,高溫天氣不斷,不適應,不舒適感伴隨著我們,這樣的盛夏,一不小心,中暑了,你害怕嗎?那麼,什麼是中暑?怎樣預防中暑?中暑是由於高溫環境或烈日暴曬,引起人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水及電解質丟失過多,從而導致代謝失常而發病。我們人的體溫是恆溫,但天氣不是,高溫環境下,產熱大於散熱,這種調節的失衡,就會導致中暑,中暑依照症狀可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
  • 老人高溫下中暑交警為其遮陽 遇到中暑怎麼辦
    其實夏天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可能會有中暑的人,那麼遇到中暑我們又該如何去處理呢?隨著民福康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中暑時候都有哪些症狀呢?雖然都是中暑,但是其實中暑也是分等級的,而中暑一般分為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以及重症中暑,當然他們的症狀也是不一樣的,首先一般先兆中暑就是指那些長時間處於高溫之下,但是他們還沒有中暑,會有一些不適的症狀,比如頭暈,頭疼,四肢無力或者是汗特別的多,這時候的他們提問會高於普通人,有中暑的可能性,不能及時降溫的話就會有輕微的中暑,而輕微中暑的人除了之前這些症狀外還會有面色潮紅的症狀,有的人則是會出現四肢冰冷
  • 高溫來襲!預防中暑看過來:公眾高溫中暑預防與緊急處理指南
    提高公眾自我防護能力是預防和減少高溫中暑發生的重要幹預途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寫了《公眾高溫中暑預防與緊急處理指南(2014版)》。3.6 待在涼爽的環境裡 高溫天氣裡應儘量在室內活動。如條件允許,應開啟空調。如果家裡沒有空調,可以藉助商場、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避暑。哪怕只是待上一小段時間,也可以很好的幫助降溫。使用電扇可以暫時緩解熱感,然而一旦氣溫升高至>32℃,電扇對減少中暑發生則效果甚微。用涼水洗臉、擦拭身體,或待在空調房裡是最好的降溫措施。儘量減少爐灶、烤箱等的使用。
  • 高溫之下,中暑了怎麼辦?
    夏去秋來,溫度卻並沒有降低,秋老虎依舊強悍,高溫環境下工作的朋友經常會中暑,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溫作業的環境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差則極易發生中暑;農業及露天作業時,受陽光直接暴曬,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暴曬,使大氣溫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腦膜充血,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
  • 高溫中暑 後果可能很嚴重
    在炎熱的夏季,高溫、高溼、強熱輻射天氣都可造成人體的體溫調節、水鹽代謝、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改變,從而導致中暑。專家提醒,高溫導致的不適、疾病和死亡是可以預防的,而如何防止中暑,應當引起大家重視。
  • 「健康小貼士」高溫中暑的預防與處理
    在炎熱的夏季,高溫、強熱輻射天氣會造成人體體溫的調節、水鹽代謝、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改變,一旦機體無法適應,引起正常生理功能改變,則可能造成人體體溫異常升高,從而導致中暑。中暑有些什麼症狀?
  • 高溫來襲,如何預防中暑?
    40天超長待機的三伏天現已來了「桑拿形式」和「蒸烤形式」加上有必要戴的口罩這樣的溫度很簡單形成中暑高溫氣候怎麼防備中暑?中暑是人體暴露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理功用紊亂,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妨礙為首要體現的急性疾病。一般分輕度中暑與重度中暑,按發病機理不同,重度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其間熱射病歸於重症中暑,逝世率較高。
  • 武漢:高溫環境下工作中暑可申請工傷
    武漢:高溫環境下工作中暑可申請工傷 原標題: 8月1日,武漢市人社局聯合長江日報針對戶外作業建築務工人員開展「關愛城市建設者、工傷保險送清涼」活動,在發放防暑降溫藥品、食品、飲用水的同時宣傳工傷預防知識。  當日,價值1.3萬餘元的防暑降溫用品陸續發放到堅守一線的匯悅天地3期南通五建公司標段項目全體農民工手中。  「三伏天農民工在工地搞建築,中暑了算不算工傷?」
  • 深圳兩天中暑42宗!高溫高溼「桑拿天」謹防中暑
    近期深圳在溫度逐步攀高的同時,溼度也維持在高位,易形成高溫高溼「桑拿天」,導致中暑事件屢見不鮮。根據深圳衛健委發布的消息,僅6月10-11號兩天時間裡,深圳120就接到中暑報警42宗。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如此高發的中暑事件呢?
  • 夏季高溫如何預防中暑以及中暑的自我救治
    炎炎夏日,全國已經多地最高溫達38℃以上,如何預防中暑重新被提上了課題。高溫讓人無處可藏中暑是在暑熱天氣、溼度大和無風的環境條件下,表現以體溫調節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喪失過多為特徵的疾病。嚴重的可發展為熱射病,可導致死亡。
  • 中暑死亡事件頻發,高溫天氣如何防暑?送你幾個小法寶
    通常脫離了高溫環境,及時到陰涼處降溫、通風、補充冷鹽水後,待數小時即可恢復。而重度的中暑又可分為熱痙攣、熱射病以及熱衰竭三種,這三個階段根據患者的症狀嚴重程度來區分。 一、減少處在高溫環境待的時間:因為人體的代償能力有限,在平常高溫後可代償,但如果超過極限則容易中暑。因此,無論是運動還是工作,都要量力而為,不要長時間在過高溫的環境下工作、生活。
  • 高溫來襲 如何預防中暑?
    中暑是人體暴露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一般分輕度中暑與重度中暑,按發病機理不同,重度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其中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死亡率較高。
  • 高溫中暑病例須網絡直報 中暑事件分為四個等級
    《高溫中暑事件衛生應急預案》發布 中暑事件分為四級  高溫中暑病例須網絡直報  本報訊 (記者郭瑩)昨天,衛生部與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中暑事件衛生應急預案》。根據預案,中暑事件分為四級,中暑病例納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作為「其他公共衛生事件」進行報告。今天起,各地衛生部門將對此展開監測、報告。  預案將高溫中暑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一般(Ⅳ級)四級。高溫中暑事件報告實行衛生行政部門分級審核、分級確認的報告管理制度。
  • 【安姐姐微普法】| 圖說科普:高溫中暑的預防與治療
    【安姐姐微普法】| 圖說科普:高溫中暑的預防與治療 2020-08-12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