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可以在中國很多城市看到,是城市歷史的證明,中國有「三大城隍廟」,分別是北京、南京、西安三座,規模最大,歷史最長,西安城隍廟統轄西北各省的城隍,所以叫「都城隍廟」。
西安城隍廟除祭神外,另一個重要功能是小商品市場,曾經西安城隍廟是西北地區最早、規模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 八零後小時候流行的東西,女孩子的紅繩子,男孩的玻璃球等小東西,以前的家庭需要的拔手指,針尖的腦,爺爺用的煙鍋等,在這裡能找到。 特別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日到正月十五日的廟會,城隍廟裡吆喝不斷,吹糖的人、摘面的人,各種小吃種類繁多,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擦肩而過,把這麼大的城隍廟擠得粉碎。
我在西安長大的七零後八零後的童年,新學期開學前父母帶我去城隍廟買文具,老張十幾年前來西安市城隍廟也是這樣,後來西大街改造,為了保護城隍廟內的古建築,小商品市場也改造了,現在還有這個功能。
西安城隍廟已有六百多年歷史,建於公元1387年,明洪武二十七年,首座位於西安東門內的九曜街,1433年遷西街,離鼓樓鐘樓不遠,是西安古城的中心位置。 第一座城隍廟的主題建築多為磚木結構,歷史上曾多次遭到破壞和重建。
以前西安城隈廟是國內廟院規模最大的,現存的建築是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建的,由當時的川陝總督年齡和堯主辦重建,分為廟院和道院兩大部分,大殿金碧輝煌,從屋簷伸出,琉璃瓦、前軒格扇門窗各式各樣。
這座大殿在三尊神、文昌帝君、財神趙公明和關二爺、文昌帝君的正中間,他祝福讀書人,參加古代科舉考試的學子在這裡拜拜,謀求考試順利,功名升遷和子女聰明。左邊是福祿財神趙公明元帥,為世界人民驅疫。
走進第二扇門看到的是精巧美麗的劇場,劇場和大殿南北相對,中間的地方是氣勢宏偉的巨大木製牌樓,屋簷上有美麗的彩色描寫和陰陽太極八卦圖案,古樸而嚴肅。
大殿面積寬七間,進深五間,中間供奉西安都城隈尊神,兩側死亡法官、牛頭馬面和黑白無常等鬼。 以前西安城隈廟正門外也有規模較大的木牌坊,670年代被破壞,牌坊前有兩座銅獅,現收藏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門口,現在大門外的牌坊十幾年前重建。
世界那麼大,您能看到小編的文章就是一種緣分。本文的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