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城隍廟,天下三大城隍廟之一,曾是老西安人的兒時記憶

2020-12-18 百家號

城隍廟可以在中國很多城市看到,是城市歷史的證明,中國有「三大城隍廟」,分別是北京、南京、西安三座,規模最大,歷史最長,西安城隍廟統轄西北各省的城隍,所以叫「都城隍廟」。

西安城隍廟除祭神外,另一個重要功能是小商品市場,曾經西安城隍廟是西北地區最早、規模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 八零後小時候流行的東西,女孩子的紅繩子,男孩的玻璃球等小東西,以前的家庭需要的拔手指,針尖的腦,爺爺用的煙鍋等,在這裡能找到。 特別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日到正月十五日的廟會,城隍廟裡吆喝不斷,吹糖的人、摘面的人,各種小吃種類繁多,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擦肩而過,把這麼大的城隍廟擠得粉碎。

我在西安長大的七零後八零後的童年,新學期開學前父母帶我去城隍廟買文具,老張十幾年前來西安市城隍廟也是這樣,後來西大街改造,為了保護城隍廟內的古建築,小商品市場也改造了,現在還有這個功能。

西安城隍廟已有六百多年歷史,建於公元1387年,明洪武二十七年,首座位於西安東門內的九曜街,1433年遷西街,離鼓樓鐘樓不遠,是西安古城的中心位置。 第一座城隍廟的主題建築多為磚木結構,歷史上曾多次遭到破壞和重建。

以前西安城隈廟是國內廟院規模最大的,現存的建築是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建的,由當時的川陝總督年齡和堯主辦重建,分為廟院和道院兩大部分,大殿金碧輝煌,從屋簷伸出,琉璃瓦、前軒格扇門窗各式各樣。

這座大殿在三尊神、文昌帝君、財神趙公明和關二爺、文昌帝君的正中間,他祝福讀書人,參加古代科舉考試的學子在這裡拜拜,謀求考試順利,功名升遷和子女聰明。左邊是福祿財神趙公明元帥,為世界人民驅疫。

走進第二扇門看到的是精巧美麗的劇場,劇場和大殿南北相對,中間的地方是氣勢宏偉的巨大木製牌樓,屋簷上有美麗的彩色描寫和陰陽太極八卦圖案,古樸而嚴肅。

大殿面積寬七間,進深五間,中間供奉西安都城隈尊神,兩側死亡法官、牛頭馬面和黑白無常等鬼。 以前西安城隈廟正門外也有規模較大的木牌坊,670年代被破壞,牌坊前有兩座銅獅,現收藏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門口,現在大門外的牌坊十幾年前重建。

世界那麼大,您能看到小編的文章就是一種緣分。本文的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焦點

  • 西安都城隍廟匾額上「你來了麼」是什麼意思?
    西安的西大街,有一座城隍廟,修建於朱元璋時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起初地址是在東門內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現址,是當時天下三大城隍廟之一。因為統轄西北數省城隍,故稱「都城隍廟」,它後面的街道,就取名為廟后街,也正是現在西安的這條廟后街。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要修建這座城隍廟?
  • 廬州城隍廟,三絕天下稀,兒時回憶,道教廟宇 | 合肥 · 記憶
    說起合肥的老建築城隍廟一定榜上有名這座廟宇坐落在環城河內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時期它就是合肥最著名的道教勝地兒時的記憶裡它是私經濟的發源地合肥年味最濃厚的地方每逢春節逛廟會猜燈謎看演出 賞民俗城隍廟總是熱鬧非凡錯落有致的馬頭牆精美鏤空的木格花窗熙熙攘攘的人群街頭吆喝的小販林堂滿目的商品讓人垂涎的小吃給這個古老的建築散發著滄桑而又迷人的韻味給這座二千多年的省城增添了數不盡的人情味隨著城市的發展
  • 四川發現·老成都記憶|簸箕街的城隍廟
    相傳簸箕上街曾有一簸箕石,故街以此得名。川西壩子的簸箕與《詞源》上所繪的北方簸箕呈棕子形不同,乃是一篾條編織的圓形籃子,中間無孔。那麼這簸箕石定當也是圓形的?只是年辰久遠已無從考閱了。舊時,簸箕街為老成都乾菜貨業的集散地,經營地方土特產和幹的海產品。
  • 為什麼去西安的趙公明財神廟更值得來城隍廟免費參觀古街市場
    古人留下的西安,像一個巨大的博物館、兵馬俑,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古城牆……都顯示了歷史的細節,你經常出去玩嗎?也許,我不常去西安,所以你知道西安是周末郊遊的好地方嗎?西安有很多休閒旅遊景點,我想向你推薦的是西安假日休閒的好地方。
  • 西安這條街,最高建築不能超過鐘樓,全長1950米,有城隍廟,鼓樓
    到西安的人,基本都會到西大街,就是從鐘樓到安定門這一段,夜景很美,逢年過節樹上掛滿了紅燈籠,而且街道寬闊,經過鼓樓,廣濟街,橋梓口,還有竹笆市,店鋪林立,讓人目不暇接。圖中是夜色中的鐘樓飯店,在鐘樓十字西南角,可以站在陽臺上看鐘樓夜景。
  • 「廬州城隍廟,三絕天下稀」指的是哪三絕?
    作者 李雲勝有讀者問,經常看到媒體宣傳合肥城隍廟時,誇讚其「三絕天下稀」,但不知哪三絕。已故合肥民俗專家牛耘先生在《城隍廟舊話》裡對此有過解釋:廬州府城隍廟歷史悠久,始建於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至清鹹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打合肥時,毀於戰火。同治十年(1871年)地方官籌款重建大殿三間、官廳三間、門頭一座,後因經費缺乏,中途停工。
  • 城隍廟與土地廟,別拜錯廟門,告訴你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城隍廟的修建,封建時代都是最高統治者用行政命令進行修建的。因此,城隍廟屬於封建時代官方的信仰。封建時代的農耕文化,土地作為老百姓的命根子,土地廟實際上是寄託了老百姓美好的豐收願望,因此,土地廟屬於封建時代民間的信仰。
  • 老西安都在這些地方許願呢!
    今天,9妹給大家推薦幾個西安市內的祈福地,不管是許願還是假期遊玩,相信都是不錯的選擇。八仙庵是西安最大、最著名的道教觀院。它位於西安東關長樂坊,確切來說是始建於宋朝,但其建在唐朝興慶宮局部的故址之上,歷史悠久。一直以來,八仙庵都是老西安口中求籤最靈驗的地方,香火旺盛。八仙庵現存建築都是明清時代的,整座道觀為三進院落,光是看牌匾、磚雕、古建都讓人目不暇接。
  • 【方志四川•記憶】老成都的城隍廟舊史,你了解多少?
    【方志四川•記憶】老成都的城隍廟舊史,你了解多少?城隍廟街 這樣看來,成都的城隍廟至少有三座。 城隍是陰間的地方行政官員,隍是護城河的意思,故城隍就是府縣一級的陰間官員。城隍的出現,大約在漢代,後梁時始有封號,明代各州縣皆修建城隍廟,按地盤大小,各級城隍皆一律封爵晉位。大明皇帝曾明確宣布:「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
  • 安徽合肥:曾經「三絕天下稀」的城隍廟,供奉的是黃庭堅的嶽父!
    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老)爺、城隍菩薩。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佛教、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古時,城隍廟又劃分「都、府、州、縣」四個等級,過去的合肥城裡有廬州府、合肥縣兩座城隍廟,分別位於城西和城南。
  • 入夜後,西安變成長安,明城牆,城門樓,鐘鼓樓,城隍廟,太美了
    入夜後,西安就變成了長安。安定門內外,馬路泛著光,明城牆上面金碧輝煌的城樓,敵樓,還有泛著銀光的城門洞,如夢如幻。安定門是明城牆西門,外面是西關正街,裡面是西大街,有安定廣場等,南北兩邊出入的車輛,川流不息。圖中是安定門夜景。
  • 百年濰坊城隍廟肉火燒
    「白(發音bei)浪河水浪滔滔,月明(亮)像個肉(發音you)火燒……」,相信濰坊人對這首打油詩都不陌生,當然一定要用正宗老濰縣土話發音才有味道,其中的肉火燒作為老濰縣三大名吃之一,自然在濰坊人心目中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濰坊肉火燒是外地人的叫法,濰坊本地人都叫老濰縣肉火燒。
  • 上海的老城氣息——城隍廟
    明朝開國後,於洪武二年(1369),詔封天下州縣城隍府神為顯佑伯。相傳上海的城隍神姓秦,名裕伯,字景容。為宋代尤圖閣學士秦觀八世孫。元時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元末避兵揚州,轉徙上海。當時佔據蘇州的張士城派人前往招用,為其拒絕。吳元年及洪武初年,朱元璋幾次淮備起用秦裕伯,秦均稱疾不出。
  • 【這裡是陝西】渭南市澄城縣:城隍廟樂樓
    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城隍廟位於縣城西門口,始建於唐德宗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澄城縣城隍廟(本文圖片由陳林玉拍攝)城隍廟廟前舊有神樓兩座,俗稱鐘鼓樓。鐘鼓乃古代樂器,古時候每當初一、十五或過廟會時,人們就要擊鼓敲鐘奏縣樂,祭祀敬神,後人取古樂祀神之意,故又名樂樓。
  • 澎湖最主要的城隍廟——馬公城隍廟
    馬公城隍廟亦可稱媽宮城隍廟,是位於臺灣澎湖縣馬公市內的古蹟廟宇,供奉城隍爺。它是繼文澳城隍廟之後澎湖地區的第二個官設城隍廟,為中華民國內政部設定的三級古蹟。馬公城隍廟始建於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1779年(清康熙四十四年)完工。
  • 城隍廟和城隍會
    城隍廟是上海最富盛名的古蹟之一,家喻戶曉,聲名遠馳。無論中外人士,到了上海,總要去老城廂看一看這座廟宇。 元末義舉,張士誠在蘇州時,曾請他去做官,他不願前往,明太祖朱元璋曾三次手書召他入任,也被他拒絕。他說:「裕伯受元爵祿20餘年,背之是不忠也;母喪不終,忘哀而出是不孝也。不孝不忠之人,何益於國?」明洪武十年(1377年),秦裕伯去世,朱元璋聞訊後大哭道:「生不為我臣,死當衛吾土」,當即敕封他為上海城隍神。明永樂年間,上海知縣張守約將金山廟改為城隍廟。
  • 臺灣最早建立的城隍廟,也是香火最旺盛的廟宇之一
    據歷史考究,臺灣最早建立的城隍廟,是1669年創建的東寧府城隍廟,到1934年末,全臺的城隍廟總數達二十九座。其中,多數為清代官方所建的城隍廟,這些清代官方祀典的城隍廟在政權轉移之後失去了官方的支持,轉由民間崇祀,一些城隍廟的維持因此而中落。
  • 為什麼每個城市都有城隍廟啊?
    攝影 | SKYU9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種疑惑,怎麼感覺每個城市都有一個叫城隍廟的地方?寺廟的名字不是相對有獨特立意的麼?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反腐敗,大封天下城隍。他與大臣宋濂對話:「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 在朱元璋的命令下,全國各省、府、縣像建設文廟一樣,都建立新的廟宇,這個廟宇的神靈成了官員的監督者。城隍手下,文判官的職務相當等於衙門裡的左典史,左手握有生死簿,調查人民素行的善惡及壽夭,執行各司的的判文或檢閱記錄。
  • 歷史悠久上海城隍廟
    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方幫中路重要的道教寺廟。上海城隍廟歷史悠久,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城隍,也稱為城隍上帝,城隍爺。他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最重要的神之一,他是由英雄扮演的,他為當地人民做出了功勳,他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仰守衛城市。
  • 又快到新年了,上海人說去城隍廟就是去豫園,而豫園並不是城隍廟
    眾所周知,城隍廟在上海人心中那就是年年最少去一次的奇妙存在,就像是逃脫不了一樣。過年一次,元宵一次,突然想到了就再去一次。在上海話中沒有豫園,只有城隍廟,城隍廟代表著上海本土的文化,尤其在元宵節新年期間,豫園便會是人山人海,絲毫沒有落腳之地了。新年馬上要來臨了,準備好去豫園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