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城隍廟,三絕天下稀,兒時回憶,道教廟宇 | 合肥 · 記憶

2021-01-08 最愛霸都

說起合肥的老建築

城隍廟一定榜上有名

這座廟宇坐落在環城河內

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時期

它就是合肥最著名的道教勝地

兒時的記憶裡

它是私經濟的發源地

合肥年味最濃厚的地方

每逢春節

逛廟會 猜燈謎

看演出 賞民俗

城隍廟總是熱鬧非凡

錯落有致的馬頭牆

精美鏤空的木格花窗

熙熙攘攘的人群

街頭吆喝的小販

林堂滿目的商品

讓人垂涎的小吃

給這個古老的建築

散發著滄桑而又迷人的韻味

給這座二千多年的省城

增添了數不盡的人情味

隨著城市的發展

生活節奏的加快

步行街百大的興起

再加上

混亂的管理

破舊的建築

無頭緒的定位

城隍廟的繁華不再

2013年9月

廬陽區政府正式啟動

城隍廟拆遷改造工作

在經歷兩年的沉澱後

城隍廟舊貌換新顏

以全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鱗次櫛比的馬頭牆

精雕細鑿的花紋

精美華麗的裝飾

精妙絕倫的徽州文化

展現出它獨特的風採

充滿寓意的雕塑

訴說過去的時光與美好

古老的廟井上留有歲月的痕跡

南宋詞人姜夔寓居合肥時

還曾來城隍廟拜謁

品嘗此井之水後讚不絕口

為之取名「杏泉」

大殿裡端坐著那尊雕像

就是合肥首任城隍爺—孫覺

正殿門口的香爐

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廬州第一樓」—思惠樓。

當年廬州城的制高點

承載著這座城市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小商品市場裡

還是兒時的味道

民俗工藝 文玩玉器

本地特產 古玩字畫

在這裡

幾乎能找到你一切想要的東西

城隍廟

這座讓人回憶的地方

無論過了多久

變化有多大

時光都帶不走它的味道

歲月都抹不去它的風採

城隍廟

這座讓人回憶的地方

儘管現在

它沒有了當年的人氣

不現了當年的輝煌

但它依舊是

讓合肥人魂牽夢縈的根

無論過了多久

變化有多大

時光都帶不走它的味道

歲月都抹不去它的風採

▉ 更多內容請關注最愛合肥(ID:iiihefei)公眾

相關焦點

  • 「廬州城隍廟,三絕天下稀」指的是哪三絕?
    作者 李雲勝有讀者問,經常看到媒體宣傳合肥城隍廟時,誇讚其「三絕天下稀」,但不知哪三絕。已故合肥民俗專家牛耘先生在《城隍廟舊話》裡對此有過解釋:廬州府城隍廟歷史悠久,始建於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至清鹹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打合肥時,毀於戰火。同治十年(1871年)地方官籌款重建大殿三間、官廳三間、門頭一座,後因經費缺乏,中途停工。
  • 安徽合肥:曾經「三絕天下稀」的城隍廟,供奉的是黃庭堅的嶽父!
    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佛教、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古時,城隍廟又劃分「都、府、州、縣」四個等級,過去的合肥城裡有廬州府、合肥縣兩座城隍廟,分別位於城西和城南。如今,廬州府城隍廟建築群保存較為完整。(作者:束文杰,參考:《合肥城圖志》)公開資料顯示,廬州府城隍廟始建於北宋皇祐三年(1051)。
  • 合肥城隍廟二期春節前開放 地鐵2號線助力能否重啟繁華
    在愛鋪君試探時,大門上還未完全完工,只能看出是較為精緻的木質結構。另外,順著霍邱路往裡走,能看到人和門、雲蒸霞蔚等石制牌坊,層層梯進的街道風光,很有些意思。廬州府城隍廟廬州府城隍廟始建於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後屢經毀建。1982年由市未能無管理處主持修復。
  • 西安都城隍廟,天下三大城隍廟之一,曾是老西安人的兒時記憶
    城隍廟可以在中國很多城市看到,是城市歷史的證明,中國有「三大城隍廟」,分別是北京、南京、西安三座,規模最大,歷史最長,西安城隍廟統轄西北各省的城隍,所以叫「都城隍廟」。西安城隍廟除祭神外,另一個重要功能是小商品市場,曾經西安城隍廟是西北地區最早、規模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 八零後小時候流行的東西,女孩子的紅繩子,男孩的玻璃球等小東西,以前的家庭需要的拔手指,針尖的腦,爺爺用的煙鍋等,在這裡能找到。
  • 新竹城隍廟——是令人可回味再三的古蹟廟宇
    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為城隍,所以城隍廟的布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列屬二級古蹟的新竹都城隍廟,位於北門街與東門街的路口,創建於清乾隆13(1748)年,廟內供奉威靈公都城隍,為本省諸城隍廟中神位最高者。
  • 上海城隍廟的由來
    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長江三大廟」之一,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最負盛名的豫園景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風雨倉桑,朝代更迭,上海城隍廟也歷經興衰。其屬南方大式建築,紅牆泥瓦,現在廟內主體建築由廟前廣場、大殿、元辰殿等組成。上海城隍廟歷來由正一派道士任住持來管理廟宇。明代永樂中,金山神廟改建成為上海城隍廟時,殿左為映苞堂即是供奉歷代住持的所在。
  • 廬州美景,動人畫卷|想看一看合肥,看一看許嵩歌裡的廬州月
    廬州月光,梨花雨涼,如今的你又在誰的身旁;家鄉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卻流不出當年淚光。許嵩尋寶巡迴演唱會收官之戰在家鄉合肥完美落幕,在演唱會上,許嵩獻上經典歌曲《廬州月》,在自己的家鄉,獻上為家鄉作的歌,特殊的感情,珍貴的現場。合肥,古稱廬州。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的音樂創作人許嵩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合肥人,他的眾多歌曲中就有許多描繪合肥的美景。
  • 廬州月光,梨花雨涼,你知道合肥在古代的名字叫廬州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安徽省的省會合肥,你是否聽過一首歌唱著「廬州月光,梨花雨涼……」。這首歌就是描寫的合肥,而合肥在古代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廬州」。文/小康去旅行【原創首發,禁止複製轉載,歡迎關注,歡迎分享。】
  • 上海的老城氣息——城隍廟
    「到上海不去城隍廟,等於沒到過大上海。」可見老城隍廟在上海的地位和影響。一般意義上的上海城隍廟是指黃浦區的老城隍廟。在上海地區眾多的道教官觀中,上海城隍廟以其歷史悠久、建築宏偉相著稱,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 廬州記憶 重煥新生——大蜀山:與合肥市民越來越「親近」
    作為合肥城區唯一的山,大蜀山絕對是合肥人的一塊「心頭寶」。這塊「寶地」不僅是市民休閒踏青的首選地,更是承載了合肥悠久的歷史和文脈。這顆鑲嵌在城市邊緣的綠寶石,多少年來,潤澤了它腳下的這一片故土,潤澤了一代又一代的合肥百姓。
  • 夜遊廬州,玩出別樣的合肥味兒
    在合肥,你可以在三國古戰場逍遙津公園散步,領略歷史文化合奏的節拍;去網紅街區長江180街區「打卡」,感受青春恣意碰撞的活力;在蹦床等新型室內遊樂場所,「風雨無阻」地享受親子互動的別樣溫情……夜遊廬州,於星光下感受多面合肥。
  • 臺灣最早建立的城隍廟,也是香火最旺盛的廟宇之一
    據歷史考究,臺灣最早建立的城隍廟,是1669年創建的東寧府城隍廟,到1934年末,全臺的城隍廟總數達二十九座。其中,多數為清代官方所建的城隍廟,這些清代官方祀典的城隍廟在政權轉移之後失去了官方的支持,轉由民間崇祀,一些城隍廟的維持因此而中落。
  • 合肥廬州忠義國術館暑期少年武術培訓班結業
    新學期已開學了,暑期合肥廬州忠義國術館少年武術培訓班已在開學前進行了考核結業典禮。今年五月廬州忠義國術館隆重開業,在暑假就開班招收新學員,武館配備了頂級武術教練執教,由安徽武術界名家、合肥八極拳研究會會長、全國傳統武術運動錦標賽八極拳金牌獲得者薛文貴老師親自教學,在經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的培訓,完成了武術基本功的習練,進行了五步拳和八極拳的初級套路的培訓,這些只有5--9歲的孩童,在教練的指導和教誨下首先學習了弟子規和武術的禮儀,習武先要有武德,要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再習練武術基本功
  • 訪安溪城隍廟 感悟敬畏之理 - 科教文衛 - 東南網泉州頻道
    有些地方的城隍廟內外,還會布置得如同古時的衙門:有六扇黑漆門、堂鼓、火籤、驚堂木等物,正殿城隍爺神龕左右,還侍立著判官、無常、執杖鬼等,門禁森嚴。令人一腳踏入,自然斂神收心,肅然起敬。據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介紹,「城隍」是中國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專司人間善惡之記錄、通報、審判和移送之職。古代城隍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代天理物,賞善罰惡。
  • 體驗中國城市的「城隍文化」:南通城隍廟遊記
    我們先來看看「城隍廟」這三個字的字面意思,我查閱了一下新華字典,「城」,就是城牆的意思;「隍」,就是沒有水的城濠,有水曰池,無水曰濠;「廟」,就是供奉祖先、神靈、名人的地方。也就是說,在城市雛形期,往往都是先築牆為城,而後設立廟宇祈求神靈保佑。這位神靈便是「城隍神」,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城隍爺,這應該是城隍廟的最初來歷。
  • 為什麼每個城市都有城隍廟啊?
    道教興起後,推崇祭祀城隍神,逐漸形成了城隍、土地、山神一系列的地方神靈。這一習俗經南北朝唐代開始興盛,宋代皇帝推崇道教,官方正式祭祀城隍。歐陽修還寫了祭文:「吏竭其力,神祐以靈,各供其職,無愧斯民」。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反腐敗,大封天下城隍。他與大臣宋濂對話:「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
  • 依託地域特色 合肥廬陽傾力打造安徽文化旅遊新典範
    這裡有藝術家工作室、書店、咖啡館、畫廊,還有中外知名藝術家們穿梭其中,矢志成為最具特色的全國文化藝術創意村,成為合肥文化新地標。作為合肥「城市之根、文化之源」,廬陽區近年來依託地域特色「刨根究底」,窮盡心力打造安徽文旅新典範。
  • 四川發現·老成都記憶|簸箕街的城隍廟
    舊時,簸箕街為老成都乾菜貨業的集散地,經營地方土特產和幹的海產品。那時商家又多叫這條街為貨棧,臨街的小鋪子有不少小倉庫,倉內有從河上運來的棉花、麻布、紅糖、黑木耳、幹菌子……有些書上還記載簸箕中街還建有迎恩樓,為清代地方官跪迎詔書之處。然而,簸箕街讓我最難以磨滅的記憶還是城隍廟,老成都稱為「北門城隍廟」。
  • 上海城隍廟該怎麼旅遊——需要拜誰嗎?以遊為主,以吃為輔
    上海城隍廟,聽起來是一座很高大上的古老的廟宇,當初自己太天真,沒有提前備好功課,認為這僅僅是拜佛吃齋的老寺廟,直到我到達了目的地,我才發現,這還是一個為吃貨花錢而設置的旅遊景點,大家來到這裡要記得捂好錢包,適當消費,因為這裡的小吃非常有本地特色。
  • 兒時的回憶說說 滿滿的兒時回憶感慨說說
    60歲以後後悔的只是這輩子錯過的對你好的人和兒時的回憶,珍惜當下,懂得知足,善良樂於助人,永遠不要活在自己的假思想裡邊。2、童年是一首憂鬱的詩,赤誠卻不明媚,美麗而不美好,有時甚至是羞於見人的,卻讓每個人流連忘返。3、今天真累,妹妹和我兩人,狂開車逛半個雷州,小吃不再是兒時的味道,一切都變味了。回憶是一種味道,無法釋去,更無法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