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漫畫家張小白 用中國式審美畫漫畫(圖)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近日,中國「80後」女漫畫家張小白的作品在來自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的189件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一舉摘得日本第四屆「國際漫畫大賽」金獎。她的作品《最遠的,最近的》講的是一個大學生突然遇到未來兒子的離奇故事——

漫畫是用畫講故事

據悉,「國際漫畫大賽」獎項是由2007年時任日本外務大臣的麻生太郎設立的,麻生太郎本人酷愛漫畫,說日本漫畫界應該有自己的「諾貝爾獎」。《最遠的,最近的》是小白的第一個長篇,也是應法國編輯約稿繪製的,起初所用的中文在後期製作時被翻譯成法文,並由法國出版社的比利時分社出版。「出版方幫我把作品提交參賽,得知獲獎時我簡直不能相信。」小白說,因為畫畫的過程很讓她糾結:「讓故事在結尾收住,讓整個故事張弛有力,還要用畫的方式呈現。」

《最遠的,最近的》故事源於小白的夢境,講述了住在北京的一位大學女孩遇見自己未來的兒子穿越時光,從此開啟一段不可思議的故事。故事中的情感分外寫實,而誤解、悲傷、病痛、死亡,都在親情、友情、愛情面前變得蒼白無力。

漫畫中的主人公並沒有日本女生的短裙裝,也沒染著誇張顏色的頭髮。故事的場景中還能看到前門、西單,看到胡同文化。小白說,這是一個如林依晨般的鄰家女孩的故事,她的長相併不讓人驚豔,面臨著四級考試,只想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生活。而漫畫中的配角,也被小白塑造成一個從農村來的女大學生,她帶著一點小自卑,卻仍然努力地生活。

活生生的人物和熟悉的街道場景,真實而生動,這也是小白獲獎的原因。問小白什麼是好的漫畫,她咬咬嘴唇:「漫畫就是用心、用畫去講故事,讓大家感同身受,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相關焦點

  • 高齡美少女漫畫家:張小白
    編者按:正如張小白在微博裡說的:「有一類人叫做「東北老娘們」,以中國嘉峪關以北鴨綠江以西漠河以南最為密集,另一部分分散在世界各地。她們無論走到哪裡都秉承性情豪爽彪悍大大咧咧能屈能伸講義氣重感情擅喝酒幹仗愛臭美不裝逼的習性,堪稱小清新和bitch的混合體。
  • 中國著名女漫畫家張小白美圖賞
    中國著名女漫畫家張小白美圖賞 【17173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姓名:張小白 生日:12月19日 星座:射手座 身高:158
  • 作品明豔細緻的中國風畫師:張小白
    張小白,中國內地女漫畫家,作品風格簡單、溫暖,在國內多次獲得獎項。她曾為《傭兵天下》、《劍網三》等網路遊戲畫過不少插畫,從此與網遊結緣。她的作品筆觸細膩,畫風古典,溫柔婉約。她的作品《Si loin et si proche》(中文譯名「向右向左」)在第四屆「國際漫畫大賽」中獲得金獎,故事講述的是住在北京某大學宿舍裡的一位大一女孩,有一天女孩未來的兒子溘然穿越時光出現在她眼前,不可思議的故事從此開始。這部幻想題材的漫畫中包含了友情、戀愛、未來等多個主題,表現了當代年輕人對情感與人生的思考。
  • 日本漫畫家只畫草稿,美圖全靠助手畫,前後差距也太大了!
    本來覺得漫畫家畫的草稿能有多潦草,但是看到對比圖的那一刻,還是被助手的能力嚇到了,因為這前後差距也太大了,草稿都幾乎根本不能被叫做草稿了。助手改圖前後對比為了證明自己的助手真的很辛苦很能幹,漫畫家把自己的草稿圖以及助手完成之後的圖進行了對比,讓很多網友都震驚了。
  • 畢克官|中國漫畫家介紹十五
    用他的話說:「只寫在世並仍從事創作者、只寫對之有所了解者」。鑑於當時的國情,一般人沒有閱讀港澳地區報紙的渠道;即使被介紹的漫畫家本人也無法看到文匯報上的文章。所以這件事在國內漫畫界不僅鮮為人知,社會上也幾乎無人知曉。三十年後的今日,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 中國漫畫家非墨:喜歡畫「安靜的美男子」(圖)
    中國漫畫家非墨:喜歡畫「安靜的美男子」(圖) 2014-10-14 15:01:56主要作品為CG畫,是很多暢銷小說的封面以及插畫師,還為《天涯》、《月影傳說》等多款遊戲畫過海報和人設。  「從小就喜歡畫畫,想著有一天能夠成為漫畫家,但沒想到卻成了插畫家。」非墨從小就喜歡看《灌籃高手》這些漫畫,後來她的作品主角,大都是古風系列的美男,更講究古典文學插畫的意境,「我還是喜歡畫這些『安靜的美男子』,這種唯美的風格讓我感覺生活還是挺美好的。」
  • 日漫畫風越來越軟,誰在左右我們的審美?
    前幾天我在B站上看到一個視頻,標題一看就很有批判性,叫:「是誰強姦了我們的審美?從《鏢人》來看這個越來越軟的時代」。視頻從一部當下很火的國漫《鏢人》開始講起,通過《鏢人》的硬核寫實畫風來分析為什麼日漫的畫風越來越軟,為什麼現在的審美越來越軟?
  • 漫畫家「那個黃同學」漫畫中國史 帶羊城讀者穿越回清末民初
    」的漫畫家黃哲攜新作《黃同學漫畫中國史:清末民初那些年》來到南國書香節現場,與羊城觀眾分享清... 金羊網訊 記者吳大海 黃宙輝 通訊員安玉竹報導:慈禧太后一頓飯100個菜,民國軍閥張宗昌用大炮逼神仙降雨?歷史浩如煙海,多少奇聞軼事埋在故紙堆裡。8月19日,筆名「那個黃同學」的漫畫家黃哲攜新作《黃同學漫畫中國史:清末民初那些年》來到南國書香節現場,與羊城觀眾分享清末民初的奇聞軼事。
  • 的年收入過千萬漫畫家
    《爆笑校園》中的呆頭深得人心成功的「80後」漫畫家朱斌>朱斌自畫像  廣州夢  文/羊城晚報記者 郝婧羽 圖/採訪對象提供  按照世俗的說法,朱斌是一個「成功人士」,準確地說,是一個成功的「80後」漫畫家,他創作的《爆笑校園》擁有上千萬的讀者,單行本累積銷量已經超過2500萬冊,穩坐年輕一代暢銷漫畫家排行榜的頭把交椅,年收入過千萬。
  • 辛亥革命時期的新聞漫畫與紀事畫(圖)
    1898年,廣東人謝纘泰繪製了《時局全圖》,該畫以中國地圖為背景,用各種野獸比喻侵佔中國的帝國主義列強,形象誇張地描繪了清政府任人宰割、國家處於危難之中的時局。圖中還題詩警示國人:「酣酣沉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這是我國第一幅具有近代意義的時事政治漫畫,在當時和之後的許多中國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記。此後,漫畫在我國逐漸獨立成為新畫種,諷刺與幽默是其最突出的藝術特徵。不過,清末民初時期還沒有正式使用「漫畫」這一名稱,這類畫被稱為「諷刺畫」、「寓意畫」、「時畫」、「諧畫」、「笑畫」或「滑稽畫」等等,主要刊載於報紙和畫刊。
  • 每個80後的童年裡 都有這本被老師沒收的漫畫
    請來漫畫界三大泰鬥當顧問  《幽默大師》是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辦的,創刊於1985年,面向全國發行。上世紀90年代初,最高發行量達50萬冊。  朱衛國在創刊時就過去了,從小編一直做到主編,呆了20年後才離開雜誌社。
  • 漫畫家蔡志忠:諸子百家漫畫和宇宙物理,皆出於心性|訪談錄
    他 1948 年出生於臺灣彰化, 4 歲發現自己愛畫畫的天賦; 9 歲決定以畫漫畫作為一生職業; 15 歲放棄學業,隻身去臺北闖蕩,任集英社漫畫師; 20 歲時,已出版 200 多本武俠漫畫;到了七八十年代,他一邊製作《七彩卡通老夫子》《烏龍院》等動畫作品,另一邊陸續出版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受到熱捧;九十年代移民加拿大溫哥華後,他開始研究佛陀思想、物理、數學……;到了 2011 年,他入駐杭州西溪溼地成立
  • 「明星肖像漫畫第一人」:嘉興漫畫家朱自尊
    2月25日,72歲的嘉興漫畫家朱自尊在家中向記者展示自己畫的名人肖像漫畫作品。朱老自幼就自學繪畫,長期給《幽默小品》和《漫畫大王》等國內主流漫畫期刊封面繪製名人肖像漫畫。這幾天,因為一組國家領導人的漫畫,朱自尊不僅微博粉絲暴漲,約他做採訪的媒體也是絡繹不絕。2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朱自尊家時,他剛剛送走一家電視臺的記者。而跟記者還沒聊幾句,就又有電話打來找他求「檔期」了。記者 朱駿 攝  從兒時喜歡隨意塗鴉,到後來去碼頭幫人畫肖像,又從事工藝美術、平面設計工作,再到聲名在外的肖像漫畫,現在已是浙江省漫畫家協會副主席的朱自尊,生活裡最離不開的就是畫筆。
  • 中國漫畫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俗話說,時勢造就人才,深明大義敢於擔當的文人畫家們逐漸學會了用漫畫這個社會的解剖刀,為腐朽社會芸芸眾生施治痼疾。中國最早的現代漫畫是1903年發表在《俄事警聞》上的《時局圖》,它以一幅簡易的中國地圖為背景,形象地描繪出中華民族當時面臨的危機。晚清革命派1905年在廣州創辦的《時事畫報》,是我國最早的現代漫畫刊物之一。該刊大膽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為營造革命輿論發揮了重要作用。
  • 漫畫家蔡志忠閉關苦學物理 研究時間方程式(圖)
    略有寒意的冬日,他只穿一件單薄的襯衣,光腳踩在酒店客房的地毯上,大鼻闊口,披肩長發稍顯凌亂……九年後再見,臺灣國學漫畫家蔡志忠依然是那張頗具特色的面孔。  此次來穗參加「金龍獎」華語動漫盛典活動,蔡志忠斬獲不少,主辦方授予其「華語動漫終身成就獎」,大量讀者在活動間隙要求籤名、合影,媒體更以「漫畫兼國學大師九年後重現江湖」力捧。
  • [中國臺灣]幽默漫畫家-陳志華
    最感謝的人:全家人  座 右 銘:今日事今日畢.凡畫過必留下痕跡  漫畫家側寫  一個自喻「出生時,身體裡就流著漫畫的血液,從小就喜歡任意塗鴉,小學三年級就用[ 玉兔牌 ] 原子筆,出版自己生平第一本漫畫單行本」的小孩,在他看過了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和千葉徹彌的畫作「怪醫黑傑克」和「好小子」之後,就深深的震撼了他幼小的心靈,從此決定將漫畫當成他一生的職志
  • 漫畫家詳解五位國家領導人卡通形象(圖)
    2008年以來,創作了多幅中國國家領導人的肖像漫畫,在20多個國家展出並多次獲獎。  ■ 對話動機  4月28日,朱自尊繪製的新中國五代領導人肖像漫畫在杭州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上展出,引起了輿論關注。新京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這是國內民間漫畫家創作的國家領導人肖像漫畫首次參展大型國際性展會。
  • 豐子愷:漫畫是溝通繪畫與文學的畫種
    唯一的區別就是,畫上題的是古詩詞句,而畫的都是現代人物,所以稱「古詩新畫」。而把古詩譯成畫,需要畫家了解詩詞旨意,還要用簡潔的筆墨恰如其分地勾畫出詩詞的意境,看似容易,其實需要很深厚的文學修養和熟練的繪畫技巧。所以,豐子愷十分重視文學對繪畫的影響,他認為「漫畫是溝通繪畫與文學的畫種。」這一點,完全體現在他的漫畫中。
  • 90後陳安妮從網紅到漫畫CEO
    2013年9月,其創作的《安妮和王小明》獲「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幽默漫畫金獎」。    從粉絲近千萬的網紅漫畫家,到融資1.77億美元、刷新行業紀錄的動漫經理人,陳安妮僅僅用了三年多時間。這個90後的射手座,憑藉快看漫畫創始人兼CE O身份,再次站在了金龍獎的舞臺,成為漫畫行業的形象大使。